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3941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0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docx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必备

—————————————————————————————

一、名词解释

1、技术的含义(第一章)

包括主体技术和客体技术两层含义

2、教育技术的本质(第一章)

主体技术,主要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体现在主体操作和改变主体上。

3、AECT94定义(第二章)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有两种翻译方法,两个都正确。

4、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第二章)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而对各种恰当的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进行创造、利用和管理的研究及其合符伦理道德的实践。

5、教学系统设计(第二章)

一个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教学各步骤的有组织的过程

6、信息设计(第二章)

主要指运用有关心理学原理来设计传递信息与反馈信息的呈现内容、呈现方式以及人机交互等。

它是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具体形式的设计。

7、教学策略(第二章)

对选择并安排某一课的事件和活动的详细阐述。

8、学习者特征(第二章)

指影响学习过程有效性的学习者经验背景的各个方面的信息。

9、开发(第二章)

开发是指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开发范畴的基础是媒体制作。

10、印刷技术(第二章)

主要指通过机械或照相印刷过程制作、发送材料的方法,包括文字、图形和照片等形式的呈示。

11、视听技术(第二章)

通过使用机械或电子设备来制作或发送材料以呈现听觉和视觉信息的方法。

12、整合技术(第二章)

是指在计算机的控制下的几种媒体形式的材料的制作和发送的方法。

13、标准参照测量(第二章)

确定学习者对预定内容的掌握程度的技术。

14、形成性评价(第二章)

包括收集达标方面的信息,并使用这些信息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15、总结性评价(第二章)

包括收集达标方面的信息,并使用这些信息作出利用方面的决策。

16、视听教学(第四章)

是一种以视听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方法。

17、个别化教学(第四章)

是一种适合个别学习者需要和特点的教学,可称为因材施教式的教学。

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在方法上允许学习者自定目标、自定步调、自己选择学习的方法、媒体和材料。

18、解释强化理论的基本原理(第四章)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把学习看成是某种行为的形成,并通过“刺激--反应--强化”而实现。

一个复杂的行为可用逐步接近积累的方法,由简单的行为联结而成。

二、简答题:

1、教育技术包括那几大范畴?

每个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二章)

主要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等。

具体内容见教材第19--20页

2、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第二章)

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教育技术是媒体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总称,即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可理解为教学媒体的开发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的基本理论是媒体开发的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3、阐释教育技术学是如何形成的?

(第四章)

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技术学发轫于美国。

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前发展:

一是视听教学推动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二是个别化教学促进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成与发展;三是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技术学的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

三个发展起源不同,但都遵循了“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的发展轨迹并逐步整合为一体,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基于网络的教学方式。

4、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的信息加工理论简述(第六章)

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学习者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

在学习活动中,有许多不同的过程在起作用。

信息加工理论阐释了人类如何把信息由输入转换成输出。

它是人类主动进行信息加工的模式。

人总是以信息的寻求者、传递者、甚至是信息的形成者的身份出现。

人们对信息进行处理时,也像通讯中的编码和解码一样,必须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转换和加工。

5、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第六章)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十分关注学生高度的思维,注重内在的动机。

布鲁纳认为发现教学法能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记住重要的信息。

基本观点

(1)学习一门学科,最重要是掌握它的基本结构;

(2)任何学科的知识都能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儿童;(3)要学习好,必须采用发现法。

6、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简述(第六章)

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形式、方法、特征和外部条件。

“最优化”就是从某一特定的角度与标准来看,是最佳的方案。

巴班斯基认为,最优化教学是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的标准看发挥最有效,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

基本观点:

(1)教学是一个系统,应该用系统的观点、方法来考察教学。

(2)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对教学应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全面评价。

(3)教学最优化,就是在现有条件下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的效果。

7、暗示教学的基本原理(第六章)

暗示教学的基本原理就是一方面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包括教师这个最重要的信息源所发出的各种信息;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理智与情感的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的统一,特别是充分调动和挖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精神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

8、教学媒体的功能(第七章)

教学媒体在教育传播中的功能包括

(1)传递信息;

(2)存储信息;(3)控制过程。

三、问答题

1、请你谈谈你对教育技术概念的认识,并结合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实际情况尝试给教育技术下一个定义。

(第二章)

2、视觉教育的起源(第四章)

受到夸美纽斯直观教学理论的影响,19世纪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科技的迅猛发展,20世纪初,美国的视觉教育应运而生,主要表现为1922年格拉迪斯等编著的《满足社区需求的电影》等视觉教育专著和美国教育协会成立视觉教学部。

把照相技术、幻灯机和无声电影等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

3、解释“视听与教学传播的关系”模型的基本原理(第四章)

从整体上看,该模型把教学过程视为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说明“视听传播设计”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

根据传播过程的理论,信息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法确定信息运行的起点。

因此,在模型中没有明确指出教学传播的起点,是合乎传播学原理的。

为了便于讨论,假设在某特定的教学情形下,第一步工作是确定教学目标。

其过程为:

(1)明确教学目标,并使教学目标具体化。

(2)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信息--教学内容。

(3)进行视听传播设计。

视听传播设计是指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所确定的学科内容,把信息、教师、媒体、方法和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系统设计,充分考虑“传播什么”(信息)、“由谁传播”(人员)、“通过什么传播”(媒体)、“如何传播”(方法)和“在哪里传播”(环境)等因素。

其中信息的设计以已选定的教学内容为基础,研究如何用图像和语言文字符号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同时又考虑到信息的载体---媒体工具选用的因素。

(4)把视听传播设计的产物--教学系统投入教学情境中使用。

这以过程是:

呈现教学内容;学习者接受教材的刺激,作出反应;教师对学习者的反应作出评价。

这是发生在教学现场的过程,其中,学习者从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是一个内部心理操作过程。

在这个环节上,学习理论与传播过程得到了有机结合。

(5)对评价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学习评价数据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反馈给视听传播设计者和教师的信息,说明所设计的教学系统在实际教学中试用的效果。

通过对反馈信息分析所得到的结果,能从三个方面改进教学:

第一,能够了解教学系统的设计中有哪些方面存在问题需要改进;第二,分析的结果可能揭示学习者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反馈分析的结果也可能说明教学目标制定上存在的问题。

上述过程反映了现代教学系统设计的思想。

要说明的正是视听传播的设计与教学过程的有机联系。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六章)

创世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后盛行。

代表人物为马斯洛、罗杰斯等。

主要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与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达到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罗杰斯是人本主要最重要的影响人物。

他的学习理论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2)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3)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5、谈谈传播理论在教育传播学中的应用(第六章)

要点:

(1)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共有2,3,4,5,6要素说,请简述。

(2)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两种模式的具体说明。

(3)传播理论揭示了教育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共6阶段。

(4)揭示了教育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共3律。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A  )

A.系统方法       B.直观方法       C.科学抽象方法   D.理想化方法

2.   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C  )

A.习题集    B.录像带   C.教室环境    D.教科书

3.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有两个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程序组,它们是“资源管理器”和( C)

A“回收站”  B“剪贴板”  

C“我的电脑”D“我的文档”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

A CPU能直接读取硬盘上的数据

B CUP能直接存取内存储器中的数据

C CPU有存储器和控制器组成

D CPU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

5. 在Prowerpoint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可以将所有制作的演示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 D)

A)普通视图  B)大纲视图  C)web视图  D)幻灯片浏览视图

6. 下列哪个不是INTERNET上的安全标准(C)

A. S-HTTP    B. SSL C. HTML          D. SEL

7.   计算机病毒最其本的特征是:

(A)

A自我复制     B. 破坏磁盘中的文件C. 引起用户注意     D. 减缓CPU运行速度

8.   在E-Mail系统中常常遇到的“邮件炸弹”的是:

(B)

A、一种炸弹        B、一种病素  C、一种软件名       D、一个邮件

9. INTERNET上的声音、图象、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是:

( A )

A模拟信号编码  B. 二进制编码  C. 音频信号编码      D. 视频信号编号

10.   通常所说的现代教学媒体是指(    D )

A.黑板,教科书,图片等    B.教室,校园,周围社区等C.班风,校规,校纪等      D.投影,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等

11.  银幕上投影的图像画面出现"上窄下宽"的几何失真,这是由于(    B )造成的。

A.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前倾斜     B.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后倾斜C.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左倾斜     D.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右倾斜

12.  录像机放像时不能正常放像,指示窗口出现"d"指示,则表示录像机(     C)

A.有机械或电路故障        B.录像带坏C.处于自动保护磁头状态    D.太热

13.   CAI的课件是属于(    A )

A.CBE软件  B.系统软件    C.游戏软件  D.课本

14."发现学习法"就是要求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中(  D   )

A.自己发现规律      B.有所创造发明C.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并作出发现D.培养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推测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15. 不属于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内容的选项是(A)

A终结性测验分析  B学习需要分析C学习者分析      D学习内容分析

16. 不属于学习者分析的内容是(D)

A学习者分析      B学习风格C年龄特征        D信息加工分析

17. 下面提供的关于教学设计构成的四个基本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学生、目标、策略、评价

B教学媒体、学习需要分析、形成性分析、学习目标

C测验、调查、教学形式、教学媒体

D评价、决策、规划、教学内容

18. 学生的特征分析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学生的年龄、学历、初始能力

B学习的一般特征、初始能力、学习风格

C学习风格、初始能力、学习兴趣

D学生的社会环境、初始能力、一般特征

19. 下述关于教学设计的提法中,错误的说法是(C)

A教学设计的指导理论是关于人类学习心理的学习理论,及在其基础上建立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般教学理论和人类传播活动的科学理论

B从性质来讲,教学设计是一种具有规划,研究,决策性质的操作过程

C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建构能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优化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活动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D教学设计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不用总结性评价.

20.   多媒体组合教学就是(     B)

A.在一堂课中使用了不止一种媒体

B.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构成优化的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达到教学过程优化

C.多种媒体同时对同一情景展示的课堂教学

D.必须是视听结合才行

21.   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D  )

A.教学目标完全不同于教学目的,两者无相互关系

B.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是类似的

C.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其实质是相同的

D.从某种角度来看,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

1、(A)在1946年所著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的理论。

A、戴尔B、普莱西C、加涅D、斯金纳

2、贝罗的传播模式中把传播过程的要素分解为(A)四个基本要素。

A、信息源、信息、通道、接受者

B、学生、教师、媒体、信道

C、信息源、媒体、通道、接收者

D、信息源、信道、效果、接收者

3、1954年行为主义心理学家(A)发表了《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书,推动了当时的程序教学活动的发展。

A、斯金纳B、华生C、贝罗D、普莱西

4.历史上有三种教育实践既相互融合,又各自发展,为形成教育技术这样一个独特的领域,奠定了基础,这三种教育实践是(D)。

A、视听教学、程序教学、掌握学习法

B、程序教学机器、工业化社会、电化教育

C、合作学习、系统方法、教育传播

D、视听教学、程序教学、教学系统方法

5、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实际上也构成了一种媒体的分法,这种分类方法的依据是(A)。

A、媒体所呈现信息的抽象水平

B、媒体所呈现信息作用于学生的感觉通道

C、媒体的先进程度

D、媒体接受学生反馈信息的能力

6、教育技术是关于(C)学习的过程与资源的理论与实践。

A、开发、应用、购置、建构、设计

B、组织、设计、实验、管理、辅导

C、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

D、远程教育、电化教育、学习管理、开发、评价

1、1948年,(A)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用五个问题(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产生什么效果)描述传播行为的方法。

A、拉斯韦尔B、香农C、施拉姆D、贝罗

2、在(D)的传播模式中,传播被描述为一种直线性的单向过程,包括了信息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息接受者以及噪声六个因素,其中发射器和接收器起到了编码和译码的功能。

A、贝罗B、香农一施拉姆C、拉斯韦尔D、香农一韦弗

3、伊利认为系统方法包括5个基本过程,分别是:

分析确定问题、确认目标;选择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B);实施与控制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A、评价和修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发展解决问题的方案

B、发展解决问题的方案;尝试、评价和修订解决问题的方案

C、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修订解决问题的方案

D、评价和修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性评价

4、教育技术有四个理论基础,它们分别是(C)。

A、机械论、进化论、教育哲学、工具论

B、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教学论

C、教育传播学、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论

D、视听教学论、程序教学论、教育传播论、媒体论

5、第一个传播过程的模式是贝尔电话实验室的(B)提出的。

A、施拉姆B、香农C、韦弗D、拉斯韦尔

6.心理学家(A)提出把学习分解成八个阶段,即动机阶段(期望)、领会阶段(注意)、习得阶段(编码)、保持阶段(记忆)、回忆阶段(提取)、概括阶段(迁移)、操作阶段(反应)、反馈阶段(强化)。

A、加涅B、奥苏贝尔C、伊利E、布鲁纳

1、正常人的听觉器官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是(A)Hz(听域)。

A、16~20000B、5~29000C、20~30000D、15~43000

2、人的听觉是一个复杂的物理一生理一心理过程,常用(B)三种量来描述,这三种量是人对声音的主观感觉的要素。

A、响度、频率、音色B、响度、音调、音色C、音调、频谱、音律D、普通音响、立体声、音色

3、音调是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受。

人耳的音调感觉与声音的(C)相对应。

A、强度B、泛音C、频率D、回声

4、音色是人耳听觉的一种感受特性,代表人耳区别相同响度和音调的两类不同声音的主观感觉。

人耳对音色的感觉决定于声音中(B)的数量、相对强度关系和分布。

A、高频部分B、泛音各分量C、低音部分D、和谐音

5、立体声技术是利用听觉的(A),在放音时重现各种声源的方向及相对位置的技术。

A、方位感B、灵敏度C、分辨力D、听力曲线

6、传声器是一种将(A)转换为电能的能量转换器件。

俗称话筒、麦克风。

A、机械能B、热能C、内能D、势能

1、一项对从左向右书写的人群的眼动观察研究表明,很大一部分人倾向于首先观看图像的左上角(41%),有(A)的人首先观看画面的左边。

A、三分之二B、二分之一C、四分之一D、五分之二

2、视觉图像的真实程度与学习效果之间存在一种适当真实的对应关系,提供这种适当真实关系可以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依据杜威对视觉的研究结果,所需要的真实程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一种(B)表示。

A、斜线B、抛物线C、不规则曲线D、双曲线

3.视觉图像可以分为4种类型:

(A)、模拟的、类比的、结构的。

A、真实的B、象形的C、条形的D、数码的

4、(C)视觉图像是人为地模仿真人实物,是对历史和真实事件的有根据的、科学的人工方式的再现。

A、类比的B、结构的C、模拟的D、真实的

5、将三种基色光按一定顺序轮流投射到同一表面上,只要轮换速度足够快,则由于视觉惰性,人眼产生的彩色感觉与三种基色光直接混合时相同。

这种方法称为(D),是顺序制彩色电视的基础。

A、生理混色法B、空间混色法C、相减混色法D、时间混色法

6、将三种基色光分别投射到同一表面上邻近的三个点上,只要这些点相距足够近.则由于人眼的分辨力有一定限度,将产生三种基色光相混合的彩色感觉。

这种方法称为(B),是同时制彩色电视的基础。

A、生理混色法B、空间混色法C、相减混色法D、时间混色法

7、利用两只眼睛同时分别观看两种不同颜色的同一景象,也可以获得混色效果,这是(A)。

A、生理混色法B、空间混色法C、相减混色法D、时间混色法

8、(C)是利用颜料、染料的吸色性质来实现的,通常选择黄、晶、青三种颜色为三基色。

A、生理混色法B、空间混色法C、相减混色法D、时间混色法

9、(A)视觉图像是运用某种已知事物的特征和图像来近似地显示和说明另一种人们不熟悉或陌生的具有类似特征的事物。

A、类比的B、结构的C、模拟的D、真实的

10、(B)视觉图像是用于分析、说明各类事物、组织、设备、计算机课件等的原理结构、程序过程的方框图,除了图形的内容上、结构上与被显示对象联系密切,其他方面基本无关。

A、类比的B、结构的C、模拟的D、真实的

11、通常,视觉图像的运动感受来自3个方面:

人物或事物形象本身的运动(动作);获取视觉图像的不同角度、取景情况等(拍摄);(B)。

A、因果B、画面的更动C、对比D、平行

12、动态画面组接的蒙太奇方法可以分为3类:

(C。

A、象征的、对比的、隐喻的’

B、叙事的、抒情的、隐喻的

C、叙事的、抒情的、理性的

D、象征的、对比的、理性的

1、下列四种关于课本的优点的说法中,有错误的是(A)。

A、课本可以提供稳定的信息并可靠地传递给读者,但是不容易进行检验、评定和修改。

B、课本包含有相对持久的信息.不像影视或播音之类的媒体,信息呈示较为短暂。

C、使用课本不需要特殊的环境,其便携、使用简单的特点可使学生随时随地很容易地使用它,只要有阅读条件就可以r使用,而不限于专门的时间和场合。

D、课本给学生提供了许多选择余地,获取信息可以从任何一点上开始,它能被粗略地浏览或仔细地研习,能被泛读或跳读,因此允许学生自己控制信息呈示的速度。

2、下列四种说法中,有错误的是(B)。

A、课本往往不能完全确定或详细说明其内容潜在的各种解释,因为它精简了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过程。

B、课本常常要求学生运用想像力来进行联想。

而联想是按照个人经验产生的、会与作者的思想相互一致。

C、尽管也要求学生主动地使用课本,但它并不是能够相互作用的媒体。

也就是说,学生不能在阅读课本时随时提问,发表感想,获得反馈意见。

D、课本不擅长于连续运动或操作动作的信息传递,对于动作技能的教学存在先天的劣势,需要与其他教学媒体相辅相成,共同来实现有效地教学。

3、选择课本包括这样四个步骤:

识别目标、了解学生、审读课本和(D)。

A、课本与教学目标相配合

B、对可能学习这门学程的学生做出相当粗略的估计

C、对诸如内容及需要的教学辅助手段等做出评价

D、评估对学生的影响

4、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B)。

A、教学板具有能写、能画、能贴、能擦的功能,是允许教师灵活地用来提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的重要媒体。

B、在教师能够用投影、录像等视觉媒体授课的今天,原教学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教学媒体——教学板已成为明日黄花。

C、讲台后面有块黑板,加上教师手中的一支粉笔一本书,是近代教室和近代教学最明显的标志。

D、教师可以用粉笔在黑板上面直观地、方便地表达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笔记和复习。

5、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A)。

A、为教学专门制作的模型并不都具有使学生感知学习对象的有关形态和结构特征,获得事物表象的功能。

B、模型与实物、标本不同,它不是实际物体的本身,而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实物为原型,经过加工而模拟做成的仿制品。

C、教学模型与实物和标本不易得到,或它们不易带进教室,就可以制成,如地理课的沙盘模型、化学课的分子结构模型、物理课的发动机模型、生理课的人体模型等,因此,{模型是一种三维立体的实物替代晶。

D、物体的模型可以是原型的扩大,也可以是原型的缩小,又:

可以是原型的简化,便于学生观察或“解剖”等练习,不仅能够帮助认识事物的外形,而且还能揭示事物的内部结构。

6.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A)。

A、若满足使用大屏幕投影机对室内环境照度的要求,便不能满足学生看书写字时的环境照度要求

B、将教学闭路电视信号接人教室

C、能与计算机校园网相连

D、在课堂上通过网络进行教学或从网中调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量。

1、(A)被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