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小雪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1657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小雪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音乐小雪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音乐小雪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音乐小雪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音乐小雪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小学音乐小雪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小学音乐小雪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小学音乐小雪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小学音乐小雪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小学音乐小雪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小学音乐小雪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小学音乐小雪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小学音乐小雪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小学音乐小雪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小学音乐小雪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小雪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音乐小雪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小雪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音乐小雪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我的小雪橇

轻便又灵巧

通过朗读歌词,使学生掌握本首歌曲的节奏。

接下来我会弹琴范唱,并让同学们保持安静仔细聆听。

聆听范唱后,我会请同学们分句学唱第一段歌词,学会后让同学们随琴演唱第一段歌词,并套入第二段歌词。

经过跟琴演唱歌曲,发现第五乐句的演唱不是很好,老师范唱两种唱法,使学生做出判断哪一种更好。

学生会选择第二种,老师带领学生练习第二种唱法,即用连贯的声音唱出。

最后让同学们完整演唱。

在检验完教学效果后,我会增加游戏环节:

1.师生接龙演唱

2.男女生接龙演唱

游戏结束后,立马进入我的拓展环节:

1.请同学们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采用的打击乐器是双响筒。

2.请同学们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

3.举办小小音乐会,打击乐、舞蹈与合唱配合。

在进行完拓展教学后,本节课也接近尾声,我将会布置作业搜集与雪橇相关的歌曲下节课展示,最后伴随着音乐走出教室。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依然活泼好动,但比一年级的学生听话很多,所以应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增加了许多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同学们参与进来,这样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并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二年级的学生想象力特别丰富,发挥学生想像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

其一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

其二是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

其中第二类内容与音乐创作有关,但区别于专业创作学习。

作为音乐教师要保护孩子们的想象力,避免很好的灵感被破坏,防止禁锢孩子思想等情况的出现。

在低年级,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学生已经具备识字的能力,观察歌词,启发思想,并且练习他们的连词成句能力。

能够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

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

能够用课堂乐器或其他音源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

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

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

效果分析

音乐课堂是轻松愉快的,不同于其他课堂。

因此我导入时用的舞蹈导入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孩子们的热情极大的提高了。

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增加了游戏环节,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师生接龙,男女对唱。

同学们在掌握歌曲之后,加入了创编环节,创编伴奏,创编舞蹈。

孩子们在这个环节中特别活跃,大家非常积极,也很开心。

这样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快乐学习,让孩子们可以感受乐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具有感染力,一个孩子开心了,从而进行渲染,全班孩子都开心了,课堂变活跃了,接收速度就会变快,大家掌握的又快又牢。

最后孩子们在愉快的歌声中下课,并且可以把快乐的情绪传递到下一堂课中。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唱歌课,速度是稍快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展现了孩子们乘着小雪橇时玩耍欢乐的场景。

二年级下册共编成6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

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

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充分考虑到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

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

并开展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

本书在编写中体现了以下的基本理念:

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2.以音乐审美为中心。

3.以文化为主线。

4.加强实践与创造。

关于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还要兼顾时代性,朗朗上口,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我将我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评测练习

1.聆听第一遍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A.欢快活泼

B.安静严肃

2.聆听第二遍音乐,感受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

A.快速

B.中速

C.中速稍快

D.慢速

3.聆听第三遍音乐,观察歌词的内容写了什么?

4.练习第五乐句的唱法。

用连贯的声音唱出。

5.用打击乐器双响筒为歌曲创编伴奏。

6.给歌曲创编舞蹈动作。

7.大家一起合作开音乐会。

课后反思

歌曲《小雪橇》描写儿童们在冰天雪地中不畏严寒、快乐嬉戏的场景。

歌曲为降B大调,2/4拍,第五、六乐句是补充乐句,进一步渲染了歌曲欢快的情绪。

歌曲节奏丰富、速度较快,情绪欢快、活波,充满了童趣,这是一首教唱歌课。

1、听音乐让学生们对音乐内容的初步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看音乐动画,加深学生对这首歌曲的了解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听唱法:

在学习歌曲中用听唱法,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学生学会歌曲。

本环节有两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充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聆听,加深对歌曲的认识。

第二个目的是,采取听唱法让学生学会唱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记忆力有好处。

在为歌曲打击乐伴奏部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这节课的一点遗憾之处在于教师在舞蹈拓展组织的不好。

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以后的教学中积极努力去探究,学习多种多样有效的教学模式,把课上好,让学生简易有效的吸收知识。

关于课程标准的分析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音乐课程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体验价值2.创造性发展价值3.社会交往价值4.文化传承价值

二、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3.面向全体学生4.注重个性发展5.重视音乐实践6.鼓励音乐创造7.提倡学科综合8.弘扬民族音乐9.理解多元文化10.完善评价机制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本《标准》的主干是分层面、分领域、分学段呈现的,体现为从课程目标到内容标准的外化过程。

如图所示:

课程目标(体现在三个层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教学领域(包含四个领域)

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内容标准(分布为三个学段)

1~2年级3~6年级7~9年级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

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上述课程目标内含在以下三个层面的表述中。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积极乐观态度学习音乐,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和熏陶。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愿望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

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像;

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2.模仿

根据中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探究

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4.合作

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5.综合

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价值。

(三)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

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

2.音乐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

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

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

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常识和技能。

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4.音乐与相关文化

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二、学段目标

上述课程目标,将分为3个学段,体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9学年中。

1~2年级的主要目标如下:

应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并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本部分内容的表述框架

领域一:

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

领域二:

表现

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

领域三:

创造

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

领域四:

音乐与相关文化

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分学段的内容标准

一、感受与鉴赏

【内容】音乐表现要素

【标准】1~2年级

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聆听歌声时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

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声。

感受乐器的声音。

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

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内容】音乐情绪与情感

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内容】音乐体裁与形式

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能够区别独唱、独奏、齐唱、齐奏。

【内容】音乐风格与流派

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

  

二、表现

【内容】演唱

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

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内容】演奏

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

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内容】综合性艺术表演

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

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内容】识读乐谱

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三、创造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像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内容】探索音响与音乐

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内容】即兴创造

能够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

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

能够用课堂乐器或其他音源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

【内容】创作实践

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内容】音乐与社会生活

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能够通过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媒听赏音乐。

能够参加社区或乡村的音乐活动。

【内容】音乐与姊妹艺术

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

【内容】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能够了解声音与日常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的联系。

能够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2.注意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4.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6.因地制宜实施《标准》

(二)关于教学内容的几点提示

1.感受与鉴赏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2.演唱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

3.演奏

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识读乐谱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教学活动。

5.创造

音乐创造是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

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

二、评价建议

(一)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发展音乐的潜能;

有利于教师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有利于促进课程的发展。

2.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应以音乐学科的特点和音乐教学的客观规律为依据,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符合青少年发展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规律。

3.整体性原则

评价应从整体着眼,涵盖课程目标的各层面和教学的各领域。

对学生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4.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要简便、明晰,易于操作和推广。

 

(二)评价内容

1.学生

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

2.教师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教育思想、业务素养、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效果、教学业绩(含课外音乐活动)及在师生的交往与沟通中是否爱护和尊重学生等。

3.课程管理与课程发展

主要评价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功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三)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

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

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由于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自评的方式,可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

通过班级音乐会或其他活动,展示师生音乐作品、音乐小评论、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

学生和教师的自评、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的互评、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评价、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师生和家长对学校音乐教学工作和音乐课程的评价,都是重要的评价方式。

评价活动不宜过多,尽量简化评价过程,防止流于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