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8813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字教案文档格式.docx

2、你除了这个名字,还有别的名字吗?

别人会怎么叫你?

3、你愿意为朋友取一个即特别又好听的名字吗?

 

6、名字的故事

对于孩子来说,自己的名字是熟悉的,通过朝夕相处也能叫出班级中其他孩子的名字。

进一步认识了解自己及他人的名字,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记录从粗略到细微发现了每个人名字的不同,这既是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幼儿感受个体的多样性。

近阶段我们正在实施主题活动《我们的名字》,通过早期阅读活动已经让幼儿初步认识了自己的名字,了解了自己名字的汉字结构,通过比较认识了自己名字和别人的不同。

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还注意到了关于名字的其它知识,有的孩子在探索中发现名字的意义也是各不相同,这激发了幼儿继续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

但对于自己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幼儿了解得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我们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讲述名字的故事的机会,设计了《名字的故事》的大班语言活动方案。

活动前我们请家长与孩子谈谈孩子名字的含义和故事,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大胆的交流表达,了解自己名字的与众不同以及家长对自己的期望,激发了孩子爱父母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地交流关于姓名的由来,讲出自己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

3、知道我们的国家是多民族,各民族人民的名字各不相同,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活动准备:

1、先请幼儿向家长了解自己的名字写法、含义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有幼儿名字的一张海报

3、大黑板一块

4、把画有其它民族人物,并在人物图片下写有对应的有民族特色的名字的海报张贴于阅读区

5、《百家姓》的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1、出示写有幼儿名字的海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幼儿到海报上找出自己的名字。

(学习用“这是我的名字,我叫***”的句子响亮、神气地表达)

3、小组讨论:

我们的名字都一样吗?

原来,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名字有两个字,有的名字有三个字,还有一小部分的名字是由4个字组成的。

有的名字中有个别字是一样的。

1、认识了解名字中的第一个字,知道这就是姓。

2、引导幼儿了解姓的由来。

3、讨论,自己的姓可以改掉吗?

请幼儿尝试说出自己的理由。

我们的姓氏由来于我们的父母,有的孩子是跟爸爸姓,有的孩子跟妈妈姓。

5、让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其它姓氏。

(幼儿举例,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以擂台赛的方式进行讲述,以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一共有十几亿的人口,所以有好多的姓,那么多的姓我们就叫他百家姓。

(出示《百家姓》的图书),鼓励小朋友和父母一起了解百家姓。

三、说说我的名字的故事

1、教师提问:

你们的姓是跟爸爸妈妈的,不是随便起的,那你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小秘密吗?

2、幼儿两两结伴交流讲述自己名字的故事。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名字的故事。

原来我们的爸爸妈妈不是随随便便给我们取名的,都是有一定意义,表达了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和对我们美好的祝愿。

四、活动延伸

(一)、1、幼儿交流自己的其他名字,如:

乳名、昵称……

2、为朋友取一个既特别又好听的名字。

(二)、阅读区活动。

了解其它民族人民的名字,通过交流讨论认识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风土人情各具特色。

活动反思:

1、教育家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

学前期的幼儿可以说是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他们生机勃勃,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世界。

我们就利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为幼儿语言学习的内容,以此引导幼儿发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语言学习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通过活动的开展,幼儿从多个方面认识了解了自己的名字,从父母付与我们的名字的含义中,知道了家长对我们的期盼和良好祝愿,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热爱父母的情感。

3、幼儿认识了解百家姓,是对幼儿进行中华古文化的熏陶,激发幼儿对中华古文化的兴趣,了解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4、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尊重每一位幼儿,为孩子创设了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给予了幼儿更多的与同伴交流讨论的机会,有效地实现了语言活动中,让幼儿敢说,想说,乐意说,有机会说的教育目标。

[大班]综合活动:

名字的故事-教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名字,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和名字背后的故事。

2体会家长对自己的期望,增强自信心。

*事先了解自己名字的写法、含义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写有幼儿名字的各色小纸片,分散地贴在大黑板上。

*彩色铅笔、彩色纸。

一、找找我的名字。

1、教师启发性语言:

“今年,我们的家乡—南泉变化可大啦!

许多人家都搬迁,住上了新楼房,这不,你们瞧,在太湖边又造了许多新房子。

(出示写好名字的房子纸片)你们想拥有这些房子吗?

2、(取下一张)“想知道这座房子的主人是谁吗?

”(看名字,念出答案)

3、“你们也想做房子的主人吗?

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吗?

4、请幼儿找出自己的名字。

二、说说我的名字。

1、找出写有自己名字的小纸片,大声地念出自己的名字。

2、教师示范说说自己的名字:

“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老师也有好听的名字,我的名字叫***,这个名字是我的爸爸妈妈为我取的,里面还有一个好听的小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教师说说自己名字的故事,并表示出自己很喜欢自己的名字,而且很感激父母。

3、“我知道每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为你们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而且名字后面都有一个神奇的小故事,你们愿意说给大家听吗?

”请幼儿自由地向同组同伴或邻座介绍自己的名字的含义,以及爸爸妈妈给自己取名字的小故事。

4、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名字的故事,注意引导其他幼儿安静倾听。

5、教师小结:

“刚才小朋友都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其中有的名字中有动物的名字,象老师的名字中有‘海燕’,有的名字中有表示季节的,有表示花草的,有表示远大理想的,有表示……”

三、猜猜谁的名字

教师出示几张图:

“请小朋友猜一猜,这张图画上的内容表示谁的名字?

”幼儿猜测。

四、为自己取个别名。

1、“你有别的名字吗?

是什么?

”请幼儿回答。

2、教师示范取别名:

“老师除了爸爸妈妈给我取的名字外没有别名,但我很想自己取个名字,因为我最喜欢冬天下雪的时候,那美丽的雪花飘落下来,既轻盈又洁白,所以我想给自己取个别名叫‘白雪’,好听吗?

3、“你想自己为自己取个名字吗?

4、“想一想自己最喜欢什么?

最想向谁学习?

平时的动作、习惯象什么?

想想什么最能代表自己?

(如我的动作很快,就象一阵风;

我很爱干净,就象小花猫……)”教师启发幼儿思考。

5、试着给自己取一个特别的名字,并告诉同伴自己取名的理由。

五、画画自己的别名

1、“小朋友都为自己取了个特别的名字,你想把它记下来吗?

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下来呢?

”幼儿讨论方法。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进行绘画、制作,要求幼儿画在原有名字的下面,并能让大家从画中看出自己名字的含义。

六、共同布置墙面“名字的故事”

1、教师:

“你们想把自己的名字给大家看吗?

那就请画好的小朋友把它展示出来。

2、教师帮助幼儿展示作品,布置于主题墙面“我的名字”。

大班社会:

《中国人的姓名》

设计思路:

《纲要》指出: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

”大班幼儿基本认识自己的名字,一个个名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凝聚着父母对孩子深厚的爱和殷切的期望,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为了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姓氏文化,萌发对中华文明传承的兴趣,我设计了本节大班社会活动《中国人的姓名》。

1、知道中国人的姓名由姓和名组成,两代人或几代人是同姓的。

2、了解中国的姓氏文化,萌发对中华文明传承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课件,姓氏树。

知识准备:

幼儿认识自己的姓名,知道自己姓名的由来。

活动过程:

一、导入相互介绍。

1、幼儿在大屏幕上找到自己的姓名,并介绍自己姓名代表的含义。

2、提问:

你们知道我的姓名吗?

我叫高霞,我妈妈希望我像天上的彩霞一样美丽。

二、知道中国人的姓名是由姓和名组成。

1、提问:

平时大家怎么称呼我?

为什么叫我高老师,而不是王老师或李老师呢?

原来姓名是由姓和名组成的,姓在前名在后,我姓高,名叫霞,你知道你姓什么?

名叫什么吗?

(讨论)

2、让幼儿观察姓氏树,请幼儿找到自己的姓。

3、同姓的小朋友站在一起并相互介绍。

三、了解家里还有谁和自己同姓。

1、讨论:

在家里都有谁和你是同姓的呢?

小结:

在一个家庭中你可能和爷爷、爸爸、叔叔、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是同姓,因为你们是一家人。

家里还有谁和自己不同姓呢?

3、结合课件,了解姓氏代代相传。

四、观看课件,了解中华姓氏的渊源。

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个姓氏吗?

其中最常用的就有一百多种写在了《百家姓》这本书里,如果想了解的更多就到新郑的中华姓氏广场,姓氏墙上刻着三千多种姓氏。

这么多的姓是由谁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呢?

利用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我们都是炎黄二帝的后代。

五、了解伟人和名人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1、观看课件,让幼儿说出他们姓什么?

名叫什么?

做了哪些了不起的事?

2、教师小结:

我们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姓氏文化历史,同时做为炎黄子孙,在中华民族还有许多人做了许多了不起的事,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下次上课时再来聊聊!

大班社会活动:

百家姓

  

1、大胆地交流关于名字的由来,了解自己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

  

2、通过讲解、讨论,了解百家姓的含义。

 

3、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激发幼儿认识百家姓的兴趣。

1、事先请幼儿向家长了解自己的名字的写法、含义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写有幼儿名字的海报,贴在黑板上。

一、出示写有幼儿名字的海报导入  

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吗?

并学习用“这是我的名字,我叫ⅹⅹⅹ”的句式表达。

3、教师:

4、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每个人的名字都不一样,有的名字有两个字,有的名字有三个字,还有一部分是四个字的。

二、寻找姓的秘密  

名字中的第一个字是什么?

你们的姓是怎么来的?

能不能改姓呢?

为什么?

宝宝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所以,有的孩子是跟爸爸姓,有的孩子是跟妈妈姓。

你姓什么?

你知道有哪些姓吗?

4、幼儿讲述,教师记录。

三、巩固认识自己的姓氏  

你的周围有没有和你同姓的人?

你知道哪些人和你的姓一样吗?

2、教师:

我们中国的地方可大了,一共有十几亿人口,所以有好多姓,那么多的姓在古代就编成了一本书,我们就叫它《百家姓》。

3、教师出示《百家姓》的书,并读一读百家姓的内容,让幼儿感知丰富的姓氏。

四、探索名字的奥秘  

我们小朋友的姓是跟爸爸或妈妈的,不是随便起的,那你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小秘密吗?

2、鼓励幼儿讲述家人给自己取名字的过程或意义。

3、教师小结:

原来我们爸爸妈妈不是随便给我们取名字的,我们小朋友的名字是有一定意义的,表达了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期望,和对我们美好的祝愿。

五、结束活动:

《我为朋友取名字》  

教师:

喜欢自己的名字吗?

你除了这个名字,还有别的名字吗?

你愿意为朋友取一个既特别有好听的名字吗?

对于这一知识的接受,幼儿还是较容易的。

对自己的姓的认识,及其含义也较有兴趣。

一个个七嘴八舌的要讲一讲。

在这一结束活动中,幼儿能很积极地说出自己名字的好,发言较热烈。

活动反思:

《百家姓》原本是很复杂的,特别对于孩子来说,由于知识的匮乏,更是很难理解这其中的由来与奥秘。

那作为老师应该诠释的使它变得简单明了,让孩子轻松与之碰撞、对话、并产生情感!

而我的这堂课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可以说孩子只是在我的讲解中,粗略的了解了一下,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并产生兴趣。

我想首先是我没有重视这堂社会课,总觉得就是一堂副课,稍稍讲讲就行。

有了这样的心理,我就再也没有事先去查阅相关的知识。

那么一个连自己都不太明白的老师还怎么去给孩子生动的讲好这一课呢?

我想我应该去弥补一下。

大班语言教案:

了解中国人名字中的姓,感受传统姓氏文化的特点,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1、16个幼儿(要有同姓的)2、白板   3、记号笔 4、白纸 5、名人照、录音、《百家姓》前16姓

一、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

1、老师:

我是###,介绍一下你自己,你叫什么?

——幼儿介绍。

异地教学时,这环节,既很利索地缩短了陌生师生的距离,又直接导入活动。

二、知道百家姓

1、找自己的姓

1]你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介绍的名字,是由姓和名组成的。

我姓“应”(出事汉字“应”)。

你姓什么?

——大家一起说,为了加快活动的节奏。

2]这里有一些中国字,你去认一认,有你的姓吗?

请你把它(卡片)拿来。

——一起念一遍。

3]这里有多少姓?

——让孩子自己数,大班孩子有自己的数数方法。

活动中:

幼:

我没拿到……

师:

你的姓,这里有吗?

 

点头。

这里有多少姓?

11个……13个……

4]那我们在座的伙伴有几个?

孩子数:

16个。

5]我们16个人,怎么会只有13个姓呢?

(引发对同姓者的关注)。

因为我姓李,他也姓李……还有,他们两个是一样的姓……

2、共同的姓

1]你们是同姓,哦,我们伙伴之间有同姓的。

嗳,你家里谁和你同姓?

爸爸和我同姓……爷爷和我同姓……弟弟和我同姓……姐姐和我同姓……妈妈和我同姓……

一般地说,家里大多数的爷爷、爸爸、你、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和你同姓,(也有少数是妈妈和你同姓——如果班上没有与母亲同姓,就不说。

2]除了班上、家里,有和你同姓的,这里那么多老师,有和你同姓的吗?

请你去问问、打听打听。

老师:

你有兴趣去打听打听,有谁和你同姓的?

有兴趣地去问问

3]来说说,你找到几个同姓的?

——这里要掌好节奏。

时间不宜长2~3分钟。

我们有时间限制,倒数10、9、8、7、……好,请各就各位。

(等坐定)你找到和你同姓的人吗?

找到……没找到……

请找到的先来说说,你找到了几个?

我们写“人”一笔表示一个人。

……找到的人不多,5人……请一个没找到的:

“你是怎么找的?

你问问。

”幼儿:

“谁姓赵?

哦~这样问怎么找得到呢?

礼貌一点啦(俯身在其耳边:

请问谁姓赵?

请问哪位老师姓赵?

(立刻有人举手)。

数一数……3个

(边纪录边)谁有兴趣来找找?

(举手的幼儿很多,并且用礼貌的语言询问。

老师关注:

“看,这样说才找得到”。

看找到同姓的过半就行)。

看看,这里那么多人中,哪个姓是最多见的姓?

黄!

你怎么知道?

有7笔……有7人……

4]同姓是亲人。

同姓的人还多着呢。

可是,怎么会有那么多同姓的人呢?

你仔细看看,你家里和你同姓的爷爷、爸爸、你,你们怎么会同姓的呢?

那是因为爷爷把姓传给了他的后代爸爸,爸爸又把姓传给了他的后代你、哥哥姐姐,家里那些和你同姓的人是一家人!

是亲人!

那么,班上和你同姓的人是一家人吗?

不是。

其实啊,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同姓的人是一家人,同姓的人是亲人。

 再看看,班上同姓的人,有没有一点像亲戚的样子?

——让孩子体会,我们中国人都是一家人,体会同姓之间那种血肉相融的感觉。

他们有一点像的……我和同姓的老师也有一点像的,我们都是双眼皮……

3、不同的姓

1]找不同姓的人

除了这些姓,你还知道别的姓吗?

幼儿愣了一下,我追问:

“你妈妈姓什么?

”——同时提示“这里没有的别的姓”,引导孩子用排除法思考。

……

2]请找找这里,哪些老师和我们不同姓的?

找到了,请老师用小纸片写下来。

——幼儿寻找。

过程中,老师提示:

知道怎么找了?

幼儿边找边贴在展示板上。

看看。

幼儿惊呼:

真多啊!

3]百家姓

(顺势)知道吗?

中国人的姓远远不止这些。

——音乐:

祖海《百家姓》。

一则可以营造一种震撼的气氛,二则可以引导孩子静心于下一个环节。

(出示《百家姓》的前十五个姓,与歌曲同步地)中国人的姓还远远不止这些(重复是为了加强表达)。

属于中国人姓名中的姓,有500多个呢,这本《百家姓》里全记着,只要是中国名字,你的姓在《百家姓》里一定找得到。

这些姓啊,由我们的祖先,传给他的后代——儿子、孙子,一代一代,子子孙孙,一直传到了我们这里。

哦~你们还会传下去吗?

传给谁?

对,由你、你的子孙,一直传下去。

只要有中国人,就一定有百家姓;

只要一叫出我们的姓名,世界上的人就知道:

我们是中国人。

——这里大段的内容由老师娓娓讲述,所以,会有些沉闷。

于是,在这里插入“你的姓传给谁”这样的问题,即了解孩子是否理解“传承”,又可以调节气氛。

孩子不理解,所以纷纷要“传给妹妹、姐姐”。

于是,在这里预设“传给后代”,孩子即刻理解,反应出“我要传给儿子”。

一个女孩:

我可以传给儿子吗?

女的可以传吗?

我接应:

可以,只要你和家里人商量好,因为一般是男的传的。

三、了不起的中国人

1、这些都是中国人,你能叫出他们的姓名吗?

(一一出示了不起的中国人的相片)哪些人与你同姓的?

2、这些人因为很了不起,才让世界人民知道他们的名字。

你想办法了解一下,与你同姓的那个名字,做了哪些了不起的事情?

我们以后再来聊聊

大班社会活动《百家姓》的三次调整

论文提要:

这次的“一课三研”活动,始于对特级教师的一节公开课的模仿,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研讨,充分发表各自的观点和建议,相互启发,不断反思,好的建议在实践中得到及时跟进,通过与特级教师的3次‘PK’,不管是执教者还是参研者都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第一次活动

第一次“PK”,小季老师心灰意冷:

“唉!

人家应老师那么轻松,我怎么感觉那么‘累’呢?

第二次活动

特级教师设计的方案,很完美,我自己认为这次组织的比较成功,层次清晰环环相扣。

但我完全是照搬,想不到有什么要修改的。

第三次活动

这些活动从开始时的一味模仿,到现在融入了自己与集体的想法与智慧,在组织活动时,从一味地背教案到对幼儿的充分尊重、信任、引导,从“牵”着幼儿的鼻子走到引发幼儿的好奇、兴趣、自主探究,我觉得收获很多。

我们的思考:

堪称经典的设计为什么成功?

我们从中可以借鉴些什么?

怎样才能在模仿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与特级教师“PK”

——记大班社会活动《百家姓》的三次调整

活动背景:

去上海参加一次培训学习时,观摩了特级教师应彩云的一节大班集体活动《百家姓》,听完之后,同去的两位老师感慨万千,赞不绝口:

哎呀,到底是特级教师,复杂的《百家姓》通过她的诠释变得简单明了,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轻松地与传统文化碰撞、对话、产生情感,她与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多么亲切、自然……最后加一句:

“我们这一辈子都甭想学上!

不久,幼儿园里开展主题活动“我是中国娃”,观摩者之一的季老师说:

“我想模仿应彩云老师组织《百家姓》活动,可以吗?

”我说“行,就与特级教师PK一下。

1.感受姓氏的丰富

2.体验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小卡片、背景音乐、明星图片等

活动实录:

1.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姓名。

教师将幼儿的姓记录在卡片上。

2.在家里你和谁同姓?

(幼儿大部分说和爸爸、爷爷同姓,也有幼儿说和妈妈同姓,有一名幼儿说和外婆同姓,季老师感到很惊讶,挥手示意他坐下。

小结:

大部分小朋友都跟爷爷、爸爸同姓,同姓的人是一家人。

这时有一名幼儿说:

“妈妈和我不同姓,我和她不是一家人。

”季老师满脸通红,装作没听见,赶紧提问:

“在座的客人老师有没有人和你同姓?

生活中有和你同姓的吗?

”小季老师鼓励幼儿站到前面与客人老师互动,幼儿表现扭怩,问话不连贯,没有注意礼貌用语。

3.除了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