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0453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

总结: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实验、查资料、实地调查)→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交流

★正确的闻气体的方法:

闻气体是应该小心,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不能直接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

▷实验:

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

现象:

燃着的木条深入二氧化碳中,木条熄灭。

带火星的木条深入氧气,木条复燃。

结论: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氧气支持燃烧,两种气体本身不燃烧,无可燃性。

性质决定用途:

物质组成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物质变化规律。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实验:

①蜡烛极其燃烧的探究

1、(点燃前)现象:

通常为乳白色,圆柱状固体,手感滑腻,由烛芯和石蜡组成。

用小刀切下一部分放在水中,石蜡会浮在水面上。

结论:

质软,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

(点燃时)现象:

石蜡融化,之后燃烧产生明快亮的火焰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的中心部分较暗,两侧较亮,并有黑烟产生。

(熄灭时)现象:

熄灭时有白烟点燃白烟进而引燃蜡烛。

蜡烛燃烧是石蜡蒸汽在燃烧。

附加:

▷对蜡烛火焰的探究:

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一秒,中心部分颜色几乎没变,向两侧逐渐变黑。

中部温度较低,向两侧逐渐温度变高。

[T-1]

(火柴分层,由内到外依次是:

焰心,内焰,外焰,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探究生成物:

①、干冷的烧杯罩到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形成水雾。

[T-2]

②、将内壁涂有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点燃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2、化学学习的特点:

①关注物质的性质

②关注物质的变化

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伴有现象。

3、实验:

实验过程:

用排水法收集两瓶人呼出的气体,取两个空集气瓶,其中为空气。

*步骤1:

向1瓶空气和1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震荡。

呼出的集气瓶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瓶内的澄清石灰水不变。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比吸入空气中多。

*步骤2: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

吸入空气中木条比呼出气体木条燃烧时间长。

空气中含氧气量多,呼出气体中含氧气量少。

*步骤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玻璃片上有水雾。

呼出的气体中含水量大,空气中水蒸气少。

 

课时3: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

(1)取用药品遵守“三不”原则: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应用招气入鼻法)。

(2)药品没有具体说明取用量时,一般按最少量取用:

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

不放回原瓶;

不随丢弃;

不拿出实验室;

要放入指定容器。

二、药品的取用方法:

1、固体:

*固体药品的存放及其取用:

仪器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广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钥匙或纸槽。

有些块状固体应用镊子夹取。

用过的要钥匙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一次使用。

*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的使用:

应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树立起来,滑到容器底部。

简单总结为(一横、二放、三慢滑)

*取用固体粉末的方法:

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钥匙小心放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一斜、二送、三直立)

【块状药品不能直接装入直立试管,以防止试管底部砸碎,损害试管】

【粉末状药品也不能直接装入直立试管,以防止药品粘在试管壁上】

2、液体:

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细口瓶里。

*少量的液体取用:

【使用的仪器为胶头滴管】:

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头),滴管不要接触反应容器内壁或放在实验台上,以免沾污滴管或造成试剂污染。

要求是垂直容器上方滴加,不能深入容器内。

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备用。

(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

*一定量液体的取用:

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数(若仰视会使读数比实际偏小,俯视会使读数比实际偏大)。

注意问题:

倾倒要领:

打开细口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并且标签贴手心,试管稍微倾泻,试管口紧挨瓶口,缓缓倒入,倾倒完毕,轻轻转动试剂瓶,盖上瓶盖,放回原处,标签朝着实验者。

【细口瓶塞子倒放在桌子上,以防止污染塞子,进而污染整瓶药剂】

【倾倒液体,瓶口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洒落试管外。

而且应该缓慢倒入原因有二,一是好控制药品取用量,其次是不一倒洒】

【手拿细口瓶,标签面朝手心,防止瓶口残留药品流到标签上,腐蚀标签】

【倾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盖,防止最后一并盖盖时,将瓶盖混乱,造成药品交叉污染】

二:

酒精灯的使用:

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2、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3、向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少于酒精灯溶剂的1/4,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4、使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冒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正确的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

用酒精灯冒盖灭之后,轻轻提一下灯冒,再重新盖好】

5、不要碰到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或者沙子。

探究酒精灯的火焰:

将火柴梗平方酒精灯火焰中约一秒,取出后,熄灭酒精灯,观察现象。

中间颜色基本不变,向两侧变黑。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外焰、内焰、焰心。

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由实验可得:

给物质加热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

6、物质的加热:

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有:

烧杯、烧瓶。

间接加热的要垫石棉网,给液体加热可以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

给固体加热可以用试管、坩埚。

有些仪器如集气瓶、量筒、漏斗等不允许用酒精灯加热。

7、液体的加热:

①、加热用到的仪器:

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液体加热应注意的问题:

【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溶剂的1/3,防止液体溅出】

【加热时要保持使馆外壁干燥,防止试管不均匀而炸裂】

【给试管套上和取下试管夹时,应自下而上,结束后从底部取下】

【试管夹应在使馆的中山部,距口1/3到1/4】

【加热时应先是试管底部均匀受热(预热),在用外焰固定加热。

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从而炸裂】

【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

角,试管口不能对自己或他人,防止蒸汽或液体溅出烫伤人】

【加热后,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者用冷水冲洗,防止试管炸裂】

总结:

向试管加液体不超过试管的1/3,保持水管外壁干燥,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向上距离试管口1/3到1/4处,先对试管底部均匀加热,在用外焰固定加热,前提是试管与桌面保持45°

角,试管口不能对人,加热后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取下,不能立即使试管用冷水冲洗或接触冷水。

延伸:

给液体加热时,试管炸裂,原因有哪些?

①试管外壁不干燥②试管接近灯心,受热不均匀

③加热不均匀④驾驶后立即用冷水冲洗或者是接触冷水

3、连接仪器装置

1、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

将玻璃管与带孔橡皮塞连接时,应先把玻璃管管口用水湿润,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将其插入。

2、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

将玻璃管与橡皮管连接时,应先把玻璃管关口用水湿润,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

3、在容器口塞橡胶塞:

应把橡胶塞慢慢转动这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

4、检查仪器气密性【原理:

热胀冷缩】

把导管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试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如果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漏气。

四、玻璃仪器的洗涤:

步骤:

先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在注入半试管水,震荡后把水倒掉,在注入水,重复一次。

如果内壁附有不宜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必须转动或者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

【试管刷应注意防止损坏试管】

标准: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凝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水垢加强酸,醋,洗洁精都可】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1、两百多年前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

2、试验中拉瓦锡采用的装置的特点是密闭。

3、试验中生成物的特点是:

红色粉末状固体。

4、试验中拉瓦锡观察到的现象是:

一部分白色液体变成红色粉末,容器内空气体积减少1/5,通过分析他得出结论是:

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的1/5。

5、含量的含义是什么:

氧气在空气中所占比例。

要测准氧气的含量需要测几个量:

2空气体积和氧气的体积。

先测空气体积。

6、选择什么物质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红磷。

【原理方程式:

】: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

等份,用弹簧夹加紧胶皮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

立即深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红磷发出黄光,发出大量热,生成白烟,燃烧

一段时候时间后熄灭,待集气瓶内温度冷却到室温

(否则热胀冷缩,集气瓶内压强为外界大,水进入集气瓶体积小于五分之一),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内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

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思考:

倘若体积小于1/5,原因何在?

①装置气密性不好。

②没有冷却到室温便打开弹簧夹。

③红磷量不足,没有把氧气消耗完。

④弹簧夹内有氧气。

7、空气组成:

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杂质

化学式

——————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空气和氧气组成不同:

空气含多种物质,氧气只有一种物质。

8、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各成分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各自保持原有的性质的物质。

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二者区别是:

是否友同种物质组成。

9、空气是宝贵的资源:

①氧气的用途有:

支持燃烧、供给呼吸,例如:

医疗急救时需要纯氧;

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

②氮气的用途有:

生产硝酸和氮肥;

由于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其用于保护气;

灯泡中充氮气延长生命;

防腐。

液氮用途:

创造低温环境和医疗上的冷冻条件。

氮气的物理性质是:

无色无味、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有不支持燃烧、自身不燃烧。

(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活泼)

③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体,性质为:

无色无味气体(物理),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稀有气体用途:

电光源,航标灯,保护气,氦用来制造低温环境等。

10、保护空气:

①污染物有: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一氧化氮(

)、一氧化碳(

)等以及含氮氧化物、

②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

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③解决空气污染的措施: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种树造林种草等。

④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

尽量骑自行车或步行上学,随手关灯等。

课时2:

1、氧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态、比空气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温度降低由淡蓝色液体变为淡蓝色学化妆固体。

2、实验:

①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实验现象: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硫在氧气中燃烧,打出蓝、紫色火焰;

都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放出大量热。

【硫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火焰颜色不用,与氧气含量有关】

化学符号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硫会对空气产生污染,这是一些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火药由木炭硫磺组成)的原因之一。

二氧化硫极易溶于水,所以在实验时,集气瓶底留有少量的水:

防止生成的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②木炭燃烧:

【把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然后把红热的木炭慢慢深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燃烧后向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并震荡,继续观察】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红热的木炭慢慢深入成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发出白光,都放出大量的热,试验后倒入集气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

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符号表达式: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铁丝在空气中发生红热现象但不燃烧,在氧气中:

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反应方程式:

铁丝绕成螺旋状是因为增大受热面积,下段系一根火柴是用来引燃铁丝。

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是因为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平底,炸裂集气瓶。

铁丝在空气中加热而不燃烧,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浓度影响反应剧烈程度。

3、化合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基本特征:

多变一)

(化合反应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化学反应分成分成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其标准是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

4、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元素发生的反应。

(它不是化学反应反应类型之一)

氧化反应包括:

缓慢氧化(进行的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和剧烈氧化。

【缓慢反应和剧烈反应的联系:

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

区别:

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5、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关系:

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课时3:

制取氧气

1、要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应考虑:

反应原理,验满的方法,仪器,操作步骤,检验氧气方法。

★实验: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加热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符号表达式:

收集方法:

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发生装置:

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钥匙

收集装置:

导管、橡胶塞、集气瓶、玻璃片、水槽(排水法)

操作步骤及其注意的问题。

步骤顺序

具体操作

注意问题

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手握法)

导管伸出橡胶塞不能过长

向试管内装药品

☆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使其均匀受热,增大受热面积。

☆在试管中塞上一团棉花,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盖上导管的橡胶塞,将装置固定到铁架台上

☆试管高度刚好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试管要略向下倾斜,以防止药品中湿存的水分受热蒸发在试管口冷凝,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试管夹在试管中上部,以防止影响加热

如果是排水集气法,先将集气瓶内装满水,再倒扣在水槽中

点燃酒精灯加热

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在集中加热药品,以防止炸裂

带气泡放出均匀后,收集气体(排水法)

排空气法直接收,导管在集气瓶底部

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在熄灭酒精灯

防止试管冷却过程中,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拆开装置,洗净仪器,放回原处

————————————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水+氧气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2、催化剂(触媒):

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发生变化的物质。

3、催化剂的作用:

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催化剂的特点:

化学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而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改

变。

4、二氧化氢制取氧气加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之外,还可以加硫酸铜,由此可见一个反应的催化剂不知一种。

5、分解反应:

有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分子和原子

1、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

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

温度越高,粒子运动的越快。

③、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

间隔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间隔越大。

④、气态物质粒子间隔大较大,液态和固态物质粒子间隔较气态小。

⑤、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反之,不同。

⑥、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

2、分子:

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颗粒。

3、原子:

化学变化(前提)中的最小颗粒。

(原子不是最小颗粒)

4、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

原子和分子的联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

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

3、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而原子不显电,是因为:

质子带整点,核外电子带负电,二则电量相等,电性相反,互相抵消。

4、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比如氢原子。

5、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二者没有关系。

6、原子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各自的质子数不同。

7、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但是原子核所占体积很小。

8、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现对院子质量的单位为1,省略不写】

【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相等】

【用原子实际质量比较大小等同于用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比较大小】

★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即

9、核外电子的分布:

①、距原子核由近到远分为7个电子层,离核最远的叫最外层。

离核越近,电子量越低,电子排布时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再排能量高的电子层。

②、每个电子层上最多排

个电子,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当第一层是最外层的时候最多排2个电子。

③、当最外层排满时的原子结构最稳定。

④、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⑤、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4

容易失电子

活泼

非金属元素

>4

容易得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

=8(排满)

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10、离子的形成

①、离子:

带电的原子

②、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阴离子(—)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

离子符号【先写组成离子元素的元素符号,然后再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写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并在数字后标明电性,当电荷数为1时,不写】

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离子是通过静电作用构成物质的。

离子直接构成物质,只有阳离子或只有阴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课题3: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1、元素(宏观):

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源自的质子数,原子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就不同。

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分子变了,原子种类和元素种类不变。

4、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的是:

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钙元素。

5、生物细胞中居前四位的是:

氧元素、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

6、电视上补铁等等不是具体的物质,而是铁元素。

原子

元素

区别

①、微观概念

②、原子组成分子或物质

③、原子即讲种类也将个数

①、宏观概念

②、元素组成物质

③、元素只讲种类

联系

元素概念建立在原子上,原子

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7、元素的表示方法

①、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元素,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第一字母相同,就附加小写字母加以区别。

②、一个元素符号有2种意义,即表示一种元素,也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但当符号前面写有数字时只表示原子。

例如:

2H:

2个氢原子。

O:

1个氧原子或者氧元素。

③、书写元素符号应注意: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必须小写。

8、元素周期表简介

①、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每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表示同一个族,共16个族)

②、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

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

通过元素周期表知道:

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HHeLiBeB、CNOFNe、NaMgAlSiP、SClArKCa】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爱护水资源

1、水的存在方式:

自然水、结合水。

2、水的作用:

生命的孕育和维系,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离不开水,水力发电、,水运和宜人环境。

3、地球表面71%覆盖水,地球最大的储水库是海洋,海水中含有的元素大约有80多种,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2.53%,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亿淡水危机。

中国的水资源世界第六,但人均水量很少。

4、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