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8616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严复、《原强》)

15、最早翻译出版的西方社会学著作,一本是章太炎翻译日本岸本能武太的_________,一本是严复翻译的斯宾塞的_____________。

(《社会学》、《群学肄言》)

16、中国社会学界最早的社会调查是1914-1915年间,对305名洋车夫生活情况的调查。

(北京社会实进会)

17、1928年10月,上海和南京等地的社会学教授在上海成立,1929年7月出版。

(东南社会学会、《社会学刊》)

18、中国社会学社的主要发起人是____________。

(孙本文)

19、_________在《原强》一文中首先介绍了斯宾塞及其社会学。

(严复)

20、第一个为社会学正名,从科学、政治上恢复了社会学荣誉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胡乔木)

21、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怀特深入美国波士顿的意大利贫民区,进行实地调查,写出了名著。

(《街角社会》)

22、最早、最深刻、最系统的冲突论是____________。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

23、科塞站在功能论的内部提出了(功能冲突论)

24、达伦多夫提出了。

(辩证冲突论)

25、交换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

(相互的交换过程)

26、符号互动论又称,是一种侧重从角度研究社会的理论。

(象征互动论、心理学)

27、社会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

28、_________是社会关系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社会生活的开拓者。

(人)

29、在西方社会形成两种不同的看待社会和个人的理论观点: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实论)

30、德国社会学家__________是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把个人的社会行动视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韦伯)

31、提出了社会事实的概念,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归根到底是一种_____________。

(涂尔干、集体意识)

32、人的社会关系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而建立的社会关系体系。

(一定生产关系)

33、帕森斯把人类社会分成四大系统是即A-G-I-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社会、人格、行动)

34、A-G-I-L含义:

A是__________、G是__________、I是_________、L是___________(适应环境、实现目标、统一内部、维持价值)

35、创立“交换理论”的社会学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霍曼斯、布劳)

36、“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布鲁默、戈夫曼)

37、___________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称文化元素。

(文化特质)

38、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它们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__________.(文化集从)

39、模式,就是相对稳定的样式,人们看得见、感觉得到的。

________________是指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而与其他文化模式互相区别。

(文化模式)

40、____________是文化整合功能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

(价值整合)

41、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提供知识、积累成果)

42、文化的反功能一般发生在两种情况下:

一是发生__________________时,精神文化会对物质文化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另一种情况是发生在反文化群体和某些亚文化群体中。

每个社会除了主流文化之外,都存在着一些_____________,也称亚文化。

(文化滞后现象、次属文化)

43、文化冲突的根源除了民族性外,更有性。

(阶级)

44、文化传播要有媒体,最原始、最基本的媒体是________,人的________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体。

(人、流动)

45、文化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特质、文化集丛、文化模式)

46、人类学家林顿把文化传播分为三个阶段__________阶段_________阶段___________阶段(接触与显示、选择、采纳融合)

法律的社会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惩罚功能、威慑功能、教育功能)

宗教是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规范,是集信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于一体的复合体。

(观念、组织、制度)

47、美国心理学家在《童年和社会》中把个人心里成长的历程分为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

48、强调人的社会化是持续一生的思想,他把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分为六个阶段。

(哈维格斯特)

49、我国的人的社会化的基本目标,就是___________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的新人,__________是一种常见的发展社会化过程。

(培养适应建设、成人教育)

50、再社会化有两种基本类型:

一是________再社会化,即个人主动地、自觉地适应新的社会生活,通常称为自觉改造。

二是_________再社会化,一般是通过特别机构和特别途径强迫进行。

(主动、强制性)

51、____________是人们学习并获得维持生存状态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本领的过程。

(生活技能社会化)

52、____________是人们认知与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

(价值观念社会化)

53、____________是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

54、____________是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

(行为社会化)

55、社会化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传承功能、社会稳定功能、个人自我完善功能)

56、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是__________社会化、___________社会化、_______社会化、_______社会化、______社会化。

(生活技能、价值观念、政治、行为、角色)

57、社会化的类型有______社会化、_______社会化、____社会化、_____社会化、_____社会化(基本、继续、再、正向、反向)

58、__________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实践、观察学习、角色扮演、知识积累)

59、米德所作的《心灵、自我和社会》中认为“_________”是社会互动的产物。

(自我)

60、____________提出了个人空间的理论。

(霍尔)

61、交换分为两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交换、非物质的交换)

66、构成交换的四个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付出、回报、效益)

67、冲突的根源是因为某种社会资源的__________。

(稀缺)

68、_________,作为社会互动中的最主要的符号系统.(语言)

69、非正式群体不是由上级社会结构组织起来的,而是在成员个人______的基础上建立的。

(倡议)

70、内群体和外群体是以成员对群体的___________为标准,而进行一种群体分类。

(心理归属)

71、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初级群体的功能出现了______和_______的现象。

(衰退、外移)

72、初级群体的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邻里、伙伴群)

73、__________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状况,它是家庭中的代际结构和人口结构的统一组合形式(家庭类型)

74、现场控制又叫____________,是对正在实际进行操作的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____________,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始终指向组织的目标。

(同步控制、指导和监控)

75、组织控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76、韦伯把历史上出现过的合法统治归纳为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统型、魅力型、法理型)

77、组织决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_____________,第二阶段_______________,第三阶段_______________.(情报阶段、设计阶段、抉择阶段)

78、巴纳德提出了_______________观点,认为组织的存在和成功取决于在组织成员的____________之间所维护的平衡。

(组织平衡论、贡献与满足)

79、科层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的。

(马克思.韦伯)

80、组织行为理论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而来的组织管理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

81、X理论是是指一种_____________的管理理论。

(专制型)

82、Y理论是一种人道主义_____________的管理理论。

(帮助型)

83、社会制度的形成,一般通过两条途径:

一是_____________,即从民俗升格为民德,再从民德发展为制度;

二是____________。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制度如政治、思想文化等制度,一般都是通过立法形式制定的。

(自发形成、立法产生)

84、萨姆纳认为社会制度起源于人类的四种基本需要,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饥饿、爱情、虚荣、恐惧)

85、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制度是____________制度、_______制度、_______制度、_______制度、________制度。

(婚姻家庭、经济、教育、政治、宗教)

86、合作的类型有________合作、_____________合作、_________合作、_______合作、________合作。

(自发性、制度化的传统、指导性、契约式、其它)

87、显性的冲突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争论、拳斗和械斗、仇斗、战争、法庭诉讼)

88、从群体目标特点上,可以把利益群体分为________利益群体、_______________利益群体、________利益群体(经济、政治与社会、社会公众)

89、从群体组成形式上,把利益群体分为________利益群体、_______利益群体、_______利益群体。

(机构性、社团性、自组性)

90、社会制度的形成,一般通过两条途径:

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自发形成、立法产生)

91、政治制度的主要功能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是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规范社会秩序、管理公共事务)

92、社区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作了经典阐述。

(滕尼斯)

93、科学管理理论认为,为了使组织更有效地实现他的目标,必须是组织的结构和过程科学化和合理化,其代表人物是和。

(泰罗和法约尔)

94、20世纪对当代社会的城市社区的研究最著名的的学派是_______________。

(芝加哥学派)

95、中国学者自己的社区研究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

(乡村建设运动)

96、我国农村社区的两种形态:

和。

(散村、集村)

97、社区的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区位、经济、文化、组织)

98、20世纪20年代,中国研究社区较著名的学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开道、许仕廉、李景汉、晏阳初)

单位制逐渐消减表现在两个方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体制外人员的增加、传统单位的功能性转变)

99、韦伯认为阶级是由于不同而产生的。

(人们的市场能力和生活机遇的)

100、是将个人和国家直接联系起来的制度化的中介,是中国经济、政治生活的基层组织形式;

我国的人事管理制度将社会成员划分为干部、工人和农民基本的三类。

(单位制度)

101、美国社会学家提出了竞争式流动和赞助式流动的概念。

(特纳)

102、我国农民大体上分为______个阶层。

(12)

103、城镇阶层结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阶层结构大体分为_________个阶层。

(16)

104、生物学解释是从个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性特征来解释偏差行为发生的原因,它假定有些人天生就是不守规矩的人,因而主要着重于寻找偏差行为者的个人生理特质,尤其强调_________的作用。

(遗传因素)

105、默顿认为存在两种社会规范,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范,如获得财富和好名声等;

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范,如经商或从政等。

(社会对个人所追求目标、个人追求目标所使用的手段)

106、社会成员接受了社会规范的目标,但却无法获得实现这些目标的合乎规范的手段,这时就产生了________。

(失范)

107、社会流动的制约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因素、自然因素、地区发展因素、制度因素、政策因素、个人因素)

108、身分制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套非财产所有权为标准的社会分层制度体系。

(户籍、工作单位、人事管理)

109、离退休人员阶层包括回乡居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部、职工、专业技术人员、村级退休干部)

110、食利阶层,指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谋生的人员。

(出租房屋租金、银行利息、放贷)

帕累托的社会分层理论主要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是一个抑制系统、精英理论)

111、_________,是既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摒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如精神病患者、无赖、流浪汉等。

(退缩主义)

112、___________,是指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替代。

(当这种偏差行为涉及政治领域时,通常也称为革命)。

(反叛)

113、文化传递理论也称为亚文化理论。

它把社会文化分为两种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流文化、亚文化)

114、偏差行为的解释一般来说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学解释、心理学解释、社会学解释)

115、心理学解释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主要理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分析理论、行为理论)

116、社会病理学把违背道德期望的人和事物视为“____________”,也就是社会问题。

(病态的)

117、社会解组的三种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序状态、文化冲突、价值崩溃)

118、恐怖主义的四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治性、暴力性、不可预测性、象征性)

119、根据恐怖主义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五类_______________组织、______________组织、_______________组织、_______________组织、_______________组织(民族主义恐怖、极端主义恐怖、极左翼恐怖、极右翼恐怖、黑社会恐怖)

120、后工业化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在其代表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首先提出。

(贝尔)

121、全球化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的。

航海技术的突破、日心说和近代地理学的出现使人类第一次具有了全球意识;

(萌芽阶段)

122、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的开始阶段,此时主义、主义问题成为讨论主题。

(民族、国际)

123、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起飞阶段,因大屠杀和原子弹的使用而备受关注的人类本性和前景使“”问题成为讨论主题。

(现代性)

124、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的增强阶段,正式成为讨论的主题。

(全球化问题)

125、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

(加芬克尔)

126、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

(价值要素、规范要素)

127、用一种社会事实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的著作是涂尔干的。

(《自杀论》)

128、孔德认为社会学是研究________的科学,涂尔干认为社会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的科学,韦伯认为社会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的科学,索罗金认为社会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的科学。

(社会、社会事实、社会行为、社会关系)

129、社会变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然性、前进性、非直线式、、全面性)。

130、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为导向功能、行为调控功能、文化创新功能、社会化促进功能)

131、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遍性、特殊性、复杂性、群体性)

132、社会变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然性、前进性、非直线式、全面性)

133、家庭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功能、______功能_、______功能。

(规范性行为、经济生活、精神生活、教育、抚养、赡养)

134、农村社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密度低、经济活动相对简单、社会结构相对简单、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变迁比较缓慢)

135、人类全球化的四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萌芽阶段、开始阶段、起飞阶段、增强阶段)

136、全球化第一个阶段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的萌芽阶段。

对这个阶段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航海技术突破、日心说出现、近代地理学出现、人类第一次具有了全球意识)

137、社会互动的理论有一、__________、二、__________、三、__________。

(符号互动论、拟剧论、常人方法学)

二、名词解释。

1、研究:

是指以科学的态度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

2、实地研究:

又称田野调查,是一种深入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是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首先提出的)

3、社会实验方法:

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4、社会关系:

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

5、对立关系:

人们的相互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对立或相互否定的一种社会关系。

6、人口资源:

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

以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结合起来的人口资源是社会的基本要素。

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重属性。

7、人力资源:

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体现了包含在人体内的生产能力。

8、人口数量:

是对人口资源的量的规定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

9、人口质量:

也称人口素质,是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等。

10、自然资源:

是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11、可持续发展:

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

12、道德:

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解人们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

13、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精神文化,甚至是专指艺术、音乐、体育等。

14、习俗:

也称民俗,是指历代相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