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1138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点燃酒精灯

D.

加锌粒

8.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两个氟原子B.

2个钾元素

一个铝离子D.

氯化铁

9.家中养的绿萝等植物,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阿司匹林(化学式

)粉末,有助于植物在水里生根。

下列关于阿司匹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阿司匹林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阿司匹林中含

个碳原子

C.阿司匹林中

元素的质量比为

D.阿司匹林属于氧化物

10.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

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11.火星探测器“好奇号”发现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tang)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OS。

已知硫化羰中氧元素和硫元素均为-2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2C.+3D.+4

12.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B.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

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醋和酒精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13.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

20

15

2

反应后质量/g

m

29

8

A.m的值是1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29:

14.某兴趣小组在研究Zn-Cu合金、Zn-Fe合金、Fe-Al合金、Fe-Cu合金时,发现其中一种合金6.5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了0.5g气体,该合金可能是

A.Zn-Cu合金B.Zn-Fe 

合金C.Fe-Al合金D.Fe-Cu合金

二、填空题

1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

“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_(写化学式)的排放量。

16.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龙亭湖中取了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为了判断得到的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______.

(3)日常生活中用______的方法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17.铁锅做炊具主要利用铁的______性;

铁锅易生锈,家中防止铁锅生锈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

18.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燃料,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二甲醚液化后可以直接作为汽车燃料,若13.8g二甲瞇完全燃烧生成26.4gCO2和16.2gH2O,则二甲醚中氧的质量与其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19.“可燃冰”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氢气作为理想的能源,其优点是______(答一点即可)。

20.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丙和丁的质量比为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1.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使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1)锂电池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图1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图2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与锂原子的化学性质最为相似的是______(填序号)。

(2)锂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铝,请写出它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镁可用于制造照明弹的原因_____。

(2)用一种液体和固体制氧气_____。

(3)农业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含硫酸铜)_____。

三、推断题

23.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

A是白色难溶固体,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B、D、E均为氧化物且D、E组成元素完全相同;

F是黑色单质,则B为_____________;

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四、流程题

24.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如图装置制得铁

(1)写出A装置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加热氧化铁之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的目的是什么?

_____。

(3)从环保角度考虑,请写出一种尾气处理方法_____。

五、实验题

2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

的名称是______;

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

),氨气极易溶于水,则制取氨气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______(填字母代号)。

(2)若选择

组合一套装置制取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_____。

(3)实验室可选择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装置均可制取

,与

相比较,

的主要优点是什么______?

(4)若用如图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

,请将方框内的导管补画完整_____。

(5)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

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

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

(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铁水铸成锅只是铁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

B.苹果酿果醋是其中的物质转化为酸性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C.糯米酿甜酒是其中的糖转化为酒精,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D.鲜奶制酸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2.C

A、积极参加植树活动,可以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做法正确,但不符合主题;

B、淘米水用来浇花属于一水多用,节约用水,做法正确,但不符合主题;

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易造成水土污染,错误;

D、减少使用塑料袋,可以防止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做法正确,但不符合主题。

故选C。

3.C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以天平作为研究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首先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舍勒、普利斯特里在空气成分的研究中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并没有明确得出空气的成分。

4.C

A.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选项错误;

B.黄铜的硬度高于纯铜的硬度,黄铜片能在纯铜片表面刻画出痕迹,选项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不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选项错误,故选C。

合金的硬度要大于成分金属的硬度,即用合金金属在成分金属表面上划,成分金属的表明会留下划痕。

5.A

温度升高时,酒精温度计内的液柱会上升,这是因为温度高,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使得酒精的体积变大引起的,故选A。

6.D

A.矿泉水、空气均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B.氮气属于单质,氯酸钾属于化合物,选项错误;

C.铁粉、水银均属于金属单质,选项错误;

D.金刚石属于单质,石灰石属于混合物,选项正确,故选D。

7.B

A、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错误;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将导管的出气端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出现气泡,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选项正确;

C、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选项错误;

D、向试管中加入锌粒时,应将试管横放,将锌粒放在试管口处,再将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锌粒沿管壁缓缓滑到试管底部,选项错误,故选B。

8.C

A、F2表示一个氟原子,2F表示两个氟原子,选项错误;

B、2K表示2个钾原子,选项错误;

C、Al3+表示一个铝离子,选项正确;

D、FeCl2表示氯化亚铁,FeCl3表示氯化铁,选项错误,故选C。

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数目;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

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某原子的数目;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数目。

9.A

A.阿司匹林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9):

(1×

8):

(16×

4)=27:

2:

16,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正确;

B.一个阿司匹林分子中含9个碳原子,选项错误;

C.阿司匹林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6,选项错误;

D.阿司匹林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故选A。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中,比值越大,则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也越大。

10.B

【解析】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正确;

B、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等,中子数不一定相等,错误;

C、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电荷数,正确;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正确。

故选B。

11.D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硫化羰中氧元素和硫元素均为−2价,所以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故选D。

12.B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选项正确;

B.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保护作用,所以不能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选项错误;

C.白醋和酒精具有不同的气味,所以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醋和酒精,选项正确;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避免人缺氧引发事故,选项正确,故填B。

13.D

试题分析: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M=(1g+20g+15g+2g)-(29g+8g)=1g;

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所以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由物质的质量变化可知,乙、丁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故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分解反应;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分解反应

14.C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铜位于氢后,不与稀盐酸反应,锌、铁、铝位于氢前,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A.6.5gZn-Cu合金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少于0.2g,不符合题意;

B.6.5gZn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0.2g,6.5gFe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0.23g,所以6.5gZn-Fe合金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于0.2g,少于0.23g,不符合题意;

C.6.5gFe-Al合金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于0.23g,少于0.72g,符合题意;

D.6.5gFe-Cu合金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少于0.23g,不符合题意。

点睛:

先计算出6.5g某纯净的金属单质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当6.5g两种金属都与酸反应时,则产生氢气的质量介于一种金属单质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之间。

15.氧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填氧;

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故填CO2。

16.引流肥皂水煮沸

(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

(2)硬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浮渣,软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泡沫,所以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故填肥皂水。

(3)煮沸可以将水中的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的固体沉降下来,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所以日常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转化为软水,故填煮沸。

17.导热将铁锅擦干放置在干燥处等

铁锅做炊具主要利用铁的导热性,故填导热;

家中防止铁锅生锈可采用的方法是将铁锅擦干放置在干燥处等,故填将铁锅擦干放置在干燥处等;

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Cu(NO3)2、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铁粉有剩余,则原混合溶液中的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与铁粉反应得到固体铜和银,锌的活动性比铁强,硝酸锌不与铁粉反应,所以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Fe、Cu、Ag,故填Fe、Cu、Ag。

18.O21∶6

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反应前有2C、6H、7O,反应后(X除外)有2C、6H、O,所以X的化学式为:

O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26.4g+16.2g-13.8g=28.8g,26.4gCO2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26.4g×

=19.2g,16.2gH2O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16.2g×

=14.4g,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二甲醚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19.2g+14.4g-28.8g=4.8g,则二甲醚中氧的质量与其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

4.8g∶28.8g=1∶6。

19.CH4+2O2

CO2+2H2O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热值高(答一点即可)

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CH4+2O2

CO2+2H2O;

水能够吸收热量,降低温度,使纸箱的温度低于其着火点,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填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氢气作能源的优点有:

放出的热量远远高于等质量的其他燃料,即热值高,故填热值高(答一点即可)。

20.10:

9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该反应的方程式是:

(1)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0×

4):

(18×

6)=10:

9。

(2)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1.B

(1)由图1可知,锂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为微粒B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两种微粒的化学性质也相似,故填B.

(2)锂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铝,则锂位于活动性顺序表中铝的前面,所以锂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锂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2Li+H2SO4=Li2SO4+H2↑。

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也相似。

22.2Mg+O2

2MgO2H2O2

2H2O+O2↑

(1)镁在空气中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造照明弹,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2Mg+O2

2MgO。

(2)用一种液体和固体制氧气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2H2O2

2H2O+O2↑。

(3)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Fe+CuSO4=FeSO4+Cu。

23.CaO

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白色难溶固体,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可推出A为碳酸钙,B、D、E均为氧化物且D、E组成元素完全相同,A能与D相互转化,D能与E相互转化,可推出D为二氧化碳,E为一氧化碳,F是黑色固体,F能转化为D、E,可推出F为碳,B能转化为C,C能转化为A,A能转化为B,可推出B为氧化钙,C为氢氧化钙,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由分析可知,B为氧化钙,化学式为:

CaO;

C转化为A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转化为E为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3CO+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燃烧

(1)A装置玻璃管内的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与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Fe2O3+3CO

2Fe+3CO2。

(2)加热氧化铁之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的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填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3)尾气中含有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可在装置的末端加装一只燃着的酒精灯将一氧化碳燃烧处理,故填燃烧。

通过实验验证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可以防止发生爆炸;

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通一会气体,可以防止生成的金属单质被重新氧化。

25.长颈漏斗

2KClO3

2KCl+3O2↑防止冷水倒吸、炸裂试管将一要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1)仪器X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应选择固体受热发生装置,即A;

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则收集氨气只能选择向下排空气法,即D,故填AD。

(2)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的气体为氧气,反应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2KClO3

2KCl+3O2↑;

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可以防止水槽中的冷水被倒吸进入热试管,炸裂试管,故填防止冷水倒吸,炸裂试管。

(3)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故填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C装置的优点是通过玻璃开关的开闭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故填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4)由于氢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氢气应该从短管进入瓶中,故收集装置图画为

(5)解: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g+100g−103.8g=2.2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100:

44=x:

2.2g

x=5g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100%≈83.3%

答: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制取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

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被收集气体的密度与溶解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