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2481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中考化学水与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1.图37-7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

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

  请回答:

  

(1)电解水时,将___________________转化为化学能;

  

(2)气体a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B.用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工业废水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  D.水是能溶解多种物质的常用溶剂

  3.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4.用图37-8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纯水   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溶解的氧气

  B.电解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可以寻找更好的方法使水分解

  C.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物质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D.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滥用化肥和农药都会导致水体污染

  6.图37-9是水的循环示意图,

   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7.图37-10是某品牌矿泉水包装上的部分信息。

下列关于这瓶矿泉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矿泉水是一种纯净物

  B.喝这种矿泉水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C.向矿泉水中滴加AgNO3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D.瓶中矿泉水的质量约为6千克

  8.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油腻的餐具    D.用盐酸清除铁锈

  

  9.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NaCl

  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10.图37-11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图。

现有10℃含l00g水的澄清氢氧化钙饱和溶液。

若把该溶液用水浴加热到60℃(水的蒸发忽略不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饱和

  C.溶液仍饱和    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11.图37-12是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温度为t℃时,将等质量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得到一种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图37-13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

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A.从N→M:

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

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

先将M降温再将其升温

  D.从M→N:

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13.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100g,下列操作错误的图示是()

  

  14.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时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被

  B.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m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15.图37-14是a、b、c、d四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表是这些固体物质在部分温度时的溶解度。

根据图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曲线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

  B.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C.要从a与d的混合物中得到a,通常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D.KCl的不饱和溶液由60℃降温至10℃时变成饱和溶液

         

  16.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17.甲、乙两种固体纯净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7-15A所示。

在常温下,先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如图37-15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装甲溶液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都增多

  18.图37-16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的溶解度

  B.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0℃时,将100g水加入盛有m2g的a物质的烧杯中,搅拌,再升温至t1℃时(溶剂不蒸发),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

  D.取tl℃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不蒸发),所得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9.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将天然水变成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蒸发原理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实验室蒸发食盐水时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带铁圈的铁架台②酒精灯③漏斗④玻璃棒⑤量筒⑥蒸发皿。

  20.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事实:

  

(1)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

  

(2)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

  (3)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4)以上事实表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因素有关。

  (5)请你举出上述三个因素中的一个应用实例(要求与上面所列事实不同)。

  21.图37-17是一个概念图,概念图在整理知识时是十分有用的。

请在图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22.2008年上旬,全国许多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冰冻雨雪天气,为疏通交通,采用了在交通要道上铺撒“氯盐融雪剂”的方法。

为了解“氯盐融雪剂”融雪的原理,小红同学查阅到以下资料。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氯盐融雪剂”一般是以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材料二:

在通常情况下,纯水的冰点为0℃;20%的氯化钠溶液的冰点为-10℃;35%的氯化钠溶液的冰点是-19℃。

  

(1)铺撒“融雪剂”可快速融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中的液态水变成雪花,其分子间间隔变___________________;

  

(2)“氯盐融雪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融雪效果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图37-18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__乙的溶解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只填一种);

  (3)甲、乙各W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在t3℃时所得乙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降低到t2℃,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4.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NH4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1)由上表可推出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NH4Cl,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60℃时,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25.实验室提供了①天平②量筒③烧杯④玻璃棒⑤酒精灯等仪器,小华同学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小亮同学用浓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

  

(1)当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___________________盘,配制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仪器中,两位同学都不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后同)小华需要而小亮不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亮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请你帮助他写好图37-19的标签:

  26.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灾区饮水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请你运用以下资料及所学的化学知识,为灾区人民提供饮水安全常识。

感官指标

化学指标

细菌学指标

水质无色无味且澄清透明

pH6.5~8.5;总硬度<250mg/L(以碳酸钙计);铜<1.0mg/L......等

细菌总数<100个/mL等

  [资料在线]我国生活饮用水的标准

  

(1)除去水中难溶性的固体物质可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2)①测定水样的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

(填标号)

     A.酚酞溶液   B.pH试纸   C.石蕊溶液

    ②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符合感官和化学指标的水还不一定是安全的饮用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7.2008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1)①水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类营养素之一。

   ②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7-20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不仅可

以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的杂质。

  (3)有一杯主要含有MgCl2和CaCl2的硬水。

某兴趣小组设计出软化此水的部分实验方案,请你一起来完成。

  可供选用的物质有:

Ca(OH)2溶液、NaOH溶液、饱和Na2CO3溶液、肥皂水

     

  28.某制碱厂以岩盐水为主要原料生产纯碱(碳酸钠)和其他副产品

  

(一)原料岩盐水主要是含氯化钠,此外还含有较多硫酸钠、以及少量氯化钙和氯化镁。

  上述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g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硫酸钠

4.5

9.6

20.2

40.8

48.4

氯化钙

59.5

65.0

74.5

100

116

氯化镁

52.9

53.8

54.8

56.0

58.0

(1)根据所提的溶解度数据,画出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2)10℃时由100g水配制得到的饱和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精确到0.1%)。

  

(二)岩盐水初步处理后,经净化精制得到生产碳酸钠所需要的食盐水,同时制取副产品A晶体,其主要流程如下:

     

  (3)“降温”的目的是析出副产品“A晶体”,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4)“操作I”中的操作是___________,若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盐水精制I”是除去盐水中的少量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6)“盐水精制Ⅱ”是除去盐水中的其他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工厂废水中硫酸的含量,取100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120g质量分数

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无不溶物,其它成份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请计算:

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30.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

他们取出该溶液51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

图37-21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

  

(2)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与提示:

[真题演练]

  1.【解析】水电解的反应条件是通电,所以是由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由图可知,气体a和气体b的体积比是2:

1,可知气体a是氢气,气体b是氧气;或根据电源的正负极进行判断:

气体a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所以气体a是氢气。

气体b是氧气,检验氧气应用带火星的木条。

  【答案】

  

(1)电能

  

(2)氢气(H2)

  (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2.【解析】水汽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分子间间隔变大;明矾主要是来做净水过程中的絮凝剂;区分硬水和软水应用肥皂水。

  【答案】B

  3.【解析】水是人及一切生的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使硬水软化,软化硬水的方法是蒸馏或煮沸。

  【答案】B

  4.【解析】简易净水器中放入的纱布、小卵石、石英砂、膨松棉主要起过滤的作用;活性炭起吸附的作用;并不能达到前三个选项的效果。

  【答案】D

  5.【解析】电解水得到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氧元素,不能说水中含有氧气。

  【答案】A

  6.【解析】此题考查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在循环过程中水从液态固态变成气态,再变成液态或固态,实现了自身的净化,在净化过程中水吸收太阳提供的热量,通过水循环,水进行了空间和地点的迁移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答案】D

  7.【解析】根据标签可判断此矿泉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故A错;矿泉水为除了为人体补充水份外还能提供许多矿物质,但不属于提供能量的物质,故B错;水的密度约为1g/cm3,根据m=ρV可计算瓶中水的质量约为600g,故D错;此矿泉水中含有氯离子,所以滴加AgNO3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C

  8.【解析】ABD几个选项的做法都可以形成溶液,只有C用洗涤剂洗去餐具的油污,是把大的油滴乳化成很小的,然后随水流走,而不能形成溶液,是乳化现象。

  【答案】C

  9.【解析】分析表中数据③可以看出1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6g,可以得出②不是饱和溶液;③④都

是20℃时的饱和溶液,因此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7%。

故C是正确的。

  【答案】C

  10.【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10℃的饱和溶液升温到60℃一定有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溶液变浑浊,仍然饱和;故B错误。

  11.【解析】观察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时丙的溶解度最小,其最容易达到饱和。

  【答案】C

  12.【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M为饱和溶液,N为不饱和溶液,N中加入固体A,再降温可以变为饱和,A、B正确;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温可以使M→N;M升温变得不饱和,再蒸发掉部分水可能变饱和,不能实现M→N。

  【答案】D

  13.【解析】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要用药匙,不能用手拿;其他操作都正确。

  【答案】A

  14.【解析】4℃时,m溶液中有少量晶体,一定是饱和溶液;升温,原来未溶的晶体溶解,说明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晶体n中无晶体不一定是饱和溶液;m中的溶质质量小于n中的溶质质量,

因此m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故选A。

  【答案】A

  15.【解析】a曲线上60℃和10℃的溶解度和表中硝酸钾的相符,故A正确;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必需确定温度,因此B不正确;根据a、d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从ad的混合物中得到a适合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不知道KCl的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由60℃降温至10℃时不一定变成饱和溶液。

  【答案】A

  16.【解析】氯化钠要放在纸上称量;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和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用玻璃棒搅拌才正确;D是正确的。

  【答案】D

  17.【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甲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大,则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甲大。

降温,乙的溶解度增大,未溶的乙,继续溶解,因此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甲的溶解度减小,甲中固体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故A正确。

  【答案】A

  18.解析:

溶解度和温度有关,温度不同,溶解度也就不同,因此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一定温度,选项A不正确;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虽然相等,但饱和溶液的质量没有说明相等,所含溶质的质量就不一定相等,因此选项B错误;0℃时a的溶解度为m1g,t1℃时为m2g,0℃时100g水中加入m2g的a物质不能全部溶解,升温到t1℃时原来未溶解的固体可以继续溶解,因此溶液质量一定增大,C选项正确;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升温,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不会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也不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选项错误。

  【答案】C

  19.【解析】天然水属于混合物,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采用沉淀、过滤、吸附、煮沸、蒸馏等方法净化,而只有通过蒸馏得到的水才是纯水。

实验室蒸发食盐水用的仪器有:

蒸发皿、带铁圈的铁架台、玻璃棒、酒精灯等,过滤时用漏斗,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用量筒。

  【答案】蒸馏①②④⑥

  20.【解析】此题给定生活中的实例,归纳总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能力的相关因素。

(1)知: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由

(2)知:

在同种溶剂中,不同溶质的溶解能力也不同;由(3)知:

溶解能力受温度的影响。

一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其溶质的性质是决定因素,还与溶剂的性质、温度、压强(气体)有关。

  【答案】

  (4)溶剂的性质溶质的性质温度

  (5)衣服上的油渍用水很难洗去,用汽油却很容易洗去。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1.【解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水是常见的溶剂,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

  【答案】①溶质   ②水

  22.【解析】由资料二可知,水中加入氯化钠后冰点降低,因此铺撒“融雪剂”可快速融雪;“氯盐融雪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冰点越低,则融雪的效果越好;水凝固后体积增大,是分子间隔变大的缘故。

  【答案】

  

(1)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氯化钠溶液后冰点降低(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大;

  

(2)“氯盐融雪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融雪的效果越好。

  23.【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加入溶质、降温、恒温蒸发溶剂都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t3℃时乙的溶解度是Wg,因此可以得到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二者都是饱和溶液,该温度下甲乙溶解度相等,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答案】⑴小于  ⑵加入适量甲物质(降温或恒温蒸发溶剂至少量晶体析出)  ⑶饱和等于

  24.【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NH4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0℃时NH4Cl的溶解度

为37.2g,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NH4Cl,NH4Cl不能完全溶解,形成的是饱和溶液;60℃时溶解度为52.2g,50gNH4Cl可以完全溶解,因此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0g:

100g=1:

2

  【答案】

(1)NH4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饱和1︰2

  25.【解析】使用天平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速度;二人都不需要酒精灯,小华用固体配制溶液,需要用天平称量固体的质量,而用液体配制只需量筒即可。

配制好的溶液标签上应写明名称、化学式、溶质质量分数等信息。

  【答案】

  

(1)右加速固体溶解

  

(2)⑤ ①

  (3)见图37-23

  26.【解析】过滤是将难溶性物质与可溶性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故除去难溶性固体物质应选用过滤的方法;pH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溶液的pH应用pH试纸,而酚酞溶液和石蕊溶液只能用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用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把肥皂水倒入水中搅拌,若水易起浮渣则是硬水,易起泡沫则是软水;根据题中表格可知,在生活饮用水的标准中还有一项是细菌学指标,故第3问,除了符合感官和化学指标外,还应考虑细菌学指标。

  【答案】

(1)过滤

(2)①B②肥皂水(3)安全的饮用水还需要符合细菌学指标(合理答案均可)

  27.【解析】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包括:

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仅能除去难溶性杂质,而且能除去可溶性的色素和异味;检验Ca2+应用碳酸钠溶液,反应后能产生白色的沉淀;检验硬水和软水可选用肥皂水,如果将肥皂水倒入水中产生大量的泡沫,说明硬水已经软化。

  【答案】

  

(1)①属于②水分子(H20分子)

  

(2)滤去不溶性吸附一些可溶性(本题答案不分先后顺序)

  (3)②(饱和)Na2CO3溶液CaCl2十Na2C03=2NaCl+CaCO3↓

   ④取上述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少量肥皂水,振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