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1776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故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成语故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成语故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成语故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成语故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成语故事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成语故事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成语故事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成语故事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成语故事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成语故事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成语故事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成语故事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成语故事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成语故事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成语故事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成语故事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成语故事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成语故事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成语故事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语故事教案.docx

《成语故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故事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语故事教案.docx

成语故事教案

《老马识途》《指鹿为马》通过教师讲故事和观看动画视频,学习成语故事《老马识途》《指鹿为马》

3《对牛弹琴》《鹤立鸡群》孩子复习讲述《老马识途》《指鹿为马》的成语故事,学习新成语故事《对牛弹琴》《鹤立鸡群》,运用成语说句子。

4画《对牛弹琴》孩子复习讲述上节课的成语故事,画《对牛弹琴》故事配画。

5《兔死狐悲》《飞蛾扑火》通过教师讲故事和观看动画视频,学习成语故事《兔死狐悲》《飞蛾扑火》

6《杯弓蛇影》《金蝉脱壳》孩子复习讲述《兔死狐悲》《飞蛾扑火》的成语故事,孩子来讲《杯弓蛇影》《金蝉脱壳》的成语故事。

7.画《杯弓蛇影》孩子自己画《杯弓蛇影》的故事配画

8《蛛丝马迹》《鼠目寸光》通过教师讲故事和观看动画视频,学习成语故事《蛛丝马迹》《鼠目寸光》

9《一鼓作气》《韦孩子复习讲述《蛛丝马迹》《鼠目寸光》的成

编三绝》语故事,孩子来讲《一鼓作气》《韦编三绝》的成语故事。

10《举一反三》《七步成诗》通过教师讲故事和观看动画视频,学习成语故事《举一反三》《七步成诗》

11孩子演《七步成诗》《杯弓蛇影》把孩子编排为两组,两组人员分表选代表来表演《七步成诗》和《杯弓蛇影》

12《一夜十起》《五谷不分》通过教师讲故事和观看动画视频,学习成语故事《五谷不分》《一夜十起》

13《毛遂自荐》《孟母三迁》孩子复习复述《五谷不分》《一夜十起》的成语故事,孩子来讲《毛遂自荐》《孟母三迁》的成语故事。

14画《毛遂自荐》孩子自己画《毛遂自荐》的故事配画

15《精忠报国》《高山流水》通过教师讲故事和观看动画视频,学习成语故事《精忠报国》《高山流水》

16孩子自己讲准备的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故事孩子自己准备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17《纸上谈兵》《负荆请罪》通过教师讲故事和观看动画视频,学习成语故事《纸上谈兵》《负荆请罪》

18复习总结总结本学期学过的所有成语故事,对孩子一学期表现进行表彰总结。

8.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新词,认读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故事内容,感悟语言包含的道理。

  4、演一演这则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养成教育训练点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成语的理解。

三则故事分别通过语言、动作、对事物的客观描述来叙述故事,学习这些不同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成语,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和课外阅读,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成语。

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场“成语大比拼”活动。

请看大屏幕。

师:

的确,中华民族有灿烂悠久的文化,成语又是其中一朵奇葩,我们要多多学习成语,积累成语。

今天我们就再学一个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

2、板书课题,观察课文插图,理解“矛”和“盾”。

出示:

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

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

用来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

(自相矛盾)同学们!

请你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用一个词语概括。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

自相矛盾)谁知到什么是寓言?

(生说,如说的不对,可以在学完这则寓言后告诉老师答案)

二、精讲课文。

1、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吗?

请自由朗读故事。

2、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

3、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1)教给学生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

(先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

(2)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戳”(教师板书字形,动作演示“戳穿”)

在这个故事中,是什么“戳”什么?

(4)他是怎么卖他的矛和盾的?

(边叫边夸)顺势帮助学生区分“买”和“卖”。

(5)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

(夸口)(板书)

3、“夸口”是什么意思?

(说大话。

)他是怎么说的?

他先夸自己的

(盾---坚固得很-----什么矛----都不能戳穿)他接着又夸自己的

(矛----锐利得很-----什么盾---都能戳穿)。

(1)谁来读读这位楚国人的话。

(2)谁再来学学这位楚国人夸夸自己的“矛”和“盾”.

(3)听了这位楚国人的话,有人买吗?

为什么?

对,他们没买,因为他们听出了这位楚国人话中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

(他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

4、如果你是其中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

怎样说?

指导读好问话。

(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

(1)你是一位孩子,叔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一位中年人,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一位老人,年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围观者的反问中,那个楚国人有什么反应?

(1)只能——“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

(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2)“张口结舌”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在围观者的反问中,那个楚国人____,回答不出来了。

(哑口无言,目瞪口呆,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4)他为什么张口结舌?

他敢试给大家看吗?

为什么?

(5)拓展思维练习:

如果试的话,会有什么的结果?

如果矛戳穿了盾,说明盾不______,这跟他说的哪一句话相矛盾?

如果矛盾不能戳穿盾,说明矛不________,这跟他说的哪句话相抵触,这两种结果,最终都使他的矛和盾________________.

三、联系生活,明道理。

1、通过学习课文和刚才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说话、做事不要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

2、那个楚国人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

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你的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

如果有,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四、拓展作业

看看下列句子有无自相矛盾的地方?

1、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2、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

3、昨天,下了一夜大雨。

4、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5、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就是仅有的一个。

6、我的家庭作业全做完了,只剩下两道数学题没有做。

五、作业布置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课外阅读2—3个成语故事。

教学板书:

        ①我的矛锐利得很,无论什么盾都戳得穿。

       夸口

         ②我的盾坚固得很,无论什么矛都戳不穿。

 自相矛盾     戳穿盾:

 ①对 ②错

          用矛戳盾

          戳不穿盾:

①错 ②对

       道理:

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的第二篇

2、水滴石穿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复述本成语故事。

 

2、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今引用的转换意。

 

3、引导学生领悟要实现美好理想,就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地去做。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三个重点词句的意义。

 

2、品读中领悟水滴石穿的启示,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今引用的转换意。

 

3、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件准备:

《水滴石穿》的PPT课件、SWF朗读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中国幅员辽阔,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有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历史。

在源源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许许多多的唐诗宋词、名言警句,以及那脍炙人口的历史成语故事。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出示插图,这块在屋檐下风吹日晒的石头上的光滑圆润的小洞是怎样形成的呢?

 

4、能用一个成语归纳这幅图的内容?

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课文

 

1、动画播放《水滴石穿》。

思考:

“水滴石穿”是谁对谁说的话?

为什么他要这样说?

 

2、张县令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就为了这枚铜钱,这个小吏被县令处斩。

为什么县令要下令处斩这个小吏?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再者,这个小吏还没认识到这样做的危害,还说,一枚铜钱有什么大不了的!

 

3、齐读课文“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石头也会被滴穿的。

 

三、渗透教育

 

   1、学完这个成语故事后,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这个故事的意思吗?

齐读课文第二节“成语……危害。

 

   2、现在常用在什么积极的地方?

学生讨论后,继续齐读课文第二节“现在,……取得成功。

 

   3、由这个成语故事,你想到了什么样的人具有水滴石穿的精神?

谁能简要地介绍他的事例?

师生共同交流讨论。

 

   4、点击“课件3---4-----5:

 

     [1]指名朗读:

爱迪生、齐白石、贝多芬

 

     [2]听了这三个伟人的的事迹后,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四、沙场点兵

 

   1、回到现实的学习生活当中,深情讲述:

“水滴是渺小的,不能和坚硬的石阶相比。

可是日复一日往石阶上滴,时间一长,石阶上竟出现了一个个小孔。

这就是不起眼的小水滴创造的奇迹!

是因为小水滴相信自己的力量,具有顽强的毅力,坚持不懈地努力。

由此,我想要我们求学成才也存在着同样的道理:

自信与恒心就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可是,我们有些同学,总认为自己天生条件不好,是“没用的人”,“不如人家聪明”,那么从小小的水滴身上,这些同学应该得到启发,完全没有必要灰心丧气,要相信自己的力量,看到光明的希望。

水滴还可以穿石,何况我们小学生呢?

在学习中不仅需要有信心,也需要有恒心,因为知识是日积月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如果没有信心,也就会失去奋斗的勇气,如果没有恒心,理想就会变成空气。

同学们,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攀登科学高峰,必须持之以恒!

”出示课件。

 

2、课外你还积累了哪些历史成语故事?

共同交流。

 

五、复述故事

 

1、分成小组,在小组中互讲故事。

要求:

听清讲得好的地方,并注意不足之处。

选派代表到全班同学的面前进行即兴演讲。

 

2、指名演讲。

 

3、小结。

 

六、总结讨论。

 

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

 

1.成语“水滴石穿”愿意是指-------,现常用来比喻--------------                                                                     

 

2.用“水滴石穿”造一个句子。

 

滥竽充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准并理解本课生字词,会用“总是”等词语造句。

3.运用查成语词典和联系课文等方法,理解“滥竽充数”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读懂故事,理解寓意。

教具准备小黑板、词语卡片、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智能回音

1.做游戏

2.引出课题

二、初读故事,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容易错的词,相机理解。

3.齐读全文,检查朗读情况。

4.指名读全文,其他学生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人物有哪些?

(板书:

南郭先生,齐宣王,齐涽王)

三、深入阅读,明白道理。

(一)探讨“滥竽充数”的意思。

1.联系课后T5,交流“滥竽充数”在成语词典中的解释。

2.默读全文,看看文中哪几句话说了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划下来,并读一读。

1)出示:

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

①你读懂了什么?

②联系这句话理解“滥竽充数”。

③指导朗读。

2)出示:

“每当演奏时.........样子”。

①师范读,生想象。

②生表演,理解南郭先生的装模做样,并指导朗读。

(二)了解“滥竽充数”的不同结果。

师:

在齐宣王和齐涽王时期,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结果一样吗?

1)齐宣王时,“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指导朗读)

2)齐涽王时,逃走了。

3)学生质疑。

(三)同样的“滥竽充数”,为什么前后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1.出示:

a.(齐宣王)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b.可是(齐涽王)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2.比较一下,从哪里可以看出两位君王的爱好截然不同?

3.分析南郭先生的心理,从而获得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

(四)总结“滥竽充数”的寓意。

1.师范读古文。

2.自由读,对照注释,自己尝试读懂。

3.学生用现代的语言说说文言文的内容。

四、选择性作业

阅读:

《鱼目混珠》

写作:

《南郭先生下岗后》

板书设计

齐宣王南郭先生齐湣王

爱讲排场装腔作势用人严格

混逃

没有真才实学,靠欺骗蒙混是不行的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的第三篇

画龙点睛

教学要求:

 1理解词语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明白成语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语含义。

 2明白成语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

  1播放龙的动画片,(三条上下飞舞的龙,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让学生对龙有一个整体感知。

  2谈一谈:

动画片中的动物你见过吗?

在什么地方见过?

你喜欢它吗?

  3古时候有位画家也很喜欢龙,就他画龙这件事还引发了一则成语,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4板书——画龙。

认识龙字,你看一看他和那个字很像?

你可以怎样记住它。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究

(一)听读识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用铅笔在不认识的字下面点个点儿。

  2、找到了不认识的字,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解决。

  3、下面我想请相邻同学互相当小老师,如果同学还有不会的你就主动帮帮他,如果他读对了,你就在课题旁给他画个。

  4、大家读得可真认真,愿意读的同学请站起来读课文。

三、共同探究深入学习

  1轻声读第一段,找出画家在哪里画的龙。

(出示词语:

墙壁。

你来指一指教室的墙壁在哪里,观察一下这两个字都有什么?

你会认了吗?

  2现在请你来当小评委,评一评画家的画.(课件演示)生即可以评论画家的画,也可以评论画家的技术。

  3当时围观的人们是怎样评论的?

(课件出示词语:

赞不绝口。

板书赞不绝口)谁能站在这幅画前来表演一下这个词语的意思。

通过表演理解词语的含义。

你能试着读一读这句话吗?

  4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画家的画技很高,请你再仔细的观察这几条龙有没有缺点?

(观看课件,没画眼睛)这时你想对画家说些什么?

  5是呀,眼睛是最重要的部位,难道是他真的忘画了吗?

你觉得奇怪吗?

你认为应用什么语气来读这几句话,自己试着读一读。

  6全班齐读第二段,要读出夸赞和惊奇的语气。

  7面对大家的质问,画家是怎样回答的?

你相信他的话吗?

为什么?

(板书:

点睛)

  8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找一找画上眼睛后龙有什么变化?

说一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9汇报合作学习结果:

  a读一读,画上眼睛后的有关句子。

(动画演示龙腾空而起。

理解词语:

张牙舞爪。

看了动画你能表演一下什么叫张牙舞爪吗?

告诉学生根据词语表演也是理解词义的一种好发方法。

提示:

爪是多音字,在这里读zhǎo)(板书:

腾空而去)

  b能用你甜美的嗓音读出人们的反映吗?

  c为什么会这样呢?

你认为是画龙重要还是点睛重要?

(理解两个都重要,如果没有形象逼真的龙,即使点上眼睛也不会飞。

点睛是很重要的一笔,它给了龙生命。

  10填一填

  _____________________,墙上的龙腾空而去。

  11从此有了画龙点睛的成语。

现在的生活中也常用到它,你想知道人们用它表达什么意思吗?

请你先来读几个句子就知道了。

  12出示练习:

  读句子比较有什么不同:

  这里很美,赛过天堂。

  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美丽的景色赛过天堂。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使句子意思表达的更具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13总结:

画龙点睛常用来形容在说话或做事的关键处加上一笔,使句子或事情更加出色。

  四、再次齐读课文

  五、资料交流

  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龙这种动物,可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龙呢?

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找到的有关资料。

(也可看课件中提供的资料,了解龙的来历,发展,种类等知识)

教学反思

三则短小的成语故事,学生读来觉得很有情趣,很受启发。

回顾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了这样的发式来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深度。

1.三则成语故事主要是表扬或讥讽谁?

为什么会这样?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明白了故事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

2.三则成语故事中,主要抓住哪个字来表达深刻道理的?

学生通过仔细揣摩文字,明白了“夸”、“混”、“点”字在三则成语故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紧扣上述提到的三个字。

让学生进行感悟后的表达,指导读好楚国人的“夸口”,读好南郭先生“混”的模样,读好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

这样文章的重点凸现了,寓意也就随之显现出来。

 

3、叶公好龙

教学目标:

1.能复述“叶公好龙”成语故事。

2.认识28个字(含高频字)。

3.做人要做“表里如一”的人。

 

  教学重点:

认识28个字。

 

  教学难点:

背诵成语韵文。

 

  教学用具:

投影仪、生字卡、计算机。

 

  教学时间:

35~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感知韵文

 

  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愿意听吗?

 

  1.运用投影仪在屏幕上映出成语韵文:

叶公好龙太可笑,

  口是心非惹烦恼,

  看人不仅听其言,

  表里如一最重要。

 

  2.先听老师读一遍。

(语速稍缓)

 

  3.教师逐句领读,儿童跟着读。

 

  韵文第一句前四个字“叶公好龙”(高声强调)是一个成语,它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人知道吗?

(学生试说,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二、创设情境,感知故事

 

  老师讲述“叶公好龙”的故事,大家一边看、一边听、一边想:

这个故事是怎么回事儿?

 

  1.出示《叶公好龙》教学光盘。

(卡通画面。

教师讲述语速稍缓、语调跌宕有致。

 

  2.请大家一边看动画,一边用自己的话自由地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师点击鼠标、重放动画;全体学生自由讲述故事(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

//www.edU,请保留此标记。

))

 

  三、图文对照,感知韵文

 

  1.请大家把书翻到73页。

老师读一句,大家跟着读一句。

 

  2.老师读两句,大家读两句。

 

  3.大家仔细看图画,试着读韵文全文。

 

  4.教师板书韵文全文。

 

  5.女同学照书齐读韵文。

 

  6.男同学照书齐读韵文。

 

  7.全班同学拍手齐读韵文。

 

  8.大家想一想,这篇韵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或用书上的话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字。

 

  9.教师板书课题:

叶公好龙

 

  四、演练结合,趣味识字

 

  1.“叶公好龙”是一个成语,四个字里就藏着那么有趣的故事,大家说,中国字奇妙不奇妙?

 

  2.猜字游戏:

学生抢答(教师利用教具——绘有彩色龙的带手柄纸板,任意遮挡黑板上板书韵文中的一个生字)。

 

  3.教师指导学生变序读句子(了解识字情况)。

 

  4.教师指导学生变速读句子(强化识字效果)。

 

  5.指学生在同学前面讲“叶公好龙”故事。

 

  6.分角色表演小品“叶公好龙”。

 

  7.教师带领学生跟随教学光盘演示在大屏幕上“叶公好龙”四个字的速度,进行书空。

 

  8.两名儿童之间拍手背诵全文。

 

  9.全班儿童背诵全文。

 

  五、课外作业   回家以后,各位小朋友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4. 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生字,了解成语中的故事及意思。

2、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

3、情感目标:

学生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了解成语的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

1、学生:

课前了解成语中的故事。

2、教师: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3分钟)

1、小朋友,你们有什么爱好呢?

(学生自主回答)这么多爱好啊,老师今天要考一考你们,请你们猜动画片的名字!

课件出示《坐井观天》的动画。

2、教师导语:

小朋友们真厉害啊!

今天,我们要认识很多更有趣的成语,因为,每个成语里都有一个好听的故事。

板书课题:

有故事的成语。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20分钟)

1、小朋友们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成语,如果你在读的时候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娃娃,就拼一拼它头上的章节。

要特别注意平、翘舌,前、后鼻韵,鼻边音的字。

等会老师还要和你们进行一场比赛呢!

2、师生赛读成语。

3、课件出示生字娃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每出示一个字娃娃,就让一个小朋友说,其他的认真地听他说正确没有。

4、小组合作探究:

(每小组讨论4个字),哪个字你容易叫错,是怎样记住它们的样子的?

派代表说一说。

5、做识字游戏:

将字娃娃贴成一座山的样子,学生搬山,认识一个生字,扩词后,就搬掉一块,直到搬完为止。

三、精读课文,领会感悟。

(14分钟)

1、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学生说名字。

2、小组活动:

先读一读成语,边读边想成语的故事,再在小组内把自己知道的成语故事讲给其他小伙伴听,派代表在班上讲。

3、我会猜,教师出示课件《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学生猜。

四、拓展延伸。

(3分钟)

1、回家后,把你领会到的成语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积累成语,并阅读有关成语的课外书籍,准备开展一次讲成语故事的比赛。

字等字数不等的成语。

 

5、刻舟求剑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刻舟求剑”的含义,培养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刻舟求剑”的含义。

 

  难点:

难点是学生对那个掉剑的人错在哪里的理解。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读过成语故事吗?

谁能给大家讲一个成语故事?

每个成语故事都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所以,多读成语故事是很有好处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刻舟求剑》。

(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用以前学过的读书方法自读课文,要求:

借助拼音读准,并记住每个生字的读音,在课文中标明自然段。

 

  2.检查、认读生字卡片,检查字音识记效果;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初读效考。

 

  回答:

课文讲的是什么人?

他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一个人坐船过江时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宝剑的事。

)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逐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一段。

(提问)

 

  

(1)课文讲的是什么?

 

  

(2)他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一个人坐船过江时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宝剑的事)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结合看图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