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0770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硅溶胶精密铸造工艺Word格式.docx

1.4.1除水桶,静置桶均应及时排水、排污。

1.4.2经常检查各设备温控仪表的工作状况,防止失控,尤其应防止温度过高造成蜡料老化。

1.4.3每月检查一次蜡处理设备各导热油的液面位置,油面应距设备顶面200㎜左右,防止油溢出。

并注意检查设备有无渗油现象。

1.4.5经常检查环境状态,避免灰尘及外来物混入蜡料中。

2压制蜡模工艺操作守则

2.1工艺要求

室温24±

3℃蜡缸温度48±

2℃(大件应根据工艺要求设定)射蜡嘴温度50-55℃压射压力0.2Mpa—0.4Mpa保压时间5-10s冷却水温度2—10℃

2.2操作规程

QQ/HHC4.2-2013

2.2.1检查压蜡机油压、保温温度、操作按钮等是否正常。

按照技术规定调整压蜡机压射压力、射蜡嘴温度、保压时间、冷却时间等。

2.2.2从保温箱中取出蜡缸,装在压蜡机上,放出上部混有空气的蜡料。

2.2.3将模具放在压蜡机工作台面上,调整射蜡嘴使之与模具注蜡口高度一致,检查模具所有芯子活块位置是否正确,模具开合是否顺利。

2.2.4打开模具,喷上微薄一层分型剂。

合型,对准射蜡嘴。

2.2.5双手按动工作按钮,压制蜡模。

2.2.6抽出芯子,打开模具,小心取出蜡模。

按要求放入冷却水中或放入存放盘中冷却。

并检查有下列缺陷的蜡模应报废:

(1)有严重气泡的蜡模;

(2)棱角不清晰的蜡模;

(3)变形不能修复的蜡模;

(4)尺寸不符号规定的蜡模。

2.2.7清除模具上残留的蜡料,注意只能用压缩空气吹净模具分型面、芯子上的蜡屑、脱模剂,不准用金属刀具去铲刮型腔、抽芯。

慎防损害模具型腔部位。

2.2.8按以上各条进行下一次压制蜡模,以后往复循环生产。

2.2.9及时将蜡模从冷却水中轻轻取出,用压缩空气吹净蜡屑及水珠,并进行自检,将合格蜡模正确放入存放盘。

2.2.10每班下班或模具当班生产完毕后,应用软布等清理模具。

如发现模具有损伤应立即报告领班,由领班处理。

并清扫压蜡机、工具及现场,做到清洁、整齐。

2.3注意事项

2.3.1压制蜡模时,先必须进行首件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

压制过程中不能轻易变动压制参数。

2.3.2使用新的模具时,务必弄清模具组装、拆卸顺序,蜡模取出方法。

2.3.3蜡模存放时,应注意搁置方向,防止变形。

需要时可采取卡具等措施,以避免蜡模变形。

2.3.4每班打2-3件收缩率试样(如Ø

100X6㎜圆饼试样等),冷却后测其收缩率,并做好记录。

2.3.5下班前将蜡缸中的残存余蜡放完。

废蜡模及废蜡要保持干净,放入废蜡箱中,及时送到蜡处理工部。

2.3.6压蜡机工作时,不准用手扶模具或将手伸合型台面下,且不准单手操作按钮,防止人身安全事故。

2.3.7蜡模间要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3蜡模修整工艺操作守则

3.1工艺要求室温24℃±

3℃

3.2操作程序

3.2.1修模前应检查蜡模外观棱角清晰、表面平整光滑、无缺陷,尺寸符合要求,无变形。

3.2.2修模

3.2.2.1用刀片刃口沿着蜡模表面小心而轻柔地刮除飞边或分模线,不得损伤蜡模。

对小飞边也可直接用布擦除。

3.2.2.2蜡模凹陷处应用修补蜡修复,修后表面要平整。

3.2.2.3蜡模上的气泡必须挑破,用修补蜡修复原状。

3.2.2.4对要求高的铸件其蜡模皱纹必须修补平整光滑。

3.2.2.5用压缩空气气嘴将蜡屑吹干净,按要求放在存放盘中。

3.2.3修模后检查:

检查蜡模是否完整、有无变形、表面粗糙和字迹是否合格等。

3.2.4工作完毕,清理现场。

3.3注意事项

3.3.1修光后的蜡模必须达到有关检验要求。

3.3.2修好的蜡模要按要求整齐摆放在存放盘中,防止变形。

3.3.3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浇道蜡模制作QQ/HHC4.3-2013

1工艺要求

室温24℃±

3℃压射蜡温度48±

2℃压射压力0.2-0.4Mpa保压时间视浇道种类而定

2操作程序

2.1整体浇道压制

2.1.1检查压蜡机气压、保温桶温度、操作按钮等是否正常,按照技术规定调整机器压射压力等参数。

2.1.2将浇道模具放在机器台面上,检查机器射蜡嘴是否与模具注蜡口高度一致,模具开合是否顺利,

2.1.3打开模具,喷上微薄一层分型剂,安放螺帽,合上模具,对准射蜡嘴。

2.1.4双手按动工作按钮,压制浇道蜡模。

2.1.5压制完毕,抽出芯子,打开模具,小心取出浇道蜡模,放入冷却水中。

注意有缺陷的应报废。

2.1.6清除模具上残留的蜡料。

2.1.7喷分型剂,放螺帽,合型,进行下一次压制,以此往复循环生产。

2.1.8蜡浇道在冷却不中冷却3-5min后取出,用压缩空气吹净水珠,放在指定位置。

2.1.9每班下班或模具使用完毕,应将设备及模具清理干净。

3注意事项

3.1模具型腔不要喷过多的分型剂。

3.2蜡浇道表面应平整,无凹陷、裂纹和披缝。

蜡浇道如有裂纹、凹陷、气泡等缺陷要进行修补,不能修补的应报废。

3.3做好压注模的安全工作,蜡料气压缸缸盖未旋紧时严禁向缸内开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未关闭,缸内余气未放净时,严禁旋开缸盖。

3.4蜡模间要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蜡模组合QQ/HHC4.4-2013

1蜡模组合

1.1工艺要求

1.1.1室温24℃±

3℃。

1.1.2焊后蜡模上表面距浇口杯上缘最小距离不小于60㎜。

焊后蜡模间距6-8㎜(最小4mm带孔、槽的间距稍大约10-12mm;

内浇口长度8-12㎜。

1.2操作程序

1.2.1对所有蜡模再次进行目视检查,保证100%合格。

1.2.2按铸件工艺技术规定选择浇道种类。

1.2.3对蜡浇道(模头)进行检查,保证合格。

1.2.4对合格蜡浇道的浇口杯上装上经清理干净的盖板,并使保证平整无缝隙。

有缝隙的应电烙铁烫平缝隙,以免制壳时浆料流入。

1.2.5用粘结蜡或电烙铁进行焊接。

放好蜡浇道(模头),按工艺技术规定将蜡模整齐、牢固地焊,粘在浇道(模头)上。

1.2.6组焊好的蜡模组的浇口杯上,按工艺规定的金属材料,标辨认标记。

1.2.7用压缩空气吹掉模组上的蜡屑。

将模组吊挂在运送车上送到洗模工序。

工作完毕,清理现场。

1.3注意事项

1.3.1蜡模与浇道焊接应牢固,无缝隙。

1.3.2同一组蜡模组上焊接的蜡模必须是同一材料。

1.3.3如有蜡液滴在蜡模上,应将其蜡滴修刮干净。

1.3.4注意安全,工作完毕切断电源。

并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2蜡模组清洗

2.1工艺要求

2.1.1清洗剂ZF-301等

2.1.2室温24℃±

2.2操作过程

2.2.1按比例配制清洗液,并搅拌。

2.2.2将组焊好的静置45min以上的蜡模组,从运送小车上取下,先把模组完全浸入清洗液中,连续往复三次,共约5s,提起模组,滴净液体。

2.2.3取出蜡模组用压缩空气将模组吹干或凉干。

2.2.4把清洗完的模组吊挂到运送小车上。

2.2.5抽查模组清洗效果:

2.2.5.1从同一批洗净的模组中选取两组浸入硅溶胶(加入容积0.5%的润湿剂)中,抽出后小心检查是否完全润湿。

2.2.5.2能完全润湿说明清洗效果良好,可将此模组在水中漂洗去硅溶胶,用压缩空气将水吹去,挂吊到运送小车上待用。

QQ/HHC4.4-2013

2.2.5.3如模组不能完全润湿,则整批模组必须重新洗净。

2.3注意事项

2.3.1如液面下降,要及时补充新液。

若有白色片状物污染,则应放置24h,把2/3干净溶液吸出,倒掉其余脏液,补充新液,即可再用。

(一般每配一次清洗液,可用40天左右,6000-8000组以上)

2.3.2清洗液使用过程中,应将掉落的蜡模等及时取出。

使用后,除去全部外来物,用盖密封保存。

2.3.3模组清洗间应有换气设备,空气要流通。

并严禁烟火,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制壳QQ/HHC4.5-2013

1原辅材料技术条件

1.1硅溶胶的技术条件

1.1.1外观:

乳白或谈青色

1.1.2保质期:

1年

1.2润湿剂(JFC)

1.2.1外观:

呈现谈黄色

1.2.2渗透力(%):

为标准样的100-110.

1.2.3雾点(℃):

40-50

1.2.4润湿剂与其它有机物料分开储存。

1.3锆英砂、粉的技术条件

1.3.1砂中含粉量不大于0.30%。

1.3.2砂粉中含水量不大于0.30%;

耐火度不低于2190℃。

1.3.3锆英砂粒度为:

100-120目。

1.3.4锆英粉粒度为:

≤350目。

1.3.5每批进货应附有生产厂家质量合格证明书。

1.3.6必须采用双层包装,装外表应印刷材料名称、规格、净重、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日期等标志。

严禁受潮和混入杂物。

1.4莫来砂、粉

1.4.1砂中含粉量不大于0.30%。

1.4.2莫来砂粒度为:

16-30目;

30-60目;

60-80目。

1.4.3莫来粉粒度为:

220—270目。

1.4.4每批进厂的材料,应附有生产厂家质量合格证明书。

1.4.5包装袋外表应印刷材料名称、规格、净重、生产厂家、日期等。

1.4.6输贮存中,防止受潮或雨淋,不同规格分类存放。

2涂料、制壳使用设备的技术参数

2.1搅拌机:

380V2.2kw50Hz

2.1.1型号ZJ-Ø

600(Ø

800)

2.1.2尺寸1400×

1000×

1100(mm)

2.2淋砂机:

(LS-X)380V1.5kw50Hz

2.3浮砂机:

(FS-X)380V4kw60Hz

3涂料的配制

3.1涂料配制比例

a.面层浆料:

硅溶胶(kg)、锆英粉(kg)、润湿剂(ml)与消泡剂(ml)配比10:

30-50:

20:

17(根据铸件大小调节浆料配比)

b.过渡层浆料:

硅溶胶(kg)、莫英粉(kg)配比10:

20(根据铸件大小调节浆料配比)

QQ/HHC4.5-2013

c.加固层浆料:

14(根据铸件大小调节浆料配比)

d.封浆浆料:

15(根据铸件大小调节浆料配比)

3.1.1注意事项

a要求高的铸件(深孔、深槽、小孔、多孔、盲孔)可使用两层锆英粉涂料;

一般普通铸件只使用一层面层和过渡层再涂背层涂料。

小铸件(50g以内的)4层半即可。

b.涂料粘度使用4#詹氏杯测定。

c.室温:

面层23±

2℃背层:

23±

2℃

d.涂料搅拌机转速22-30r/min。

e.涂料搅拌时间:

面层涂料,全部为新料时,搅拌时间≥24h,部分新料搅拌时间≥12h;

过渡层涂料及背层涂料,全部为新料搅拌时间≥10h,部分新料搅拌时间≥5h

3.1.2涂料配制操作工艺:

3.1.2.1检查设备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3.1.2.2按比例将硅溶胶倒入涂料桶中

3.1.2.3开动沾浆机,使其旋转

3.1.2.4配制面层时,按每公斤硅溶胶2.5ml的比例加入润湿剂(JFC),混均匀

3.1.2.5按比例将耐火粉料缓慢加入,应注意防止粉料结块

3.1.2.6配制面层时,按每公斤硅溶胶1.8ml的比例加入消泡剂,混均匀

3.1.2.7混均匀后,测粘度:

过高、加硅溶胶;

过低、加粉料(注:

此时测应稍高)

3.1.2.8将涂料配制好后,盖上浆桶,以免蒸发;

使用时如粘度过高,可用蒸馏水加以调整

3.1.2.9注意事项:

a.面层涂料配制时,应严格按照加料顺序,依次加入硅溶胶、润湿剂、锆英粉、消泡剂,加料顺序应正。

b.涂料浆务必保持干净,不得有蜡屑、砂粒等,不得有过多的气泡。

c.涂料浆粘度,每次上、下班时均需测定、调整并记录。

d.建议面层涂料每月更换一次。

e.为提高型壳的透气性、减轻铸件的表面氧化;

建议在背层涂料浆内加入适量的石墨粉。

3.2制壳操作工艺

3.2.1工艺要求

3.2.1.1面层干燥时间为4-8h风力要求:

3.2.1.2过渡层干燥时间≥8h风力要求:

微风

3.2.1.3加固层干燥时间≥12h风力要求:

强风

3.2.1.4封浆半层干燥时间≥10h风力要求:

3.2.2制壳操作程序

3.2.2.1检查模组应经检验合格,并经清洗,彻底干燥。

同时检查模组上的记号是否符合质量跟踪卡(或工艺卡片)上的材质要求;

如有疑问,及时弄清,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后果。

3.2.2.2检查需用的涂料浆粘度及搅拌时间应符合工艺规定要求。

3.2.2.3检查工作时,干燥间的温度、湿度应达到要求。

3.2.2.4浸面层预湿浆:

从模架车上取下模组,以30°

左右角度缓慢地浸入预湿浆中,稍作旋转,然后以稍快的速度取出,使多余的浆料滴除,用压缩空气吹去各部位的气泡使模组均匀敷上一层薄浆。

3.2.2.5涂面层浆:

将敷有预湿浆的模组,再以30℃左右角度缓慢地浸入(面层)涂料浆中,

稍作旋转,使蜡模上的沟槽、拐角、字码、图案、通孔、盲孔均能敷上涂料,然后以稍快的速度取出,用压缩空气吹去各部位的气泡;

同时不停得转动模组,使多余的浆料滴除。

形成完整均匀涂层。

(应特别注意:

当蜡模上细小复杂部位未能敷上涂料时,请用小排笔沾浆涂刷或重新涂浆;

确保质量。

3.2.2.6面层撒砂:

将涂上均匀涂料的模组伸入淋砂机中多方向翻转,使表面均匀覆上一层锆英砂。

3.2.2.7取出模组检查撒砂应全面覆盖,抖动模组。

使多余砂掉落。

3.2.2.8将撒砂后的模组挂在模架车上,等整车挂满后推送到面层干燥间进行干燥。

3.2.2.9当第一层干燥达到6小时左右,检查干燥程度;

如干燥合格,开始第二层作业。

3.2.2.10吹去多余的浮砂,浸预湿剂,浸入后产;

立即取出,并尽快进行第二层涂浆。

3.2.2.11涂第二层(过渡层)浆,操作同3.3.5执行。

3.2.2.12第二层撒砂:

a.当铸件要求第二层撒锆英砂时,操作方法按3.3.6、3.3.7执行。

b.当铸件要求不高时,第二层采用上店砂过度,将浸好的壳模放入浮砂桶中敷砂,检查全面覆盖;

抖去多余的浮砂。

第十一页

3.2.2.13将上好砂后的壳模挂在模架车上,等挂满后推送到第二层干燥间去进行干燥。

3.2.2.14当第二层干燥达到8小时左右,检查其干燥度,如合格,进行加固层涂料。

3.2.2.15吹去多余的浮砂,浸入第三层预湿剂(同前),随后涂第三层浆料再撒砂,方法同前。

3.2.2.16第三层敷完砂后,将上好砂后的壳模挂在模架车上,送到加固层干燥间去进行干燥。

3.2.2.17加固层的第四、五层(一般小铸件四层即可),不浸预湿剂,沾加固层浆料再按要求的撒砂粒度撒砂。

3.2.2.18封浆层:

是为了加强模壳的强度和防止外层掉档现象,在模壳最后加固层达到干燥要求后,进行涂浆而不敷砂。

然后送入加固层干燥间进行干燥10h以上。

4注意事项:

4.1严格控制干燥间的湿度、温度、风力及涂料粘度。

4.2要认真仔细地做好面层、过渡层的操作,做到沾浆全面、撒砂到位、干燥彻底。

4.3面层浆料中绝不允许撒砂后的模组浸入。

4.4涂制下一层前,必须吹去上一层多余的浮砂。

4.5面层和过渡层的模壳干燥速度不宜过快,干燥时间不宜过长。

以防出现裂纹等缺陷。

4.6操作中做好眼睛防护和机电设备安全操作。

做到安全生产无事故。

4.7做好操作原始记录(记录时按模架车上的温度、湿度)为准。

脱蜡QQ/HHC4.6-2013

1脱蜡设备的技术参数

1.1全自动蒸汽发生器参数:

1.1.1最大蒸汽发量:

0.75T/H(750kg/h)

1.1.2设计压力:

0.8Mpa

1.1.3工作压力:

0.7Mpa

1.1.4传热面积:

9.9m²

1.1.5蒸汽温度:

160℃

1.2蒸汽脱蜡釜参数

1.2.1设计压力:

1.0Mpa

1.2.2工作压力:

0.75Mpa

1.2.3设计温度:

183℃

1.1.4使用温度:

135℃-170℃

1.1.5介质:

水蒸汽

1.3高压蒸汽法脱蜡工艺要求:

1.3.1脱蜡蒸汽压力:

0.6-0.75Mpa

1.3.2脱蜡时间:

10-40min(根据铸件大小、复杂程度确定)

1.3.3注意事项:

a.脱蜡前型壳必须保持恒温。

b.脱蜡虹必须快速升压;

缓慢降压。

c.脱蜡后的型壳必须干净无蜡液,浇口杯完整。

1.4操作程序:

1.4.1脱蜡前对脱蜡釜进行压力试验,并预热1-2次。

1.4.2把已达到干燥标准的模组取下,拆下挂钩、盖板,并将浇口杯边缘多余型壳材料去除干净。

1.4.3把模组快速倒放在脱蜡蒸汽釜装载车上,送入脱蜡蒸汽釜内,立即关好机门;

打开蒸汽阀,使压力快速达到0.6Mpa;

目前约2-3min,再根据铸件的大小、型壳的厚薄程度设定脱蜡时间。

1.4.4设定时间到后,关闭蒸汽阀,泄放蒸汽压,慢速泄放约1min以上。

1.4.5当压力表指示压力的“零”时,将回收蜡放干净后,打开脱蜡釜门,用装载车将型壳拉出。

1.4.6检查脱蜡质量和型壳质量,将合格的型壳按同一图号整齐放好;

待焙烧。

1.4.7型壳修补:

表面只有细小裂纹时,可在该处涂、沾涂料修补。

1.4.8将排出的回收蜡液过滤后倒入70-90℃的静置桶中,保温静置。

1.4.9工作完毕,清理所用设备和场地,关闭锅炉。

1.5注意事项:

1.5.1经常查看蒸汽锅炉脱蜡釜压力表,水位计和安全阀是否正常。

1.5.2不要碰坏或刮伤脱蜡釜机门的密封填料,如果漏气应立即更换。

QQ/HHC4.6-2013

1.5.3模组从制壳间运到脱蜡处应立即脱蜡,若延迟会造成型壳先期受热,因蜡料膨胀造成型壳开裂。

1.5.3随时检查蒸汽脱蜡釜内的落砂情况,若过多,应及时清理(或用蒸汽清洗)。

1.5.4做好安全生产,防止烫伤。

熔炼浇注QQ/HHC4.7-2013

1设备的技术参数

中频感应炉技术参数

名称10050

额定输入电压380V380V

输入电流频率50Hz50Hz

额定输入功率200kw120kw

最大输出电压800V800V

额定容量100kg50kg

工作温度1680℃1680℃

最大输入电流380A220A

输入电源相数3相3相

最大输出电流440A260A

额定功率200kw120kw

工作频率1000Hz2500Hz

冷却水耗量3m³

/h2.5m³

/h

2熔炼浇注工艺

2.1筑炉工艺

2.1.1炉衬材料的配比

2.1.1.1材料名称

a.镁砂(%)(3-5mm)35,(1-3mm)20,(0-1mm)2055:

(10-30目80%、40-70目20%)

b.镁粉(%)2545:

(100-140目60%、200目以上40%)

c.硼酸外加1.8-2.5%

d.蒸馏水2.5%

2.2.2.2工具:

坩埚样模、紧固棒、钎子等

2.1.2操作过程

2.1.2.1筑炉准备:

a.先用约0.2Mpa的水通往感应圈,检查是否渗漏。

再用膏状耐火泥将感应圈间隙糊上(自然干燥一段时间)

b.筑炉底:

在炉底石棉板上,铺20-30mm厚的炉衬材料,用专用工具捣实均匀,后将表面划松粗糙,再铺20-30mm的炉衬料,捣实。

重复几次,直至超过感应圈低20mm处为止。

c.筑炉壁:

将坩埚模外侧清理干净,置于感应圈内,注意必须与感应圈同心,用测量工具测量、调整,摆正后放压铁压稳;

把坩埚模与石棉布之间的炉底材料划松,装20-40mm厚炉衬材料,捣实。

如此重复进行,直至于炉面板相平。

筑炉领、出钢口:

将炉衬料加5-10%水玻璃混匀,打筑结实。

QQ/HHC4.7-2013

2.1.3烧结

2.1.3.1烘炉:

取出压铁,装入炉料。

送电,缓慢升温,在700-800℃时保温适当时间,让筑炉材料中结晶水完全消失(大约6-8小时)。

2.1.3.2烧结:

增加功率,使炉料熔化,再加料直至化满;

再升高功率使金属液温度达1700℃左右,然后降低功率保温约1h,完成烧结。

然后对金属液进行除渣、脱氧、浇注

2.1.4炉衬的修补

2.1.4.1生产中炉衬应不断检查和修补:

不连续操作时,冷炉开炉前,均应详细观察炉顶、壁、底是否要修补,在连续操作时,每次出炉也应观察炉子的状况;

炉衬的寿命一般为

80-150次左右(根据熔炼的温度、材质来确定。

2.1.4.2炉壁的修补:

一般裂纹在2mm以下的不必修补,超过2mm以上的裂痕需修补,先清除干净,再用混有水玻璃的筑炉材料将表面压挤抹平。

2.1.4.3出钢口和炉领的修补:

此处易损,开始作业前都需修补,也有

边熔炼边修补的,使用相同的耐火材料。

(注意:

修补时不要用粗的镁砂)

2.1.5注意事项:

2.1.5.1炉衬厚度要按规定并保证均匀,炉衬太厚会使炉子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