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4804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2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7.将“神舟七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

C2H8N2+2R=3N2+4H2O+2CO2;

其中R的化学式是()

A.N2O4B.NO2C.N2OD.NH3

8.某矿石样本含有如右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A.

B.

C.

D.

9.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载着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谊,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分子结构模型如图),下列关于丙烷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烷分子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B.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

8

C.丙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D.一个丙烷分子中含有26个质子

10.学化学、用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B.CO有毒且无色无味,使用CO作燃气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D.醋酸除水垢利用的是物理变化

11.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不同的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H2O2和H2O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氢元素和氧元素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钠元素和镁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中子数不同

12.小明根据如图所示的信息,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CO)化学式写成“Co”的原因.下列针对CO和C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一个钴原子中有27个质子②Co表示非金属元素

③C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④CO和Co都含有碳元素.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①③④

13.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4.溶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5gNaCl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一定增大

C.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D.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5.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A.②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电解水

B.

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

C.

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

D.

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二、填空题

17.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氯化钠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

②灯泡里充入氮气______;

③硅元素______;

④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______;

(2)合理利用化学知识,生活更科学、更美好。

①活性炭可以去除冰箱中的异味,说明它具有______________。

②洗洁精能除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作用。

18.“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

微粒C的化学符号是______。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

19.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页岩气是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气体,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垃圾分类从干湿分离开始”,这是北京市2021年正在大力推进的简易垃圾分类法。

资料:

“湿垃圾”是指植物类和厨余类垃圾,由于含水量高、易腐坏更适于发酵制沼气和肥料等。

除湿垃圾外的其他垃圾为“干垃圾”,经分拣后可分别被再利用。

下列生活垃圾应投入“干垃圾”桶的是______(填序号)。

A菜叶、果皮B旧纸箱、玻璃瓶C剩菜、剩饭

(3)氢气被认为是理想、清洁的燃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请再举出1种清洁能源:

______。

20.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如图1所示),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______________,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可得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溶液在生产、生活和实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实验步骤为计算、______、量取、溶解。

②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和水配置,则需20%的氯化钠溶液质量为____g。

(2)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①图一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序号);

要使NaNO3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②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填“甲”或“乙”);

甲、乙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的含义是______。

22.我们学习过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知道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两种因素有_______(填序号)。

A反应物的状态B气体的密度

C反应的条件D气体的溶解性

(2)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A﹣F)所示,请回答:

(提示:

装置C的多孔隔板,可以放置颗粒大小比孔径大的固体)

下表是初中几种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请你在横线上的空白处填上答案。

反应物

制取气体

发生装置(填字母)

收集装置(填字母)

大理石和稀盐酸

CO2

B或____

_____

锌粒和稀硫酸

H2

B

D或____

高锰酸钾

O2

___

E或D

(3)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石蕊溶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

(5)若使用图1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若通过连接图1和图2装置来测量氧气的体积,应将图2装置的c端与图1装置的__________(填“a”或“b”)端相连。

一段时间后量筒内的凹液面如图3所示,则集得氧气的体积是__________mL。

23.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仔细审题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

小明运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以下系列实验按图1所示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铝、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铝与稀盐酸刚接触时反应缓慢,一段时间后剧烈,产生气泡速率随着加快,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实验二:

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的顺序,小红提出按图2进行两步实验。

a.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b.试管②中现象是___________;

(3)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

如图3是实验室演示炼铁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甲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3实验处理尾气利用了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与氧化铁反应利用了一氧化碳的________。

四、计算题

24.某品牌补铁剂(见下图)的使用说明书部分内容如下:

(成份)本品每袋含富马酸亚铁0.1g,富马酸亚铁的化学式:

C4H2FeO4

(功能主治)用于各种原因(如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用法用量)口服。

儿童:

一次0.1g,一日1-3次;

成人:

一次0.2g,一日3-4次

(1)富马酸亚铁含有_____种元素,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富马酸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的石灰石(该固体的主要成分是CaCO3)中的CaCO3的质量分数,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取24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100克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1)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_____克。

(2)当稀盐酸加到_____克时,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3)求稀盐酸的质量分数_____(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参考答案

1.B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

A、炉火照天地中,燃料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

B、风雨、花落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符合题意;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中有蚕丝和蜡烛燃烧的变化,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江枫渔火过程中,燃料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C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干冰升华需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氧气有助燃性,能做助燃剂,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D、石墨可作电极材料,是利用了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

【点睛】

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

3.D

A、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伸入到瓶口处,故选项错误;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较多,故选项错误;

C、过滤应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应紧贴烧杯内壁,故选项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与桌面呈45°

角,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4.B

A、金刚石是非金属单质,水银是汞的俗称,是金属单质,钢是铁和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干冰(二氧化碳)、水、过氧化氢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C、空气是混合物,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是纯净物,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是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氯酸钾、硝酸铵都是化合物,石灰石中含有碳酸钙和一些杂质,是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

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5.C

据图可以看出,该模型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2种不同的原子,观察选项,由化学式的意义可知C符合题意。

6.B

A、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菠萝蜜的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故选项解释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A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2H8N2+2R=3N2+4H2O+2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C、H原子在反应前后相等,反应前有2个N原子,而反应后共有6个N原子,则R中有4个N原子,反应前没有O原子,而反应后共有8个O原子,则R中有8个O原子,又R的化学计量数为2,则R的化学式为N2O4。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2H8N2+2R=3N2+4H2O+2CO2,借助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所含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来推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R的化学式。

8.C

A、该矿石中不含有氯元素,故不可能含有氯化钙,故错误;

B、该矿石中不含氢元素,不可能含有水,故错误;

C、该矿石中含有硅元素和氧元素,可能含有二氧化硅,故正确;

D、该矿石中不含有铁元素,不可能含有硫化亚铁,故错误。

故选C。

9.A

A、根据丙烷分子模型,可看出丙烷分子由碳、氢原子构成,因此可说丙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但却不能说成丙烷分子由碳、氢元素组成;

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根据丙烷分子模型,可看出每个丙烷分子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构成,因此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

8;

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丙烷分子模型,可看出丙烷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构成;

D、根据丙烷分子模型,可看出每个丙烷分子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构成,每个碳原子中含有6个质子而每个氢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因此丙烷分子中所含质子数=6×

3+1×

8=26;

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可以直观地看出构成物质的分子的构成,依据分子的构成可推断物质的组成等。

10.D

A、氢气属于可燃性的气体,不纯时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B、CO有毒且无色无味,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室内通风,故选项说法正确;

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D、醋酸除水垢的反应中,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项说法错误。

D。

11.D

【解析】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的差异是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上的不同,故正确;

B、H2O是由水分子构成的,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故正确;

C、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正确;

D、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而不是中子数不同,故错误。

12.C

元素符号的书写要规范,该大写的绝不能小写,并且小写字母要写在大写字母的右下角。

元素周期表中四部分的意义分别是:

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

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故①正确;

Co表示金属元素,故②错误;

一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③正确;

CO中含有碳元素,CO中不含有碳元素,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C。

13.C

试题分析:

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正确;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正确;

C、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机制炭的着火点不能改变,错误;

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充分,正确。

故选C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4.D

A、5gNaCl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00%≈4.76%,A错误;

B、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也有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甚至减小,B错误;

C、析出晶体后的硝酸钾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错误;

D、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较大,在压强不变时,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D正确。

15.D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推理错误。

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故推理错误。

③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只含一种元素,但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推理错误。

④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C2H5OH,故推理错误。

推理不正确的有①②③④。

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6.B

A、电解水中,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

8,故选项图像错误。

B、氯酸钾分解产生氯化钾固体和氧气,因此剩余固体质量会有一定的减少,当氯酸钾分解完全后质量不再改变,故选项图像正确。

C、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加快了化学反应的速率,二者氧气的产量相等,故选项图像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选项图像错误。

17.Na+N2Si

吸附性乳化

(1)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其中阳离子是钠离子,其化学符号为:

Na+。

故填: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用作灯泡的保护气体,氮气的化学符号为:

N2。

③硅元素的化学符号为:

Si;

Si。

④由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中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氧元素显-2价,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2)①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故填:

吸附作用。

②洗洁精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乳化。

18.分子间有间隔N、H(或H、N)得Mg2+BCE

(1)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分子之间有间隔,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时,一部分水分子和乙醇分子相互占据了间隔,所以溶液体积小于100mL;

分子间有间隔。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N和H;

N、H(或H、N)。

(2)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

微粒C的质子数为12,可知是镁元素,最外层失去了两个电子,可知是镁离子,其化学符号是Mg2+;

得;

Mg2+。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B,因为B是氖气,属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C和E,因为它们的核电荷数相同。

B;

CE。

19.CH4+2O2

CO2+2H2OB2H2+O2

2H2O太阳能

(1)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CO2+2H2O;

CO2+2H2O。

(2)由题意可知,菜叶、果皮、剩菜、剩饭,都属于“湿垃圾”;

旧纸箱、玻璃瓶属于“干垃圾”。

(3)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所以方程式是:

2H2+O2

2H2O;

新能源有:

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等;

太阳能。

20.天平平衡装置没有密闭,气体逸出SO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数目和种类不变

(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天平平衡或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或质量为72.6g或指针左右等幅摆动;

,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装置没有密闭或气体逸出了。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①X的化学式是SO2,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可得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不变或原子数目和种类不变。

21.称量25B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甲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1)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称量。

②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该溶液,设需要需2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