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最苦与最乐精排版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1572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最苦与最乐精排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最苦与最乐精排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最苦与最乐精排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最苦与最乐精排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最苦与最乐精排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最苦与最乐精排版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最苦与最乐精排版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最苦与最乐精排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最苦与最乐精排版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最苦与最乐精排版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最苦与最乐精排版教案

15最苦与最乐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清本文的结构,感受文章严密的论证。

2、明确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从论述中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责任的含义。

引导学生树立对家庭、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2、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教学难点:

苦乐观的深刻内涵,理解责任的含义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朗读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广东新会人。

著作有《饮冰室全集》。

二、检查预习

1、注音:

契(qì)约揽(lǎn)大抵(dǐ)悲天悯(mǐn)人

2、根据所给的解释填出相应的词语

①不得志。

失意

②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如释重负

③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悲天悯人

④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无入而不自得

三、整体感知

1、速读全文。

(自由诵读)

读完后告诉老师:

__未尽责任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尽责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_负责任_____,而不能____逃避责任______。

文章结构:

一、(1、2自然段):

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二、(3自然段):

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三、(4、5自然段):

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①用文中相关语句填空:

对人的责任:

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

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②什么事最快乐呢?

(用原文语句回答)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③用文中语句概括第4自然段的内容。

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④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第二课时

四、师生探究

讨论第一部分:

1、文章开头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

”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的事吗?

贫→知足;失意→安分;老、死→达观。

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

2、接着作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请用原文回答)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3、作者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从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再延伸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有责任,一旦应尽的责任没有尽,这种痛苦无法解脱。

讨论第二部分:

1、从第三自然段得知:

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乐”?

尽了责任

2、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话“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其目的是什么?

用来比喻尽了责任后的轻松和愉快。

讨论第三部分:

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要说明什么?

说明了:

人生当勇于负责。

2、作者认为那些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是苦还是乐?

(表面上看他们一辈子在感受苦痛,其实……)

 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是乐,不是苦呀!

3、第五自然段:

当责任向我们走来时,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勇于负责

不能逃避责任是逃避不了的

本文作者的观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快乐。

寻找论据

道理论据:

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

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

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还说哩:

“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事实论据:

“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

欠了人的钱没有还,

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

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结合以上论据的类型,你认为

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1、文章开头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

”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的事吗?

贫→知足;失意→安分;老、死→达观。

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

2、接着作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请用原文回答)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3、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原因:

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4、作者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从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再延伸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有责任,一旦应尽的责任没有尽,这种痛苦无法解脱。

负责任是人生1、贫老失意死不是最苦。

最大的痛苦2、最大的痛苦是负了未了的责任。

(分论点1)3、负责任情况及痛苦状态。

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引证法:

古语、俗语、名言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最大的快乐比喻论证

中心论点(分论点2)对比论证

人生当勇于负责,而当勇于负责。

不能逃避责任(结论)不能逃避

五、实话实说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负有怎样的责任?

作为学生:

作为子女:

作为公民:

六、拓展升华

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成语、俗语、谚语等。

拓展探究:

责任从何而来,作者如何论述?

请说说你自己学习生活中有怎样的责任。

受过最大好处的人:

父母亲戚师长同学

应该做的力所能及的事:

做人、求知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离不开社会,社会、家庭都需要人能负责任,同时对别人负责任就是对自己负责任。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爱心行动

我们要有爱心和正义感,主动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从小培养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七、课后作业:

结合课堂所学知识,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小短文。

板书设计

最苦与最乐

负责任是人生1、贫老失意死不是最苦。

最大的痛苦2、最大的痛苦是负了未了的责任。

(分论点1)3、负责任情况及痛苦状态。

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引证法:

古语、俗语、名言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最大的快乐比喻论证

中心论点(分论点2)对比论证

人生当勇于负责,而当勇于负责。

不能逃避责任(结论)不能逃避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