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95196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7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

化学溶液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

【化学】溶液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

一、溶液选择题

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40℃时,甲饱和溶液质量大于乙的饱和溶液质量

B.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升高温度可将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将4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质量为20g

【答案】C

【解析】

【详解】

A、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但是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故A错误;

B、20℃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B错误;

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可将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4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将4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质量不能确定,故D错误。

故选C。

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B.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C.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一定是丙物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题中信息知,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故错误。

B、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不再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

C、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100=1∶4;故C正确。

D、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一定是丙物质;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为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含溶质质量相等

C.t2℃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通过降温总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D.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固体甲

【答案】A

【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乙物质的溶解度,故A正确;B.t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温度下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但溶液质量不一定相等,所含溶质也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C.降温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但因不知道甲在t2℃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则t2℃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通过降温不一定得到甲的饱和溶液,故C错误;D.从单一溶质的溶液中获得固体溶质,最好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故D错误;答案为A。

4.现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g/m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等

B.配制该稀硫酸需要加水800mL

C.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D.该稀硫酸中,溶液质量:

溶剂质量=5:

4

【答案】D

【解析】A、根据用浓硫酸配稀硫酸的步骤考虑需要的玻璃仪器;

B、根据用配制的溶液的总质量减去浓硫酸的质量就是加入水的质量,再除以水的密度就是水的体积;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考虑;

D、根据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溶液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

解:

A、用浓硫酸配稀硫酸的步骤:

计算、量取、配制,所以用到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故A错误;

B、稀硫酸的质量:

1000mL×1.14g/mL=1140g,含有溶质质量:

1140g×20%=228g,浓硫酸的质量为:

=232.65g所以需要水的质量:

1140g-232.65g=907.35g,体积为907.35mL,故B错;

C、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不断搅拌,散热,故C错;

D、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的稀硫酸中设溶质20g、溶液为100g,则溶剂为80g,所以溶液质量:

溶剂质量=100g:

80g=5:

4;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浓硫酸稀释的步骤、用到的仪器,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计算方法,知道浓硫酸稀释的注意事项。

5.30℃时,取甲、乙、丙中的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的溶解情况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加入试管1的固体是丙

C.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答案】B

【解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故A错误;B.30℃时三种物质只有丙的溶解度小于10g,即100g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小于10g,则10g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小于1g,所以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有剩余固体的是丙,即试管1,故B正确;C.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温度降低,若降到20℃以下,才有晶体析出,高于此温度,则无晶体析出;所以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C错误;D.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甲乙溶解度减小,均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丙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2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大于30℃时丙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故D错误;故选B。

6.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低于40℃时,KNO3的溶解度一定小于KCl的溶解度

B.将等质量的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KNO3大于KCl

C.将10℃时KNO3、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KCl大

D.将20℃时100g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需要再加入11.5gKCl固体才能使溶液恰好饱和

【答案】B

【解析】

A、在30℃-40℃时,两条曲线有交点,此时KNO3的溶解度和KCl的溶解度相等,故错误;

B、将等质量的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变化大,析出晶体的质量KNO3大于KCl,故正确;

C、将10℃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

可知,将10℃时KNO3、KCl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KCl大于KNO3,升温至60℃,KNO3、KCl的溶解度都增大,但溶液的成分都没有变化,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KCl小,故错误;

D、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0g,60℃时,KCl的溶解度为45.5g,如果水为100g饱和溶液从20℃时升温至60℃,需要再加入11.5gKCl固体才能使溶液恰好饱和,但是题干中为100g溶液,故错误。

点睛: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作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理解:

1.点: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即饱和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

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根据已知的温度可以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它所对应的温度;(3)可以判断或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

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一般规律是:

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只有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

(2)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提纯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选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并且,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即曲线越陡,析出的晶体就越多)。

3.面:

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适量的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掉过量的溶剂。

4.交点:

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并且,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

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

B.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将3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溶液

C.硫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全部是H+

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答案】C

【解析】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温会使溶质析出出现浑浊,故此选项错误.

B、由20℃时氯化钠溶解度可知,30g氯化钠不能都溶解在50g水中,只能溶解18g形成68g溶液,故此选项错误.

C、硫酸在水中电离时会出现氢离子与硫酸根离子,除氢离子外再无其他带正电的离子,故此选项正确.

D、溶液一定透明但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的溶液是蓝色的,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时仍是饱和溶液

B.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C.a2℃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160g溶液

D.a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

A、由图象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B、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不是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不等,错误;C、a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饱和溶液,并有10g甲溶解不了,错误;D、 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g,所以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正确。

故选D。

9.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1∶3

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度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选项A正确;

B、由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把50g 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只能溶解25gA物质,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25g∶(25g+50g)=1∶3,选项B正确;

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由于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形成的是20℃时饱和溶液,此时溶质质量分数B>A;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是原来50℃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从图中可以判断,降温至2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选项C错误;

D、由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选项D正确。

故选C。

10.下图中,图甲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图乙中分别向两支试管内滴加一定量的水后,X和Y的饱和溶液均变浑浊,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0℃时,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①>③>②>④

B.X为Ce2(SO4)3,Y不一定是NH4H2PO4

C.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以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D.20℃时,将4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2∶5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①>③>②>④,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水,放热,X溶液变浑浊,说明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X是Ce2(SO4)3,硝酸铵固体中加入水温度降低,Y饱和溶液变浑浊,故Y可能是NH4H2PO4,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NH4H2PO4、Na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NH4H2P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小,故NH4H2PO4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以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g左右,故将40g氯化钠加入100g的水中,氯化钠不能完全溶解,故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小于2∶5,故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

B.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C.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溶解度的单位为克;

B.是恒温蒸发,蒸发的水的质量相等,所以析出晶体质量也相等;

C.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都有晶体析出,但析出晶体的质量要看原来溶液的质量,不一定是甲大于乙;

D.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但甲溶液的质量分数与乙溶液的质量分数无法比较,因为两种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选B。

12.烧杯中盛有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NaCl溶液,溶液全部倒出后,用蒸馏水洗涤2次,每次用20mL蒸馏水,若烧杯内每次残留0.5mL溶液,经2次洗涤后烧杯内残留的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原NaCl溶液的(NaCl溶液的密度均按1g/cm3计算)

A.1/81B.1/400C.1/820D.1/1681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NaCl溶液的密度均按1g/cm3计算,0.5mL氯化钠溶液即0.5g;20mL蒸馏水的质量为20g

假设原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

经过第一次洗涤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100%=

再进行第二次洗涤,洗涤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100%=

经2次洗涤后烧杯内残留的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原NaCl溶液的1/1681;

故选D。

1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表示t1℃时,a、c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C.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5ga的饱和溶液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答案】C

【解析】

A、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0g,溶液是否饱和不确定,无法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错误;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错误;C.t2℃时,a的溶解度是50g,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a,50g的水最多溶解25g的a,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5ga的饱和溶液,正确;D、将t1℃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会析出晶体,仍然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a、b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没变,可按照t1℃时a、b的溶解度进行计算。

溶解度大,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大,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升温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b;由于t2℃时c的溶解度<t1℃时a的溶解度,升温后c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a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将t1℃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c物质,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错误。

故选C。

点睛: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

1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t2℃时,将2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0g

D.t2℃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不正确;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也不能确定,故B不正确;

C、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20g,所以将2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小于120g,故C不正确;

D、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t2℃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甲>乙,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交点表示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15.下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25g

B.2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D.5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20℃时,甲的溶解度为25g,125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最多,等于25g,所以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25g,选项说法正确;B.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选项说法正确;C.由曲线可知,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选项说法正确;D.没有说明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析出晶体的多少,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考点:

溶解度曲线

16.如图是KNO3和NaCl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NaCl大

B.t1℃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

C.t2℃时,NaCl溶液与KNO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若NaCl中混有少量KNO3,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aCl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NaCl大,故A正确;

B、t1℃时,KNO3的溶解度为20g,表示12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故B错误;

C、t2℃时,NaCl和KNO3的溶解度相同,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题中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

D、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若NaCl中混有少量KNO3,可用的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NaCl,故D错误。

故选A。

17.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2℃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质量a>b

B.t2℃时,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00ga的饱和溶液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在t1℃时,a、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

A、t2℃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质量 a>b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B、t2℃时,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00ga的饱和溶液错误,因为在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是50g,所得溶液质量=25g+50g=75g;故选项错误;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正确,因为降温后b的溶解度大于a,c的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还是最小;故选项正确;

D、在t1℃时,a、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8.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甲图可知,20℃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故M表示的是a的溶解度曲线,N表示的是b的溶解度曲线,选项A错误;

B、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a中有固体剩余,b完全溶解,说明此时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溶质质量分数,选项B错误;

C、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a中有固体剩余,那么得到的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中完全溶解,那么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升温到50℃时,a和b中均没有固体剩余,ab的溶解度均大于20℃时b的溶解度,所以a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选项C正确;

D、30℃时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选项D错误。

故选C。

 

19.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放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

B.烧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若将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若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看出,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放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说明烧杯②中溶解的固体少,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