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9821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0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强烈推荐乌吐布拉克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采、选、尾矿库及其矿区内公用辅助设施;

(5)采用国内外已有的较为成熟的先进技术、生产工艺及装备;

(6)总图布置及露天开拓方法的设计应充分利用现在的地形、地貌,以减少基建工程量,缩短基本建设周期;

(7)积极采取先进的采矿生产和矿山经营模式,合理综合利用资源。

1.5建设条件

1.5.1资源条件

乌吐布拉克铁矿由Fe1、Fe2、Fe3和一个盲矿体组成,总储量为996.01万吨,其中332资源量481.81万吨,占总储量量的58.41%;

333资源量514.2万吨,占总储量量的41.59%,矿体上部较厚,下部较薄且有夹石,矿石磁性铁平均品位30.09%,资源条件尚可。

详查地质报告已经阿勒泰曼普资源勘查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委员会初审。

待详查地质报告评审备案后可作为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5.2开采条件

乌吐布拉克铁矿床(蒙库铁矿床东段)产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下亚组第二岩性段(D1KI2),赋矿岩石为含磁铁黑云变粒岩、黑云变粒岩、角闪变粒岩、磁铁变粒岩、浅粒岩条带夹斜长角闪片岩、斜长角闪岩、铁矿透镜体和大理岩透镜体,受层位、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所控制,该矿床成因属喷流沉积-变质改造-岩浆热液叠加富集型多因复成铁矿床。

1~3号矿体在地表上部品位好,厚度中等,控制矿体倾向深度80m~300m。

矿体相互间展布形态在平面上呈平行、交互斜列、尖灭再现等形态。

在剖面上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等形态产出;

矿体长80~800米,厚1~34米,矿体延深50~300米,矿体产状大体与围岩产状一致,走向290°

~300°

,向南西或北东陡倾斜。

Fe1号主矿体地表长885m,平均水平厚度17.23m,倾向南西,倾角50°

~85°

,埋深540m。

乌吐布拉克铁矿矿体出露地表,产状急倾斜,规模小型,部分夹石不易分采,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矿石类型以磁铁矿、钙铁辉石磁铁矿为主。

矿体地表厚度中等、埋藏浅,属易采、易选、易冶类型,岩体结构面均较稳定,对露采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小,前期可采用露天开采,后期转为地下开采。

1.5.3选矿工艺流程

品位29.10%的原矿采用阶段磨矿二段磁选常规流程获得含铁品位68%的优质铁精矿,其回收率为77.00%,尾矿品位9.69%。

1.5.4外部条件

外部运输:

矿区有简易公路运距100km达富蕴县城。

铁精矿运出及原材料运入,可以通过该公路运输。

水源:

工业取水水源确定为流经矿区的巴利尔斯河,水源可靠。

电源:

距待建矿区5km有110kV变电站,该电源可靠。

1.5.5土地征用

矿区位于阿尔泰山东南缘的中-低山过渡带,因总图布置需要占用少量河滩草场外,主要是占用山地。

富蕴县政府已经承诺将积极协助做好铁矿建设用地征收工作。

1.6矿山规模、产品方案

矿山设计规模为采矿60万ta,选矿80万ta,生产产品为含铁68%的优质铁精矿26.36万ta。

视开采技术条件和市场情况,再发展到原矿采选120万ta(二期)。

本次可行性研究,留有二期120万ta规模的发展空间和条件。

1.7市场分析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最主要的原料,我国自九十年代中期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以来,对铁矿石的需求量逐年递增,国内铁矿石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将来能不能有长期、稳定和有竞争力价格的铁矿石供应,将成为制约我国钢铁工业的重要因素。

为满足钢铁生产需求,我国进口铁矿石逐年增长,从1990年1419万t,到1995年4115万t,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国内铁矿石的进口量年增长率都在20%以上,而同期国内铁矿石产量增幅却不大。

2003年12月份铁矿石进口量达1407万t,创单月进口量新高,使全年进口量达1.481亿t,同比增长32.85%,占国内市场46%左右,超过日本全年1.32亿吨的进口量而成为世界铁矿石第一大进口国。

2004年我国铁矿石进口总量为2.1亿t。

同比增长40.5%。

,2004年11月份的进口价格是57.24美元t,1~11月份的平均价格是61.20美元t,和2003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9.68美元t,价格涨幅为94.2%。

总之,2004年的进口量和进口单价又创以往的最高记录。

由于我国铁矿石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和海运货轮数量的不足以及港口吞吐的限制导致运费上扬。

自2003年以来,国际铁矿石的海运价格节节攀升。

进口铁矿石的离岸价格将继去年上涨9个百分点后再飙升19%。

从而带动了国内铁矿石价格的飙升,国内铁精矿品位66%左右的价格在半年内上涨2倍多,供不应求。

我国铁矿石进口增量将占到世界海运贸易增量的80%以上。

这种过大的依赖性,当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而使进口矿石不稳定时,必将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乌吐布拉克铁矿是新疆富蕴金山矿业有限公司60万ta还原铁球团矿的配套工程,生产的铁精矿粉为其生产原料。

新疆富蕴金山矿业有限公司一期60万ta规模生产线2007年8月即将建成投产,2008年将建设第二条生产线,到时将达到120万ta规模,铁矿石的需求总量也将由60万ta的规模增加到120万ta。

因此,乌吐布拉克铁矿的目标市场明确,市场风险小,前景看好。

在新的办矿思想和模式下,开发乌吐布拉克铁矿不但适应了快速发展的钢铁工业对铁矿石的迫切要求,对本公司还原铁球团矿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8建设方案

1.8.1地质

乌吐布拉克铁矿由阿勒泰曼普资源勘查有限公司于2006年4月至2006年12月年进行了地质详查评价,以运用山地工程、钻探工程等手段,按详查网度控制磁性体(磁铁矿体),求332+333资源量(mFe≥20%铁矿石量)。

于2006年12月提交了《新疆富蕴县蒙库铁矿床东段乌吐布拉克矿区详查地质报告》,并经阿勒泰曼普资源勘查有限公司初审。

详查地质报告提交332资源量481.81万t,333资源量514.2万t,总资源量996.01万t。

磁性铁平均品位30.09%。

通过勘探和地质研究工作,基本查明了铁矿矿体的空间位置,形态及规模;

基本查明了矿区的主要断裂构造与脉岩;

对矿石矿物组成以及铁的物相和矿石的自然类型做了相应的研究。

初步明了矿床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

钻探工程基本满足要求,矿物组份基本清楚;

矿体圈定与连接合理,勘探类型选择合适,该报告经专家评审报主管部门备案后可以作为矿山建设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8.2采矿

1.8.2.1开采方法

乌吐布拉克铁矿三个矿体均出露地表+1000m标高,急倾斜,Fe1、Fe2最大埋深为+650m标高;

巴利尔斯河水面标高约为+900m流经采场边缘,故确定+900m以上为露天开采(+948m以上为山坡露天,+948m—+900m为凹陷露天),下部为地下开采。

1.8.2.2开采范围及开采顺序

(1)开采范围

本次设计露天开采对象主要为Fe1、Fe2、Fe3矿体。

开采范围1~8勘探线之间,+900m标高以上。

全矿区中三个矿体Fe1为最大,资源量占总量的62.74%,平均品位30.60%,出露地表标高最高,面积也最大,设计将1~4勘探线之间+1008m~+1020m标高Fe1的矿体,作为首采地段,降至+996m标高时,可同时开采Fe2矿体,降至+960m标高时,再同时开采Fe3矿体,矿体揭露台阶形成后将垂直于矿体走向三个矿体同时开采,生产时将保持五个作业台阶同时推进,约投产10个月后开始下沟开拓+948m~+936m台阶,有利于选厂早日投产,早日获益。

为铁矿开采创造有利条件,前期应加强剥离工作。

地下开采范围是1~8勘探线之间+900m~+650m的矿体。

(2)开采顺序

露天采场矿体开采顺序为自上而下开采,由南西向北东推进。

露天开采达产两年后(即第四年减产期),逐步转入地下开采。

设计开采规模为60万ta。

1.8.2.3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及矿山工作制度

(1)生产能力

根据境界内矿岩量及外部设施条件,推荐矿山生产能力(露天、地下)60万ta(2000td)。

根据业主意见,选厂生产能力为80万ta,20万ta来源于外购矿石。

(2)矿山服务年限

露天境界内矿石量184.28万t,平均品位29.72%,年采矿石量60万t,计算服务年限3.07年,达产期1年,稳产2年,减产1年。

-900m以下储量作为矿山坑采设计储量:

652.49万t,平均品位30.92%。

其中:

按综合损失率20%,综合废石混入率10%,生产规模60万ta计算,计算服务年限为9.67年。

考虑达产期、减产期,总服务年限为10年,其中达产期为1年,稳产期8年,减产期1年。

矿山总服务年限为14年,其中达产期为1年,稳产期12年,减产期1年。

(3)矿山工作制度

矿山采用连续工作制,露天采场、地下年工作均为300天,日工作3班,班工作8小时。

1.8.2.4矿床开拓

(1)矿区地质、地形条件

乌吐布拉克铁矿矿床为露头矿体。

有铁矿体3个,盲矿体1个,其中Fe1号规模最大为主矿体,Fe2次之,Fe3最小。

矿体埋深在+540~+1000m,倾角50~85°

矿体形态为似层状~透镜状。

Fe1号矿体位于向斜北东翼,地表断续出露于3-8线间,主要出露于3线以东至4线以西,下盘围岩主要为康布铁堡组下亚组第二岩性段磁铁角闪变粒岩,矿体与围岩呈整合接触,上盘与绿帘石化角闪斜长片麻岩呈渐变过渡关系。

矿体形态为不规则透镜状、似层状、层状,地表在0线膨大变厚,呈多层分枝出现,向两端逐渐收敛变为单层,并逐渐变薄;

在6线-12线间地表呈较薄矿体,厚0.5-1米。

在6线深部厚度增大,厚80多米,沿走向延伸稳定,矿体地表长885m,厚0.76~31.85m,矿体平均水平厚度17.23m。

矿体倾向南西,倾角50°

矿体平均品位30.39%,矿体沿走向品位变化不大,沿倾向上品位变化较大,向深部品位具变富的趋势,且达到富矿品位的样品增多。

Fe1号矿体矿石类型主要为浸染状钙铁辉石磁铁矿,少量块状磁铁矿,矿体形态为不规则似层状、层状,无论沿走向或倾向均有膨大缩小现象;

其产状在不同地段、不同高程有一定的变化。

Fe2号矿体位于铁木下尔衮向斜南东段北东翼1-6线间,距Fe1矿体水平距24m。

矿体形态为似层状、层状,地表矿体在1-4线间出露,矿体在深部从3线一直延伸到4线,矿体向深部出现分枝现象,自地表向深部矿体逐渐变薄。

矿体长350米;

深部长300米,矿体平均水平厚度7.76米,最大厚度18.11米,最小厚度2.00米。

,与Fe1号矿体产状一致。

矿体平均品位30.79%,矿体沿走向及倾向品位变化不大。

Fe2号矿体矿石类型为钙铁辉石磁铁矿,矿体形态为不规则层状,沿倾向有分枝现象;

其产状在不同地段、不同高程有一定的变化,总体趋势为向深部产状逐渐变缓,并有逐渐尖灭的趋势。

Fe3号矿体位于近向斜轴的北西翼,产于康布铁堡组下亚组第二岩性段角闪斜长片麻岩层中。

与Fe1号、Fe2号矿体为平行斜列,地表出露于1~2线之间,矿体形态为多分枝的似层状体和透镜状,地表出露长80米,平均水平厚度26.72米,最大厚度30.85米,最小厚度22.60米。

矿石类型主要为浸染状和团块状石榴石钙铁辉石磁铁矿。

产状近直立,倾向略偏北东,倾角85~90°

矿体平均品位24.64%。

露天首采地段为1~4线,+1008m-1020m标高的Fe1矿体。

矿区地势陡峭,北高南低,地表标高一般为950~1020m,矿区西侧有简易公路与金宝矿业公司相接。

(2)开拓方案

由于设计开采对象上部出露地表,下部矿体埋藏较深,加之受地表地形及矿体赋存条件的限制,设计选择+900m以上采用露天开采,下部采用地下开采。

露天采场948m以上为山坡露天,总出入沟口标高在948m,选矿原矿仓标高955m,矿石平均运距370m。

根据阿勒泰地区的实际情况及露天采场山坡露天占有较大比例和服务年限短(4年)的特点,设计推荐矿石运输采用单一汽车开拓运输方式。

该方案机动灵活,便于矿岩分采,生产管理简单,生产能力大,线路工程量少,节约基建投资。

地下开采由于受地表地形及矿体赋存条件的限制,不具备斜井开拓的条件,设计根据矿体赋存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拟定选厂厂址、开拓工程布置、生产规模等,选取主、副竖井开拓方案和竖井、辅助斜坡道开拓方案二个方案进行比较。

同主、副竖井开拓方案相比,竖井、辅助斜坡道开拓方案便于井下无轨设备的通行和运送,设辅助斜坡道使坑内各分段之间及各分段与地表相连,辅助斜坡道兼运部分材料、设备运输及安全出口等优点,虽然工程量较大、投资略高,但可靠性好,露天开采对井下开拓工程的施工影响较小,投产后经营费用略低,生产管理简便,因此设计推荐采用竖井、辅助斜坡道开拓方案。

1.8.2.5采矿方法

从矿体形态、厚度及赋存状态,地下开采初步选定大直径深孔空场法(VCR法),由于矿区的铁矿石地质品位平均只有33.3%,属于贫矿,矿床的开采成本受到限制,因此推荐采用垂直深孔球状药包落矿阶段矿房法为主,留有大量矿柱作为永久损失而确保开采安全。

主矿体层位稳定,0线至8线之间规模厚大,因此推荐采用生产效率较高、采场生产能力大的大直径深孔采矿法,可减少同时生产的采场个数、降低生产管理难度,达到强化开采的目的。

对于不适宜采用大直径深孔采矿方法回采的矿体,选用分段空场采矿法。

1.8.2.6基建工程量及基建时间

根据矿山规模、矿山达产时三级矿量的要求,并结合开拓系统的布置,确定基建范围及内容如下:

露天:

基建剥离200万t(80万m3);

道路(矿山三级)2km。

井下:

新建主井及配套的溜破系统、粉矿回收系统、装矿设施等工程;

通风系统工程;

辅助斜坡道工程;

800m中段和850m开拓工程。

800m中段采切工程,700m中段运输系统工程。

井下基建工程总量为145362m3,其中开拓工程探矿97362m3,采切工程48000m3。

露天基建期6个月,井下4年。

1.8.2.7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和压气及破碎干选

(1)矿井提升

矿山主井采用箕斗提升。

(2)坑内运输

坑内运输为无轨运输,在主矿体南翼上盘布置集中出矿溜井,各中段矿石由坑内卡车运往集中出矿溜井,矿石下放至设于675m水平的破碎站,破碎后的矿石由650m水平皮带运输机运往主井旁的计量漏斗。

废石由各中段坑内卡车经斜坡道运往上部采场空区或地表废石堆场。

(3)矿井通风

采用无轨斜坡道和盲进风井进风;

出风井布置在0线~3线矿体下盘,地表安设主扇风机,抽出式通风;

需风段的中段进风巷和中段回风利用中段开拓巷道。

初算矿井通风量135m3s,初选2K58—28型矿用轴流通风机,2×

315kW。

(4)排水

矿井采用集中排水系统。

各中段涌水经运输巷、天井、泄水钻孔汇集于700m中段的水仓中,压入式泵站和水仓设置在盲风井附近,安装3台D155—67×

7型离心式排水泵,配套电机功率315kw,矿井涌水由此直接排选厂浓密系统回水池,再经浓密系统回水池排至地表高位水池。

(5)压气

矿山最大耗气量约120m3min,斜坡道井口地表设一座空压机站,初选L-608型空压机,电机功率320kW,3台。

(6)破碎干选

为保证出矿品位,井下采用破碎——干选工艺。

选用JM1108鄂式破碎机一台,CTDG0810F永磁干式大块磁选机一台。

1.8.3选矿

根据选矿试验指标,在参照蒙库铁矿生产实际的基础上,对试验指标进行了调整。

(1)破碎筛分工艺流程

采用三段一闭路破碎筛分流程,细碎与筛分组成闭路,以确保破碎产品粒度在-14mm以下。

(2)选别工艺流程

根据试验结果及采矿提供的资料,80万ta规模时,采出原矿含铁29.10%,经破碎、粗磨矿抛尾后,粗精矿再磨至-200目占85%,再经粗选、精选得到最终铁精矿,精矿品位68.00%,采用上述流程比较简单,铁精矿指标也较理想。

设计的选矿指标见表1—1。

表1—1选矿工艺设计指标表

产品名称

产率%

铁品位%

回收率%

产量

吨天

万吨年

原矿

100.00

29.10

2666.67

80.00

干尾矿

15.00

11.00

5.67

400.00

12.00

铁精矿

32.95

68.00

77.00

878.71

26.36

尾矿

52.05

9.69

17.33

1387.96

41.64

1.8.4总图运输

1.8.4.1总图布置

乌吐布拉克铁矿为一前期露天后期转地下开采的矿山,故乌吐布拉克铁矿是由露天采场、地下采矿区、竖井、斜坡道、出风井、压风机房、排土场、选矿场区,尾矿库、炸药库、总降压变电所、机修、锅炉房、供水以及行政和生活设施等组成。

排土场位于选厂东侧的山沟中,排土场容积1285万m3,采用汽车运输,推土机推排方式。

主井布置在矿体南翼2勘探线选厂原矿堆场附近955m标高处,辅助斜坡道布置在紧靠矿体南端部上盘912m标高,出风井布置在0线-3线矿体下盘,空压站布置在斜坡道入口的西南。

选矿厂工业场地选择在采场西南+950m—+920m的山坡处。

总降压变电站在办公楼至采场、选矿厂公路交叉口的西南面布置;

设备,材料仓库、机修等工业场区布置在选厂西南+950m标高处。

炸药库选在采场北面的山沟处。

新水取水管线均埋地建设。

矿区占地面积约111.25万m2。

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XZS008(总)01。

1.8.4.2矿山外部运输

矿山外部运输选择公路运输方式,建议由社会运输部门承担,矿山不配置运输设备。

运入生产开采所需设备、备品备件、材料等,每年货物运输量为4000t,拟选择汽车运输。

运出铁精矿26.36万ta,其目标用户为富蕴金山矿业有限公司,采用公路运输方案,全程运输距离100km。

1.8.4.3矿山内部运输

乌吐布拉克铁矿内部运输有:

32t自卸汽车直接运往废石场堆弃;

地下开采的废石,由12t自卸汽车经斜坡道运往废石场堆弃。

b矿山开采出的矿石,每年原矿量为60万t,露天采场用自卸汽车运输,地下开采由主井箕斗提升直接倒入选矿厂原矿仓。

c选矿后的尾矿,每年尾矿量为32.11万t,采用管道输送至尾矿库。

1.8.4.4排土场

在露天采场东南、选矿厂东侧的山沟布置排石场,面积30万m2,废石场最低标高约+950m,废石堆置最大高度100m左右,最终堆置标高为+1050m,阶段堆置高度15米。

采用推土机推排,排土场考虑分七层布置:

总库容为1158万m3,露天剥离总排土量为772.72万t(309.08万m3)、生产期选厂干式抛尾矿156万t。

1.8.4.5矿山道路

矿山设主干道一条,贯穿全矿各主要工业场区,主干道长2.025km,路面宽15m,各工业场区内,分别布置路面宽为7m的次干道,道路最大坡度8%,总长为1.05km。

1.8.5供电及电讯

1.8.5.1矿区供电

本次设计矿山规模为开采原矿60万ta,选矿80万ta。

全矿区采、选总装机设备容量约8400.15kW,其中采矿4739.1kW,选矿和地面辅助用电设备3661.05kW。

根据负荷计算,全矿区采、选总用电负荷约4963.17kW,其中采矿3083.19kW。

矿山年耗电量约3032×

104kWh,其中采矿1709.3×

10kWh。

1.8.5.2电讯

本工程通讯采用中国移动和中国电讯联络,设置调度电话。

1.8.6给排水

全矿总用水量为14950m3d,其中:

生活水1000m3d,生产新水量3100m3d,生产循环用水10850m3d。

生产、生活用水全部取自巴利尔斯河。

设计拟将取水点设于选矿厂南的河边。

在+962m标高设50t生活水池、500t生产新水水池和1000t循环水水池各一座。

设生产新水给水系统、采选循环水给水系统、空压机冷却水循环系统、锅炉给水系统及生活水给水系统。

分别由枝状网向各用水点供水。

厂区生产用水中,选矿生产用水全部循环使用,无排出水;

井下正常涌水量预计为3600td,用泵排出地表经处理后进入采选循环水系统使用。

矿区生活污水、雨水统一排至附近的沟谷,其中办公楼、宿舍等设施的生活污水先经过化粪池的处理再外排至附近自然水系,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合流制。

1.8.7热力与采暖

全矿工业建筑物容积约为31400m3,行政生活区约10000m3。

采暖期热负荷为8700kW,其中井口保温4500kW,各建筑物3200kW。

生活热负荷采暖与非采暖期相同,均为2.8kW。

考虑锅炉房自用汽量、管网损失,选用SZL-10-1.25AⅡ型单层布置链条炉排卧式半组装蒸汽锅炉二台。

采暖期二台同时运行,非采暖期一台运行。

采暖热媒为0.2MPa高压蒸汽,散热器选用排管型或闭式对流型。

坑口卷扬机房、空压机站、矿井通风机房、锻钎机房室内设计温度5℃,其余建筑物15℃。

进入矿井的空气加热到2℃。

为此设置送风加热室。

选厂破碎筛分室内采暖温度10℃,磨浮厂房、脱水厂房等室内采暖温度为16℃。

1.8.8尾矿库与尾矿输送

1.8.8.1尾矿库

尾矿库库址选取两个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

长库方案,位于距矿区西面1018m的狭长山谷,地形标高980—1100m,长1km以上,平均谷宽350m,汇水面积0.41km2,在该处中下部狭窄处拦坝,用块石堆筑初期坝,其上用尾砂上游法筑子坝,总坝高97m。

可得总库容350万m3,有效库容280万m3,服务年限8.5年。

方案二:

大库方案,位于选矿厂西南面1400m(直线),地形标高990~1200m,其地形可作1000万m3大库,但汇水面为1.5km2,初期坝体积比第一方案大50%,管道所经之处为陡峭石山,库区内有乔木100多棵以上,其基建投资无疑比长库方案大得多。

设计推荐第一方案,属于三等库。

初期坝采用碾压式堆石坝,坝高32m,坝顶宽度为5m,上游边坡(内坡)采用1:

1.75,下游边坡采用1:

2.0,中段(标高1000m处)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