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0634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50Word格式.docx

①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

②轻唤一阵阵袭人的花香只会令你享受身心的愉悦,而徜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却会让你经受精神的洗礼。

③走近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李大钊,我们敬佩他的革命志向;

走近为民族解放而四处奔走的宋庆龄,我们赞叹她的爱国情怀;

走近为唤醒民众而笔耕不辍的鲁迅,我们钦佩他的斗争精神……

④这些名人故居的静穆,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平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神。

⑤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解他们的人生,去传承他们的精神吧!

标点符号修改:

________

句子修改:

【答案】

(1)老舍

(2)D

(3)自创

屈原

(4)①句中的“。

”改“?

④句应改为“这些静穆的名人故居,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非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神。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形式新颖,但难度不大。

通过审读题干,可确定该题的入手点,即文常考查。

提示语中提到了《骆驼祥子》,看到这一点,答案自然跃然纸上。

(2)本题考查修辞赏析,答案一目了然。

“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不能来形容“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二者矛盾。

(3)本题考查对联,需结合材料信息与对联内容综合分析。

第②空,难度不大。

结合参观记录中提到的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制作”与上联中的《女神》可直接写出答案。

第①空,则需要结合参观记录中提到的“《女神》开一代新诗风”,且与下联提到的“改编”词性相对应。

(4)①句是选择问句,要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用逗号。

④句有两处表达欠妥。

一,主语判定错误,该句主语为“名人故居”;

二,用词不当,“诉说着他们的平凡人生”中的“平凡”一词不恰当,结合上下文语境不难看出,可改为“非凡”。

【点评】

(1)解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熟悉作品内容,熟记文学常识,抓住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识记。

(2)使用比喻手法时要注意: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另外,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

比喻要贴切;

要注意思想感情。

(3)拟写对联时,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

位置相同的词词性相同,结构相同;

内容相关,意境和谐,志趣高雅。

(4)注意积累标点符号的用法。

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

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

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2.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的是( 

“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

但体犹未壮,故称“弱”。

“河北”,古时指黄河以北的大片地区,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这个词可算是古今异义。

“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多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所为。

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

【答案】A

【解析】【分析】A.错误,“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

故答案为:

A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3.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A)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B),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稍稍转动。

这种架势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

是想震慑、吓瘫强壮的猎物,假如后者没被吓破了胆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谁也搞不清楚螽斯那光亮的脑袋里或那长脸后面在想些什么。

它们那麻木的面罩上没有任何的惊恐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但是,可以肯定被威胁者是知道危险的存在的。

它看见自己面前挺立着一个怪物,高举着双钩,准备扑下来。

它感到自己面对着死亡,但在还来得及时它却并没有逃走。

它本是个长腿的蹦跳者,善于高跳,轻而易举地就能跳出对方利爪的范围,可它却偏偏蠢乎乎地待在原地,甚至还慢慢地向对方靠近。

有人说,小鸟见到蛇张开的大嘴会吓瘫,看见蛇的凶狠目光会动弹不得,任由对方吞食。

许多时候,(B)差不多也是这么一种状态。

现在它已落入对方威慑的范围。

(A)将两只大弯钩猛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夹紧。

不幸的(B)已无还手之力:

它的大颚咬不着(A),后腿只是胡乱地蹬踢,它的小命休矣。

(A)收起它的战旗—翅膀,复现常态,开始美餐。

(1)上述文字出自于有着“昆虫诗人”美誉的法国作家________(姓名)所著的《昆虫记》,文中的(A)指________,(B)指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该部分文字的主要内容。

从作者的描述中,昆虫(A)在捕食时具有怎样的习性?

【答案】

(1)法布尔;

螳螂;

蝗虫

(2)主要内容:

记叙螳螂捕食蝗虫的经过。

习性:

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意合即可)

(1)此题考查的是与《昆虫记》有关的文学常识。

《昆虫记》作者法国作家法布尔。

捕食者“将两只大弯钩猛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夹紧”是螳螂。

被捕食者“已无还手之力”写的是蝗虫。

(2)一问,要求简要概括该部分文字的主要内容。

可分析“目光死死地盯住”“高举着双钩,准备扑下来”“将两只大弯钩猛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夹紧”等句,即可归纳出描绘的是螳螂捕食蝗虫的经过的答案。

二问,可分析“这种架势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可以肯定被威胁者是知道危险的存在的”等句,即可归纳出螳螂有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的习性。

故答案为:

⑴法布尔;

⑵主要内容: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与名著有关的文学常识,考生在平时阅读时重点识记,稍加留心就能完成此题。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判断的阅读概括能力,做此题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文段,抓关键语句进行作答,语言要简洁。

4.班级举行“走进文学人物画廊”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小题。

(1)主人公是一部作品的灵魂。

请根据所给材料,写出相关作品人物的名称。

①他只是摇头;

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②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③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④酱赤的脸受着太阳光又加上酒力,个个难看不过,像就会有殷红的血从皮肤里迸出来似的。

(2)读小说就是读社会。

请根据下面图片所体现的情节,说说作品反映了怎样特定的社会背景。

(3)读小说就是读自己。

请从1题的四个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个,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和生活感悟,用所给句式说一段话。

(不少于80字)

【答案】

(1)①闰土;

②于勒;

③祥子;

④旧毡帽朋友。

(2)图中表现的是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中米行粜米的情形。

旧毡帽朋友们丰收后满怀希望而来,很快就失望而去,反映了当时洋米洋面倾销、地主剥削和高利贷盘剥税卡林立的社会环境,揭示了帝国主义侵略、工厂倒闭、农民抢米等社会现实。

(3)我想对闰土说,从你悲苦的脸上我看到了旧中国农民深重的灾难,你用一声“老爷”筑起一道心墙,隔离了少年的伙伴,也隔离了海边碧绿沙地上的那个“英雄少年”;

你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神灵,从此不再有“希望”,甘心做“一具木偶”。

我问你一句:

“你的现在注定就是永生的未来吗?

(1)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

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

本题需要注意平时对名著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把握。

结合原文内容和图片写出当时的时代背景。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

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

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

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形象,结合人物形象特点,写出自己的阅读理解。

” 

 

【点评】第二题考查了学生图文转化的能力。

做此题要求仔细观察图画,注意每一个细节,如图画中的文字等,并联系题目要求,注意联想和想象。

5.八年级(3)班开展“遵义旅游资源调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把以下遵义市旅游文化资源按照一定标准归类,并阐述归类理由。

(每一类只需选择2至3项,并填写序号。

不能与示例重复。

)①贵州茅台酒②赤水丹霞地貌③凤冈锌硒茶、循潭翠芽、正安白茶④沙滩文化遗址⑤乌江小三峡⑥娄山关⑦海龙屯军事古堡⑧遵义会议会址

答题示例:

分类①③理由:

按照地区特产分类

(2)在小组活动交流会上,语文老师把上述资源的某一项用谜语形式展示了出来,请你写出谜底,并简述你猜出谜底的方法。

谜面:

起楼不要木,有人便是仙。

天上两滴雨,残阳铺满天。

(打一遵义旅游景点)

(3)老师准备儿童节开展本次主题的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全班同学参加。

下面是语文小组写的一则通知.请找出三处错误。

通知

全班同学:

请大家于6月1日下午到学校礼堂参加语文老师开展的活动,望大家做好准备,准时参加。

2018年5月30日

八(3)班语文小组

(1)示例一:

④⑥⑦⑧;

按照人文风景分类;

示例二:

②⑤⑥按照自然风景分类;

示例三:

⑥⑧按照红色旅游(革命遗址也可);

示例四:

④⑦按照历史古迹;

示例五:

⑥⑦按照战斗遗址(军事类)

(2)娄山关。

理由:

一是拆字法;

二是根据“残阳铺满天”一句联系到“残阳如血”从而想到《忆秦娥·

娄山关》猜出即可。

(3)①“通知”要居中。

(位置不对)②“全班同学”称谓要顶格。

(位置不对)③没有写活动的具体时间。

④没有写出活动主题。

⑤落款署名和时间位置颠倒了。

【解析】【分析】⑴可分别按人文风景、自然风景、红色旅游等分类。

人文风景:

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风景。

自然风景:

没有人为因素的大自然景观。

红色旅游:

以中国共产党相关的历史纪念地为资源的旅游。

熟知景点内容,才能准确分类。

⑵谜语中的拆字法是根据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和人们的认识规律,把一个字拆开,分解成几个独体字,或者给一个字的组成部分赋予一定的意义。

而“起楼不要木”就是去掉“楼”中的左偏旁“木”。

由“有人便是仙”推知“无人便是山”,而“残阳铺满天”一句即可联系到《忆秦娥·

娄山关》,整合在一起便是“娄山关”。

另外还有注意一个关键性提示,即“打一遵义旅游景点”。

⑶①标题:

第一行正中间写“通知”两字,也可根据需要在“通知”前加一些有标示内容的文字,如“紧急通知”、“×

×

(单位)关于×

的通知”。

②通知对象:

一般在正文之前第一行顶格写,下加冒号。

在日常简单的通知中,正文内容已经明确了通知的对象,那么开头的对象名称可省略。

③正文:

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内容要具体明了,写清原因、目的、时间、地点及具体要求。

④署名和日期:

发出单位和时间分两行写在正文末尾的右下方。

本题在标题、称呼、活动时间、活动主题以及署名和时间都有问题。

按上面的要求一一改正即可。

⑴示例一:

⑵娄山关。

⑶①“通知”要居中。

(1)本题考查学生分类整理的能力。

答题时要熟知景点内容,才能准确分类。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与辨析能力。

解答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关键在平时的识记与积累。

(3)本题考查学生修改通知的能力。

答题时要熟悉通知的格式和通知的内容,才能准确作答。

6.校学生会开展“读古诗·

长知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

各位同学:

为了更好地落实“读古诗·

长知识”活动要求,经研究决定,将在九年级召开“走进送别诗”专题学习活动,请认真整理学过的送别诗,于5月17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参加知识竟答活动。

2019年5月8日

①通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

②划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

③通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

①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常用的两种交通工具。

孤帆远影碧空尽:

________ 

脱鞍暂入酒家垆:

②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送别时的两种习俗。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3)下列对一首五律颔联和颈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颔联)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________。

(颈联)

风高;

还 

回 

高风;

【答案】

(1)知识竟答;

知识竞答;

将“召开”改为“举行”;

添加署名:

校学生会

(2)帆船;

马;

折柳;

饯饮

(3)C

(1)①根据积累并结合语境可知,通知中的“竟答”应为“竞答”;

②搭配不当,应将“召开”改为“举行”;

③通知的结尾应该有署名和日期,而这个通知却没有署名,应添加上。

(2)①由“帆”可知应为“帆船”;

由“鞍”可知应为“马”;

②由“柳”可知此处习俗应为“折柳”;

又“一杯酒”可知此处习俗应为“饯饮”。

(3)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以及二、四、六、八句押韵,据此可知:

“日”应和“风”相对;

“在”应和“还”相对。

故选C。

⑴知识竟答;

⑵帆船;

折柳;

⑶C

【点评】⑴①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②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熟知病句的类型,然后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

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③本题考查写作通知的能力。

我们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会经常用到通知这种应用文,写作时首先要掌握它的写作格式,然后把有关内容写清楚即可。

⑵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⑶本题考查律诗的文学常识。

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史书体例等都属于文学常识,这些知识非常多,也非常细碎,非常容易记混,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记多练,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正确答题。

7.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菜肴,“吃”传达着国人的生存智慧,展现着国人的生活习俗,承载着国人的美好期望。

我校九年级将开展以“舌尖上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

【猜一猜】请仔细阅读下列三则谜语,任选两则写出谜底(家乡常见食品)。

①肚子鼓鼓小胖子,身上穿着黄缎子,满脸长着大麻子,老家是个火炉子。

②本来一大片,变成千条线。

是线不缝衣,只在锅里见。

③两个瘦子一般长,扭在一起跳池塘,有人拿棒来救起,瘦子变成胖又黄。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

【夸一夸】一盘菜,一盆汤,一道点心……或朴素,或精致,鲜活着我们的生活。

请夸一夸你所喜欢的一种家乡美食(上面三则谜语的谜底除外),可以描写色香味,也可以说明制作过程。

(3)

【品一品】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味道的,不仅有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有我们的心。

细细品味,舌尖上有满满的希冀和祝福,还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请参照示例,说一说某一种家乡美食所蕴含的意义。

示例:

月饼——圆圆的,甜甜的,寄寓着人们对家庭团圆、生活甜美的希冀。

【答案】

(1)酥饼;

面条;

油条

(2)①一小碗糖水煮杨梅果,那颗粒硕大的果实汁液溢出,连汤液都漫上一层红色,白糖溶解在杨梅果的汤液里,酸酸甜甜回味无穷。

②首先用豆浆机磨出生豆浆,接着用纱布过滤,然后将豆浆用小锅隔水加热煮沸,慢慢地,豆浆表面就会结出一层皮,用手一揭,一张豆腐皮就做成了。

(3)①长寿面——细细长长,绵软可口,祝福人们幸福绵长,健康长寿。

②年糕——“糕”谐音“高”,祝福人们生活步步高。

③粽子——翠绿的粽叶,香糯的滋味,蕴含着我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由衷的敬意。

【解析】【分析】⑴根据食品外形特点、颜色、质地、原料、加工方式判断。

①肚子鼓鼓,颜色金黄,撒有芝麻,火炉子烘烤,是酥饼或烧饼等。

②千万条线,只在锅里见,是面条。

③扭在一起跳池塘,拿棒来救起,瘦子变成胖又黄,是油条。

⑵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紧扣“夸一夸你所喜欢的一种家乡美食”的题目要求,从食品的色香味形、制作过程、特点特征、口味等方面作答。

⑶仿写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前后呼应,句式要统一,修辞要相同,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比如月饼,外形圆圆的,甜甜的,寄寓着人们对家庭团圆、生活甜美的希冀。

饺子寓意一家人团圆幸福,美满。

长寿面,细细长长,绵软可口,祝福人们幸福绵长,健康长寿。

年糕,“糕”谐音“高”,祝福人们生活步步高。

⑴酥饼;

面条;

油条。

⑵①一小碗糖水煮杨梅果,那颗粒硕大的果实汁液溢出,连汤液都漫上一层红色,白糖溶解在杨梅果的汤液里,酸酸甜甜回味无穷。

⑶①长寿面——细细长长,绵软可口,祝福人们幸福绵长,健康长寿。

②年糕——“糕”谐音“高”,祝福人们生活步步高。

③粽子——翠绿的粽叶,香糯的滋味,蕴含着我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由衷的敬意。

【点评】⑴本题考查猜谜语。

答题时应注意,谜面是谜语的主要部分,是猜谜时以隐语的形式表达描绘形象、性质、功能等特征,仔细分析谜面意思结合常见食品特点作答。

⑵本题考查介绍家乡美食。

答题时应注意,美食包含多种花色品种,选择最熟悉的介绍。

⑶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答题时应注意,仿写句子:

是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突出家乡美食所蕴含的意义,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8.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乐观如刘禹锡,也不fá

ng碍其写“怀旧空吟闻笛赋,①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伤;

huò

达如苏东坡,也不影响其写“不应有恨,②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怨尤;

忧郁如秦观,也写过“树绕村庄,③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兴;

闲适如许浑,也写过“④________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的cāng凉。

李商隐唱着“相见时难别亦难”,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出对爱情的至死不yú

“⑤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用精炼的名词、绘画一样的技法,捕捉到最真实的感受:

“⑦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

历朝历代,文人墨客以山水名胜寄托思想情感:

“⑨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他们的华彩篇章表达政治理想、志趣抱负,“鲤鱼跃龙门”而不朽。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________碍 

________达

________凉 

至死不________

(2)根据提示,默写选文中的古诗文名句。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⑦________ 

⑧________

⑨________ 

⑩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