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2507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Word格式.docx

《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童教养的方式与技巧Word格式.docx

惩罚管教目的为了反击而处罚为了纠正和成熟而训练焦点过去错误的行为将来正确的行为态度父母是敌视与受挫的父母是爱与关怀的孩子的情绪惧怕和罪恶感安全感管教孩子时,父母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小孩对此非常敏感。

  事实上,有许多时候父母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生气,而小孩已觉察到了。

  如何控制怒气是父母必修的一个课程,学到此技巧的父母晓得如何管教孩子而非惩罚孩子。

  当你怒气冲天时,试试下面的建议:

1、不要立刻就暴跳如雷,又打又骂,不要揍小孩,无论身体的哪个部位都不行。

  即使只是打屁股那也很可能会娈成虐待;

2、离开孩子几分钟;

3、承认自己动怒了,然后平静地自制;

4、开明自己为何要生气,然后行动;

5、冷静下来之后,走到孩子面前纠正他。

  如果你在盛怒之下管教孩子,最好的挽救方法就是请他原谅——不是为了你纠正他,而是为了你在管教他时动了怒。

  第二节管教的方法与技巧一、直接而果断的沟通为什么在对孩子的教养中要把沟通列为第一呢?

这是因为对孩子的尊重,可以使孩子有为自己申辩的机会,借着沟通可以了解孩子是不是明白你的教导。

  当孩子有了反应后,父母就可以看出所面临的应是哪一阶段的管教问题:

教导、训练或纠正,另外,沟通还可避免对孩子采取的不当或过激行为。

  那么,什么是沟通呢?

就是同孩子分享信息以及交换意见、思想。

  分享了信息,彼此就能相互了解。

  沟通可以使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完全呈现给孩子。

  沟通分为三部分——实际所说的话7\%语气38\%非语言的沟通55\%一个完整讯息在同孩子的沟通、管教孩子时,他是针对这三方面来判断接受的。

  父母的语气和非语言的沟通(如眼神、表情、动作等等)比所说话更令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意思。

  因此父母所用的沟通要更直接、更果断,表述(包括非语言表述)要准确清晰。

  1、语气语气要坚定,但不要严厉。

  父母的语气要透露出说得到就一定做得到,而且第一次要他改变行为时,就要他照办。

  如果同孩子沟通时气愤不已,语气就会严厉、气愤,声调也会很高。

  要孩子改变行为是没有必要大声、严厉的,只需要坚定的语气。

  2、非语言的沟通眼目相交:

两眼直视孩子的眼睛。

  孩子年幼,则要蹲下去,双眼和他的眼睛一样高。

  必要时,要求他注视你。

  身体姿势:

倾向孩子。

  彼此距离:

接近孩子。

  不要在他走离你身边时和他沟通,而要慈爱地跟他说:

过来。

  脸部表情:

要轻松友善。

  3、语言

(1)在下命令时,不要用希望或期望的字眼。

  不要说:

我不希望你再打弟弟了。

  而要说:

不可再打弟弟了。

  

(2)把你想要他做的仔细说出来不要说:

乖一点。

  而说:

不可在沙发上跳来跳去,下来!

(3)不要用乞求、请求或计时的方式不要说:

过来吃饭……我说过来吃饭……你最好过来吃饭,否则我要数到10了…1、2、3…而说:

现在就过来吃饭!

如孩子没有听从,就告诉他若不再来你就采取什么行动。

  (4)不要用问句。

  应该用我要——,我不要——,我们的约定是——我要你去——等句子。

你不觉得现在应该上床睡觉了吗?

你现在不想上床吗?

时间晚了,现在上床睡觉,好不好?

而要说:

我要你现在就上床,我们约好你九点半上床睡觉的。

  (5)要孩子一次就改变,同样的要求不要一再出现。

安安,请你把门关上!

(没有去关)。

  重复:

安安,我叫你去把门关上!

(仍没去关)。

照我的话去做,好吗?

(还是没去关)。

  要说:

安安,请把门关上!

(安安没去关门,不要再发出同样的要求)。

  (6)若孩子对沟通没有反应,就把你要采取的行动说出来,这时,你就从沟通进入了管教的第二种方式了。

  要就:

(安安没有去关门)。

  如果你现在不关,今天你一整天都要呆子家里,不准去碰那扇门。

  (7)不要光说不做——说到就要做到。

如果你不停下来,我就要打你屁股。

  (孩子没有停)我说,停下来,否则我真要打你的屁股。

  你是不是真的要我打你?

要说:

  (孩子没有停)跟我来!

(打孩子屁股)。

  (8)不要让孩子选择或信口开河。

  不要说(选择):

你是要把玩具收好,还是现在就上床睡觉?

等你把玩具收好,才能上床睡觉。

  不要说(信口开河):

如果你不把玩具收好,那么这星期都不可以再碰那些玩具。

如果你不把玩具收好,那今天一整天你都不可以再碰那些玩具。

  对父母的测试:

运用以上沟通应该坚持的各种原因和沟通的技巧,看下列情况破坏了沟通的哪一个或哪些原则:

1、你不觉得今天早上应该刷牙吗?

(1、4)2、不要象只猪(狗、猴子等)一样!

(2)3、杰儿,请你上车,好吗?

这样我们才能出发呀!

拜托,杰儿……(3、5)4、我希望你不要再打家明了。

  

(1)5、你不觉得你不该再吃了吗?

(1、4)6、小丽,过来……不要乱跑……小丽,我叫你过来,有没有听到!

等一下过来就有你好看了!

(5、6、7)7、你不能穿端庄一点吗?

(2)8、如果你再弄坏玩具,我绝不会再买给你!

(7、8)9、你现在就上床,我已经讲过三次了。

  (5)10、如果你再那个样子,就过来坐在我旁边……(孩子依然故我,母亲也没叫他过来坐在旁边。

  )(6、7)11、我数到5,如果你还不出来,1……2……3……4……5……(3)12、我真的很希望你去把厨房的垃圾倒掉,都满出来了!

(1)13、你是要继续哭让牙齿痛个半死,还是要我带你去看牙医,请牙医帮你治疗?

(7、8)14、佳佳,把门关上……你听到了没?

……请你把门关上,好吗?

……你快要把我气死了!

你最好现在就去把门关上!

(5、6)◆你曾经在无意中破坏了哪些原则,而且想在哪方面继续努力?

◆选择一个原则或目标,在接下来的那个星期中特别用心去做。

  请把你挑选的原则或目标写下来。

  ◆请配偶或好朋友在下个星期特别注意一下你纠正孩子时的情况。

  七天后,请他用这8个原则来评估你在这七天中以语言沟通的情形。

  二打屁股责打是父母纠正孩子行为的一种方式。

  就像很多事情一样,打孩子也能被误用、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责打孩子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步骤:

1、生气时绝对不要打孩子,那样会有危险。

  2、一般而言,打屁股的对象是学走路的娃娃和学龄前的孩童,有时候读小学的孩子也包括在内。

  到8岁或11岁之后就不应该再打孩子。

  青少年则绝不要用责打的方式。

  3、小孩子如果公开反抗,这时就应责打。

  如你吩咐学龄前孩子过来他反而跑掉了,就是公开地反抗。

  4、打屁股是纠正的方法之一,但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种方式可用。

  一遇到状况就要慎选纠正的方式。

  5、打孩子屁股要遵循一定的步骤。

  不要用手揍孩子,那样表示你不尊重他。

  要把孩子带没有第三者的地方,依步骤而行。

  但如果孩子只是9—18个月,而且才刚刚开始学习什么是不可以,这时就要一边说不可以,一边打他的手背,让小孩把痛和不可以联想在一起。

  

(1)找没有第三者的地方,不要让孩子在别人面前难堪。

  

(2)问他:

我们的约定是什么?

或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

在纠正他以前,先确定他是否了解你以前对他的教导。

  (3)问你做了什么?

,使他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并且要他学会承认自己做的事。

  这点非常重要。

  (4)告诉他你爱他,向他解释是因为爱他才打他。

  对他说:

我爱你,而且我要帮助你下一次不再犯错。

  (5)打他。

  很快地打几下屁股,并且打痛。

  孩子愤怒的哭叫声会变为软化、让步的哭声。

  (6)打过以后,立即安慰他,抱住他,再向他保证你是爱他的。

  父母之中谁打孩子,谁就要负责安慰,不要由另一个人来安慰。

  (7)如果有必要,让孩子做恢复补偿的工作。

  妈妈到幼儿园去接梅梅回家,梅梅不愿穿上雨衣。

  她一面跺脚,一面坚决地说:

不要!

妈妈答应如果她乖乖合作就给她买棒棒糖,但梅梅还是坚持不穿雨衣。

  妈妈就威胁说不带她回家,而且还假装往外走。

  梅梅还是无动于衷。

  妈妈最后只好回头把她抱到车上,雨衣还是没有穿上。

  到了车上,妈妈已经火冒三丈,直骂梅梅是个坏小孩。

  妈妈想让孩子听话的方式是贿赂地(棒棒糖),还威胁孩子,而事实上她是不会照做的,这样妈妈就输了;

同时妈妈不应该口头上攻击孩子的人格,应批评的是孩子的行为本身。

  小明与小君在屋里捉迷藏。

  他们跳上窗台,一不小心就把妈妈最喜欢的一盆栽芦荟碰到地上打碎了。

  妈妈很心痛她的盆栽芦荟被完全摔坏了,火冒三丈,抓住孩子又打又骂。

  过后妈妈在客厅里掉眼泪,小明与小君在整个下午都躲得远远的。

  盆栽是孩子无意中打碎的,应告诉孩子怎么做(训练),而不应该发怒。

  孩子学会怎么做以后就不再犯这样的错误,因此需要的是教导训练而非纠正,更不该是惩罚。

  孩子已会当妈妈生气的时候躲得远远的,能学会因此不在屋子里乱跑。

  对父母的测试:

责打是父母纠正孩子的一种方式,就像很多事情一样,打孩子也可能被善用或被误用,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1、下面有一些错误的行为,选出你认为该打的例子

(1)()4岁大的小明早餐时打翻了牛奶,当时他正伸手去拿果汁。

  ()4岁大的小明早餐时因为要伸手去拿果汁而打翻了牛奶,在这之前,爸爸一再告诉他拿什么东西可请别人代劳。

  你的理由是:

(2)()5岁的小宝大声喊着说:

我不要!

当时他母亲正叫他回去把浴缸里的玩具拿出来。

  ()妈妈吩咐5岁的小宝把浴缸里的玩具拿出来。

  小宝说好,但过了十分钟,那些玩具还是原封不动。

(3)()3岁大的丽君涂了妈妈的唇膏和化妆品,被妈妈发现了。

  ()妈妈已经警告丽君不可以乱动妈妈化产妆台上的东西,但妈妈发现丽君拿着她的唇膏乱涂乱抹。

(在这些例子当中,有哪些共同的起因让人觉得应该打孩子?

)2、应用在你和你的家庭上·

责打不可用来当惩罚,只能当作纠正的方式。

  你是否打过孩子?

为什么有?

为什么没有?

·

小时候,父母有否因为气极而打你?

()有()没有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当时的感受如何?

小时候挨打时,你是否感受到父母对你的爱,以致你知道他们虽然打你,却没有对你生气?

()是的。

  如果答案为是,你当时的感受如何?

()不是。

  如果你的答案为否,那你相信因为爱而责打是可行的吗?

为什么是?

为什么不是?

描述你最近一次打小孩的情形。

  小孩犯了什么错?

你生气了吗?

()是的()不是。

  如果答案为是,你当时是如何控制怒气的?

你的小孩曾经故意违背你明确的教导,或是公然反抗你的权威,或明知做错事说错话而隐瞒说谎吗?

()是的()不是为什么你会觉得当时最好的纠正方式就是责打?

你如何知道小孩了解你的教导?

小孩承认自己错了吗?

()是的()不是你对小孩说了什么话,以表达你对他深深的爱?

小孩子对你打他的反应如何?

当时你感受到孩子是否伤心或已经后悔了?

()是的()不是如果是,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打过小孩之后,你立刻就安慰他吗?

()是的()不是在这种情况下,小孩曾否跑来想要得到你配偶的安慰?

如果有,你当时怎么做?

最近,你的小孩曾经公开反抗你的权威或故意违背你清楚的教导吗?

你想要阻止这种不顺眼的举动吗?

()是的()不是如果是,你要怎么做?

三违者受罚和自行负责教养孩子时使用违者受罚的方式可以非常有效且改变孩子的行为,让父母掌握全局取代孩子渐渐长大时打屁股的方式,也可以消除争执——特别是固执的小孩,并且帮助他们建立责任感,消除抗议和抱怨,同时积极地建立孩子的自尊心。

  所谓违者受罚的方式就是父母设计一种和孩子行为有必然关系的负面结果,比如孩子在墙上乱涂乱画,违者受罚方式的结果就是他必须把它清理掉。

  这种结果之所以说是负面的,那是因为孩子清理乱涂乱画实在一点也不好玩,还要占用自己玩耍的时间和精力。

  这样孩子就可以明白他的行为与受罚结果间直接的关系。

  例一:

爸妈告诉小基晚上要把脚踏车牵进车库,但他却常常把车子留在外面过夜。

  违者受罚的方式——如果小基再把脚踏车留在外面,就两天不许他骑车。

  这种结果对他而言是负面的,因为他很爱那辆脚踏车,就必须学会如何维护他。

  例二:

7岁的凯莉早上穿衣服时总是慢吞吞的,也不管是不是能在七点半出门;

但她必须在这个时间以前出门,否则上学就会迟到。

  违者受罚的方式——如果凯莉再次不能在七点半以前出门,那她晚上就得提早半个小时上床,这样第二天早上她才有精神准时上学。

  这样的结果是负面的,因为小莉最讨厌晚上提早上床。

  但这是必须的,因为睡眠充足才能让她早上有精神。

  例三:

小彬把篮球放在客厅,因为他常常打篮球,而且客厅门一开就是院子,把球放在客厅对他来说很方便。

  他不愿把球放在他的房间或储藏室里。

  违者受罚的方式——如果小彬再不把篮球拿到他的房间或储藏室,妈妈就会把篮球扣留一星期。

  这对小彬来说是负面的结果,因为他最喜欢的运动就是篮球。

  这样的结果也是必然的,因为他必须约束自己把东西放在该放的位置。

  爸妈已经在他的房间为他预备有放玩具的地方,如果现在他还想玩球,就必须学会把球放在该放的地方。

  有效使用违者受罚方式的原则:

1、如果你已经怒气冲天,那绝不可能有效地使用这种方式。

  2、先和孩子沟通。

  不论使用那一种纠正方式,都一定要先沟通。

  告诉孩子,如果再犯,必然会尝到违者受罚的结果。

  3、结果必须对孩子是负面的。

  你必须先了解孩子的喜好。

  4、结果必须和他的行为有必然的关系。

  换句话说,孩子的行为和父母设计的结果一定要有直接关系。

  5、让孩子有选择的自由。

  如果你正大发雷霆,就不要使用这种方式,因为你当时不会真心要人工合成选择的自由。

  个性强的孩子会试试看他是否真的有选择的余地,你不可以干涉孩子的决定。

  让他自己把事情搞砸了,他就会知道什么叫负责。

  现在就让他学会负责,总比长大才学会要好。

  如果他在3岁、8岁或15岁的时候没有承担一些责任,长大后也不知道该如果对事情负责。

  6、不要插手,让结果来纠正他的行为。

  让孩子自食其果,不要帮他。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点不忍心,就想一想这样的结果可以让他有正面的成长,以及有负责的行为。

  7、要确定你要他做的事是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而且所设计的结果也一定要合理。

  孩子也许能力很强,但却未必做过这类的事。

  如果是这样,就要他一边做,你一边有耐心地教他。

  通过对孩子管教时使用违者受罚的方式,家长还能学会如何使用自行负责的管教方式:

父母放手不管,让事情自然产生结果,孩子品尝到自行决定的后果后能引起他们自己的改正行为,因为这样的结果是他们不愿意的。

  让孩子领略自己某些行为的后果不仅能改变他们的一些行为、习惯,还有助于建立他们更强的责任感。

  但如果情况发生的后果具有危险性,有可能危害到孩子本身或他人,则不能使用这种管教方式。

5岁的文文,不想穿鞋子上游泳课。

  妈妈知道途中他必须经过停车场,而停车场的地面非常热,所以要他穿鞋子,但是文文强烈反对。

  以自行负责的方式解决——妈妈让文文不穿鞋子就去上课,让他自己去试一试。

  文文走到停车场,果然脚底烫得直跳,只好赶紧冲过去。

  他作出这决定因而自然尝到后果,吃到了苦头,下一次他就知道要穿鞋子了(如果他是个顽固的小孩,那可能就要多烫几次才愿意穿鞋,不过他终究还是会学乖的)。

外面好冷!

可是米雪不愿穿毛衣上学。

  她一再地抗议,为了穿毛衣的事显得极不耐烦。

  以自行负责的方式解决——妈妈就让米雪不穿毛衣去上学。

  结果一路上她冷得起鸡皮疙瘩,在学校一整天,她巴不得有件毛衣穿。

  因此下一次天气又变冷时,她就不会再吵着不穿毛衣了;

她乖乖地穿上毛衣,因为她可不想再受冻一整天。

8岁的梅梅非常健忘。

  每星期她总会有一、两次忘了带快餐上学。

  通常只要她忘了带,妈妈就会替她送去。

  以自行负责的方式解决——梅梅又忘了带快餐,妈妈这次不帮她送到学校去。

  梅梅觉得好饿。

1、一个6岁的小孩不小心把牛奶打翻在地。

  违者受罚的方式:

2、一个小孩早上起床后自已整理床铺,但上课时桌上仍然乱七八糟。

  他早已学会了整理床铺,而且也可以整理得很好,但他就是不愿做好。

3、5岁的伟强穿着沾满泥土的鞋走进厨房。

4、一个6岁的孩子常常把滑板、漫画书和玩具丢得满地都是。

5、7岁的维维骑自行车到附近车水马龙的大街上。

  爸妈已经告诉过他,只能在家附近的空地骑车。

6、5岁的安妮吃晚饭时老是不准时。

7、一个小孩进出家门时老是忘了随手关门。

8、4岁的小明很爱玩,每到尿急时还是不肯回家上厕所,以致常常尿在裤子上。

9、6岁的莉莉早上要去上幼儿园时,穿衣服总是慢吞吞的,也不管是不是已经七点半了。

  她必须在这个时间出门才不会迟到。

  (前面范例的部分已经提出一种必然的结果。

  请针对这些状况再举出一、二种结果。

  )违者受罚的方式:

四奖励父母在教养子女时,会不断使用教导、训练、纠正三个阶段的方法,奖励若用在训练的阶段上,会比用在纠正的阶段上更显效果。

  训练就是帮助孩子在曾经接受教导的范围内,养成习惯和发展潜能,即帮助他发展积极、正面的行为和习惯。

  在以下几种训练的情况里,可以使用奖励的方式。

  ·

接受小小的教训·

表现得很有礼貌·

做好家庭作业·

自动自发做家事·

晚上自己洗脸刷牙小孩子常常知道父母要他们做什么,而且也有能力做得到,但就是不愿意照办,这时就需要纠正。

  如果父母在孩子公开反抗或我行我素时,给他奖励来让他改变,就等于是贿赂。

  父母有时会不知道该用纠正或是训练的方式,那么就使用违者受罚的方式,这有助于改掉孩子无意识、没有任何预谋而形成的坏习惯。

  坏习惯需要反复训练加以纠正,此时奖励可以用来当作强烈而又积极的动机。

  1、奖励的形态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

  内在的形态是当孩子做得好或做对了时,他心里就出现了自我的肯定,他会觉得因遵循父母的教导而行而做得很好,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自尊自信也就成了最佳的奖励,且比外在的奖励更带来满足。

  外在的奖励使用得当也能积极地影响孩子的行为,进而激起他内在的回馈。

  外在的奖励最终是为了唤起孩子内心的自尊需要,否则就会流于贿赂和交换——他做任何事情都渴望得到奖励哪怕不是物质上的。

  外在奖励分为三种:

(1)表情和言语的奖励这是外在奖励最主要的形态:

包括称赞、欣赏的话语,拥抱和爱的表现,注意、嘉许的表情、微笑、动作等。

  

(2)活动或特别的待遇如让他可以晚睡一点,去公园,或可以与小朋友一起玩等。

  (3)具体的礼物如食品、玩具、书等。

  2、使用奖励方式的原则

(1)具体的礼物,特别的活动与待遇,表情和言语的奖励,三种要并用;

(2)不滥用奖励。

  太多的奖励特别是物质的奖励是有害的。

  当孩子面临成长的关键,以及需要借助奖励和训练来发展积极的习惯或行为时才使用奖励;

(3)依孩子的习惯慎选奖励方式;

(4)奖励方式要多样化,同一种方式用多时可能会失去功效;

(5)不以小事而给大奖励;

(6)尽量不用金钱作为奖励;

(7)不为日常例行的工作奖励他,该他正当完成的作业不必因他完成了作业而奖励;

(8)一旦你开始为某件特别的好行为奖励他,就绝对要执行下去,每当他有那样的表现就奖励他。

  3、如何给孩子奖励步骤一,多给予表情和言语的奖励对于孩子正在成长过程中学习的每一件事,都要用正面的方法来肯定他,而不是看见他不是的部分,要多用太棒了我以你为荣你比上次进步多了你居然做到了,很好一类鼓励的语言和表情。

  比如,孩子做作业对了70\%,错了30\%。

你进步多了,很好或你居然做对了70\%,太棒了。

  不可说:

你进步多了,居然做对了70\%,但还是有这么多(30\%)的错误。

  更不可说:

你真笨,居然有这么多(30\%)的作业做错了。

  步骤二,同孩子一起来训练并讨论奖励将父母教导过孩子但他知道却不遵行的规则,例如饭桌上的规矩;

写作业、生气时不可碰东西;

每天早上要在几点以前预备好去上学等——以积极的口吻列出来告诉孩子,使他知道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

  消极的口吻——不要迟到,不要玩水湿了衣服;

积极的口吻——要准时,要保持衣服干净等。

  同孩子讨论他想要的礼物,选择时以孩子的喜好而非大人的喜好为原则,首页12尾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