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东省潍坊北五县高二第二学期二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9914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山东省潍坊北五县高二第二学期二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山东省潍坊北五县高二第二学期二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山东省潍坊北五县高二第二学期二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山东省潍坊北五县高二第二学期二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山东省潍坊北五县高二第二学期二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学年山东省潍坊北五县高二第二学期二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学年山东省潍坊北五县高二第二学期二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学年山东省潍坊北五县高二第二学期二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学年山东省潍坊北五县高二第二学期二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学年山东省潍坊北五县高二第二学期二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学年山东省潍坊北五县高二第二学期二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学年山东省潍坊北五县高二第二学期二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山东省潍坊北五县高二第二学期二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山东省潍坊北五县高二第二学期二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东省潍坊北五县高二第二学期二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山东省潍坊北五县高二第二学期二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我把你变成一只多么好的鸽子呀!

”下列对材料中美国政策最好的解读是()

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B.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C.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D.义字当头,两肋插刀

3.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博学多才,工于辞令,被称为“百灵鸟”。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态度强硬,力图重创德国,被冠以“老虎”称号。

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老谋深算被称为狡猾的“狐狸”。

而日本内阁大臣牧野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

日本得到这个雅号是由于()

A.实力不足,无法抗衡英美B.日本人保持谦谦君子形象

C.奉行沉默是金的处事原则D.无心欧洲,专注远东利益

4.从下幅关于解决一战后赔款问题的漫画可以看出:

()

A.美国借此成为世界霸主

B.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C.使英国成为最大受益者

D.美国逐渐主导美欧关系

5.一战使大量男子参战,妇女接替男子参与大量战时工作。

在此之下女权运动组织发起各种抗议活动,促使社会关注妇女平等参政的权益。

在她们的不懈努力下,“人民代表法案”于1918年获得议会通过,年满30岁且拥有财产权的英国女性被赋予选举权。

1928年,英国21岁以上女性终于获得与男性同等的选举权。

据此推断出一战()

A.妇女接替男子工作承担社会重任

B.消除了英国社会对妇女的传统偏见

C.推动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D.妇女获得了与男性同等的政治权利

6.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苏联分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行动,将波兰、芬兰、波罗的海三国以及罗马尼亚的部分领土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建立起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

苏联此举()

A.阻止了德国对苏联的进攻B.侵犯了邻国的主权和利益

C.树立了苏联在世界上的形象D.减轻了英法联军作战压力

7.下表是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与斯大林在莫斯科达成的关于瓜分东欧的“百分比协定”。

该协定表明()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匈牙利

南斯拉夫

希腊

苏联

90%

80%

50%

10%

英国

20%

A.军事实力决定东欧势力范围的划分B.社会主义阵营力量壮大

C.冷战事实上在二战后期已经开始D.东欧的战后格局已基本奠定

8.1949年4月1日,根据联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的安排与部署,苏联作家协会拟定了加强反美宣传的草案,包括出版揭露美国生活方式与展现劳动人民贫穷状况的纪实著作等。

这种做法旨在()

A.稳固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B.形成对敌对阵营的负面认知

C.塑造与宣传苏维埃文化D.加剧美苏之间的“文化冷战”

9.1947~1969年美国针对所谓“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反共盟国”、“中立主义国家”、“战略原料生产”以及“后院”国家,采取了包括临时性救济援助、技术援助、防务支持援助、发展援助等具体经济外交措施。

这说明()

A.经济外交是美国遏制战略的主要手段

B.冷战客观上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成长

C.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占据优势地位

D.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发展

10.1942年10月,麦克阿瑟认为日本威胁极为严重,要求增援瓜达卡纳尔,将美国的全部物力人力转到西南太平洋来。

但罗斯福认为,倾全力对付日本所冒风险更大,他需要英、俄同盟,就只能采取大西洋第一的战略。

由此可以判断()

A.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具有战略主动权B.欧洲战场处于胶着态势

C.美国不愿支持中国对日作战D.英苏急需美国物资援助

11.1945年8月,日本发布《终战诏书》,“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美英中苏四国联合公告指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B.《开罗宣言》

C.《雅尔塔协定》D.《波茨坦公告》

12.1959年,美国政府提出了分四阶段重新统一德国的建议,设想首先统一柏林,并在两年半内选出全德大会,经四大国批准后成立全德政府,并缔结永久性和约。

该建议很快遭到苏联和东德政府的拒绝。

由上述现象可知()

A.苏联对德国统一持消极态度B.美国积极推动西欧一体化

C.东西德之间矛盾难以调和D.冷战影响德国统一进程

13.二战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臆想可以以自身实力为依托,通过谈判来实现与美国的和平共处。

充满救世热情的戈尔巴乔夫拒绝把武力作为强权政治的基本手段来使用。

这说明( 

A.苏联一直寻求与美国的缓和B.美苏都有结束冷战的需求

C.苏联领导人的意图影响其冷战表现D.不对抗措施成为苏联的优先选择

14.以下是四个国家的历史教科书对朝鲜战争的表述,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

②韩国:

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越过三八线,开始南侵

③俄罗斯:

1950年6月,北朝鲜军队侵入南方,并正式宣布他们是为了反击李承晚军队的攻击

④朝鲜:

1950年6月25日凌晨,美帝和其傀儡们对朝鲜悍然发动袭击

A.相关历史史实需要进一步澄清B.不同立场导致不同史实表述

C.事件第三方的表述往往比较客观D.各方对相关史料的解读出现差异

15.1978年埃及总统萨达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颁奖词为:

当战争英雄难,当和平英雄更难;

当中东地区的和平英雄难上加难。

近年中东和平进程的阻碍因素有()

①民族关系的复杂性②石油地位的重要性③大国战略利益的对抗与博弈④殖民统治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5题,共55分。

1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促使列强在中国的均势机制逐渐瓦解,这为中国寻求国际化谋求平等待遇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一战期间日本乘机加紧侵略中国,由于战争局势严峻,英法俄亟需外援,支持中国参战。

1917年,中国正式向德奥宣战,并立即宣布废除与德奥的不平等条约,收复德奥租界,终止支付德奥庚款……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大义凛然地拒签对中国不利的凡尔赛和约,把“中国问题”带到了世界最高论坛,为之后山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

——摘编自姜良芽、孙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导引》

材料二1918年11月11日,历时4年有余的一战结束,中国参加的协约国阵营是战争的胜利方。

而早在和会召开前,“欧西报纸颇有中国参战不力,且闻有人拟趁机破坏,不使加入之说。

”因此,中国的所谓“战胜国”地位不过是虚幻的,列强从未将中国视为平等一员。

——《中国近代通史》(十卷)(姜涛主编)

材料三(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方面曾提出收回关税自主权,取消领事裁判权,撤退外国驻华军队和收回租界、租借地等要求,但均遭拒绝。

……对中国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会议,因为中国的多项要求遭到拒绝。

……以共同宰割中国而告终。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参加一战的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战后列强“从未将中国视为平等一员”的表现。

(4分)

17.(12分)图1、图2、图3、图4分别是20世纪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1913年的德国图21920年的德国

图31945年的德国图41948年的德国

(1)指出图1到图2德国疆域的变化及原因。

(2)分别说明图3、图4所示局势形成的主要原因。

并概括指出图4所示局势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8分)

18.(10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从20世纪前半期的战争与动荡时代向战后和平与发展时代转换的重大转折点。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就其根本点来讲,是资本主义世界性扩张的实际要求与殖民体系构架极不协调造成的,由于制约战争的因素还极为弱小,加之在殖民体系下不可能以和平的方式达到开拓生产力发展道路的目标,以剧烈战争手段冲破旧体系的束缚就成为唯一结局……十月革命动摇的是帝国主义的根基,因此,引起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极端仇视……反苏反共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观念模糊了他们对战争及其战争后果的认识……又扩展到对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侵略斗争的漠视。

----韩永利《世界整体发展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二战后期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建立了较战前相对良性运转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如以关贸总协定为核心的贸易体系,以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为代表的世界金融体系……反法西斯战争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完全瓦解,用世界战争去瓜分领土、势力范围、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市场的方式,从总体上讲走到了历史尽头……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基础上所形成的战后政治格局,改变了战前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大国、强国武力征服基础之上的国际旧秩序,也改变了战前资本主义国家敌视社会主义国家所形成的总体对抗局面,极大地促进了战后世界的整体和平……联合国宪章对世界战争发生 

的教训进行了历史总结,明确规定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和平》

(1)结合材料一,指出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因素。

(2)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二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整体和平的关系。

19.(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设计了一个超国家的行为主体“国联”。

但是由于该体系的主要设计者之一美国国会未批准《凡尔赛和约》,而苏联受到排斥,没有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新兴世界大国的参加,大国之间的均势就难于维持,国联的权威性也就不够。

后来日本、德国等先后退出国联,更证明了国联并不是进行大国合作的有效机构。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仅没有解决欧洲战前就存在的矛盾,更没有解决战后产生的矛盾。

相反,它使帝国主义国家争霸的矛盾越演越烈。

希特勒企图称霸欧洲和世界的行为,打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持的均势,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英)霍姆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依据材料提炼观点,结合所学进行评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历史大事记

1882年

德意奥三国缔结针对法俄的《三国同盟条约》,这标志着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的形成

1893年

法国研制出第一艘以蓄电池电动机代替蒸汽机的现代潜艇。

1907年

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签订《英俄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建立,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1914年

德国U-9号潜艇在一个多小时内,接连击沉3艘英国巡洋舰,充分显示了潜艇的作战威力。

1910年前后,飞机出现在法国、德国等国的军事演习中。

1917年

美国对德宣战,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使胜利的天平倒向协约国集团一方。

1920年

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规划战后世界的“十四点和平纲领”,主张建立国际联盟,1月20日,国际联盟在日内瓦正式成立,而国联的发起者美国却由于国内的反对而未能加入国联。

1935年

美国制定了“中立法案”,禁止把武器卖给交战国家。

1939年

潜艇技术性能得到很大改进,排水量增加到2000余吨,下潜深度100-200米,装有6-10个鱼雷发射管,1-2门火炮。

1941年

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之后,国会通过《租借法案》。

1945年

美国积极倡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成立联合国

1949年

北约建立,形成了一个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弧形军事包围圈。

1955年

华约成立,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世界史知识,提炼出一个历史发展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阐述。

(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高二历史试题

每小题3分,共45分。

1.C2.C3.D4.D5.C6.B7.D8.A9.B10.B11.D12.D13.C14.B15.A

二、选择题:

本题共5题,共55分。

16.(10分)

(1)背景:

一战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均势机制;

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华;

英法俄需要外援。

(2)表现:

巴黎和会上,英法美同意把德国在山东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

(2分)

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肯定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使中国又回到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17.(12分)

(1)图2中德国的领土比图1缩小了很多。

“一战”德国战败,《凡尔赛和约》重新划定德国疆界,大大削弱了德国领土。

(2)图3:

二战后,为根除德国法西斯主义,分割战后利益,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定英、法、美、苏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

图4: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日益尖锐,美、英、法合并占领区,与苏占区对峙。

影响:

导致德国分裂;

冷战加剧。

18.(10分)

(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资本主义的扩张性;

世界殖民体系的不平衡性;

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

漠视法西斯对别国的侵略,实行绥靖政策。

(2)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建立开放性经济体系和组织,协调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积极构建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推动战后世界和平;

二战推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为世界性和平发展开辟了道路;

二战推动形成战后政治格局促进战后世界整体和平。

其他答案如: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使当代人在战争观念上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并促进了人类在战争与和平理念上的创新和政策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战后力量对比,推进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缓和、对话、协商、谋求共同发展的世界机制。

19.(11分)观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的内部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论证:

凡尔赛体系使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激化,并激起了德国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

美国、苏俄两个世界大国完全或部分没有参加,大国之间的均势难以维持;

国联不是进行大国合作的有效机构;

该体系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争霸的矛盾;

德国法西斯称霸世界的行为破坏了均势。

(7分)

结论:

建立在霸权、强权之上的国际秩序不可能长久,因此应当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2分)

20.(12分)示例一观点:

国家利益是各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3分)

阐述:

法德历史上积怨已深,在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上矛盾突出,德国利用意大利同法国争夺北非突尼斯的矛盾,拉拢意大利,建立三国同盟,造成了世界局势紧张。

英国在一战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针对欧洲大陆实行“光荣孤立”政策,随着实力的减弱,以及与德国在争夺殖民地上的矛盾加剧,加入协约国集团。

美国在一战初期采取中立政策,与交战国发展贸易,随着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美国利益受损,随即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

《凡尔赛和约》是对德和约,英法获利巨大,美国未获取利益,因此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美国主张战后建立国联,实现其争霸世界的目的,最终因为其计划落空及国内孤立主义的影响,最后未加入国联。

美国在二战前受国内孤立主义的影响实行中立政策,随着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加剧,及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的要求,美国实行《租借法案》。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都企图争霸世界,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任答3点得6分,其他合理论据也可)

国家利益是决定外交政策与行动的基本动因,是影响国际关系的核心因素,要采取合理的手段维护国家利益,不应以本国利益为借口侵害他国利益。

(3分)

示例二观点:

科学技术在战争中得到运用,战争客观上促进科技进步。

一战期间,潜艇、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相继问世,新式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问世使战争在更大范围内进行;

一战客观上推动了新技术的发展,飞机、汽车、化工等产业得到发展。

二战后,美苏两国把军事实力作为争霸的砝码,展开军备竞赛,核武器成为重中之重,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相继研制。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谋福利。

示例三观点:

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洲。

一战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英法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成立了由英法控制的国联,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落空,未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未加入国联;

二战后,美国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大国,极力控制西欧,遏制苏联,西欧各国依附美国,美国主导建立联合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北约,世界中心发生变化,由西欧到美国。

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影响国际格局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