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0548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9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Word下载.docx

……………………这一点咋理论上过于绝对,在实践中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实际上陷入了理论与时间的两难境地:

如果没有超过贸易对手的高劳动生产率部门,该国便被派出在国际贸易的大门之外,或者在贸易中本国的生产部门将被对方的竞争击垮。

显然,使劲儿贸易的历史与现实并不完全、普遍地符合斯密这样的假设。

2,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

反映出了18世纪资产阶级通过国际贸易进行经济扩张的要求,但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坚持方面,却无法说明X、Y两种产品进行国际交换内在等价要求是什么,在国际间进行交易的价值基础是什么。

二、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1、假设前提:

01,采用的是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要素的模型。

02,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型的,A、B两国均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不存在任何蚂蚁限制。

03,要素在异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完全不能流动。

04,一劳动价值沦为基础,即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同时异国之内劳动力是通知的,劳动充分就业,且劳动的报酬是一样的。

05,交易双方单位圣餐的呃劳动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不考虑运输、保险等成本支出。

06,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

2、基本内容:

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该集中生产本国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

处于绝对劣势的归家也不必停止生产所有的产品,儿只应该停滞生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参与交换的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贸易儿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3、评价:

一):

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

01,从国际贸易的实践出发,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具有其内在的合理内核,分析了国际贸易具有的各个方面。

02,该学说的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并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

03,按照该学说,尽管贸易的产生原因是一国之内的比较利益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展开。

但现实情况却是,今天的贸易主要发生在比较利益差距脚下的发达国家之间。

04,该学说,,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贸易双方都可获利,……实行自由贸易而非保护之一,……实际中,各国却都在不同程度地实行保护主义。

二):

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

01,在该理论中,出现了同一商品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交换比率的不同,即两个价格的现象,这违背了李嘉图自己坚持的劳动价值论。

02,该理论并未从根本上揭示出贸易发生的原因。

02,比较利益学说暗含一层意思,即越落后的国家按照比较利益参加国际贸易则越会受益,实际没有看到国际贸易具有的不等价交换和价值转移的性质。

三)我国理论界对比较利益学说的认识于评价。

认为他没有坚持老的那个价值论,掩盖交换中存在的不等价交换与国际剥削。

具有合理内核,应该批判的吸收

成本差异产生于劳动生产力的相对差价

第三章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1、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由于贸易条件恶化,出口数量的增加反而会导致出口收入的下降,从而造成福利损失。

主要原因:

贸易条件的恶化。

出口贫困化增长的条件:

01,该国的商品出口在世界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即任何增量的出口都将造成供大于求;

03,国际市场对此种商品的需求弹性较低。

02,该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出口,属于很强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生产结构不能调整。

04,发生这种经济现象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出口贫困增长的图形分析P46

第四章国际贸易的现代理论

(一)

一、H-O模型及其分析

1、背景认为李嘉图坚持的劳动价值论并不符合实际,因为单一劳动要素不能说明生产与贸易的全过程。

,H-O模型一要素的生产率一致为出发点,力图从其他的角度对生产成本的差异给予说明。

2、假设条件:

01、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两种产品。

实质上是以要素论替代了劳动就爱之论。

资本-劳动比对于比较成本的作用

002、两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技术方法相同,技术水平一样,具有同样的生产函数,产量只是要素投入量的因变量。

003、商品、要素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在以国内可以充分流动,在国际间完全不能流动,这可以拨正同种商品在一个国家之内具有相同的价格,而在国际上则存在价格差。

004、两个国家的最大区别在于要素禀赋的差异,其中一个是资本存量相对丰富的国家,因而资本的报酬——利息率相对较低,一个是劳动存量相对丰富的国家,因而劳动的报酬——工资率低。

005、在两种产品中,其中一个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劳动相对更多些,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另一个则使用的资本要素相对更多,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006、影响贸易的而一些其他因素,如运输成本、需求偏好、规模效应、贸易壁垒等在分析中被抽象掉,不予考虑。

三个基本论点:

01、每个国家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相反……

02、如果两个国家上产要素存量的比例不同,及时两国相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成本差异,使两国发生贸易关系

03、国际间商品交换的结果,往往是是各个国家之间的要素报酬差异趋于减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04、这一理论中还存在着布雷津斯基定理和斯托尔波-萨缪尔森定理。

3、主要内容:

基本内容:

核心思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即各个国家应该在要素方面发挥自己所具有的优势。

如果一个国家的劳动要素存量相对丰富,则该国就应嘎集中生产、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反之……如果两国都贯彻这一原则进行生产、交易,则各国资源也将更为有效配置,福利水平将会提高,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也将更为有效配置,福利水平也将得到提高。

(一)H-O模型的基本内在逻辑关系:

要素的自然禀赋——要素供给——要素的相对丰饶程度——要素相对价格差——生产成本差异——商品价格差异——贸易的发生

4、评价

(一)H-O模型VS比较利益说

(1)相同点:

从基本层面看,H-O模型是建立在相对优势基础之上的,要素流动假设也基本一致。

(2)不同点:

1)李嘉图认为商品是由一种要素(劳动)生产的,而H-O模型认为一种要素无法进行生产,至少应为两种;

2)李嘉图认为国内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能应用于国际贸易,H-O模型则认为,国内、国际贸易均为不同区域间的商品贸易,本质相同,交换原则亦相同;

3)李嘉图认为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而H-O模型则将劳动生产率一致作为自己分析的出发点。

(二)H-O模型的政策含义该模型指导各国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发挥自身的固有优势,从优势出发进行贸易。

(三).对H-O模型的评价

(1)贡献:

a.从一国经济资源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b.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

c.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

(2)局限性:

a.禀赋并非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

c.对需求因素未予以充分考虑,影响了理论对实际情况的分析。

b.过分强调静态结果,排除了技术进步及实际存在的情况,影响了理论的适用性;

5、雷布津斯定理要素禀赋增长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雷布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theorem)

•含义:

当一种要素数量增长时,密集使用该种生产要素的产品的产量将大幅度提高,而其它产品的产量将会下降。

目的:

说明一种要素总量的增加对不同产品的影响是不平衡的。

图解:

P60

6、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theorem)

含义:

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生产该商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

而生产其他商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价格提高,那么丰裕要素的所有者会从贸易中获利,而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则因贸易而受损。

多则更多,少则更少。

二、列昂惕夫反论及新要素理论

列昂惕夫为证明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美国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经过检验,得出的却是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美国史利用国际贸易来节约资本,安排剩余劳动力的。

列昂惕夫对反论的解释:

美国工人的劳动是倍加的劳动,是集约型劳动,提出了不同国家的国民劳动非同质性,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要素密集度逆转观点的解释:

如果在某些要素价格下,X是劳动密集型的,Y是资本密集型的,但在另外一些要素价格下,X变为资本密集型,Y变为劳动密集型的,这种现象就称为要素密度逆转。

某种商品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属于资本密集产品,而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相同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不同,这就是要素密集度发生了逆转。

需求逆转论的解释:

指的是当一国对于某一商品拥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但由于其国民在消费上又特别地偏好该商品,就会使原来依据H-O定理所决定的进口方向发生改变,即发生需求逆转。

7、产品周期理论:

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R.Vernon——“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威尔士(L.T.Wells)、赫希哲(Hirsch)战后解释制成品贸易的重要学说

认为,因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制成品和生命有机体一样具有生命周期,先后依次经历不同的阶段。

在同种产品的不同阶段,各国具有不同的贸易地位和比较优势。

各个阶段的依次更替正是引起产品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

认为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阶段。

产品生命周期的四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即产品创新阶段。

供给方面,美国技术先进,人才众多,经费充足,创新转化过程快;

需求方面,美国市场具有兼容性又极为广大的特点。

另外就是美国厂商的垄断地位以及与别国的技术差距。

供求特点→独自创新,坐享垄断性利润。

第二阶段,外国开始模仿生产该产品的阶段。

这是技术已基本成熟,生产过程已标准化,其他国家模仿已没有绝对障碍。

而且模仿国还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因而具有较强竞争力。

美国出口模仿国的产品数量下降,但在第三国的市场份额影响不大。

第三阶段,外国模仿国以低成本为基础开始向第三国出口的阶段。

由于模仿国大规模生产,并开始向第三国出口,创新国的垄断地位已消失,模仿国的产品在第三国市场上逐渐取代了创新国的销售地位。

第四阶段,外国产品进入创新国的阶段。

创新国由出口国变为进口国,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转移到了模仿国。

四阶段完成后,商品结束了在创新国的生命周期,随着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其新的生命周期在模仿国展开,生命周期得以延长,以便尽量为人们创造收入,提高总体的福利水平。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图形说明

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动态意义

考察了当周期发生变化时,由于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的技术差距,比较利益是怎样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的,这使得解释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学说、H-O模型摆脱了静态分析,进入了动态化分析阶段。

这一理论隐含一种产品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含有的要素密集度也在发生变化。

前期:

R&

D经费投入;

后期:

低成本劳动力的投入

相对落后的国家也要不断检讨本国要素优势的变化以应付新的挑战。

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参与相应的国际分工,并且关注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生产结构的升级和改造。

对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国际贸易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使得比较利益说、H-O模型从静态发展为动态,并且将诸多因素(e.g.科技)引入国际贸易模型,深化了理论体系。

但由于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不确定因素,各国面临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环境不同,故产品生命周期的循环并不是国际贸易一成不变的必然的现象。

第五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

(二)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

1、同质产品、异质产品的概念

产品同质性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相同。

产品异质性指产品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产品彼此之间不能完全替代但尚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替代,交叉弹性小于同质产品,在生产中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

理论的假设前提

理论分析基本是从静态出发的,简化的模型分析只侧重于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结果而不强调过程。

分析以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市场,而非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更接近现代世界经济的现实。

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并将其分析为国际贸易发生后的重要利益来源之一。

在分析中要考虑需求不相同与相同的情况,即与其它理论相比,产业内贸易理论更加重视需求方面的影响。

2、同质六大类型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01、不同国家间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多从成本节约的角度出发。

02、经济合作或因经济技术因素而产生产业内贸易一方面吸引外资银行入境投资;

一方面又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投资建行。

03、大宗的转口贸易判断标准:

进口主要不是为了自身的消费,而是为了再次出口。

04、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如:

政府的出口退税和进口优惠政策。

05、季节性产品贸易在不同时间进出口同种产品以调剂供求。

06、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公司内部的资源调配。

3、水平差异、技术差异、垂直差异产品的异质性被认为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根本基础,这种差异在产品中体现为:

水平差异:

产品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差异性。

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消费偏好的区别。

技术差异:

用新技术制造的新产品带来的差异。

处于不同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不同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产品在不同国家进行生产。

垂直差异:

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

供给方面:

厂商为获得竞争优势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需求方面:

消费者由于收入差距等原因,偏好不同。

4、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理论的提出:

产业内贸易中,很多产品具有水平差异特点,传统的贸易理论无法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需要从其他角度(需求)进行探索。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基本观点:

(需求偏好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需求结构是决定贸易格局的重要因素,两国需求结构越相似,两国间的贸易可能更密集。

•平均收入水平对于需求结构具有支配性的影响,发达国家的平均收入水平比较接近,所以具有相似的需求结构。

•制成品的对外贸易是国内贸易的一种延伸。

ofScale)

5、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

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内在规模经济:

厂商的平均成本随着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

外在规模经济:

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与整个行

业的生产规模有关。

规模收益:

定义:

描述的是产出增加的幅度大于要素投入增加幅度的现象,它是各国厂商所普遍追求的利益。

需求发生重叠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图形说明P86

比较适合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制造业内

内在规模经济图示:

P87

P88

规模经济与产业内贸易基于规模经济的贸易图

产业内贸易的利益主要源于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的可选择性。

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基本原因。

对于规模经济论的评价

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事实,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某一产业存在着规模经济产生的额外利益,而其他的厂商却不能很快地进入该行业牟利,则说明该行业存在市场不完全情况。

如果其他厂商能够轻易地进入该行业,那么产生产业内贸易利益的规模经济将不复存在,因此完全市场条件下很难有规模经济的利益。

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

产业内贸易的分析更符合实际;

产业内贸易对于福利的分析具有一定特色;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不足:

1)强调规模经济,但是在现实中规模经济的产业部门大多为制成品生产部门,大多在发达国家,因此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优势。

而发展中国家由于产业较少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因此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内贸易中显现出劣势的特点。

2)在新张伯伦理论中,假设前提也十分脱离现实情况。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一、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关税是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个国家的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赋。

局部均衡分析-小国的关税效应

小国:

该国在市场中只是既定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非价格的决定者,即它对于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价格事实上没有多大影响。

小国的关税效应图P110小国进口关税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掌握关税效应和福利效应

进口配额:

概念:

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的措施。

超过某一规定限额的商品便不准进口或需要缴纳较高关税,一般针对与国内产业存在激烈竞争的进口商品。

进口配额可以分为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两种形式。

二、进口关税与配额的比较分析

1、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的进口数量分析

实行进口配额可以同步增加保护作用,而等额关税则不能。

2、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的政策含义比较

实行进口配额的结果是价格的调整,而实行等额关税的结果是进口量的调整。

实行进口关税政府会得到相当于关税数量的财政收入;

而实行进口配额的许可证收入可能属于政府或进出口商。

实行进口配额限制,能够进口的数量是明确的;

但实行进口关税的结果无法掌握。

3、对进口配额的评价

允许的进口数量明确,限制性较强。

 

进口配额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图P117

三、幼稚产业的保护

1、幼稚产业概念:

经济学中指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经过一段时间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

2、五个阶段3、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

(一)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

FriedrichList(1789-1846),19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早期贸易保护主义的杰出代表。

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根源于19世纪上半期德国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以及美国汉密尔顿提出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早期重商主义理论。

他将贸易保护主义发展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一直影响到俾斯麦时代。

李斯特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程度,把经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

各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采取的贸易政策也不同。

李斯特认为要保护幼稚工业,主要应采取关税措施。

其核心思想包括:

01、关税保护的对象:

重要工业、技术部门,以及有国际竞争力的部门;

02、关税保护措施: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禁止进口或征税;

03、征收关税应该有一定的限度:

04、关税措施的实施应该有步骤行进。

对李斯特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评价李斯特发展了重商主义和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理论,以国家经济学说和生产力理论为基础,其理论是积极的,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工业的正当要求和愿望。

但也存在很多缺陷:

他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是错误的,歪曲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

理论基础

(二)新贸易保护理论

理论认为不公平的国际分工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应该实行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努力发展本国工业,转换产业结构,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摆脱国际剥削。

6、幼稚产业发展的局部均衡分析P1227、幼稚产业发展的一般均衡分析P124

幼稚产业发展的一般均衡分析

对幼稚产业的保护,不仅是为了让

该产业得到发展,更是为了本国的

产业结构得到改善。

5、产品生命周期与幼稚行业保护图P124

8、关税有效保护率

V:

征税条件下,最终产品增加值;

u:

自由贸易条件下,最终产品增加值。

假定现在对汽车征税税率为100%,其各成本项目和税率分别为:

发动机占汽车总价比重为30%(税率20%),钢材比重20%(税率10%),轮胎比重20%(税率10%),求汽车产业有效保护率?

四、倾销与反倾销的经济分析

1、定义经济学的定义:

最初由雅格布·

瓦伊纳在20世纪初提出。

他认为:

倾销是一种商品在不同市场之间的价格歧视,是海外商品以低于同样商品的销售价格在国内同时出售。

他把倾销划分了三种类型:

偶然性倾销,掠夺性倾销和长期性倾销。

国际经济学定义:

倾销是海外的商品以低于同样商品的价格在同一时候在国内市场类似条件下出售。

2、三种类型、条件

要使企业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进行长期倾销,需满足以下实施条件:

01、、企业面临的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企业的出口变化会对市场价格造成影响;

02、、出口商品的企业在国内面临的需求弹性比在国外面临的需求弹性小。

这一条件往往是存在的,因为企业在国内市场面对的竞争对手一般比在国外市场少;

03、、出口国对国外商品设置足够高的贸易壁垒.阻止国外低价产品回流国内。

第七章国际收支分析

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表

1、表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经常账户效果影响

经常账户放映了国内经济的储蓄和投资行为。

一国国际收支的改善必须通过调整国内吸收来进行(吸收为C+I+G)。

在国际收支中,一锅经济体的经常账户的状况发生任何变化,一定要与相对于投资的国内储蓄的增长相对应,即改变经常账户差额的政策措施都会影响国内的储蓄和投资。

而在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的差额一定要等于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净余额加上储备资产交易,即可以利用金融资产的净流入和储备资产作为经常账户赤字融资。

在国际收支表中反应的是利用金融资产的净流入和储备资产为经常账户赤字融资,最终保持国内的投资等于储蓄的基本公式成立。

如果一个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