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0232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8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开元初,他注意节俭,反对铺张浪费。

天宝时则骄奢淫逸,挥霍无度。

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贤,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

李林甫、杨国忠都是因此而受重用的。

李林甫是“口有蜜,腹有剑”的人物,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视的人,他都千方百计的将其除掉。

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玄宗毫无改弦更张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华清宫去过冬。

安禄山为了讨好玄宗和杨贵妃,在得知玄宗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的时候,立即在范阳以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还有石莲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悦异常。

——摘編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的不同之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后期统治带来的严重后果。

据此,你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善于用人、重视经济发展、完善科举制;

(2)前期:

节俭、反对浪费;

任人唯贤;

励精图治;

后期:

骄奢淫逸,挥霍无度;

任人唯亲;

沉迷酒色、不理朝政;

(3)后果:

社会危机严重;

认识:

发展经济,关注民生;

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任用;

对各级官吏要加强监督。

【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是善于用人、重视经济发展、完善科举制。

(2)根据材料二“开元初,他注意节俭,反对铺张浪费。

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玄宗毫无改弦更张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华清宫去过冬”等内容可知,唐玄宗前期节俭、反对浪费;

后期骄奢淫逸,挥霍无度;

沉迷酒色、不理朝政。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后期统治带来的严重后果是社会危机严重,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

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据此得到的认识是发展经济,关注民生;

3.阅读下列材料

至(开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

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南诣荆襄(今湖北荆州、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

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杜佑《通典》

(1)根据材料归纳开元盛世时期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不得摘抄原文,用自己的话概括)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元年间实行哪些措施对上述局面的出现起到了促进作用?

(1)表现:

物价低廉;

商业繁荣;

交通发达;

社会安定。

(2)措施:

任用贤能(统治者重用人才);

重视发展生产;

提倡节俭;

等(答出2条即可)

(1)本题考查材料分析归纳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要求根据材料且不得摘抄原文,需要在提炼材料信息的基础上重新组织语言,材料第一句“天下无贵物”可知物价低廉;

第二句“夹路列店肆肆待客,酒馔丰溢”可知商业繁荣;

“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说的是交通发达,社会安定。

(2)本题考查材料以外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联系所学知识将唐玄宗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答出即可,如任用贤能;

提倡节俭等等。

4.阅读材料:

材料玄奘,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

(1)根据材料指出玄奘西行的目的是什么。

(2)与他有关的重要历史和佛学典籍是什么?

(3)结合材料,指出玄奘西行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提示:

可从当时的政治局面、社会经济、外交政策以及对外交通等方面考虑)

(4)玄奘作为我国杰出的外交使者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唐朝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其对我们今天的外交政策有何启示?

(1)寻求佛法(或佛经)。

(2)《大唐西域记》。

(3)政治局面:

国家统一安定;

社会经济:

经济繁荣发展;

外交政策:

实行宽容、开放的对外政策;

对外交通:

海陆交通发达。

(4)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

主动学习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成果的精神。

(5)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

要坚持对外开放等。

(1)据材料中的“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可知,玄奘西行的目的是寻求佛法。

(2)贞观后期,玄奘取经回到长安,他专心翻译佛经,据其口述西行亲身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由其弟子记录而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典籍。

(3)结合所学,从唐朝的政治局面、社会经济、外交政策以及对外交通等方面分析作答。

政治局面:

唐朝政府实行宽容、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对外交往;

(4)依据材料“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可知玄奘具有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

依据材料“西行学经求法”可知玄奘具有主动学习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成果的精神。

(5)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期,中外交往频繁,当时的中华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这有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

因此今天我们仍然要坚持对外开放,具有开放意识,学习外国的先进文明成果等。

5.隋唐时代特征:

繁荣而开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片的人物是中外交流重要历史事件的代表人物,简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

请你写出唐朝中外交流的其它事例。

材料二图1、图2、图3

材料三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广州)为起点。

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翰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2)材料二中的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唐朝哪两个方面的进步?

从图3中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1)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2)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唐朝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

唐朝妇女骑马、打球,从事男子的活动,反映出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

(3)特点是:

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

贸易范围较大;

;

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原料、贵重奢侈品为主。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历尽艰辛,西行天竺学习佛法。

玄奘的见闻,由弟子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因此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玄奘西行天竺。

唐朝中外交流的其它事例,还有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前后12年,前5次东渡失败,第6次才成功,双眼失明,但他仍继续努力,第六次终于成功,传授佛法,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曲辕犁,曲辕犁是唐朝时期,农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进和创制的耕地工具;

图2是唐三彩,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发展,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有名,所以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唐朝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

从图3唐朝妇女打马球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唐代上层妇女骑马、打马球,从事男子的活动,反映出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

(3)根据材料三“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广州)为起点。

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翰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是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一次空前绝后的壮举。

但明王朝遣使西航的目的,并没有和民间对外贸易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

郑和远航将朝贡、勘合方式的对外关系推到顶峰,“厚往薄来”,用大量的物质财富换取海外诸国形式上的藩属关系。

材料二限制海外船入口,严禁中国海船出口,放弃市舶税利收益,高价买进,贱价卖出,甚至无偿赠送,这是明代朝贡贸易与前代航海贸易不同的特色……(郑和)忠心执行的朝贡贸易,由于长期贬价贱卖,无偿赠送,耗费巨大。

“收货所出数十万,而所取曾不及一二。

且钱出外国自昔有禁,今仍竭天下所有以与之,可谓失其宜矣。

”可见赏赐开支疲于应付。

致使国库枯竭,财政短绌,长此下去,终会导致明王朝的经济崩溃。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所到达的最远地区。

(2)根据材料二,说明郑和下西洋活动终止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交角度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贡献。

(1)宣扬国威: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明初朝贡贸易出多入少,造成重大损耗。

致使国库枯竭,且缺乏内在驱动力。

(3)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1)依据材料信息“郑和远航将朝贡、勘合方式的对外关系推到顶峰,“厚往薄来”,用大量的物质财富换取海外诸国形式上的藩属关系”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

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从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2)依据材料信息“忠心执行的朝贡贸易,由于长期贬价贱卖,无偿赠送,耗费巨大”可知,明初朝贡贸易出多入少,造成重大损耗。

致使国库枯竭,且缺乏内在驱动力,是郑和下西洋活动终止的主要原因。

(3)依据所学可知,从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7.编报学史

某校初一学生为编辑主题为“宋元科技成就”的历史小报,收集了下列图片资料,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编辑任务。

陶活字版《金刚经》(部分)罗盘针(模型)

火炮司南(模型)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

第一步:

整理图片资料

上述图片符合小报主题,可以作为素材编入小报的有:

第二步:

说明图片内容

小报讲究图文并茂,请参照范例,任选一幅符合主题的图片,为其配上说明文字。

范例:

赵州桥便利交通

第三步:

评说宋元科技

在小报结尾部分,同学们引用了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的一段话: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结合所学,你认为陈先生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第一步:

陶活字版罗盘针火炮

陶活字版(活字印刷术)促进文化传播

火炮(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增加了杀伤力

罗盘针(指南针)为远航创造条件(注:

对不符合主题的图片进行说明,不得分。

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使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整理图片资料,小报的主题是宋元科技成就,故《金刚经》、司南(模型)和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不能选,因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战国时期人们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是清朝制造的。

故可以作为素材编入小报的有陶活字版、罗盘针、火炮。

第二步:

选择一幅图片,写出其作用即可,如:

图片:

陶活字版;

说明文字:

促进文化传播。

火炮(火药武器);

广泛用于战争,增加了杀伤力。

罗盘针(指南针);

为远航创造条件。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使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重要标志,所以陈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8.育才中学七年级某班在学习了《盛唐气象》一课后,做了一期历史黑板报,请你完成相关内容。

(1)看图学史

唐朝时期出现了新型农业工具,图一是:

________;

图二是:

图三是唐朝瓷器的精品,其造型精美,色彩艳丽,它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表归纳:

领域

代表成就或人物

地位或特点

建筑

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对称,是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

诗歌

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被称为“诗仙”

诗风淳朴厚重,大多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故有“诗史”之称。

书法

字体端正劲美,雄浑敦厚,被称为“颜体”

绘画

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有《天王送子图》

(3)通过上述探究并结合相关知识,你认为唐朝是怎样的一个朝代?

(1)曲辕犁;

筒车;

唐三彩。

(2)长安;

李白;

杜甫;

颜真卿;

吴道子。

(3)唐朝是一个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族关系和谐、科技发达、文化成就辉煌的朝代。

(1)依据图片可知图一是农具——曲辕犁;

图二是灌溉工具——筒车,结合课本所学,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代表作品由唐三彩骑驼乐舞佣。

可知图三属于唐三彩。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建筑方面的代表是长安,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是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

长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居特色,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诗歌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被称为“诗仙”;

杜甫的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大多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故有“诗史”之称;

唐朝时期,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

颜真卿的字体端正劲美,雄浑敦厚,被称为“颜体”;

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有《天王送子图》。

(3)依据前面的材料,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科技文化等角度反映了唐朝的繁荣,进步。

由此可知,唐朝是一个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族关系和谐、科技发达、文化成就辉煌的朝代。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评价一

“贼臣杨镐、袁崇焕先后卖国。

—(明)朱舜水《朱舜水集》

评价二

“袁崇焕……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

彼时主昏政暗(君主昏庸政治黑暗)……深可悯恻(哀怜)。

—《清高宗(乾隆帝)实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为袁崇焕立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不同时期人们对袁崇焕的不同评价。

(3)请以“袁崇焕之我见”为主题写一篇小议论文。

(要求:

标题自拟,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字数不少于150字)

(1)原因:

建立军功(抗金有功或保卫边疆安全)。

(2)评价:

①袁崇焕咎由自取,卖国。

②袁崇焕忠君爱国,被冤枉。

(3)言之有理即可

(1)依据材料一信息“力挫后金军,解围京师”“率军抵抗后金屡获大捷”,可以看出,为袁崇焕立祠的原因是建立军功(抗金有功或保卫边疆安全)。

(2)依据材料二评价一“袁崇焕先后卖国”,评价二“尚能忠于所事”,可以看出,人们对袁崇焕的不同评价有①袁崇焕咎由自取,卖国。

(3)按照要求写作,注意标题自拟,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字数不少于150字。

标题可以是:

我眼中的袁崇焕。

袁崇焕抗金有功,保卫边疆安全,是忠君爱国的英雄。

袁崇焕没有卖国,是被冤枉的。

【点睛】

(1)

(2)属于同一类型,都是要求依据材料回答。

解答时,就紧扣材料,找到关键语句,译为现代汉语,概括回答即去掉不必要的字句即可。

(3)此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

解答时,按照要求写作,做到标题自拟,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字数不少于150字。

注意有理有据,提出观点,给出证明。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六○八年,隋炀帝发河北诸郡民男女百余万人开永济渠(又称御河),引沁水南至黄河,又连接卫河北至涿郡(治蓟,北京市)。

六一一年,隋炀帝乘龙舟自江都直达涿郡。

两渠共长三千余里,隋炀帝带着百官和两岸步行的候选士人数千人,走了五十多天才到涿郡,平均一天只走五十多里。

普通民船如果一昼夜走一百里,自江都到涿郡不过一个多月,南北水路交通比陆路确是便利得多。

隋炀帝开通济渠、江南河,是要尽量消耗江南的财富,满足自己的淫侈生活,开永济渠,是要进行对高丽的侵略战争。

他伤害大量民命,罪恶极大,但运河修成后,南北交通有显著的改进,对经济联系、政治统一都起着广泛的作用。

——《中国通史》范文澜

(1)材料中的隋朝大运河以什么为中心?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8分。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洛阳

(2)观点1: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是有利也有弊。

论述:

我们应从正反两方面来看待大运河的开通。

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的经济交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这个角度看,大运河是隋朝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它的开通是件值得称道的好事。

但是隋炀帝为了开通大运河,征发了几百万民工,使无数人家破人亡,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破坏,从这个角度看,大运河的开通对隋朝百姓来说是个噩梦。

结论:

综上所述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也有弊,我们应从正反两方面来看待大运河的开通。

观点2:

隋朝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1)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的广大地区,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2)隋朝大运河与都江堰、长城一样,是古代世界最雄伟的工程之一。

综上所述,隋朝大运河它全长2000多公里,连接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观点3: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利大于弊。

(1)大运河开通后,贯穿了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

(2)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

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综上所述,隋朝开通大运河虽然在当时使人民受到伤害、农业生产遭到破坏,但从从长远的利益来看,人民所受伤害是取得了补偿的,所以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利大于弊。

(1)根据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2)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例如依据材料“隋炀帝开通济渠、江南河,是要尽量消耗江南的财富,满足自己的淫侈生活,开永济渠,是要进行对高丽的侵略战争。

”可归纳出论点是:

阐释围绕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评价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利弊即可。

如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的经济交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后得出结论: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也有弊,我们应从正反两方面来看待大运河的开通。

提取其他观点并进行阐述也可以,言之有理即可。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下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中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语曰:

“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材料三: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

(2)这种变化是何时开始的?

何时完成的?

(3)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列举两点即可)

(4)你认为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1)经济中心南移

(2)唐朝中后期南宋

(3)1、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劳动力;

2、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3、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4、南北方人民一起共同努力5、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任意两点即可)

(4)维持和平安定的环境,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政府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合理即可)

(1)根据材料一表格内容,材料二“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可知,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我国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