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组织部关于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的情况报告(精简篇).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5269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委组织部关于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的情况报告(精简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委组织部关于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的情况报告(精简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委组织部关于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的情况报告(精简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委组织部关于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的情况报告(精简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委组织部关于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的情况报告(精简篇).docx

《委组织部关于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的情况报告(精简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委组织部关于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的情况报告(精简篇).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委组织部关于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的情况报告(精简篇).docx

委组织部关于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的情况报告

委组织部关于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的情况报告

在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深入实施阶段,县委组织部严格按照一支一策,逐个整顿的原则,采取以强带弱、组织调整、教育培训等措施,着力整顿排查出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现将整顿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顿情况按照《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对全区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排查和整改的通知》(市组电明字59号)文件精神,XX县共排查出软弱涣散党组织11个,其中党总支1个,党支部10个,村级党组织7个,企业党组织4个。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班子工作能力不强、党员流动性较大,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支部作用发挥不好、战斗力差等。

针对各软弱涣散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县委组织部积极指导各有关党委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整顿方案,并要求各党委严格按照整顿方案开展整顿工作。

截止目前,全县排查出的11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已全面结束。

整顿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党组织的战斗力逐步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得到彰显。

二、取得成效及做法

(一)在党组织设置上下功夫,着力解决党员流动性大的问题。

因企业改制,部分企业党支部党员流动性较大,活动无法开展,支部作用发挥不好。

县委组织部把优化党组织设置,扩大党组织覆盖作为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用的重要抓手,将部分活动开展不正常、作用发挥不好的党支部撤消,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本人居住地党支部。

沙石镇供销社党支部、粮油党支部23党员全部转入沙石镇铅丰社区党支部;县机关党委贸易公司党支部、农机公司党支部、山鹰公司支部52名党员全部转入城关镇前河社区、三峰社区等党支部;由凝聚力、战斗力强的党组织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好党内活动,实现以强带弱,共同推进。

(二)在村干部选拔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村干部能力偏弱的问题。

打破地域、年龄、资历等选人用人观念,采取下派干部的形式,选派干部到村担任村干部,既履行党建工作指导员的职责,又协助村两委班子成员抓好村的各项工作,着力带强村两委班子。

罗州乡和坪村党支部因两委班子软弱涣散,在林权制度改革、安全生产等工作中缺乏凝聚力、号召力,上访案件比较突出,干群关系恶化。

乡党委下派乡干部到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后,通过从民主管理入手,认真落实一事一议等制度,抓班子建设、制度建设和做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10余起,为群众办理好事实事15件,提高了村两委的号召力,使林权制度改革等工作稳步推进,达到五好党组织创建标准,激发了基层组织活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和产业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在村干部教育培训上下功夫,着力提高村干部的文化素质低的问题。

严格按照《委组织部关于制定2016至2016年党员教育培训规划的通知》和《委组织部关于制定2016年度党员教育培训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着力实施村干部、农村党代表和党员教育培训工程,将培训重点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倾斜,从提高村干部依法治村、民主治村的能力和素质入手,着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今年8月份以来,共整合资金60余万元,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新一轮大规模村干部和党员教育培训目标。

本次培训共编印了70余万字的村干部培训教材3000余册,从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计生、扶贫、安监等5个部门抽调干部组建4个组,分赴27个乡镇集中举办村级干部、农村党代表、党员培训班108个班次,累计培训村干部00余人次、党代表800余人、农村党员14000人次,提高了村干部依法治村、民主理村的能力。

(四)在强化责任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村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的问题。

一是认真落实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作责任制,制定出台了《党建工作考核及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建立了跟踪督查、责任到位、奖惩分明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

结合五好党组织的创建工作,建立后进党组织通报批评制度,实行乡镇联系村领导、包村包组干部、村干部同考核、同惩罚,推进党建工作绩效化管理。

柳树乡儿马冲村、回水村党组织书记、联系村领导分别受到戒勉谈话。

二是建立县直机关党建工作双责制,制定《关于建立城乡共创新农村党建1+1结对帮扶的实施意见》,将县直机关党组织的建设与联系村党组织的整顿捆绑考核。

调整充实24名县级党员领导联系指导27个乡镇和27个新农村示范村,116个县直部门联系116个一类村党组织的整顿工作,着力推进城乡共创和上下联创。

三、存在问题XX县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在市委组织部的领导下,通过全县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部分党委对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工作认识不足,措施不力,整顿效果不明显,还存在软、懒、散的现象;二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经济待遇偏低、养老无保障,导致村干部文化水平低、业务素质低、工作效率低和年龄偏高,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部分乡镇党委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没有认清党建工作对推动中心工作的重要性,片面地追求经济建设而忽略了党的建设;四是部分县直联系帮扶部门未深入开展党建1+1结对帮扶工作,帮扶效果不明显。

五是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工作作风漂浮,工作流于形式,落实工作效果较差。

四、下步打算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加大力度对已整改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跟踪,防止反弹。

严格按照整顿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的原则,加强指导和督促,确保取得实效。

一是创新用人机制,强化村级班子建设。

始终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加大公开选拔干部到村任职的力度,为村两委班子增添了新鲜血液。

进一步加强对公选干部的管理,为公选干部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

继续扩大村级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试点力度,让老百姓站上识人、选人的点将台,全面落实和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真正把干部选拔任用的提名权、评判权和决定权交给群众。

二是创新工作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把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

指导各乡镇党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和计划,继续采取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等运作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农增收。

进一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力度,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培训,提高合作社领导和发展经济的能力;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级财务公开的制度,坚持对村级财务实行双签制度。

三是加强资源整合,努力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

积极整合村干部报酬资金,降低村级运行成本,全面推进村为主管理。

逐步推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和联村管理工作机制,坚持财政投入不减,严格定编定员,减少职数,提高村干部报酬。

进一步探索村干部社会保障机制,在部分有条件的乡镇搞好试点工作,为在职村干部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严格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适当调整全省村干部生活补贴的通知》(省组通106号)和市委组织部关于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的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在任、离任村干部档案,做好适当调整村干部生活补贴工作。

四是加强党内关怀,认真开展党内激励关怀活动。

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的要求,开展党员关怀活动。

将各级党组织为基层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作为检验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成效的主要标准,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突出的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深入开展党建1+1帮扶工作,整合资金和项目,积极帮助联系村出点子、找路子、引项目。

严格按照《党内关怀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暂行办法》,采取借款和贴息帮扶、走访慰问、生活求助、开展培训等措施,对贫困党员、老党员、因病因灾致贫党员进行激励、关怀和帮扶,进一步激活党组织细胞,增强党组织活力和党员贫困户的造血功能;严格按照《委组织部关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遗留问题的解决方案》县组发18号文件精神,认真解决好所联系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遗留问题,确保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达到90平方米以上,逐渐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九个好目标。

五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改善党员党组织生活方式。

按照2016至2016年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实施好村干部、农村党代表和党员教育培训工程,将培训重点向农村倾斜,从提高村干部依法治村、民主治村的能力和素质入手,提高党员饯行先进性的宗旨意识。

着力转变组织生活方式,通过XX报、XX党建、XX电视台等报刊杂志及网络手段向广大党员传达中央、省、地文件精神,让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重点解决组织生活不正常的现象;加强非公企业党员党组织关系管理,强化党性教育、改变宣传教育方式、转变教育理念,通过定期督促检查确保党组织生活正常开展,增强广大党员参与过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