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1903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50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C固阴煎

D膈下逐瘀汤

E固冲汤

痛经-阳虚内寒[症状]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量少,经色黯淡,畏寒肢冷,腰腿酸软,小便清长。

舌苔白润,脉沉。

[治法]助阳暖宫,温经止痛。

[方剂应用]温经汤(吴茱萸、阿胶、牡丹皮、生姜、当归、川芎、人参、芍药、桂枝、甘草、半夏、麦冬)加减。

[中成药选用]艾附暖宫丸,痛经宝颗粒,痛经丸等。

6、机体内起抗邪愈病作用的物质总称为

A正气

B邪气

C谷气

D元气

E四气

正气是存在于人体内的具有抗邪愈病作用的各种物质的总称。

7、火邪的致病特点是

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B暑邪伤气,湿热弥漫

C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D暑邪挟湿,湿困脾阳

E暑性炎热,腠理开泄

C

暑性升散,耗气伤津,谷暑邪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可使腠理开泄而多汗。

由于大量汗出,气随津泄而致气虚。

8、根据藏药八性理论,水元偏盛的药物性能是

A洁白丸

B仁清常觉

C志嘎汗散

D八味沉香散

E七十味珍珠丸

八味沉香散由沉香、肉豆蔻等8味药制成。

功能宁心安神。

9、火邪的致病特点是

A疼痛剧烈

B肌肤不仁

C周身困重

D迫血妄行

E病位游移

火热邪气:

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火易伤津耗气;

火热易生风动血,火热之邪可以加速血行,灼伤脉络,甚则迫血妄行而溢出于脉外;

火热易发肿疡。

10、内含朱砂的中成药

A服用牛奶、蛋清、豆浆、药用炭等

B以土茯苓煎汤饮

C以生姜捣汁、鲜芦根捣汁内服

D可用肉桂煎汤或甘草煎汤饮服

E以白萝卜或白菜捣烂取汁加糖频服

本组题考查含毒中药中毒的基本救治原则。

其中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中毒解救可用肉桂煎汤或甘草煎汤饮服;

蟾酥及含蟾酥中成药中毒解救可用生姜捣汁、鲜芦根捣汁内服;

雄黄及含雄黄的中成药中毒解救可用牛奶、蛋清、豆浆、药用炭等;

含朱砂、轻粉、红粉等的中成药中毒解救可用土茯苓煎汤饮。

11、膻中被称为

A宗气

B中气

C营气

D卫气

E元气

营气的生理功能,有营养人体和化生血液两方面。

水谷精微中的精专部分,是营气的主要成分,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的主要营养物质。

营气注入血脉,则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

血液之所以能营养脏腑经络,也主要取决于营气的作用。

12、含氢氯噻嗪的是

A金羚感冒片

B桑菊感冒片

C感冒灵胶囊

D荆防颗粒

E玉屏风颗粒

含咖啡因的中成药:

感冒灵胶囊、感特灵胶囊、复方感冒灵片、新复方大青叶片、感冒安片、痰咳净散

13、大黄用量0.05〜0.3g可以

A麝香保心丸

B六味地黄丸

C人参鹿茸丸

D银杏叶制剂

E柴胡舒肝丸

本题考查对老年人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对于老年人应用中药时,首先要熟悉品种,恰当选择应用。

甘草、人参、鹿茸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与降糖药有拮抗作用。

14、以情志抑郁,胸闷太息为辩证要点的是

A不思饮食

B消谷善饥

C饥不欲食

D知饥不食

E食欲减退

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胃阴虚的临床表现,常见口咽发干,多以睡后明显,不思饮食,或知饥不食,并有心烦、低热、大便不调、干呕作呃,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一般以胃病常见症状伴见阴虚症状为辨证要点。

15、依据七情内伤致病的理论,悲哀太过常导致

A气上

B气结

C气消

D气下

E气乱

情志所伤,主要影响脏腑气机,使其紊乱。

主要的病理变化是: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悲伤过度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从而耗伤肺气。

16、藏药中具有稳、重的性能的是

A土性药物

B风性药物

C火性药物

D空性药物

E水性药物

本题考查对藏药基础知识的掌握。

藏药火性药性热、锐、干、糙、轻、腻、动等;

土性药性重、稳、钝、柔、润、干。

17、滋补类药宜

A发汗药

B寒凉药

C养阴药

D固表药

E泻下药

本题考查对中药证候禁忌的掌握。

疾病有寒热,药物分温凉,药物的性能与所治的疾病的病证相悖,可导致病情加重,属于禁忌范围。

如体虚多汗,禁用发汗药,表邪未解者忌固表药。

18、目胞浮肿多为

A湿热

B水肿

C津液亏损

D肝经风热

E脾虚

本组题考查望目色主病。

眼胞红肿:

肝经风热;

目胞浮肿:

水肿;

眼窝下陷:

津液亏损;

目眦赤烂:

湿热。

19、喉咙红肿溃烂,有黄白腐点者,常见于

A阴虚火旺

B虚火上浮

C肺热阴伤

D肺胃积热

E肺胃热毒壅盛

望咽喉,应注意其颜色及形态的异常改变。

咽喉为肺胃的通路,心、肾、肝、脾、胃等诸经均遍络于咽喉,所以许多脏腑病变可从咽喉反映出来。

咽喉红肿而痛,多属肺胃积热;

红肿溃烂,有黄白腐点,为肺胃热毒壅盛;

若色鲜红娇嫩,疼痛不甚,多为阴虚火旺;

色淡红不肿,久久不愈,是为虚火上浮,如有灰白色假膜,擦之不去,重擦出血,且随即复生者,是为白喉,属肺热阴伤之证。

20、风邪的性质

A升散

B重浊

C凝滞

D粘滞

E开泄

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暑为阳邪,有升发之特点,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可使腠理开泄而多汗。

暑热之邪,易于扰乱心神,则见心烦闷乱、神不安宁等。

所以,外伤暑邪,可见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

21、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有赖于气的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左右

防御作用:

指气具有防御和抵抗各种邪气的功能。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护卫肌表,防止外邪侵入;

二是与侵入体内的各种邪气进行斗争。

22、里实热证的症状

A盗汗

B自汗

C战汗

D大汗

E绝汗

盗汗: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谓之盗汗,多因阴虚而致。

阴虚则阳亢,阳热亢盛,蒸发阴津而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颧红、口咽干燥等症。

23、某女,35岁。

胃痛胀满,嗳腐恶食,矢气后痛减,医生辨为饮食停滞,治宜选用的中成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弦脉主病:

肝胆病、痛证、痰饮等。

24、患者无法入睡,情志变化时症状加重,平时情志抑郁,胁肋胀痛,嗳气时作,舌苔薄白,脉弦。

患者的辨证当属

A心火炽盛

B肝气郁结

C阴血亏虚

D心脾两虚

E痰气互结

从患者的症状判断,患者属于“肝气郁结“的不寐。

25、风邪的性质

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阳邪。

其性开泄,是指其易使腠理疏松开张而使津气外泄。

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即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疏松张开,津气外泄,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

26、应通风干燥、防虫蛀的中药是

A阴凉、干燥处

B密封的罐中

C无色透明容器中

D冷处

E通风、干燥处

本题考查中药饮片的贮藏要求。

含淀粉较多的药材和饮片,如泽泻、山药、葛根等,应贮于通风、干燥处,以防虫蛀。

27、能运化水液的是

A心

B肺

D肝

脾位于中焦,在横膈之下。

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

28、真武汤与氢氯噻嗪,能

A缩短疗程

B降低毒性

C减少用量

D协同增效

E改善体质

木防己汤、真武汤、越婢加术汤、分消汤等与西药利尿药联用,可以增强利尿效果。

减轻由利尿而导致的口渴等副作用。

(氢氯噻嗪为利尿类药)

29、可抑制胃蠕动及排空延长某些药物在胃内滞留时间的中药是

A乌梅与阿司匹林

B乌头散与头孢拉定

C石膏和四环素

D麻黄与呋喃唑酮

E大黄与利福平

影响药物透过生物膜吸收:

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如鞣质、药用炭、生物碱、果胶及金属离子等易与西药结合或吸附,特别是以固体形式口服的西药,可导致某些药物作用下降。

含鞣质较多的中药有大黄、虎杖、五倍子、石榴皮等,因此中成药牛黄解毒片(丸)、麻仁丸、七厘散等不宜与口服的红霉素、士的宁、利福平等同用,因为鞣质具有吸附作用,使这些西药透过生物膜的吸收量减少。

30、某女,45岁。

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

近期咽喉肿痛、牙痛,邻居介绍服用新癀片。

患者购药时向执业药师咨询,希望了解该药的更多信息。

药师咨询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用药目的后,结合病人既往治疗情况,阻止了该患者购买新癀片。

因为新癀片含有解热镇痛药,为防止重复用药,药师阻止了患者购药。

新癀片含有的化学成分是

A有头痛、头晕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B发生过敏反应常为皮疹

C常具有胃肠道反应

D可引起肝肾损害

E可引起粒细胞增高

新癀片含有吲哚美辛。

含吲哚美辛的中成药使用注意:

吲哚美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35%~50%,其中约20%的患者常因不能耐受而被迫停药。

常见的有:

(1)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厌食、消化不良、胃炎、腹泻,偶有胃溃疡、穿孔、出血。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头痛、眩晕、困倦,偶有惊厥、周围神经痛、晕厥、精神错乱等。

(3)造血系统损害可有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偶有再生障碍性贫血。

(4)过敏反应常见为皮疹、哮喘、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

(5)可引起肝肾损害。

31、成书最早的医学著作是

A方书典籍

B药品专著

C本草典籍

D医学典籍

E中医药文摘

本组题考查传统中医药典籍。

其中《金匮要略方论》属于医学典籍;

《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属于本草典籍;

《肘后备急方》属于方书典籍。

32、能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中西药联用药组是

香连化滞丸与痢特灵(呋喃唑酮)联用,可增强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效果

33、大黄用量0.05〜0.3g可以

34、含氢氯噻嗪的是

35、云南白药酊与对乙酰氨基酚同用,能

A抗炎类药

B降压类药

C内分泌类药

D催眠镇静类药

E抗痉挛类药

逍遥散或三黄泻心汤等与西药催眠镇静药联用,既可提高对失眠症的疗效,又可逐渐摆脱对西药的依赖性。

36、应通风干燥、防虫蛀的中药是

含有挥发油类物质的药物易失去气味,如广藿香、香薷、丁香、沉香等。

37、云南白药酊与对乙酰氨基酚同用,能

A形成络合物沉淀

B引发肝脏损害

C产生永久性结合物

D引发永久性耳聋

E引发药源性肠炎

含乙醇的中成药如各种药酒等,不可与对乙酰氨基酚同服,因同用后二者的代谢产物对肝脏损害严重,有些患者对此类药极为敏感,从而可引起肝坏死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38、低温养护法的温度为

A花椒

B藏红花

C细辛

D泽泻

E牡丹皮

一般适用于数量不多的药物,如牡丹皮与泽泻、山药同贮,蛤蚧与花椒、吴茱萸或荜澄茄同贮,蕲蛇或白花蛇与花椒或大蒜瓣同贮,土鳖虫与大蒜同贮,人参与细辛同贮,冰片与灯心草同贮,硼砂与绿豆同贮,藏红花与冬虫夏草同贮等。

还可采用与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密封同贮,如山苍子油、花椒、樟脑、大蒜、白酒等,有时也可达到良好的防蛀、防霉效果。

39、易引起肝损伤的萜与内酯类中药有

A三七

B诃子

C苍耳子

D川楝子

E黄药子

含鞣质的引起肝损伤的中药有:

五倍子、石榴皮、诃子等。

40、其性属阳的是

A实热证

B虚寒证

C阳虚证

D虚热证

E实寒证

本题考查对阴阳学说指导确定治疗原则的掌握。

“热者寒之“指对阳胜则热之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的治疗原则;

“阳病治阴“是对阴虚不能制约阳而致阳亢之虚热者,治疗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的治疗原则。

41、藜芦反

A甘草

C黄药子

D马兜铃

E麦芽

体虚多汗者忌用发汗力较强的麻黄;

虚喘、高血压及失眠患者,慎用麻黄;

湿盛胀满、水肿患者,忌用甘草;

麻疹已透及阴虚火旺者,忌用升麻;

有肝功能障碍者,忌用黄药子;

肾病患者,忌用马兜铃;

授乳期妇女不宜大量使用麦芽;

等等。

42、手太阴肺经下接

A手厥阴心包经

B手阳明大肠经

C足少阳胆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太阴脾经

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旁,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交接于目外眦。

43、“水火既济”是指

A心与肝的关系

B心与肾的关系

C心与脾的关系

D心与肺的关系

E脾与肾的关系

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

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

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必须下降于肾,助肾阳以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助心阴以使心阳不亢。

古人称这种关系为“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44、中西药联用的优点是

A健胃消食片与红霉素

B丹参注射液与能量合剂

C磁朱丸与诺氟沙星

D参茸片与格列苯酮

E半夏止咳糖浆与地高辛

许多中西药联用后,均能使疗效提高,有时很显著地呈现协同作用,如黄连、黄柏与四环素、呋喃唑酮(痢特灵)、磺胺甲基异唑,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常使疗效成倍提高。

金银花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作用。

丙谷胺与甘草、白芍、冰片一起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协同作用,并已制成复方丙谷胺(胃丙胺)。

甘草与氢化可的松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方面有协同作用,因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可抑制氢化可的松在体内的代谢灭活,使其在血液中浓度升高。

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剂等同用,可提高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

丹参注射液与间羟胺(阿拉明)、多巴胺等升压药同用,不但能加强升压作用,还能减少对升压药的依赖性。

45、10岁以上儿童服用中成药的量为成人量的

A淫羊藿

B天冬

C华山参

D滑石

E商陆

妊娠禁用药多为剧毒或性能峻猛的中药,凡禁用的中药绝对不能使用。

妊娠慎用药一般包括活血祛瘀、破血行滞、攻下通便、辛热及滑利类的中药

46、可见较多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还可见红细胞管型,该病症属于

A慢性肾小球肾炎

B肾病综合征

C慢性肾盂肾炎

D急性肾盂肾炎

E急性肾小球肾炎

本组题考查尿沉渣管型。

①急性肾小球肾炎:

可见较多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还可见红细胞管型;

②慢性肾小球肾炎:

可见较多细、粗颗粒管型,也可见透明管型,偶见脂肪管型、蜡样管型和宽大管型;

③肾病综合征:

常见有脂肪管型,容易见细、粗颗粒管型,也可见有透明管型;

④急性肾盂肾炎:

少见有白细胞管型,偶见有颗粒管型;

⑤慢性肾盂肾炎:

可见较多白细胞管型、粗颗粒管型。

47、与宗气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B元气

E中气

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推动和促进着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着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48、属于疾病名称的是

A感冒

B咳嗽

C风寒犯肺

D鼻痒喷嚏

E恶寒发热

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

病,即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异常病变过程,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所谓“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其中C选项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病理变化的本质,属于“证“。

A属于“病“,B、D、E属于“症“。

49、里实热证的症状

但热不寒:

发热不恶寒而但恶热。

壮热 患者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称为壮热,多见于风寒入里化热,或风热内传的里实热证。

正盛邪实,里热炽盛,蒸达于外,故热势鸱张,此即所谓“阳盛则热“。

常兼有多汗、烦渴等症。

50、孕妇禁用的中药是

A寒凉药

B开窍药

C发汗药

D温热药

E涩肠止泻药

火热内炽和阴虚火旺者,忌用温热药,以免助热伤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