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3039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Word下载.docx

李景芳、戴立先、韦疆宇、曾志攀、郭满良、陈志华、李海旺、韩建聪、朱邵辉、余永明、赵宇新、余玉洁、李浓云、李锦丽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部分:

吴月华、徐义明、陈静、任俊和、王升其、周卫新、王红静、冯凯、严文荣、刘杰、张勤、芮立平、陈晓文、宋志红

绿色施工技术部分:

单彩杰、杨香福、杨升旗、王涛、段恺、石云兴、张燕刚、倪坤、冯大阔、刘嘉茵、杨均英、司金龙、张静涛、陈波、郝伶俐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部分:

曲慧、吴小翔、董宏、李良伟、李光球、黄春生、刘文利、赵力、李建军、王晓峰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部分:

姚秋来、常乐、聂祺、唐曹明、李瑞峰、张荣强、韦永斌、赵伟、曹振、杨光值、潘鸿宝

信息化技术部分:

杨富春、王静、谭丁文、王兴龙、刘刚、曾立民、张义平、黄炜、苑玉平、颜炜、王剑涛、张臣友、高峰、黄从治、肖新华、王威、王文刚、王海涛

顾问(按姓氏笔划排列):

毛志兵、叶浩文、冯跃、李久林、杨健康、张希黔、张琨、苗启松、胡德均、龚剑

秘书组:

张靖岩、程岩、康井红、赵海

主编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按章节排序):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

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天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中建建筑科研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

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北京发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用友建筑云服务有限公司

目录

目录V

信息化技术1

1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1

2基于大数据的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信息技术2

3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采购技术3

4基于互联网的项目多方协同管理技术5

5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动态管理信息技术6

6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全过程监管技术6

7基于物联网的劳务管理信息技术8

8基于GIS和物联网的建筑垃圾监管技术9

9基于智能化的装配式建筑产品生产与施工管理信息技术10

信息化技术

1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是指利用BIM技术,并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施工现场可视化、虚拟化的协同管理。

在施工阶段结合施工工艺及现场管理需求对设计阶段施工图模型进行信息添加、更新和完善,以得到满足施工需求的施工模型。

依托标准化项目管理流程,结合移动应用技术,通过基于施工模型的深化设计,以及场布、施组、进度、材料、设备、质量、安全、竣工验收等管理应用,实现施工现场信息高效传递和实时共享,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1.1技术内容

(1)深化设计:

基于施工BIM模型结合施工操作规范与施工工艺,进行建筑、结构、机电设备等专业的综合碰撞检查,解决各专业碰撞问题,完成施工优化设计,完善施工模型,提升施工各专业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可校核性。

(2)场布管理:

基于施工BIM模型对施工各阶段的场地地形、既有设施、周边环境、施工区域、临时道路及设施、加工区域、材料堆场、临水临电、施工机械、安全文明施工设施等进行规划布置和分析优化,以实现场地布置科学合理。

(3)施组管理:

基于施工BIM模型,结合施工工序、工艺等要求,进行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拟,并对方案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方案审核的准确性,实现施工方案的可视化交底。

(4)进度管理:

基于施工BIM模型,通过计划进度模型(可以通过Project等相关软件编制进度文件生成进度模型)和实际进度模型的动态链接,进行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的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原因,BIM4D进度管理直观的实现对项目进度的虚拟控制与优化。

(5)材料、设备管理:

基于施工BIM模型,可动态分配各种施工资源和设备,并输出相应的材料、设备需求信息,并与材料、设备实际消耗信息进行比对,实现施工过程中材料、设备的有效控制。

(6)质量、安全管理:

基于施工BIM模型,对工程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进行模拟仿真以及方案优化。

利用移动设备对现场工程质量、安全进行检查与验收,实现质量、安全管理的动态跟踪与记录。

(7)竣工管理:

基于施工BIM模型,将竣工验收信息添加到模型,并按照竣工要求进行修正,进而形成竣工BIM模型,作为竣工资料的重要参考依据。

1.2技术指标

(1)基于BIM技术在设计模型基础上,结合施工工艺及现场管理需求进行深化设计和调整,形成施工BIM模型,实现BIM模型在设计与施工阶段的无缝衔接。

(2)运用的BIM技术应具备可视化、可模拟、可协调等能力,实现施工模型与施工阶段实际数据的关联,进行建筑、结构、机电设备等各专业在施工阶段的综合碰撞检查、分析和模拟。

(3)采用的BIM施工现场管理平台应具备角色管控、分级授权、流程管理、数据管理、模型展示等功能。

(4)通过物联网技术自动采集施工现场实际进度的相关信息,实现与项目计划进度的虚拟比对。

(5)利用移动设备,可即时采集图片、视频信息,并能自动上传到BIM施工现场管理平台,责任人员在移动端即时得到整改通知、整改回复的提醒,实现质量管理任务在线分配、处理过程及时跟踪的闭环管理等的要求。

(6)运用BIM技术,实现危险源的可视标记、定位、查询分析。

安全围栏、标识牌、遮拦网等需要进行安全防护和警示的地方在模型中进行标记,提醒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施工。

(7)应具备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的能力。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深化、场布、施组、进度、材料、设备、质量、安全等业务管理环节的现场协同动态管理。

1.4工程案例

湖北武汉绿地中心项目,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科研楼项目,云南昆明润城第二大道项目,越南越中友谊宫项目,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项目,广东东莞国贸中心项目,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广东深圳腾讯滨海大厦工程,广东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北京中国卫星通信大厦,天津117大厦项目等,山西晋中矿山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中心。

2基于大数据的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信息技术

基于大数据的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信息技术,是利用项目成本管理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更科学和有效的提升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水平和管控能力的技术。

通过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充分利用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积累的海量业务数据,按业务板块、地区、重大工程等维度进行分类、汇总,对“工、料、机”等核心成本要素进行分析,挖掘出关键成本管控指标并利用其进行成本控制,从而实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管控和风险预警。

2.1技术内容

(1)项目成本管理信息化主要技术内容

1)项目成本管理信息化技术是要建设包含收入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报表分析等功能模块的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2)收入管理模块应包括业主合同、验工计价、完成产值和变更索赔管理等功能,实现业主合同收入、验工收入、实际完成产值和变更索赔收入等数据的采集。

3)成本管理模块应包括价格库、责任成本预算、劳务分包、专业分包、机械设备、物资管理、其他成本和现场经费管理等功能,具有按总控数量对“工、料、机”的业务发生数量进行限制,按各机构、片区和项目限价对“工、料、机”采购价格进行管控的能力,能够编制预算成本和采集劳务、物资、机械、其他、现场经费等实际成本数据。

4)资金管理模块应包括债务支付集中审批、支付比例变更、财务凭证管理等功能,具有对项目部资金支付的金额和对象进行管控的能力,实现应付和实付资金数据的采集。

5)报表分析应包括“工、料、机”等各类业务台帐和常规业务报表,并具备对劳务、物资、机械和周转料的核算功能,能够实时反映施工项目的总体经营状态。

(2)成本业务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主要技术内容

1)建立项目成本关键指标关联分析模型。

2)实现对“工、料、机”等工程项目成本业务数据按业务板块、地理区域、组织架构和重大工程项目等分类的汇总和对比分析,找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

3)实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价格、数量、变更索赔等关键要素的趋势分析和预警。

4)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形成成本管理的“量、价、费”等关键指标,通过对关键指标的控制,实现成本的过程管控和风险预警。

5)应具备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的能力。

2.2技术指标

(1)采用大数据采集技术,建立项目成本数据采集模型,收集成本管理系统中存储的海量成本业务数据。

(2)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价格指标关联分析模型,以地区、业务板块和业务发生时点为主要维度,结合政策调整、价格变化等相关社会经济指标,对劳务、物资和机械等成本价格进行挖掘,提取适合各项目的劳务分包单价、物资采购价格、机械租赁单价等数据,并输出到成本管理系统中作为项目成本的控制指标。

(3)采用可视化分析技术,建立项目成本分析模型,从收入与产值、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预计利润与实际利润等多个角度对项目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对成本指标进行趋势分析和预警。

(4)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降低并发量提高系统可用性和稳定性。

采用B/S和C/S模式相结合的技术,Web端实现业务单据的流转审批,使用离线客户端实现数据的便捷、快速处理。

(5)通过系统的权限控制体系限定用户的操作权限和可访问的对象。

系统应具备身份鉴别、访问控制、会话安全、数据安全、资源控制、日志与审计等功能,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抓包窜改。

2.3适用范围

适用于加强项目成本管控的工程建设项目。

2.4工程案例

四川成都博览城项目,山东济南世茂天城项目,山东济南中铁诺德名城二期项目,湖北襄阳新天地房建项目等工程项目等。

3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采购技术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采购技术是指通过云计算技术与电子商务模式的结合,搭建基于云服务的电子商务采购平台,针对工程项目的采购寻源业务,统一采购资源,实现企业集约化、电子化采购,创新工程采购的商业模式。

平台功能主要包括:

采购计划管理、互联网采购寻源、材料电子商城、订单送货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数据中心等。

通过平台应用,可聚合项目采购需求,优化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降低工程采购成本,实现阳光采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1技术内容

(1)采购计划管理:

系统可根据各项目提交的采购计划,实现自动统计和汇总,下发形成采购任务。

(2)互联网采购寻源:

采购方可通过聚合多项目采购需求,自动发布需求公告,并获取多家报价进行优选,供应商可进行在线报名响应。

(3)材料电子商城:

采购方可以针对项目大宗材料、设备进行分类查询,并直接下单。

供应商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获取订单信息,进行供货。

(4)订单送货管理:

供应商可根据物资送货要求,进行物流发货,并可以通过移动端记录物流情况。

采购方可通过移动端实时查询到货情况。

(5)供应商管理:

提供合格供应商的审核和注册功能,并对企业基本信息、产品信息及价格信息进行维护。

采购方可根据供货行为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形成供应商评价记录。

(6)采购数据中心:

提供材料设备基本信息库、市场价格信息库、供应商评价信息库等的查询服务。

通过采购业务数据的积累,对以上各信息库进行实时自动更新。

3.2技术指标

(1)通过搭建云基础服务平台,实现系统负载均衡、多机互备、数据同步及资源弹性调度等机制。

(2)具备符合要求的安全认证、权限管理等功能,同时提供工作流引擎,实现流程的可配置化及与表单的可集成化。

(3)应提供规范统一的材料设备分类与编码体系、供应商编码体系和供应商评价体系。

(4)可通过统一信用代码校验及手机号码校验,确认企业及用户信息的一致性和真实性。

云平台需通过数字签名系统验证用户登录信息,对用户账户信息及投标价格信息进行加密存储,通过系统日志自动记录采购行为,以提高系统安全性及法律保障。

(5)应支持移动终端设备实现供应商查询、在线下单、采购订单跟踪查询等应用。

(6)应实现与项目管理系统需求计划、采购合同的对接,以及与企业OA系统的采购审批流程对接。

还应提供与其他相关业务系统的标准数据接口。

3.3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采购业务环节。

3.4工程案例

上海迪士尼工程项目,陕西西安西安交大科技创新港科创基地项目,四川宜宾向家坝水电站工程,福建福清核电站3、4号机组工程,北京中铁鲁班商务网项目等。

4基于互联网的项目多方协同管理技术

基于互联网的项目多方协同管理技术是以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SCW)理论为基础,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BIM等技术为支撑,构建的多方参与的协同工作信息化管理平台。

通过工作任务协同管理、质量和安全协同管理、图档协同管理、项目成果物的在线移交和验收管理、在线沟通服务,解决项目图档混乱、数据管理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实现项目各参与方之间信息共享、实时沟通,提高项目多方协同管理水平。

4.1技术内容

(1)工作任务协同。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总包方发布的任务清单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实时分享给投资方、分包方、监理方等项目相关参与方,实现多参与方对项目施工任务的协同管理和实时监控。

(2)质量和安全管理协同。

能够实现总包方对质量、安全的动态管理和限期整改问题自动提醒。

利用大数据进行缺陷事件分析,通过订阅和推送的方式为多参与方提供服务。

(3)项目图档协同。

项目各参与方基于统一的平台进行图档审批、修订、分发、借阅,施工图纸文件与相应BIM构件进行关联,实现可视化管理。

对图档文件进行版本管理,项目相关人员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最新的图档。

(4)项目成果物的在线移交和验收。

各参与方在项目设计、采购、实施、运营等阶段通过协同平台进行成果物的在线编辑、移交和验收,并自动归档。

(5)在线沟通服务。

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增强各参与方沟通能力。

4.2技术指标

(1)采用云模式及分布式架构部署协同管理平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应用,实现项目文档快速上传和下载。

(2)应具备即时通讯功能,统一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体系,实现多组织、多用户的统一管理和权限控制,提供海量文档加密存储和管理能力。

(3)针对工程项目的图纸、文档等进行图形、文字、声音、照片和视频的标注。

(4)应提供流程管理服务,符合业务流程与标注(BPMN)2.0标准。

(5)应提供任务编排功能,支持父子任务设计,方便逐级分解和分配任务,支持任务推送和自动提醒。

(6)应提供大数据分析功能,支持质量、安全缺陷事件的分析,防范质量、安全风险。

4.3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程项目多参与方的跨组织、跨地域、跨专业的协同管理。

4.4工程案例

天津117项目,湖北武汉绿地中心项目,重庆来福士广场项目,湖北武汉因特宜家项目,广东深圳华润深圳湾国际商业中心项目,太原山西行政学院综合教学楼项目等。

5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动态管理信息技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动态管理信息技术是指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视频监控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施工现场的设备调度、计划管理、安全质量监控等环节进行信息即时采集、记录和共享,满足现场多方协同需要,通过数据的整合分析实现项目动态实时管理,规避项目过程各类风险。

5.1技术内容

(1)设备调度。

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对施工现场车辆运行轨迹、频率、卸点位置、物料类别等信息的采集,完成路径优化,实现智能调度管理。

(2)计划管理。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并监控任务进度完成情况,实现工作任务合理在线分配及施工进度的控制与管理。

(3)安全质量管理。

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对质量、安全巡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影音数据采集和自动上传,整改通知、整改回复自动推送到责任人员,实现闭环管理。

(4)数据管理。

通过信息平台准确生成和汇总施工各阶段工程量、物资消耗等数据,实现数据自动归集、汇总、查询,为成本分析提供及时、准确数据。

5.2技术指标

(1)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在移动端对施工现场设备进行安全、高效的统一调配和管理。

(2)结合LBS技术通过对移动轨迹采集和定位,实现移动端自动采集现场设备工作轨迹和工作状态。

(3)建立协同工作平台,实现多专业数据共享,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

(4)具备与其他管理系统进行数据集成共享的功能。

(5)系统应符合《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第二级的保护要求。

5.3适用范围

适用于施工作业设备多、生产和指挥管理复杂、难度大的建设项目。

5.4工程案例

贵州贵阳华润国际社区项目示范区总承包工程、吉林长春吉大医院、辽宁沈阳浦和新苑住宅楼项目、天津合纵科技(天津)生产基地项目、云南昆明润城第二大道项目、湖南张家界家居生活广场一期工程、山东淄博五洲国际家具博览城二期等。

6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全过程监管技术

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全过程监管技术,是指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从工厂到现场的“仓到仓”全链条一体化物资、物流、物管体系。

通过手持终端设备和物联网技术,实现集装卸、运输、仓储等整个物流供应链信息的一体化管控,实现项目物资、物流、物管的高效、科学、规范的管理,解决传统模式下无法实时、准确的进行物流跟踪和动态分析的问题,从而提升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全过程监管水平。

6.1技术内容

(1)建立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全过程监管平台,实现编码管理、终端扫描、报关审核、节点控制、现场信息监控等功能,同时支持单项目统计和多项目对比,为项目经理和决策者提供物资全过程监管支撑。

(2)编码管理:

以合同BOQ清单为基础,采用统一编码标准,包括设备KKS编码、部套编码、物资编码、箱件编码、工厂编号及图号编码,并自动生成可供物联网设备扫描的条形码,实现业务快速流转,减少人为差错。

(3)终端扫描:

在各个运输环节,通过手持智能终端设备,对条形码进行扫码,并上传至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全过程监管平台,通过物联网数据的自动采集,实现集装卸、运输、仓储等整个物流供应链信息共享。

(4)报关审核:

建立报关审核信息平台,完善企业物资海关编码库,适应新形势下海关无纸化报关要求,规避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货量大、发船批次多、清关延误等风险,保证各项出口物资的顺利通关。

(5)节点控制:

根据工程总承包计划设置物流运输时间控制节点,包括海外海运至发货港口、境内陆运至车站、报关通关、物资装船、海上运输、物资清关、陆地运输等,明确运输节点的起止时间,以便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全过程监管平台根据物联网扫码结果,动态分析偏差,进行预警。

(6)现场信息监控:

建立现场物资仓储平台,通过运输过程中物联网数据的更新,实时动态监管物资的发货、运输、集港、到货、验收等环节,以便现场合理安排项目进度计划,实现物资全过程闭环管理。

6.2技术指标

(1)建立统一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全过程监管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工作流和移动应用等技术,实现多项目管理,相关人员可通过手机随时获取信息,同时支持云部署、云存储模式,支持多方协同,业务上下贯通,逻辑上分管理策划层、业务标准化层、数据共享层三层结构。

(2)采用定制移动终端,实现远距离(>

5m)条码扫描,监听手持设备扫描数据,通过https安全协议,使终端数据快速、直接、安全送达服务器,实现货物远距离快速清点和物流状态实时更新。

(3)以条形码作为唯一身份编码形式,并将打印的条码贴至箱件,扫码时,系统自动进行校验,实现各运输环节箱件内物资的快速核对。

(4)通过卫星定位技术和物联网条码技术,实现箱件位置的快速定位和箱件内物资的快速查找。

(5)将规划好的推送逻辑、时机、目标置入系统,实时监听物联网数据获取状态并进行对比分析,满足触发条件,自动通过待办任务、邮件、微信、短信等形式推送给相关方,进行预警提醒,对未确认的提醒,可设定重复发送周期。

(6)支持离线应用,可采用离线工具实现数据采集。

在联网环境下,自动同步到服务器或者通过邮件发送给相关方进行导入。

(7)具备与其他管理系统进行数据集成共享的功能。

6.3适用范围

国内外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的物流、物管。

6.4工程案例

内蒙古昇华新农村光伏小镇建设项目,沙特拉比格海水淡化厂区建设项目,新疆乌鲁木齐2×

1100M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项目,宁夏宁东2×

660MW燃机扩建项目,孟加拉艾萨拉姆2×

600MW燃机项目等。

7基于物联网的劳务管理信息技术

基于物联网的劳务管理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集成各类智能终端设备对建设项目现场劳务工人实现高效管理的综合信息化系统。

系统能够实现实名制管理、考勤管理、安全教育管理、视频监控管理、工资监管、后勤管理以及基于业务的各类统计分析等,提高项目现场劳务用工管理能力、辅助提升政府对劳务用工的监管效率,保障劳务工人与企业利益。

7.1技术内容

(1)实名制管理。

实现劳务工人进场实名登记、基础信息采集、通行授权、黑名单鉴别,人员年龄管控、人员合同登记、职业证书登记以及人员退场管理。

(2)考勤管理。

利用物联网终端门禁等设备,对劳务工人进出指定区域通行信息自动采集,统计考勤信息,能够对长期未进场人员进行授权自动失效和再次授权管理。

(3)安全教育管理。

能够记录劳务工人安全教育记录,在现场通行过程中对未参加安全教育人员限制通过。

可以利用手机设备登记人员安全教育等信息,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