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说课稿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角说课稿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46407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说课稿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角说课稿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角说课稿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角说课稿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角说课稿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角说课稿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角说课稿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角说课稿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角说课稿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角说课稿文档格式.doc

《角说课稿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角说课稿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说课稿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角说课稿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角说课稿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角说课稿文档格式.doc

使学生正确掌握“度、分、秒”的互化。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探究、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

经历在现实情境中认识角的数学活动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增强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角的定义、表示法及角的度量单位。

难点:

角的表示方法的选择与角的单位转换。

二、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认知水平,这节课我将采用启发探究和直观演示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启导学生观察、抽象、分析角的特征,揭示角的概念。

三、说学法

我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认识活动主体的作用,力求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克服学生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课本知识的倾向,通过多媒体演示等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启导学生通过感官和思维去观察、探索、分析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知识的内在联系,揭示形成角的本质特征,以求学生通过实践深化知识,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通过实例、复习导入。

多媒体出示实物图片,问学生这些图片给我们共同的形象是什么?

生活中你还碰到哪些类似的图形?

(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创设这一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堂。

接着再问,如图,是小学学过的什么图形?

A

OB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引出新课,让学生尽快地接触到本节课最本质、最重要的内容,学生会异口同声说是“角”,然后自然点题,进而强调角的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教师引导、探求新知

1、角的概念

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角,角是研究平面几何时常用的一种简单几何图形,首先要理解定义,那什么叫做角呢?

【设计意图】新课的引导,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复习的过程中,自然的引入新概念。

(静态)定义: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这个公共端点叫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角的两条边。

2、角的表示方法:

前面我们学过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那么角又如何表示呢?

【教学方法】请学生阅读课本,归纳总结角的四种表示方法。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并增强学生记忆。

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事后教师强调以下四条注意事项:

(1)这几种表示方法都不能漏掉角的符合“∠”,它与“<

”的区别。

(2)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顶点字母在中间;

如∠ABC、∠CBA

(3)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当顶点只有一个角时)如∠B

(4)用数字表示或希腊字母表示时:

必须在角的内部靠近角的定点处画上弧线,写上数字或希腊字母。

3、用旋转的观点定义角

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引出动态角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掀起学习浪潮,目的是通过演示和讲解,强化学生的视听感受。

从而得出角的第二定义

(动态)定义:

角也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4、认识平角和周角

通过多媒体角的动态演示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几个概念。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的设计,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两种概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

在不做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我们所说的角都指不大于平角的角

5、角的度量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已经知道:

1平角=180°

1周角=360°

度的定义:

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

的60分之一为1分,记作“1′”,即1°

=60′

1′的60分之一为1秒,记作“1″”,即1′=60″1°

=60′=3600″

【设计意图】加深对角的度、分、秒的认识,使学生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的互化。

(三)应用训练、引伸发展。

在学生学了新知识以后,当然渴望利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于是采用实际性的教学方式,根据分层次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设计题组进行巩固运用。

[知识巩固练习]

1、图中有几个角?

你能把它们表示出来吗?

能用∠O来表示其中任何一个角吗?

O

A

B

C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熟悉角的表示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在用刚刚学的知识回答问题后,得到激励和鼓舞,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例题讲解]

例1计算:

(1)1.45°

等于多少分?

等于多少秒?

(2)1800″等于多少分?

等于多少度?

【设计意图】巩固度、分、秒之间的互化,加深对角的大小的理解。

[仿例练习]

如图,写出符合条件的角。

(1)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

(2)以B为顶点的角(3)图中共有几个角(小于平角的角)

A

E

【设计意图】巩固角的表示方法,同时训练学生认识复杂图形中的角,再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熟悉角的表示方法,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增加学习的信心。

(四)总结归纳,强化体系

课堂小结:

一节课下来,你学习了什么知识?

掌握了什么方法?

你还有什么想法和疑惑?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角的定义,谈谈表示角容易出现的问题,从而完善认知结构。

(五)作业设计

习题4.3一、知识技能1、2

二、问题解决3

【设计意图】这组练习可依次来巩固今天所学知识,可以为下节课所学内容做铺垫。

(六)板书设计

§

4.3角

一、定义

(1)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角的两条边。

(2)角也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二、表示方法

(1)一个大写字母:

∠AB

1(a)

(2)大写字母:

∠BAC

(3)数字:

∠1A

(4)希腊字母:

∠aC

三、单位和换算

=60′,1′=60″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