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8615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章 淀粉制糖技术Word格式.docx

是淀粉经酸或酶完全水解的产物,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所得葡萄糖产品的纯度也不同,一般可分为结晶葡萄糖和全糖两类,其中葡萄糖占干物质的95%~97%,其余为少量因水解不完全而剩下的低聚糖,将所得的糖化液用活性炭脱色,再流经离子交换树脂柱,除去无机物等杂质,便得到了无色、纯度高的精制糖化液。

将此精制糖化液浓缩,在结晶罐冷却结晶,得含水α一葡萄糖结晶产品;

在真空罐中于较高温度下结晶,得到无水β一葡萄糖结晶产品;

在真空罐中结晶,得无水α一葡萄糖结晶产品。

3果葡糖浆:

如果把精制的葡萄糖液流经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柱,使其中葡萄糖一部分发生异构化反应,转变成其异构体果糖,得到糖分组成主要为果糖和葡萄糖的糖浆,再经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精制,浓缩得到无色透明的果葡糖浆产品。

这种产品的质量分数为71%,糖分组成为果糖42%(干基计),葡萄糖53%,低聚糖5%,这是国际上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大量生产的果葡糖浆产品,甜度等于蔗糖,但风味更好,被称为第一代果葡糖浆产品。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世界上研究成功用无机分子筛分离果糖和葡萄糖技术,将第一代产品用分子筛模拟移动床分离,得果糖含量达94%的糖液,再与适量的第一代产品混合,得果糖含量分别为55%和90%两种产品。

甜度高过蔗糖分别为蔗糖甜度的1.1倍和1.4倍,也被称为第二、第三代产品。

第二代产品的质量分数为77%,果糖55%(干基计),葡萄糖40%,低聚糖5%。

第三代产品的质量分数为80%,果糖90%(干基计),葡萄糖7%,低聚糖3%。

4麦芽糖浆:

是以淀粉为原料,经酶或酸结合法水解制成的一种淀粉糖浆,和液体葡萄糖相比,麦芽糖浆中葡萄糖含量较低(一般在10%以下),而麦芽糖含量较高(一般在40%~90%),按制法和麦芽糖含量不同可分别称为饴糖、高麦芽糖浆、超高麦芽糖浆等,其糖分组成主要是麦芽糖、糊精和低聚糖。

二、淀粉糖的性质

不同淀粉糖产品在许多性质方面存在差别,如甜度、黏度、胶黏性、增稠性、吸潮性和保潮性,渗透压力和食品保藏性、颜色稳定性、焦化性、发酵性、还原性、防止蔗糖结晶性、泡沫稳定性等等。

这些性质与淀粉糖的应用密切相关,不同的用途,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淀粉糖品。

下面简单的叙述淀粉糖的有关特性。

1甜度

甜度是糖类的重要性质,但影响甜度的因素很多,特别是浓度。

浓度增加,甜度增高,但增高程度不同糖类之间存在差别,葡萄糖溶液甜度随浓度增高的程度大于蔗糖,在较低的浓度,葡萄糖的甜度低于蔗糖,但随浓度的增高差别减小,当含量达到40%以上两者的甜度相等(表6—1)。

淀粉糖浆的甜度随转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此外,不同糖品混合使用有相互提高的效果。

下面是几种糖类的甜度。

表6-1几种糖类的相对甜度

糖类名称

相对甜度

蔗糖

1.0

果葡糖浆(42型)

葡萄糖

0.7

淀粉糖浆(DE值42)

0.5

果糖

1.5

淀粉糖浆(DE值70)

0.8

麦芽糖

2溶解度

各种糖的溶解度不相同,果糖最高,其次是蔗糖、葡萄糖。

葡萄糖的溶解度较低,在室温下浓度约为50%,过高的浓度则葡萄糖结晶析出。

为防止有结晶析出,工业上储存葡萄糖溶液需要控制葡萄糖含量42%(干物质)以下,高转化糖浆的糖分组成保持葡萄糖35%~40%,麦芽糖35%~40%,果葡糖浆(转化率42%)的质量分数一般为71%。

3结晶性质

蔗糖易于结晶,晶体能生长很大。

葡萄糖也容易结晶,但晶体细小。

果糖难结晶。

淀粉糖浆是葡萄糖、低聚糖和糊精的混合物,不能结晶,并能防止蔗糖结晶。

糖的这种结晶性质与其应用有关。

例如,硬糖果制造中,单独使用蔗糖,熬煮到水分1.5%以下,冷却后,蔗糖结晶,破裂,不能得到坚韧、透明的产品。

若添加部分淀粉糖浆可防止蔗糖结晶,防止产品储存过程中返砂,淀粉糖浆中的糊精,还能增加糖果的韧性、强度和黏性,使糖果不易破碎,此外,淀粉糖浆的甜度较低,有冲淡蔗糖甜度的效果,使产品甜味温和。

4吸湿性和保湿性

不同种类食品对于糖吸湿性和保湿性的要求不同。

例如,硬糖果需要吸湿性低,避免遇潮湿天气吸收水分导致溶化,所以宜选用蔗糖、低转化或中转化糖浆为好。

转化糖和果葡糖浆含有吸湿性强的果糖,不宜使用。

但软糖果则需要保持一定的水分,面包、糕点类食品也需要保持松软,应使用高转化糖浆和果葡糖浆为宜。

果糖的吸湿性是各种糖中最高的。

5渗透压力

较高浓度的糖液能抑制许多微生物的生长,这是由于糖液的渗透压力使微生物菌体内的水分被吸走,生长受到抑制。

不同糖类的渗透压力不同,单糖的渗透压力约为二糖的两倍,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具有较高的渗透压力和食品保藏效果,果葡糖浆的糖分组成为葡萄糖和果糖,渗透压力也较高,淀粉糖浆是多种糖的混合物,渗透压力随转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此外,糖液的渗透压力还与浓度有关,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加。

6黏度

葡萄糖和果糖的黏度较蔗糖低,淀粉糖浆的黏度较高,但随转化度的增高而降低。

利用淀粉糖浆的高黏度,可应用于多种食品中,提高产品的稠度和可口性。

7化学稳定性

葡萄糖、果糖和淀粉糖浆都具有还原性,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化学稳定性低,受热易分解生成有色物质,也容易与蛋白质类含氮物质起羰氨反应生成有色物质。

蔗糖不具有还原性,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化学稳定性高,但在pH值9以上受热易分解产生有色物质。

食品一般是偏酸性的,淀粉糖在酸性条件下稳定。

8发酵性

酵母能发酵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等,但不能发酵较高的低聚糖和糊精。

有的食品需要发酵,如面包、糕点等;

有的食品不需要发酵,如蜜饯、果酱等。

淀粉糖浆的发酵糖分为葡萄糖和麦芽糖,且随转化程度而增高。

生产面包类发酵食品应用发酵糖分高的高转化糖浆和葡萄糖为好。

第二节淀粉糖的酸糖化工艺

淀粉在酸或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其水解最终产物随所用的催化剂种类而异。

在酸作用下,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在淀粉酶作用下,随酶的种类不同而产物各异。

一、酸糖化机理

淀粉乳加入稀酸后加热,经糊化、溶解,进而葡萄糖苷链裂解,形成各种聚合度的糖类混合溶液。

在稀溶液的情况下,最终将全部变成葡萄糖。

在此,酸仅起催化作用。

淀粉的酸水解反应可由化学式简示于下:

(C6H10O5)n+nH2OnC6H12O6

在淀粉的水解过程中,颗粒结晶结构被破坏。

α一1,4糖甙键和α一1,6糖甙键被水解生成葡萄糖,而α一1,4糖甙键的水解速度大于α一1,6糖甙键。

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受酸和热的催化作用,又发生复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复合反应是葡萄糖分子通过α一1,6键结合生成异麦芽糖、龙胆二糖、潘糖和其他具有α-1,6键的低聚糖类。

复合糖可再次经水解转变成葡萄糖,此反应是可逆的。

分解反应是葡萄糖分解成5L羟甲基糠醛、有机酸和有色物质等。

葡萄糖的复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简示于下如图6—1所示:

淀粉——葡萄糖龙胆二糖和其他低聚糖

5-羟甲基糠醛——有色聚合物

甲酸和其他有机酸

图6—1葡萄糖的复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在糖化过程中,水解、复合和分解3种化学反应同时发生,而水解反应是主要的。

复合与分解反应是次要的,且对糖浆生产是不利的,降低了产品的收得率,增加了糖液精制的困难,所以要尽可能降低这两种反应。

二、影响酸糖化的因素

1酸的种类和浓度

由于各种酸的电离常数不同,虽摩尔数相同,但H+浓度不同,因而水解能力不同。

若以盐酸的水解力为100,则硫酸为50.35,草酸为20.42,亚硫酸为4.82,醋酸为6.8。

因此淀粉糖工业常用盐酸来水解淀粉。

盐酸水解,用碳酸钠中和,生成的氯化钠存在于糖液中,若生成大量的氯化钠,就会增加灰分和咸味,且盐酸对设备的腐蚀性很大,对葡萄糖的复合反应催化作用也强。

硫酸催化效率仅次于盐酸,用硫酸水解后,经石灰中和,生成的硫酸钙沉淀在过滤时大部分可除去,但它仍具有一定的溶解度,会有少量溶于糖液中,在糖液蒸发时,形成结垢,影响蒸发效率,且糖浆在储存中,硫酸钙会慢慢析出而变混浊,因此,工业上很少使用硫酸。

草酸虽然催化效率不高,但生成的草酸钙不溶于水,过滤时可全部除去,而且可减少葡萄糖的复合分解反应,糖液的色泽较浅,不过草酸价格贵,因此,工业上也较少采用。

酸水解时,生产上常控制糖化液pH值为1.5~2.5。

同一种酸,浓度增大,能增进水解作用,但两者之间并不表现为等比例关系,因此,酸的浓度就不宜过大,否则会引起不良后果。

2淀粉乳浓度

酸催化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在酸和热的作用下,会发生复合和分解反应,影响葡萄糖的产率和增加糖化液精制的困难。

所以生产上要尽可能降低这两种副反应,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调节淀粉乳的浓度来控制,生产淀粉糖浆一般淀粉乳浓度控制在22~24波美度,结晶葡萄糖则为12~14波美度。

淀粉乳浓度越高,水解糖液中葡萄糖浓度越大,葡萄糖的复合分解反应就强烈,生成龙胆二糖(苦味)和其他低聚糖也多,影响制品品质,降低葡萄糖产率;

但淀粉乳浓度太低,水解糖液中葡萄糖浓度也过低,设备利用率降低,蒸发浓缩耗能大。

3温度、压力、时间

温度、压力、时间的增加均能增进水解作用,但过高温度、压力或过长时间,也会引起不良后果。

生产上对淀粉糖浆一般控制在283~303kPa,温度142~145℃,时间8~9min;

结晶葡萄糖则采用252~353kPa,温度138~147lC,时间16~35min。

三、酸糖化工艺

1间断糖化法

这种糖化方法是在一密闭的糖化罐内进行的,糖化进料前,首先开启糖化罐进汽阀门,排除罐内冷空气。

在罐压保持0.03~O.05MPa的情况下,连续进料,为了使糖化均匀,尽量缩短进料时间。

进料完毕,迅速升压至规定压力,并立即快速放料,避免过度糖化。

由于间断糖化在放料过程中仍可继续进行糖化反应,为了避免过度糖化,其中间品的DE值要比成品的DE值标准略低。

2连续糖化

由于间断糖化操作麻烦,糖化不均匀,葡萄糖的复合、分解反应和糖液的转化程度控制困难,又难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许多国家采用连续糖化技术。

连续糖化分为直接加热式和间接加热式两种。

1)直接加热式

直接加热式的工艺过程是淀粉与水在一个贮槽内调配好,酸液在另一个槽内储存,然后在淀粉乳调配罐内混合,调整浓度和酸度。

利用定量泵输送淀粉乳,通过蒸汽喷射加热器升温,并送至维持罐,流入蛇管反应器进行糖化反应,控制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流速,以完成糖化过程。

而后糖化液进入分离器闪急冷却。

二次蒸汽急速排出,糖化液迅速至常压,冷却到100℃以下,再进入贮槽进行中和。

2)间接加热式

间接加热式的工艺过程为:

淀粉浆在配料罐内连续自动调节pH值,并用高压泵打人3套管式的管束糖化反应器内,被内外间接加热。

反应一定时间后,经闪急冷却后中和。

物料在流动中可产生搅动效果,各部分受热均匀,糖化完全,糖化液颜色浅,有利于精制,热能利用效率高。

蒸汽耗量和脱色用活性炭比间断糖化法节约

第三节淀粉的酶液化和酶糖化工艺

一、淀粉酶

淀粉的酶水解法是用专一性很强的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相应的糖。

在葡萄糖及淀粉糖浆生产时应用α一淀粉酶与糖化酶(葡萄糖苷酶)的协同作用,前者将高分子的淀粉割断为短链糊精,后者便迅速地把短链糊精水解成葡萄糖。

同理,生产饴糖时,则用α一淀粉酶与β一淀粉酶配合,α一淀粉酶转变的短链糊精被β一淀粉酶水解成麦芽糖。

1α-淀粉酶

1)作用点:

α一淀粉酶属内切型淀粉酶,它作用于淀粉时从淀粉分子内部以随机的方式切断α一1,4糖苷键,但水解位于分子中间的α一1,4键的概率高于位于分子末端的α一1,4键,a一淀粉酶不能水解支链淀粉中的α一1,6键,也不能水解相邻分支点的α一1,4键;

不能水解麦芽糖,但可水解麦芽三糖及以上的含α一1,4键的麦芽低聚糖。

由于在其水解产物中,还原性末端葡萄糖分子中C,的构型为α一型,故称为α一淀粉酶。

α-淀粉酶作用于直链淀粉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速度较快,能将直链淀粉全部水解为麦芽糖、麦芽三糖及直链麦芽低聚糖;

第二阶段速度很慢,如酶量充分,最终将麦芽三糖和麦芽低聚糖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

α一淀粉酶水解支链淀粉时,可任意水解α一1,4键,不能水解α一1,6键及相邻的α一1,4键,但可越过分支点继续水解α一1,4键,最终水解产物中除葡萄糖、麦芽糖外还有一系列带有α一1,6键的极限糊精,不同来源的α一淀粉酶生成的极限糊精结构和大小不尽相同。

2)酶源来源于芽孢杆菌的α一淀粉酶水解淀粉分子中的α一1,4键时,最初速度很快,淀粉分子急速减小,淀粉浆黏度迅速下降,工业上称之为“液化”。

随后,水解速度变慢,分子继续断裂、变小,产物的还原性也逐渐增高,用碘液检验时,淀粉遇碘变蓝色,糊精随分子由大至小,分别呈紫、红和棕色,到糊精分子小到一定程度(聚合度小于6个葡萄糖单位时)就不起碘色反应,因此实际生产中,可用碘液来检验α一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程度。

3)酶的性质α一淀粉酶较耐热,但不同来源的α一淀粉酶具有不同的热稳定性和最适反应温度。

目前市售酶制剂中,以地衣芽孢杆菌所产α一淀粉酶耐热性最高,其最适反应温度达95℃左右,瞬间可达105~110℃,因此该酶又称耐高温淀粉酶。

由枯草杆菌所产生的α一淀粉酶,最适反应温度为70℃,称为中温淀粉酶。

来源于真菌的α一淀粉酶,最适反应温度仅为55℃左右,为非耐热性α一淀粉酶,一般作为糖化酶使用。

一般而言,工业生产用α一淀粉酶均不耐酸,当pH值低于4.5时,活力基本消失。

在pH值为5.O~8.0之间较稳定,最适pH值为5.5~6.5。

不同来源的α一淀粉酶在此范围内略有差异。

不同来源的α一淀粉酶均含有钙离子,钙与酶分子结合紧密,钙能保持酶分子最适空间构象,使酶具有最高活力和最大稳定性。

钙盐对细菌α一淀粉酶的热稳定性有很大的提高,液化操作时,可在淀粉乳中加少量Ca2+,对α一淀粉酶有保护作用,可增强其耐热力至90~C以上,因此最适液化温度为85~90℃.

2β-淀粉酶

1)作用点:

B-淀粉酶是一种外切型淀粉酶,它作用于淀粉时从非还原性末端依次切开相隔的β一1,4键,顺次将它分解为两个葡萄糖基,同时发生尔登转化作用,最终产物全是B一麦芽糖。

所以也称麦芽糖酶。

β-淀粉酶能将直链淀粉全部分解,如淀粉分子由偶数个葡萄糖单位组成,最终水解产物全部为麦芽糖;

如淀粉分子由奇数个葡萄糖单位组成,则最终α水解产物除麦芽糖外,还有少量葡萄糖。

但β一淀粉酶不能水解支链淀粉的α一1,6键,也不能跨过分支点继续水解,故水解支链淀粉是不完全的,残留下β一极限糊精。

β一淀粉酶水解淀粉时,由于从分子末端开始,总有大分子存在,因此黏度下降慢,不能作为糖化酶使用;

而β一淀粉酶水解淀粉水解产物如麦芽糖、麦芽低聚糖时,水解速度很快,可作为糖化酶使用。

β淀粉酶活性中心含有巯基(一SH),因此,一些氧化剂、重金属离子以及巯基试剂均可使其失活,而还原性的谷胱甘肽、半胱氨酸对其有保护作用。

2)酶源:

β一淀粉酶以大麦芽及麸皮中含量最丰富。

3)性质:

最适PH5.0-5.4最适温度60℃

3糖化酶(葡萄糖淀粉酶)

糖化酶(葡萄糖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作用是从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依次水解α一1,4葡萄糖苷键,顺次切下每个葡萄糖单位,生成葡萄糖。

葡萄糖淀粉酶专一性差,除水解α一1,4葡萄糖苷键外,还能水解。

α一1,6键和α一1,3键,但后两种键的水解速度较慢,由于该酶作用于淀粉糊时,糖液黏度下降较慢,还原能力上升很快,所以又称糖化酶,不同微生物来源的糖化酶对淀粉的水解能力也有较大区别。

2)酶原和性质:

不同来源的葡萄糖淀粉酶在糖化的最适温度和pH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中,黑曲霉为55~60℃,pH值3.5~5.O;

根霉50~55℃,pH值4.5~5.5;

拟内孢霉为50℃,pH值4.8~5.0。

糖化时间根据相应淀粉糖质量指标中DE值的要求而定,一般为12~48h;

糖化温度一般采用55℃以上可避免长时间保温过程中细菌的生长;

糖化pH值一般为弱酸性,不易生成有色物质,有利于提高糖化液的质量。

4脱支酶

脱支酶是水解支链淀粉、糖原等大分子化合物中α一1,6糖苷键的酶,脱支酶可分为直接脱支酶和间接脱支酶两大类,前者可水解未经改性的支链淀粉或糖原中的α一1,6糖苷键,后者仅可作用于经酶改性的支链淀粉或糖原,这里仅讨论直接脱支酶。

根据水解底物专一性的不同,直接脱支酶可分为异淀粉酶和普鲁蓝酶两种。

异淀粉酶只能水解支链结构中的α一1,6糖苷键,不能水解直链结构中的α—l,6糖苷键;

普鲁蓝酶不仅能水解支链结构中的a一1,6糖苷键,也能水解直链结构中的α-1,6糖苷键,因此它能水解含α一1,6糖苷键的葡萄糖聚合物。

脱支酶在淀粉制糖工业上的主要应用是和β一淀粉酶或葡萄糖淀粉酶协同糖化,提高淀粉转化率,提高麦芽糖或葡萄糖得率。

二、液化

液化是使糊化后的淀粉发生部分水解,暴露出更多可被糖化酶作用的非还原性末端。

它是利用液化酶使糊化淀粉水解到糊精和低聚糖程度,使黏度大为降低,流动性增高,所以工业上称为液化。

酶液化和酶糖化的工艺称为双酶法或全酶法。

液化也可用酸,酸液化和酶糖化的工艺称为酸酶法。

由于淀粉颗粒的结晶性结构,淀粉糖化酶无法直接作用于生淀粉,必需加热生淀粉乳,使淀粉颗粒吸水膨胀,并糊化,破坏其结晶结构,但糊化的淀粉乳黏度很大,流动性差,搅拌困难,难以获得均匀的糊化结果,特别是在较高浓度和大量物料的情况下操作有困难。

而α一淀粉酶对于糊化的淀粉具有很强的催化水解作用,能很快水解到糊精和低聚糖范围大小的分子,黏度急速降低,流动性增高。

此外,液化还可为下一步的糖化创造有利条件,糖化使用的葡萄糖淀粉酶属于外酶,水解作用从底物分子的非还原尾端进行。

在液化过程中,分子被水解到糊精和低聚糖范围的大小程度,底物分子数量增多,糖化酶作用的机会增多,有利于糖化反应。

1液化机理

液化使用α一淀粉酶,它能水解淀粉和其水解产物分子中的α一1,4糖苷键,使分子断裂,黏度降低。

α一淀粉酶属于内酶,水解从分子内部进行,不能水解支链淀粉的α一1,6葡萄糖苷键,当α一淀粉酶水解淀粉切断α一1,4键时,淀粉分子支叉地位的α一1,6键仍然留在水解产物中,得到异麦芽糖和含有α一1,6键、聚合度为3~4的低聚糖和糊精。

但α一淀粉酶能越过α一1,6键继续水解α一1,4键,不过α一1,6键的存在,对于水解速度有降低的影响,所以α一淀粉酶水解支链淀粉的速度较直链淀粉慢。

国内常用的α一淀粉酶有由芽孢杆菌BF一7658产的液化型淀粉酶和由枯草杆菌产生的细菌糖化型α一淀粉酶以及由霉菌产生的α一淀粉酶。

因其来源不同,各种酶的性能和对淀粉的水解效能亦各有差异。

2液化程度

在液化过程中,淀粉糊化、水解成较小的分子,应当达到何种程度合适?

葡萄糖淀粉酶属于外酶,水解只能由底物分子的非还原尾端开始,底物分子越多,水解生成葡萄糖的机会越多。

但是,葡萄糖淀粉酶是先与底物分子生成络合结构,而后发生水解催化作用,这需要底物分子的大小具有一定的范围,有利于生成这种络合结构,过大或过小都不适宜。

根据生产实践,淀粉在酶液化工序中水解到葡萄糖值15~20范围合适。

水解超过此程度,不利于糖化酶生成络合结构,影响催化效率,糖化液的最终葡萄糖值较低。

利用酸液化,情况与酶液化相似,在液化工序中需要控制水解程度在葡萄糖值15~20之间为宜,水解程度高,则影响糖化液的葡萄糖值降低;

若液化到葡萄糖值15以下,液化淀粉的凝沉性强,易于重新结合,对于过滤性质有不利的影响。

3液化方法

液化方法有3种:

升温液化法、高温液化法和喷射液化法。

1)升温液化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液化方法。

30%~40%的淀粉乳调节pH值为6.0~6.5,加入CaCl2调节钙离子浓度到O.01mol/L,加入需要量的液化酶,在保持剧烈搅拌的情况下,喷入蒸汽加热到85~90℃,在此温度保持30~60min达到需要的液化程度,加热至100℃以终止酶反应,冷却至糖化温度。

此法需要的设备和操作都简单,但因在升温糊化过程中,黏度增加使搅拌不均匀,料液受热不均匀,致使液化不完全,液化效果差,并形成难于受酶作用的不溶性淀粉粒,引起糖化后糖化液的过滤困难,过滤性质差。

为改进这种缺点,液化完后加热煮沸10min,谷类淀粉(如玉米)液化较困难,应加热到140℃,保持几分钟。

虽然如此加热处理能改进过滤性质,但仍不及其他方法好。

2)高温液化法

将淀粉乳调节好pH值和钙离子浓度,加入需要量的液化酶,用泵打经喷淋头引入液化桶中约90℃的热水中,淀粉受热糊化、液化,由桶的底部流出,进入保温桶中,于90℃保温约40min或更长的时间达到所需的液化程度。

此法的设备和操作都比较简单,效果也不差。

缺点是淀粉不是同时受热,液化欠均匀,酶的利用也不完全,后加入的部分作用时间较短。

对于液化较困难的谷类淀粉(如玉米),液化后需要加热处理以凝结蛋白质类物质,改进过滤性质。

在130℃加热液化5~10min或在150℃加热1~1.5min。

3)喷射液化法

先通蒸气人喷射器预热到80~90℃,用位移泵将淀粉乳打入,蒸气喷入淀粉乳的薄层,引起糊化、液化。

蒸气喷射产生的湍流使淀粉受热快而均匀,黏度降低也快。

液化的淀粉乳由喷射器下方卸出,引入保温桶中在85~90℃保温约40min,达到需要的液化程度。

此法的优点是液化效果好,蛋白质类杂质的凝结好,糖化液的过滤性质好,设备少,也适于连续操作。

马铃薯淀粉液化容易,可用40%浓度;

玉米淀粉液化较困难,以27%~33%浓度为宜,若浓度在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