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6376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5.使许多省纷纷响应,相继宣告独立,清朝统治由此土崩瓦解的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B.南昌起义C.武昌起义D.秋收起义

6.下表为《1920年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表中事件的出现是由于

8月22日

毛泽东在长沙组织成立俄罗斯研究会

11月7日

《共产党》月刊在上海出版

11月21日

上海机器工会在上海召开成立大会

A.维新思想的传播B.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7.中共一大党纲明确提出要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

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主张实施

A.新民主主义革命B.土地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8.下图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它可用来研究

A.南昌起义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B.井冈山会师,创建中国工农红军

C.中共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中央红军转移,进行长征

9.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宣布: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这一政策

A.遵循了八七会议的精神

B.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阶级立场的改变

C.改变了中国的革命道路

D.有利于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10.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以下抗战历史照片所示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

11.1945年9月毛泽东为重庆《新华日报》题词:

“庆祝抗战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对“中华民族解放”理解正确的是

A.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

B.结束了列强占领中国领土的历史

C.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空前团结

D.近代取得反帝斗争第一次完全胜利

12.下图为中国近代某重大战役形势图。

该战役

A.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B.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C.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D.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13.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中讲到:

“这次会议的任务是:

制定宪法;

制定几个重要的法律;

通过政府工作报告;

选举新的国家领导工作人员……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这次会议是

A.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会议

14.周恩来说:

“尽管过去我们跟美国吵架也有过经验,但那是野台子戏;

这次是一次正式的国际会议,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是一次正规戏、舞台戏,所以要本着学习的精神去做。

”这次会议

A.体现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B.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联系

C.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D.打破了西方国家封锁中国的局面

15.1972年初,尼克松被《时代》周刊评选为1971年年度人物,这主要是因为他

A.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B.打破中美的隔绝状态

C.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D.推动中日关系的缓和

16.下图为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图中显示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

这三次建交高潮

A.都与当时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有关

B.都与美国有着直接联系

C.体现了中国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D.说明中国实行多边外交

17.2016年3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表示,“九二共识”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两岸搭建了一座和平的“跨海大桥”。

不管未来谁上任都可以使用这座“大桥”。

和平的“跨海大桥”指的是

A.“求同存异”的模式B.“一个中国”的共识

C.“一国两制”的构想D.“睦邻友好”的方针

18.右边是新闻漫画《游子身上衣》,游子身披五星红旗,喜笑颜开,欢欣鼓舞。

漫画反映的事件

A.标志着香港回归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B.彻底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C.直接促使两岸实现通邮、通商、通航

D.打破了海峡两岸长期以来的隔绝状态

19.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被铲除,雅典的民主政治得以确立的事件是

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D.五百人议事会改革

20.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

“英国迈出了政治转型的第一步,也就是克服了专制王权,把国家的权力从一个人(国王)手里转到一群人(贵族)手里,实现了权力的第一次扩散。

”这次转型的标志是

A.查理一世被处死B.《权利法案》颁布

C.责任内阁制确立D.1832年议会改革

21.2017年2月9日,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作出裁决,暂停总统特朗普签署的禁止全球难民入境的行政令。

特朗普表示将上诉到最高法院,因此,入境限制令能否推行可能最终取决于最高法院的裁决。

由此可见,美国

A.司法权高于行政权B.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

C.总统对最高法院负责D.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22.“首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的权力,各部部长是首相的助手。

只要得到皇帝的赏识,首相便是帝国全部权力的化身,就是这个‘帝国的监护人’。

”与材料描述相符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B.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3.有同学收集了一些研究性学习素材,其中涉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阶级斗争”“暴力革命”“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等内容。

他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A.《物种起源》的发表B.巴黎公社革命

C.《共产党宣言》的问世D.“四月提纲”的提出

24.清人高从望在《随轺笔记》(手稿)中记载:

“一月二十九日(1871年3月19日)闻巴里(巴黎)有乱。

……晚间见有粘贴告示,系吉尔(即梯也尔)所出,云巴里乡勇作乱,民会(即国民议会)之兵四万已退至渭洒(凡尔赛)。

”这一记载反映的历史事件

A.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D.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25.下面为某校高二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四幅图片。

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两极格局下的世界B.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C.美苏“冷战”中的对峙D.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得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26题16分,27题16分,28题18分,共50分)

26.(16分)社会发展和形势变化是推动制度变革的重要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

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

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注:

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解决“诸侯诛伐”这一困局的措施。

(4分)

 

(2)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根据材料二,说明为什么“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

(6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2分)

27.(16分)民主政治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不同国家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尝试与探索。

材料一 民主政治的参与者从来没有超出世系群体的范围,从来没有延伸至包括奴隶、外邦人或者妇女……伯利克里时期,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

——摘编自《民主政治与古典希腊》

材料二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

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

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的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10月)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美国是如何将“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这些进步思想付诸实践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各国民主政治的探索对你有哪些启示?

28.(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材料一 图1是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演说的场景,这次演说发出了“冷战”的最初信号。

材料二 图2为1991年12月25日晚上19时,戈尔巴乔夫在总统办公室,面对着摄像机、向全国和全世界发表了辞去苏联总统职务的讲话。

(1)美苏“冷战”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8分)

(2)世界各国如何应对“冷战”?

试举两例。

(3)“冷战”退去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冷战”之后世界呈现出怎样的格局?

第Ⅱ卷 选考部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1.费孝通说: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他描绘的中国乡土社会组织体系是

A.“家国同构”理想的表现B.“三纲五常”原则的体现

C.宗法制度文化的反映D.分封制森严等级的反映

2.“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D.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3.《宋史·

职官志》记载:

“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顾,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这说明北宋

A.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4.下面是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

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

两宋

明清

项目

50%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流动

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观念D.完全实现了公平选拔官员

5.据统计,清初期江南地区棉花与棉纺织业市镇有52个,蚕桑与丝织市镇有25个,有米粮专业市镇13个;

长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陶瓷业市镇有25个……这些市镇中手工工场较为发达。

这一现象说明

A.商品经济活跃,社会处于转型的前夜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对外贸易繁盛

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手工业发展迅速,社会分工明确

6.“八月,陈玉成、李秀成两军在滁州境内会师东进,攻破浦口,再次击溃江北大营,并进占江浦。

……经过激战,太平军摧毁了湘军全部营垒,歼灭曾国藩之弟曾国华等湘军数千人,李续宾自杀。

太平军乘胜追击,收复桐城,围困安庆的清军不战而逃,皖北复为太平天国所有。

”其影响是

A.解除了对天京的包围B.天京上游局势暂时得到稳定

C.切断了清政府的财源D.为进军江西创造了有利条件

7.“突有定子营武装士兵四五十人,拥一人,身缠白绉,自顶至踵,乘马由南关而入,自称都督孙天生,直至运署,俨若从空而降”,“士兵持有‘光复大汉’‘还我河山’之白旗各一前导”,“仓卒间,市民不知底蕴,群出欢迎,士绅亦有趋往周旋者”。

材料反映的是

A.太平天国攻占南京B.义和团进入北京城

C.辛亥革命光复扬州D.北洋军阀割据一方

8.甲午战争后,李鸿章曾试图派出使节谒见英国女王,希望英王出面劝止日本割占台湾。

但是英国政府拒绝此次觐见,声称:

“君主接见外国使节,不符合一般外交惯例,也不合乎英国宫廷习惯。

”这次外交失败的实际原因可能是

A.英国默许和支持日本对华侵略B.英国女王是“虚君”,统而不治

C.不符合国际外交惯例D.李鸿章缺乏国际外交常识

9.外交部最近公布的外交档案中有一份原始档案引起了广泛关注(下图)。

它是周恩来总理出席一次重大国际会议的代表证。

这次国际会议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C.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结束了中美之间的长期对抗

10.一般认为,克利斯提尼的改革在雅典建立起奴隶制民主共和国。

因为雅典政体已经兼具“主权在民”“抽签选举”“轮番为治”的特点,但这时的民主尚不充分,三、四等级公民的政治权利仍受限制。

其“民主尚不充分”主要在于

A.陶片放逐法沦为封建统治的工具B.四百人议事会排斥第四等级公民

C.由最大部落所选将军出任执政官D.梭伦改革的财产法定资格仍有效

11.周枏先生在《罗马法原论》中指出:

“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根本未称是神意,相反,法中还有调整宗教关系的规范。

”这体现出罗马成文法

A.否定习惯法中神的意志B.强调人在立法中的地位

C.使人权有了法律保障D.调整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12.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

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B.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C.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D.保守势力最后时刻作出让步

13.1786年,美国国会建议,它将有权控制国内外贸易、自行规定并征收税款、惩罚欠款不缴的州,各州必须向国会选派议员,对公然反抗国会管辖权的州可以使用武力以外的所有强制手段。

这表明美国

A.意识到邦联制的弊端B.不断完善联邦制政体

C.改变了中央软弱无力的局面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14.“这一革命开辟了通往战胜私有制的统治和消除人剥削人制度的道路,这一革命把社会主义从一种社会政治理想流派变成了大规模的世界实践现象。

”这一革命是指

A.美国独立战争B.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15.1947年3月,美国总统发表国情咨文,要求美国国会向希腊、土耳其提供经济援助以防止当地发生革命,并派遣军事人员保卫“自由制度”。

这一现象反映了

A.希腊、土耳其触犯了美国利益B.美国首次公开自己的霸权意图

C.战后大国间的合作关系破裂D.美国开始大规模援助西欧国家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1小题,共20分)

16.(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东印度公司创于1600年,最初的正式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

它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一定期限的贸易专利特许。

随后该公司在印度加速扩张,通过组建武装力量占据了印度的一些重要据点,通过垄断鸦片、食盐、烟草等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

从18世纪60年代起,东印度公司开始走下坡路。

1813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被取消。

同年,英政府又取消了它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

种种权力被取消后,东印度公司走上了破产的道路。

1858年,东印度公司用尽毕生精力为英国聚敛到足够的财富之后,被一脚踢开,东印度公司被英国政府正式取消,英国政府开始直接统治印度至1947年。

——摘编自XX百科

材料二 清代的广州十三行是在明代市舶司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洋行制度。

“十三行之立,当为康熙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1682—1685)四年间事。

”“论其性质,始则纯属评定货价、承揽货税之商业团体,继乃兼及外交行政。

在清初,并没有特定的机构来管理对外贸易,直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弛禁后,才设立了专门负责对外贸易和关税的征收的机构粤海关。

粤海关的设立促使了专门负责对外进出口事务的洋行商人的出现和洋行制度的创建。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下令封锁闽浙海关,仅保留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所有进出口物品必须由广州十三行负责办理。

行商是中国对外进出口贸易的垄断者,他们完全充当中国地方政府与外商之间的中介人,主要负责销售外商货物,帮助洋商置办货物,并负责代扣进出口税等与贸易相关的事宜。

自1757年至1842年的85年之间,广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贸易集结地。

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十三行逐渐没落。

——摘编自陈精精《浅析广州十三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印度公司成立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与中国广州十三行的相同点。

(3)东印度公司和广州十三行均在19世纪中期消失。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有何不同?

湖南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历史参考答案

第Ⅰ卷 (共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A

D

B

C

26.

(1)措施:

统一国家;

推行郡县制。

(2)制度:

郡国并行制。

原因:

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

侯国直属中央。

(3)理由: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

朝廷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

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

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任答两点即可,4分)

(4)认识:

在继承中不断变革;

妥善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言之有理均可,2分)

27.

(1)特点:

少数人的民主;

直接民主。

(2分,任答一点即可)

(2)实践:

制定1787年宪法;

实行联邦制;

实行三权分立(民主共和制)。

(3)表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启示:

结合国情;

相互学习借鉴;

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

(言之有理即可,2分)

28.

(1)杜鲁门主义出台;

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实行;

北约与华约建立;

德国分裂;

修筑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等。

(前三项必答,其他任答其中一项即可,8分)

(2)西欧各国形成欧共体;

亚非拉新兴国家形成不结盟运动。

(3)原因:

苏联解体(苏东剧变)。

呈现出“一超多强”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第Ⅱ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6.

(1)掠夺殖民地财富;

争夺殖民霸权。

(2)享有政府特许权;

垄断贸易;

参与一定的政治活动;

为政府积累了巨额财富;

存在时间较长,最终被政府终止。

(8分,任答四点,言之有理即可)

(3)19世纪中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和逐步完成,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