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3210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9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4页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4页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4页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4页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4页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4页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4页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4页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4页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4页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4页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4页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4页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4页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4页
亲,该文档总共1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1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团体辅导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

是在团体中形成或者恶化的。

透过社会性增强与模仿或认同作用,可以进行有效的学习。

他们所需要的正是“新学习”或“再学习”,而不是继续地被忽视、轻视或抛弃。

任何有效的辅导方案,必须先掌握受辅者的心态与需求有理论架构作为指引,并有实际策略和活动设计,实践力行。

因此,本手册之撰写,先分析偏差行为青少年的团体心理,继而提出贯穿本手册的团体辅导模式、团体辅导策略和团体辅导技巧。

当然,本手册的主体仍在于辅导人员可以实际参考运用的“活动单元设计”和“主题单元设计”。

活动单元是根据本手册主编吴武典(民74)所归纳的十二种辅导策略二设计,共有三十个单元,可以供辅导人员针对实际需要、情景和活动课程,选择应用。

这十二种策略涵括了主要咨商学派的方法,尤其是人文派和行为派,并有浓厚社会学习的取向。

主题单元系针对偏差行为青少年行为改变的需要而设计。

如果说“活动单元设计”好比一份一份的菜单,那么,“主题单元设计”就好比一套一套配好的“全餐”了。

每套全餐有其不同的品味(主题):

或强调自我控制的演练,或强调法律常识的获得,或强调法律常识的获得,或强调生涯发展的规划,或强调领导才能的训练。

除了单元设计活动,本手册也设计了四种评量团体辅导效果的表格,供带领团体的辅导人员参考运用。

团体历程的记录和成效的评估是很重要的;

对偏差行为青少年的辅导,必须尽量做到“知道作什么”、“看到做的怎样”。

二、少年团体心理

少年十五、二十时,正是处在一个独立与依赖、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尴尬期。

心理学家艾力克逊认为青少年在其人生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一个自我统合与角色混淆的危机。

就生理发展而言,青少年的身体快速成长,青少年可以察觉自己已经像个大人,性的觉醒也使青少年开始感受到异性的吸引力,但由于社会结构改变,由青少年的性需求所引发的问题改如何处理却很少被正视。

此外,青少年必须用大部分的心力去面对一个重大的挑战,那就是过度以升学为导向的学校教育。

许多人似乎自然然地顺利渡过这个被心理学家称为“风暴与压力”的青少年时期,但是也有很多人在这个发展的关卡上遭遇困难;

有的人得以逢贵人相助,突破困境,发展人生;

但也有一些人因为缺乏协助,而迷失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不知何去何从,甚至误入歧途,遗憾终身。

对于那些由于缺乏协助而迷失方向或行为偏差的青少年,辅导人员宜适时适度地伸出援手,把帮助提供给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团体辅导就是一种可运用的协助方式。

关于行为偏差青少年团体的特征,可以分成下列几点来加以说明:

一、团体的组成

由于成员的行为与一般规范不符,表现出较多的反社会行为,如偷窃、逃学、打架、抽烟、恐吓同学、欺凌幼小等,因此进行此类青少年之团体辅导时,就性别因素而言,宜采取男女分开之同质团体的形式,以避免引发更多、更大的问题。

当然,成员可能将各种偏差行为带到团体中,而使得团体成为一个错误示范的场所;

但是,团体辅导的目的即是要在团体历程中,介入辅导策略,使成员行为产生好的改变,而不是将成员聚集,而后欲顺其自然发展,不顾其行为改变的方向。

因此,一般而言,完全由偏差行为学生所组成的同质性团体有助于辅导人员选择适当的辅导策略,集中辅导焦点,增加成员行为改变的可能性。

如果为了提供良好的行为范本,而用异质性的团体结构,则必须注意避免造成对抗或割裂,并充分取得行为良好者的了解和合作,以产生团体内的良性互动。

二、团体的特质

行为偏差的青少年团体具有下列几项心理特质:

(一)自我意识强

此类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普遍与日俱增,关心自己、看重自己,而且要设法证实自己的重要性。

因此,在群体之中,不太愿意听人吩咐、遭人差遣活受人管束,藉以突现自己的独特性和自尊。

因此,其反抗权威的倾向也就特别明显。

(二)自我控制能力弱

行为偏差的青少年通常缺乏适当的自我统和,对自我的各项了解都不够,其自我价值感较低,感情上也比较不成熟,一旦遇到挫折或冲突时,情绪变化十分强烈,加上自我控制能力又较为薄弱,因此行事很容易流于意气之争。

此外,他们既想得到别人的关爱与注意,但又觉得别人不会在意他们,也缺乏通常的技能让他们得到别人的关注,因此常常容易用强烈的方式来引起注意或达成目的。

(三)社会连结性低

根据社会连结论的主张,认为犯罪或是偏差行为之所以产生,系因个人在社会连结(社会化)的过程中脱离规范所致。

易言之,如果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接受社会道德规范,一旦遇到犯罪诱因,即可能从事犯罪行为。

但是,如果青少年能忙于从事运动、做功课、协助家事,培养正当的休闲活动,则发生偏差行为的可能性便会降低(贾乐安,民78)。

因此可知行为偏差的青少年通常较不接受社会规范的约束,使社会连结性低,欠缺适当的休闲活动,也比较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

(四)与同伴团体关系密切

尽管行为偏差的青少年其自我意识较高,喜欢展现个人的独特性,但是一遇到与其具有相同看法、兴趣的同伴,尤其是此种看法不易被成人社会接受时,就容易结成一个“死党”。

导致青少年成群结党的原因很多,如:

预防被欺辱、互相照顾、“伸张正义”,出风头、或是为了心理上的安全感等(陈皎眉,民75),如果在缺乏适当的同伴团体时,青少年就很容易加入不良帮派,行为渐倾向于偏差,甚至可能顺从同伴的意见做出犯罪行为。

因此,对行为偏差之青少年而言,同伴之影响力可谓大矣哉。

三,团体的互动

由行为偏差青少年所组成的团体,其互动情形迥异于一般的成长团体。

通常在团体中,辅导员必须同时扮演催化员的和示范、教导的角色;

而且各来自不同的同伴团体,其言行方式之不同,可能会使成员彼此觉得格格不入。

因此,此类团体初期,成员可能不太会表达,也不愿意积极投入团体中,所以应特别注重团体规范的订立与执行。

通常在辅导员的催化下,在辅导策略渐生功效时,乘员的互动会渐趋于自然而且频繁,成员对团体气氛的评价也会转为放松的、信任的、支持的,同时也会肯定团体的效果,这些都将更促进团体的互动情形,使成员的感受更深刻。

四、团体的次文化

每一个成员在进入团体之前,都拥有其先前的次文化背景;

随着团体的发展,成员的互动,这个团体可能会发展出属于这个团体的风貌。

它某方面可能是符合期望的,如成员们组成一个课余篮球队,活泼喜欢说笑话;

但也有可能仍是不被社会规范所允许的,如成员可以常常结伴去看限制级影片,学习打牌;

也有些事是无伤大雅的,如新潮是打扮、口头禅等。

团体所发展出来的次文化可能有助于团体目标的达成,也有可能阻碍团体的正向发展,甚至危害到成员的成长。

因此,在团体过程中,辅导员宜对成员间的言行举止保持高度的敏感性,避免形成不良的团体次文化。

总而言之,行为偏差青少年的团体辅导,不仅要考虑青少年的心理特质,也要顾及环境因素,这对辅导人员而言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可能充满了困难与挫折。

但这时帮助迷途青少年重返正途的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因此值得大家付出心血,共同努力!

三、参与团体辅导模式

一、团体辅导的意义和功能

团体辅导乃是在团体中藉着人际交互作用用以帮助个人的历程。

人类是社会的动物,人类的行为也大都具有社会的意义,透过团体历程进行的学习,是既真实又有价值的。

这种学习包括了“了解自己”,“改变自己”,和“实现自己”。

我们可以这么说:

一个人要了解自己,最好从团体中去了解;

要改变自己,最好从团体中去改善;

要实现自我,最好从团体中去实现。

就辅导者的观点来看,则团体辅导具有下列三种功能:

(一)教育的功能

在团体中可以作资讯交流、互相模仿、检验现实、尝试与创造、学习人际关系的技巧。

这些皆具有教育的意义。

(二)预防的功能

在团体中可以更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了解别人、接纳别人、满足归属感和互谅互爱的需求。

这些皆具有预防的效能。

(三)诊疗的功能

在团体中个人的问题或困扰可以藉着一般化作用而勇于面对,藉着澄清与回馈获得了解,藉着净化作用洞察获得疏解。

当然,团体辅导是否能达成上述三种功能,还需视其方式与性质而定。

一般而言,较大,较知性的团体,教育的意义强于预防和诊疗的意义;

较小,叫感性的团体,预防与诊疗的意义则大于教育的意义。

然而,此种区别亦只是程度上的,我们很难说它是纯教育的、预防的或诊疗的。

就以台北市南门国中于民国六十七年对来自不美满家庭学生所实施的小团体辅导而言,其内容以感性为主,知性为辅。

对于缺乏家庭温暖的这些成员来说,颇具教育价值;

就“犯罪青少年泰半出身于破碎家庭”的观点而言,则具有治疗作用。

就整个而言,是以预防为主,教育与治疗为辅。

在学校的情境里,基于学校特定的功能和团体领导者的素养,学校中的团体辅导,似乎着重在教育与预防的功能,而较少能进到“团体治疗”的层次。

二、一个团体辅导的模式

以次看来,团体辅导的范围是很大,把“团体治疗”除外,它至少包括下列八类活动:

(一)演讲会

(二)参观访问

(三)幻灯电影电视欣赏

(四)唱歌游戏

(五)共同工作或表演

(六)角色扮演

(七)团体讨论

(八)团体咨商

在学校中,上述活动可以透过下列情景来实施:

(一)各科教学活动

(二)学校正式集会

(三)社团活动或联课活动

(四)童课活动

(五)辅导活动课

(六)班(级)会

(七)正式小团体

(八)非正式小团体

个人参加团体都有他的需要或问题,包括下列情形:

(一)资讯的需求

(二)学业问题或工作技巧

(三)“做决定”(decision-making)的技巧或生涯(career)问题

(四)人际关系问题或社交技巧

(五)特殊的恐惧或焦虑

(六)个人内在的困扰

团体辅导的课题便是如何针对成员的需要或问题,采用适当的辅导方式,在适当的情境中来实施。

兹是拟包括这三个向度的团体辅导横式。

(请参阅一):

图一团体辅导模式

理论上,这个模式有384个因子(6*8*8=384),即有三八四个组合,如

(1)在各科教学活动中,使用演讲法(专题演讲、教师阐述、即席演讲等),做资讯的交流;

(2)在辅导活动课程中,应用角色扮演,探讨人际关系问题;

(3)在正式的小团体(如融融社、新桥社、欣欣社等)中,以团体咨商方式,协助个人解决考试的焦虑。

当然,有的因子似乎难在实际情境出现,如:

(1)在学校集会情景中,实施团体咨商,以解除个人内在的困扰;

(2)在班(级)会中,进行参观访问,以解除个人特殊恐惧。

到底哪些是可行的,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但相信此一模式可作为设计团体辅导课程或评析现有团体活动的参照架构。

在各种团体辅导方式中,应以“团体讨论”与“团体咨商”最为重要。

大体上,团体讨论较适合一般教师使用,也较适合配合各教育活动实施,其主要目的在沟通意见、集思广益、解决问题,故较为知性活动;

团体咨商则较适合辅导专业人员使用,且宜以小团体实施(八至十二人最宜),其主要目的在促进自我绝知、自我成长和行为改变,故感性较强。

四.团体辅导策略

团体辅导的基本策略可包括关系策略(关注与回馈,所谓:

“同理心”)、任职策略(月度治疗与人之改变)、制约策略(行为联系治疗余兴未改变)、模仿策略(角色扮演、示范作用、同济辅导)、环境策略(家族治疗、改变环境)与自治策略(自我管理)。

兹分别说明于后:

(一)关注

乃是无条件的接纳与关怀,尊重他的人格,以无限的爱心、耐心和诚恳、亲切的态

与当事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回馈

辅导员作为当事人的一面:

“明镜”,引导当事人自我探索,以达于自我了解。

他首先要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然后随时作必要的回应。

回应时,他要表现出尊重、温暖、坦诚等特质,并要运用“同理”、具体、痢疾、面质等技巧。

(三)阅读治疗

包括推介优良青少年读物,并编印书卡、月刊等,以供青少年阅读。

在团体赴岛中,有时进行书报讨论,个人交换心得,颇能收到益智与怡情之效,并有助于态度改变。

(四)认知改变

对于由于“思想短路”而导致行为偏差或情绪困扰的当事人,使用认知改变策略,恢复合理的思考。

在建立关系之后,使用教导、暗示、说服、面质等方法,以消除其非理性的概念,进而导致情感与行为的改变。

(五)行为练习

对于一些缺乏自信与行动勇气的人来说,最需要的莫过于行为练习了。

在此情形下,辅导员制定一些行为作业(如每天至少需主动向别人大十次招呼)并予以督导和鼓励,以促进当事人的“自我肯定”。

(六)行为改变

应用奖赏原则以“塑造”或增强良好的行为,应用惩罚法、隔离法、嫌恶法、消弱法、系统脱敏法等以消除不好的行为或情绪,这在心理治疗上相当普遍。

一般而言,辅导工作应用积极增强者较多,其余仅偶尔用于个案治疗上的需要。

(七)角色扮演

此策略在辅导员自我训练及辅导事务中应用甚广。

尤其是在学习团体、幼师娱乐营级社区青少年辅导中,最常被使用。

在自然、自发的氛围下,演出希望的、害怕的或从图的角色行为,对个人的心理成长,往往构成很大的冲击。

(八)示范作用

辅导员本身就是青少年所崇拜的榜样,他时时受到提示要遵守助人为业的职业道德,如保密、公正、热忱、守信等,即是要起示范作用。

(九)同济辅导

同辈团体往往是青少年认同的对象,过强的外空力量,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反感。

辅导员深切了解青少年此种心理,因此尽量利用同济资源,了解团体动力,并取得“有理分子”的合作,实施“青年带青年”、“青年教育青年”的办法,一补辅导员力量之不足,成效甚佳。

这在各种团体工作中,特别明显。

(一十)家族治疗

或谓之“家庭咨商”,通常是约请家长与子女同来辅导室晤谈,利用家庭辅导技巧,增进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与了解。

(一十一)改变环境

包括“中途之家”的暂时性安置,协调学校和家庭实施调校、调班、离家住校或离校住家。

当然更包括设计周末营或夏(冬)令营活动,让青少年在新环境中体验新生活。

(一十二)自我管理

这是一种提升当事人主动参与主任李成的策略,希望发挥当事人求好、上进的的动机,提供最少的限制、最大的机会,让事实人学习自我控制、自我指导,以达到辅导的最终目的--自立自助。

此策略要求当事人作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和自我增强。

辅导员本身的成长,即是透过此历程,今后辅导青少年,应视时机与对象,逐步应用此策略。

以上的三各项度可以做许多适当的组合而形成完整的辅导服务,如

(1)应用关系策略(关注与回馈)与咨商晤谈中,以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2)应用认知改变策略与电话接谈中,以澄清人生观问题;

(3)应用角色扮演技术与“幼师娱乐营”中,以改善人际关系;

(4)应用示范作用于团体咨商中,以速到情感困扰……(以上资料引自吴武典著“青少年问题及对策,页53-56)。

五、团体辅导技巧

带领具有严重外向性问题行为或违规范过行为的国中学生团体,所应具备的团体技巧,基本上与带领其他团体相同。

但是,由于此种团体成员的特质已明确限定,所以,于整个团体的准备与带领过程中,仍有许多特别值得注意与掌握之处,兹概述于后,以供参考。

一、团体前准备的技巧

(一)团体目标的设定

对于团体的终极目标及每一次团体的目标,应确切了解与掌握。

(二)成员背景资料的了解

包括其姓名、年龄、人格类型、智能、家庭状况、在校表现、老师评语、过去纪录、是否支援参加团体等。

了解背景资料,有助于活动的射击与过程的掌握,但应避免对其产生先入为主的成见。

(三)团体的人数

小团体的组织以8-12人为宜,人数太多,情境不如容易控制,辅导成效因而容易降低。

(四)聚会的时间

由于此类成员不易集中其注意力,且耐力较差,每次团体时间不宜过长,应以六十分钟就十分中为度。

(五)聚会的场所

以一般专辅室为宜,应避免易使成员分心的场所。

此外,尚需注意环境的安全性。

此类成员他容易行动,室内摆设不宜有变成攻击用途的物品。

(六)协同领导者的设置

最好能有一位协同领导者,来辅助团体气氛的塑造、活动的催化、及冲突事件之处理。

必要时,甚至可增加一名观察员,在旁观察整个活动的进行,并协助处理突发状况。

团体领导者间必须要有良好的幽默,对于整个活动过程的带领与团体成员的了解,应具有良好之共识。

(七)团体活动的设计

活动的设计宜浅显易懂,活泼有趣,以吸引成员的参与、引发成员的互动与成长。

此外,由于团体过程中,常有偶发状况,阻碍原设计活动之进行,或者在了解成员互动状况后,常需要调整原设计的活动,所以事先宜设计一些“备胎”活动,以备不时之需。

(八)相关理论的阅读

领导者除了多研究有关团体的文献外,应多阅读有关外向性问题行为或违规犯过行为学生的报告,以深入了解其心态,问题行为的成因,以及因应措施辅导之重点,而能在整个团体过程中掌握全局,并能因应个别差异。

(九)先行接触

若能在团体开始之前个别与成员面对面地接触,尝试建立初步的良好关系,并协助成员了解团体的状况,将有助于团体之进一步发展。

二团体过程的技巧

(一)常用的辅导技巧

1.温暖、尊重、同理与接纳:

此类成员于其生活环境中,应缺乏有效的支持系统,常觉得无人能了解他们,对周遭人物常采取抗拒、逃避、封闭的方式应对。

所以,于是他们能在团体中开放自己,必须是他们感到领导者与团体是温暖而安全的,是愿意也能够了解他们的。

如此才能形成正向的团体气氛,成员也才能接受领导者的催化,从而开放自己,迈向成长。

2.与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

此关系奠基于前述温暖、尊重、同理与接纳的技巧。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由于此类成员对其行为的控制能力较弱,两道者的角色最好能介于“老师”与“辅导员”之间,让成员对辅导者能够“又爱”且能“又敬”,如此才能有效地控制团体的秩序与进度。

3.澄清于具体:

成员的表达能力多半较弱,或叫不愿表达,故领导者需要常澄清成员所欲表达的意念,且助其具体化,以使成员渐能学习自我探索与自我表露,使团体内的沟通较无阻碍。

4.面质:

成员常有逃避自我应负的责任,或给予自己不当的行为一些合理的借口等情形。

所以,领导者必须常面质成员,促其自我思考,勇敢面对现实。

唯于面质时须注意:

面质的内容,并非领导者主观的价值判断;

在方式上,“鼓励”的做法最为有效,亦即肯定成员已有之观点,再鼓励其面对尚可突破的行为。

再者,须注意莫使面质成为对个人的指责或群体的攻击;

否则,当事人势必会受到伤害,而更恶化卑琐面质的行为。

5.立即性:

团体中许多突发的状况,都必须立即而公开的处理,尤其是抗拒与冲突的事件。

否则,团体气氛易被破坏,活动将无法发展顺利推展,甚至会演变为成员于团体之外寻仇与报复的情形。

6.幽默:

团体中若能轻松活泼的进行活动,将更能吸引成员的参与和投入。

但是由于此类成员较为好动,需要注意幽默的程度,使其不致引起成员过分的吵闹或戏谑。

7.行为改变的技术的应用:

团体中宜有明确的团体规范与赏罚原则,尤其应针对迟到、缺席、团体中的表现(如情愫、尊重、投入)及团体期间的表现(如在家、在校之间行为),与成员共同商讨出一套明确而有效的规则;

而且,必须确是执行,以期使团体能有效的进行,也籍此培养成员一些良好的群体行为。

(二)常有的突发状况及其可能的处理方式

1.成员捣蛋、抱怨、不专心、无聊、吵着要上厕所、喝水火擅离团体。

其处理方式:

1)运用团体制裁力,确实执行团体规范。

2)同理其情绪,并关切地表达领导者自己感受;

其次,鼓励其将不满的情绪说出来或演出来,以发泄之。

3)请其尊重与接受美一次团体的进行有如正式上课一般,并且共同商讨如何使每一聚会都能愉快进行,使其接受事实,及共同分担责任。

4)要求成员离开团体时,必征领导者的同意,且要求成员互相关心彼此的出席于参与。

5)对于上厕所或喝水的要求,可规定其于团体前或团体后进行。

若于团体中非要上厕所或喝水不可,则限时处理之并以一次为限。

2.成员不参与、不说话、不耐烦。

1)试着了解真正原因。

2)对其平时的表现,予以鼓励,再邀请其参与活动或发言。

3)运用团体力量促其完成任务。

4)必要时,于团体结束后,以个别谈话了解个人的真实状况。

3.成员形成小团体,于活动中说话,起哄。

其处理方式是:

1)运用团体压力,表示愿意听该小团体的内容,将注意力全投注其身上,促其收敛。

2)可将管理小团体的任务交给该小团体的主要中心人物。

4.成员抗拒领导者带领。

1)交由另一位领导者负责。

2)鼓励成员说出感受与原因,共同设法解决。

3)私底下,询问原因,再针对原因寻求解决。

5.成员打(吵)架,或发生冲突,其处理方式:

1)制止打(吵)架双方,由一位领导者带出团体外处理,另一位领导者继续带领活动,现场一定要立即处理,且勿放任或忽视。

2)领导者先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再促使冲突着分别将其感觉和对立的原因说出,问明双方希望如何解决,及这些解决方法可能的后果,辅导员可将双方遗漏处予以补充。

3)将此冲突状况,作为团体成员共同讨论的主题,以期使冲突着平和相处。

成员互相回馈,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4)当双方非常坚持以打斗方式解决时,可让双方相隔三公尺互骂,但不准身体接触,以发泄情绪。

之后,询问双方,对此处理的意见,并且提供较好的人际解决问题策略。

6.成员不断讽刺或嘲笑别的成员,影响团体的运作与和谐。

其处理方式又依情况分为两种:

1)开玩笑性质,若成员认为别人太“爱现”,领导者可说明,成员之表现是为了配合团体的进行,鼓励大家皆能多配合之,并且鼓励与肯定嘲讽者多多表现良好的行为。

若针对别人缺点而加以嘲弄,可让其知道被嘲弄是相当难受的;

必要时,可找机会使其亲身体验被嘲弄的感受。

2)恶意的攻击:

若是多数人对一个人,则由一位领导者将被攻击者带开,并辅导之,另一位领导者了解另一方的感受与原因,再助双方澄清、改善关系,有时甚至可提供共同完成一些任务的机会。

若是一对一的情况,则可于团体中,大家共同讨论分享,或运用团体制裁力量,促使双方减少不愉快感。

三、其他

除上述外,尚须注意下列事项:

1)注意成员每次在团体的状况,若有不适于参与团体的情形,可个别处理之。

2)要特别注意团体成员的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