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1779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潍坊大地人杰地灵,拥有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

下列工艺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昌邑海盐的晒制

B.昌乐宝石的雕刻

C.临朐红丝石的开采

D.青州云门春酒的酿造

2.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用于冷冻

B.铜丝用作导线

C.氧气用于医疗救助

D.活性炭除味

3.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科学史实叙述错误的是

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的质量组成

C.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D.中国科学家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下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5.分类研究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

下列各选项分类正确的是

A.化合物:

蒸馏水、二氧化碳

B.混合物:

海水、液氧、冰水混合物

C.构成物质的粒子:

分子、原子、质子

D.非金属元素:

氦、硒、汞

6.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和稀有气体都可作保护气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混合物

C.氧气可以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

D.膜分离空气法制氧气的过程属于分解反应

7.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8.国庆70周年之际,我国成功发射的高分十号卫星可动态监测空气质量状况。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臭氧

B.二氧化硫

C.PM2.5

D.二氧化碳

9.【最新】“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②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③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滴灌技术④推广节水器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能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

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

物质热胀冷缩

分子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D

蔗糖放在水中后消失

蔗糖分子被分解了

 

A.AB.BC.CD.D

11.青州市盛产“富硒小米”,硒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如图是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关于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富硒小米”中的硒是指硒元素

B.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中子数为45

C.硒的原子质量为78.96

D.人体摄入硒元素的量并非越多越有利于健康

二、填空题

12.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认识事物。

(1)用符号表示:

氖气____;3个亚铁离子_______;标出氧化铜中铜元素化合价____。

(2)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HgS。

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表示为(已知原子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Hg>S>O):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反应中是否发生了“氧化反应”_______(选填“是”或“否”),画出硫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3)随着计算化学的发展,研究人员通过“晶体结构预测”模型进行演算发现,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下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反应物Na和He均为金属单质

BNa2He中Na为+1价,He为-1价

CNa2He由2个钠元素和1个氦元素组成

D一定条件下稀有气体也能参与反应

13.水是生命之源。

今年夏天台风“利奇马”光顾潍坊,台风过后,小刚要模拟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自制纯净水,实验过程如图:

(1)A物质是一种新型絮凝剂高铁酸钠(Na2FeO4),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物而沉降,试推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小刚取少量无色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_水。

(4)对经过操作③以后得到的液体进行电解,如图所示,a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写出化学符号),a试管内的电极连接电源的_________极,a、b两支试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之比________。

14.图一是硅原子及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二是部分元素周期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硅单质的构成微粒与金属单质相同,则构成硅单质的微粒是_________;图一中x的值是_________;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种元素

(2)图一A、B、C、D中与硅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达到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其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图二①、②、④三处元素中,与③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与③处元素属于同一族的是________。

15.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法认识“空气”。

(1)从微观角度:

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填名称);已知: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

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据此下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填标号)。

(2)从变化角度:

已知,常温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十分之一体积,其主要成分是____(用化学式表示)。

(3)从应用角度:

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Ⅲ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

(4)从环保角度:

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_______(填标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因地制宜推广风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三、实验题

1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是________(合理即可)。

(3)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用D装置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4)实验室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取密度比空气小又难溶于水的氢气,若用图中装置制取一瓶干燥的氢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7.二氧化锰是不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唯一催化剂?

对此小明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提出问题)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如果能,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I.

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①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

②红砖粉末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Ⅱ.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

B又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滤渣质量等于ag。

红砖粉末的____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III.

两试管中均产生气泡且_______

红砖粉末的催化效果没有二氧化锰粉末好。

请写出红砖粉末(成分以Fe2O3表示)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反思)

(1)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试管内有许多水雾,由此推断过氧化氢分解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实验过程中发现将过氧化氢溶液加入红砖粉末的试管后,反应速率是逐渐加快,然后又逐渐变慢。

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来分析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

五、计算题

18.有一黑紫色的固体为KnMO4和MnO2的混合物,为测定混合物中KMnO4的质量,某同学取样35.0g,对固体充分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1.0

2.0

3.0

4.0

5.0

剩余固体质量/g

34.2

33.4

32.6

31.8

31.8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到___________min时反应完毕;

(2)该样品中KMnO4的质量。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

A、昌邑海盐的晒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

B、昌乐宝石的雕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

C、临朐红丝石的开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

D、青州云门春酒的酿造,生成酒精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C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详解】

A、液氮用于冷冻,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正确;

B、铜丝用作导线,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B不正确;

C、氧气用于医疗救助,氧气供给呼吸,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活性炭除味是活性炭吸附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3.B

【详解】

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故A正确;

B、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的体积组成,不是质量组成,故B不正确;

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C正确;

D、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故D正确。

故选B。

4.C

【详解】

A、试管内液体太多,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A不正确;

B、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或打火机,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其它的酒精灯,会引发火灾,故B不正确;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C正确;

D、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故D不正确。

故选C。

5.A

【分析】

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详解】

A、蒸馏水、二氧化碳都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

B、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海水含有较多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故B不正确;

C、构成物质的粒子:

分子、原子、离子,故C不正确;

D、汞属于金属元素,故D不正确。

故选A。

6.A

【详解】

A、氮气和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都可作保护气,故A正确;

B、空气属于混合物,不存在空气分子,故B不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不燃烧,不能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故C不正确;

D、膜分离空气法制取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

故选A。

7.B

【详解】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A不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正确;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不会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属于实验结论,故D不正确。

故选B。

8.D

【分析】

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

有害气体和粉尘。

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详解】

A、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故A正确;

B、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故B正确;

C、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PM2.5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正确;

D、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不正确。

故选D。

9.B

【详解】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故不正确;

②工业和生活污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不能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泄溉农田,故不正确;

③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滴灌技术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

④推广节水器具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

故选B。

10.D

【详解】

A、能闻到花香是因为有香味的物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臭氧由臭氧分子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所以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物质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是因为分子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蔗糖放在水中后消失,是因为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溶解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C

【详解】

A、元素组成物质,“富硒小米”中的硒是指硒元素,故A正确;

B、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中子数为

,故B正确;

C、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而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故C不正确;

D、人体摄入硒元素的量并非越多越有利于健康,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量过多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故D正确。

故选C。

12.Ne3Fe2+

(条件为“点燃”也可)是

D

【详解】

(1)氖气化学式为Ne;3个亚铁离子表示为3Fe2+;氧化铜中铜元素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

(2)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是和氧气反应,发生了“氧化反应”,硫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A、反应物Na为金属单质,He是稀有气体单质,故A不正确;

B、Na2He中Na为+1价,He为-2价,故B不正确;

C、Na2He由钠元素和氦元素组成,故C不正确;

D、一定条件下稀有气体也能参与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13.+6过滤AC肥皂水硬H2负1:

8

【分析】

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

【详解】

(1)高铁酸钠化学式为Na2FeO4,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

,故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2)操作①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名称是过滤,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故选AC。

(3)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为软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为硬水,取少量无色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硬水。

(4)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a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化学式为H2,a试管内的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a、b两支试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之比为

14.硅原子143BACMgCl2②④①

【分析】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详解】

(1)硅单质的构成微粒与金属单质相同,则构成硅单质的微粒是硅原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图一中x的值是

;A是镁离子,B是碳原子,C是氯离子,D是镁原子,四种粒子共表示3种元素。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图一A、B、C、D中与硅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B,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稳定结构,故选AC,阳离子是镁离子,阴离子是氯离子,其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镁,化学式为MgCl2。

(3)图二①、②、④三处元素中,元素周期表中,横行表示同一周期,竖行表示同一族,与③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是②④,与③处元素属于同一族的是①。

15.氮分子C燃着的木条熄灭O2H2

化合BC

【分析】

Ⅰ中是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故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氢气,Ⅱ中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Ⅲ是一氧化氮、氧气和水生成硝酸。

【详解】

(1)从微观角度:

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是两个氮原子构成,可表示的微粒是氮分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

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C。

(2)从变化角度:

常温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氧气是液体,氮气是气体,故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木条熄灭。

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十分之一体积,其主要成分是液氧,化学式为O2。

(3)Ⅰ中是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故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氢气,化学式为H2;Ⅱ中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Ⅲ是一氧化氮、氧气和水生成硝酸,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

(4)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会造成环境污染,故A不正确;

B、因地制宜推广风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节约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故B正确;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节约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故C正确。

故选BC。

16.试管集气瓶②③①④⑥⑤

试管外壁有水(其他答案合理即可)氧气不易溶于水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木条复燃BC

【分析】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详解】

(1)仪器的名称:

①试管;②集气瓶。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正确的操作顺序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熄灭酒精灯,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③①④⑥⑤,该反应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是试管外壁有水。

(3)E装置是排水法收集氧气,故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氧气不易溶于水,D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故用D装置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4)实验室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取氢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又难溶于水,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氢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是C。

【点睛】

气体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17.氧气质量化学性质加入二氧化锰粉末的试管产生气泡快

放热起始阶段反应放热,温度升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加快;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开始变慢

【分析】

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详解】

[实验探究]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①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②红砖粉末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Ⅱ.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

B又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滤渣质量等于ag。

红砖粉末的质量、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两试管中均产生气泡且加入二氧化锰粉末的试管产生气泡快

红砖粉末的催化效果没有二氧化锰粉末好。

红砖粉末(成分以Fe2O3表示)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

(1)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试管内有许多水雾,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蒸气液化成水雾,由此推断过氧化氢分解是放热反应。

(2)实验过程中发现将过氧化氢溶液加入红砖粉末的试管后,反应速率是逐渐加快,然后又逐渐变慢。

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来分析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变化的原因起始阶段反应放热,温度升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加快;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开始变慢。

【点睛】

温度升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加快;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开始变慢。

18.

(1)4.0;

(2)31.6g。

【分析】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详解】

(1)依据加热达到4min时5min时固体质量不再减小,4.0min时已经反应完毕。

(2)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设样品中KMnO4的质量为x 

答:

该样品中KMnO4的质量为31.6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