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选修3-4同步练习:13.5《光的衍射》.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36166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物理选修3-4同步练习:13.5《光的衍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物理选修3-4同步练习:13.5《光的衍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物理选修3-4同步练习:13.5《光的衍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物理选修3-4同步练习:13.5《光的衍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物理选修3-4同步练习:13.5《光的衍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二物理选修3-4同步练习:13.5《光的衍射》.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二物理选修3-4同步练习:13.5《光的衍射》.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物理选修3-4同步练习:13.5《光的衍射》.doc

《高二物理选修3-4同步练习:13.5《光的衍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物理选修3-4同步练习:13.5《光的衍射》.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物理选修3-4同步练习:13.5《光的衍射》.doc

高二物理选修3-4同步练习:

13.5《光的衍射》

基础夯实

1.对衍射现象的定性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光的衍射是光在传播过程中绕过障碍物发生传播的现象

B.衍射条纹图样是光波相互叠加的结果

C.光的衍射现象为光的波动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D.光的衍射现象完全否定了光的直线传播结论

答案:

D

解析:

衍射现象是波绕过障碍物发生传播的现象,衍射条纹是波的叠加的结果,干涉、衍射是一切波所具有的特性,所以选项A、B、C正确。

光的直线传播只是近似的,只有在光的波长比障碍物小的多的情况下,光才看做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光的衍射现象和直线传播是不矛盾的,所以选项D错误。

2.关于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衍射现象中条纹的出现是光叠加后产生的结果

B.双缝干涉中也存在衍射现象

C.一切波都很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影的存在是一个与衍射现象相矛盾的客观事实

答案:

AB

解析:

衍射图样是复杂的光波的叠加现象,双缝干涉中光通过二个狭缝时均发生衍射现象,一般现象中既有干涉又有衍射。

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但要发生明显的衍射,需要满足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或相当于波长的条件。

3.关于光的衍射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光的单缝衍射图样是红暗相间的直条纹

B.白光的单缝衍射图样是红暗相间的直条纹

C.光照到不透光小圆盘上出现泊松亮斑,说明发生了衍射

D.光照到较大圆孔上出现大光斑,说明光沿直线传播,不存在光的衍射

答案:

AC

解析:

单色光照到狭缝上产生的衍射图样是亮暗相间的直条纹。

白光的衍射图样是彩色条纹。

光照到不透明圆盘上,在其阴影处出现亮点,是衍射现象。

光的衍射现象只有明显与不明显之分,D项中屏上大光斑的边缘模糊,正是光的衍射造成的,不能认为不存在衍射现象。

4.单色光源发出的光经一狭缝,照射到光屏上,可观察到的图样是下列的(  )

答案:

A

解析:

单色光源经过单缝产生衍射现象,图样的中间是亮而宽的明纹,两边是明暗相间较窄的条纹,故只有A符合。

5.在学习了光的衍射现象后,徐飞回家后自己设置了一个小实验。

在一个发光的小电珠和光屏之间放一个大小可以调节的圆形孔屏,在圆孔从较大调至完全闭合的过程中,他在屏上看到的现象是(  )

A.先是圆形亮区,最后完全黑暗

B.先是圆形亮区,再是圆形亮环,最后完全黑暗

C.先是圆形亮环,最后完全黑暗

D.先是圆环亮环,然后圆形亮区,最后完全黑暗

答案:

B

解析:

在圆孔由大到小调节过程中,当孔较大时,光沿直线传播,在屏上得到圆形亮斑;当孔的直径减小到与光波的波长相近时,产生光的衍射现象,屏上将出现明、暗相间的亮环,当孔继续减小到完全闭合,没有光到达屏上时,屏上完全黑暗。

6.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单色光分别入射到两圆孔形成的图像,由图判断甲是光的________(选填“干涉”或“衍射”)图像。

图甲所对应的圆孔孔径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乙所对应的圆孔孔径。

答案:

衍射 小于

解析:

图甲所示,单色光通过小孔出现明暗相间且宽度不等的条纹,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图乙是个圆亮斑,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没有发生衍射,图乙所对应的圆孔孔径远大于单色光的波长,也大于发生衍射现象的图甲所对应的圆孔孔径。

7.分析以下现象产生的原因:

(1)通过盛水的玻璃杯,在适当的角度,可看到彩色光;

(2)菜汤上的油花呈现彩色;

(3)隔着帐幔看远处的灯,见到灯周围辐射彩色的光芒;

(4)光线照在花布上,可以看见花布上的图样。

解析:

(1)白光通过盛水的玻璃杯发生折射,在适当的角度,各色光分离较大,可看到彩色光。

(2)光经过菜汤上油膜的前后两个表面发生反射,两列反射光波相互叠加,产生干涉条纹,因此菜汤上的油花呈现彩色。

(3)远处灯发出的光经过帐幔的缝隙,产生衍射,因此可见到灯周围辐射彩色的光芒。

(4)光线照在花布上看见花布的图样,是由于光的反射与吸收的结果。

花布是由各种颜色的花纹组成的,当白光照在花布上时红色花纹反射红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这样我们在该位置只看到红色。

同理可以看到各种花纹反射的颜色。

这样可以看到花布的图样。

能力提升

1.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可观察到清晰的亮暗相间的图样,下列四幅图片中属于光的单缝衍射图样的是(  )

A.a、c    B.b、c    C.a、d    D.b、d

答案:

D

解析:

单缝衍射条纹的特点是中央亮条纹最宽、最亮,双缝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条纹,所以a是干涉条纹,b、d是单缝衍射条纹,c是水波的衍射图样。

2.在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中,通过紧靠眼睛的卡尺测脚形成的狭缝,观看远处的线状白炽灯丝(灯管或灯丝都要平行于狭缝),可以看到(  )

A.黑白相间的直条纹    B.黑白相间的弧形条纹

C.彩色的直条纹 D.彩色弧形条纹

答案:

C

解析:

白炽灯发出的是复色光,其中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产生的衍射条纹间距不同,各单色光相互叠加,成为彩色直条纹。

3.沙尘暴是由于土地的沙化引起的一种恶劣的天气现象,发生沙尘暴时能见度只有十几米,天气变黄变暗,这是由于这种情况下(  )

A.只有波长较短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B.只有波长较长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C.只有频率较大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D.只有频率较小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答案:

BD

解析:

据光明显衍射的条件,发生沙尘暴时,只有波长较长的一部分光线能到达地面,据λ=c/f知,到达地面的光是频率较小的部分。

4.手持看书用的放大镜,并把手臂伸直,通过放大镜观看远处的房屋等景物时,看到的是倒立的房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看到的是远处房屋的实像

B.看到的是远处房屋的虚像

C.看到的房屋边缘呈现彩色,这是由于光的干涉现象造成的

D.看到的房屋呈现彩色,这是由于光的衍射现象造成的

答案:

A

解析:

因为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远处房屋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对;房屋边缘的彩色是连续条纹,不是明暗相间的条纹,产生的原因是不同色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不同造成的。

5.某同学自己动手制作如图所示的装置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其中A为单缝屏,B为双缝屏,整个装置位于一暗箱中,实验过程如下:

(1)该同学用一束太阳光照射A屏时,屏C上没有出现干涉条纹;移去B后,在屏上出现不等间距条纹,此条纹是由于________产生的。

(2)移去A后,遮住缝S1或缝S2中的任一个,C上均出现一窄亮斑。

出现以上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光的衍射 

(2)双缝S1、S2太宽

解析:

(1)移去B后只剩下单缝,故发生单缝衍射形成条纹,故此条纹是由于光的衍射产生的。

(2)没有出现条纹而只出现一个窄亮斑,说明衍射现象不明显,故主要原因是双缝S1、S2太宽。

6.如图所示是通过游标卡尺两测量脚间的狭缝观察白炽灯线光源时所拍下的四张照片。

(1)试通过图样分析四张照片对应的两测量脚间的宽度大小关系。

(2)试说明照片(4)中中央条纹的颜色及成因。

解析:

(1)从四张照片的单缝衍射图样可以看出,由图

(1)到图(4),衍射现象越来越明显,说明两测量脚间的狭缝越来越小,因此由图

(1)到图(4)四张照片对应的两测量脚间的宽度越来越小。

(2)图(4)中中央条纹的颜色为白色,因为各种色光在屏中央均为亮条纹,七色光叠加后,中央条纹即为白色。

7.将一个大的不透明障碍物上的正三角形孔从边长10cm逐渐减小到零,让阳光从孔中通过,在障碍物后暗箱中的屏上可看到什么现象?

解析:

开始阶段,孔比较大,在屏上得到一个正三角形亮斑,随着孔的减小,亮斑也变小;孔再小,在亮斑周围出现一个亮度比较弱的圆,这是小孔成像;继续减小小孔的尺寸,在光屏上出现彩色的衍射图样,这时是明显的衍射现象;孔再小,光线再弱,直到什么也看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