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4725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docx

5726《国土资源管理》河北大纲仅供参考1

5726《国土资源管理》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

《国土资源管理》是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考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掌握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国土资源管理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特点,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是现代土地资源管理理念方法在国土管理事业中的应用。

该课程的任务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土地管理的需求,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结合中国实际,研究中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土地政策;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规律与基本理念,掌握土地事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以增进土地管理的科学性、预见性,创建我国土地管理事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机制,进一步加强我国国土资源的管理和有效合理利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课程内容及考试目标

第一章          总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土地的概念、特性和功能;理解管理的概念、要素和基本原理;熟悉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掌握土地资源管理学的对象和内容。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土地的概念、特性和功能

一、   土地的概念

包括从地学、经济学、法学、生态学、资源经济学等方面对土地的概念进行描述。

二、   土地的特性

土地物质的自然性;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沃度的差异性;土地利用可更新性;土地位置的空间性;土地属性的两重性。

三、   土地的功能

养育功能;承载功能;仓储功能;景观功能。

第二节      管理的概念、要素和基本原理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人们为了达到某一共同目标,有意识、有组织,不断进行协调活动。

二、管理的要素

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目标;管理职能;管理环境;

三、管理的性质

管理具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四、管理的原理

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人本原理;封闭原理;能级原理;弹性原理;动力原理。

五、管理的功能

决策功能;计划功能;组织功能;控制功能。

六、管理方法

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思想方法;社会心理方法;数学方法。

第三节      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

一、   我国地土地资源的概况

二、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和存在问题

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按人口平均的相对数量少;土地垦殖系数低,地区分布不均衡;林地面积极少,森林覆盖率极低;农业用地质量退化,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第四节      土地资源管理学的对象和内容

土地资源管理具有客观的现实必要性;土地资源管理学是以研究协调控制“人和土地”空虚大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使之产生系统效应(组合效用),放大其生产能力以达到充分、合理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一门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学的内容体系;土地资源管理的原则(法律和经济角度)。

考核要求

了解: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土地资源学产生的背景和作用。

理解:

土地的概念;管理的概念、管理要素和性质;土地资源管理学的内容、体系、原则。

掌握:

土地的特性和功能;土地管理应该遵循的管理原理。

 

第二章  土地资源调查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调查简史;熟悉调查方法的选择;熟悉并调查的目的与任务;熟悉并掌握土地资源调查准备工作、调查外业工作、调查内业工作、调查检查验收、调查汇总整理。

使学生对土地资源调查工作能有一个整体上的理解与把握。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一、   土地资源调查简史

二、   调查方法的选择

三、   调查的目的与任务

目的是为依法和科学管理土地提供基础、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服务、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基础数据、为编制农业区划和国民经济计划提供依据;调查的任务。

四、   调查的程序

准备阶段;外业阶段;内业阶段。

第二节       利用现状分类体系

一、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原则

利用的相似性、分类的统一性、层次的科学性和地域的差异性。

二、   我国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的划分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未利用耕地。

第三节       调查准备工作

一、   组织准备

建立领导机构;组织专业队伍;举办技术培训;制定工作计划。

二、   资料准备

地形图的收集;遥感资料的收集;背景资料的收集。

三、   仪器准备

第四节       调查外业工作

一、   准备工作

领取资料与工具;整理调查区的航片;划分调绘面积;

二、   室内判读(预判)

室内判读一定要立体判读;利用地形图和航片对照分析判读;室内判读的一般顺序;及时描绘判读成果。

三、   外业调绘

基本方法;地类的调绘;线状地物的调绘;土地权属界线的调绘。

四、   外业补测

第五节       调查内业工作

一、   航片转绘

航片转绘是指把航片上调绘的内容转绘到地形图上的过程。

二、   面积计算

面积量算的原则;面积量算的程序;控制面积的量算;碎部面积的量算。

三、   成果整理

成果图件的制作;面积汇总统计;调查报告的编写。

第六节       调查检查验收

一、   检查验收

作业检查;检查验收(外业、内业检查验收)。

二、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变更调查的意义;变更调查的特点;变量调查的方法。

第七节 调查汇总整理

一、   汇总任务和要求

二、   各级汇总的技术要求

图件接边;数据汇总;图件编制;文字撰写。

考核要求

了解:

土地资源调查简史;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内容和任务。

理解: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和原则;简述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程序和内容。

掌握:

如何进行面积计算;如何进行各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汇总。

 

第三章  土地质量评价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地质量评价的概念。

熟悉土地质量评价的分类。

了解土地评价的原则和程序;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如何确定权重;市地质量评价的路线和方法;农地质量评价的路线和方法。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土地质量评价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   土地质量评价的概念

土地质量;土地用途;土地类型;土地结构;土地评价。

二、   土地评价的分类

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

第二节       土地评价的原则和程序

一、   土地评价的原则

相对性原则;限制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二、   土地评价的程序

土地利用的研究;土地性状的研究。

第三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一、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

二、   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

在等权条件下指数计算方法;在不等权条件下指数计算方法。

三、   确定权重的方法

经验法;等差法;回归系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统计试验法;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

第四节       市地质量评价

一、   市地质量评价和程序

二、   城市土地定级方法

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定级单元的划分;因素因子的选择;因素权重的确定;因素分值的计算;土地级别的划定;级差收益的测算。

第五节       农地质量评价

一、   农地质量评价的概念和程序

二、   农地质量定级方法

考核要求

了解:

土地质量评价的分类;土地评价的原则和程序。

理解: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何确定权重。

掌握:

;土地质量评价的概念;市地质量评价的路线和方法;农地质量评价的路线和方法。

 

第四章  土地权利登记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地产权的概念及其构成;土地划拨和征用。

了解土地确权定界;土地划拨和征用。

熟悉土地权利登记的内容和程序。

了解熟悉各国(地区)土地所有制形式。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土地产权的构成和确定

一、   土地产权的构成

二、   土地权利的确定

三、   新中国地权制度的形成

四、   现阶段我国地权的表现形式

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他项权利。

第二节       土地确权定界

城市土地国有化原则;国有土地与集体所有土地的划分原则;集体所有土地之间的划分原则;国家建设征用集体土地、集体之间使用土地的权属问题分阶段处理的原则;国有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可变更的原则;重复征用和划拔一般以后者为准;界线与面积不吻合的一般以界线为准。

第三节       土地权利登记的内容和程序

一、   土地登记的概念和作用

二、   土地登记制的类型

契据登记制;权利登记制;TORRENS登记制。

三、   土地登记的法律依据

实体法律依据;程序法律依据。

四、   土地登记的特点

统一性;惟一性;完整性;连续性;强制性;可信性。

五、   土地登记的对象和类型

六、   土地登记的内容和程序

内容:

确定权源;土地权利主体;土地权属界址;土地用途;土地总面积;权属类别及其面积;地类及其面积;土地等级和价格。

程序:

初始土地登记土地变更登记。

土地登记文件。

第四节       土地划拔和征用

一、   土地划拔

二、   土地征用

三、   权属界线缺点的消除

土地利用缺点的类型;消除缺点的方法;消除土地利用缺点的工作程序。

第五节       各国(地区)土地所有制形式

一、   各国土地所有制形式

全民与国家所有;国家与中央政府所有;各级政府分别所有;国王与国家所有;土地上级所有权归国家拥有;合作组织集体所有公共事业部门或团体所有;部落、民族、村社、宗族等所有;数人合有;股份公司所有;区分所有建筑物持分所有土地;个人所有。

考核要求

了解:

各国(地区)土地所有制形式;土地产权构成。

理解:

土地权利登记的内容和程序;各类土地权利设定登记。

掌握:

土地产权的概念;土地划拨和征用;土地登记应依据的法律。

 

第五章  土地统计管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统计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熟悉土地统计报表的相关内容。

掌握土地统计报表的填报程序。

理解土地统计分析方法和作用。

掌握熟悉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土地资源核算的内容。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土地统计管理的概念及其内容

第二节       土地统计调查

土地统计调查就是根据土地管理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关于土地、土地利用和土地权属的原始资料过程。

土地统计报表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指标,自下而上地定期地向土地管理机关报告土地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

土地专门调查一般分为土地普查、土地重点调查、土地详细调查和土地典型调查。

第三节       土地统计报表

一、   土地统计报表的种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各类建设用地当年增加面积、城镇建设用地当年增加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城镇建设用地当年增加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

二、土地统计报表的填报程序

准备工作;填报数据;审核上报。

三、土地统计文据

表式;填表说明。

第四节       土地统计分析

一、   土地统计分析的作用与任务

二、土地统计分析方法

平均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平衡分析法。

第五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

第六节       土地资源核算

一、   基本方法

二、土地资源实物量的统计和核算

土地资源实物量统计;土地资源存量与流量核算;土地资源质量核算。

三、   土地资源价值量的统计和核算

四、   土地资源核算方法。

五、   资源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考核要求

了解:

土地统计管理的概念及内容;土地统计报表填写的注意事项。

理解:

土地资源核算的内容;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的内容。

掌握:

土地统计分析方法和作用;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的方法。

 

第六章  土地经济管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经济管理的概念和内容;地租产生的原因及作用。

熟悉土地利用分析原理和方法。

掌握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

熟悉了解土地资源部门间分配。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土地经济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土地经济管理就是运用经济的手段和方法来管理和保护土地,以取得土地利用的最大经济效益。

第二节       土地地租的产生和作用

第三节       土地利用经济分析

土地利用分析原理;土地利用经济分析方法。

第四节 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

一、   一般经济效果的概念

二、土地利用效果的概念

三、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

反应土地利用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排除土地利用中劳动消耗量的差异,评价利用单位土地面积的社会贡献率;排除土地本身质量差异对土地利用效益的影响,评价土地利用本身的技术水平和利用水平。

四、   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

直接比较法;增量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相关因素法;

五、   土地利用经济效益预测方法

判断性预测法;趋势外推法;数学模型预测法。

第五节 土地资源部门间分配

一、   土地资源部门间分配的一般原则

二、土地资源部门间分配评价指标

国民经济计算费用;土地因素对国民收入增长贡献率;单位国民收入的土地占用率。

三、   土地资源部门间分配评价实证。

考核要求

了解:

土地经济管理的概念和内容;地租的产生。

理解:

地租的作用;土地资源部门间分配的合理性的衡量。

掌握: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经济分析;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

 

第七章          土地地价管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地价的概念及相关地价理念。

识记地价的内涵和种类。

熟悉土地价格评估方法和土地价格评估的实施。

了解土地立体地价的问题产生和相关理论。

并对城市间地价的比较与更新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与把握。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地价概念

第二节       地价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的地价理论

土地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土地可分为土地物质和土地资本;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

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地价理论

土地收益理论;土地供求理论。

第三节           地价的内涵和种类

一、   地价的内涵

真正的地租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土地投资的折旧;土地投资的利息。

二、地价的特点

地价格是关于土地权利利益的价格;地价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不依生产成本定价;地价主要是由土地需求决定;地价呈上升趋势;土地价格大多是随个别交易而形成,一般没有统一的市场价格。

三、地价的种类

交易价格;评估价格;估定价格;租赁价格;抵押价格;土地所有权价格;土地使用权价格;总地价、单位地价、楼面地价。

第四节 土地价格评估方法

一、   收益还原法

方法原理;购买年法——收益还原法的特殊形式;预期价值法。

二、市场比较法

三、成本估价法

四、剩余法

方法原理;剩余法公式;

五、路线价估价法

六、趋势预测法

基本原理;评估程序。

第五节 土地价格评估实施

一、   我国土地估价状况

二、我国现行制度下土地估价流程

三、基准地价评估

基准地价测算原理;土地级差收益测算步骤与方法;

四、   标定地价评估

标定地价的测算原理;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因素分析;编制修正系数表。

五、   征用地估价

六、   土地使用权出让我转让价格评估。

第六节       土地立体地价

土地立体地价问题的产生;立体地价的理论;地价对市集约度的影响;立体地价的产生和评估;建蔽率和建筑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

第七节       城市间地价的比较与更新

一、   城市间地价评估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城市地价影响因素的选取;城市地价评估模型的建立;我国城市地价空间分布规律及其走势。

二、城市基准地价的更新

标准宗地法;地价指数法。

第八节 地价指数的体系构建和编制方法

地价指数体系的构建;地价指数的编制程序;基期的选定;地价数据的采集;标准地价内涵的设定;同度量因素的选择;地价指数的计算。

考核要求

了解:

地价理论;土地价格评估的方法。

理解:

地价的概念;地价的种类和构成。

掌握:

如何评定立体地价;土地集约利用对地价的影响。

 

第八章 土地法律管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法律管理的概念及法理学的相关基本知识。

熟悉我国土地立法的基本问题和土地法律保护的相关内容。

熟悉土地权利的法律管理。

熟悉土地所有权的私法和公法限制。

了解土地地与建筑物的权利关系;各国(地区土地权利的设置)。

熟悉土地监察管理的相关内容。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土地法律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       法理学基本知识

第三节       我国土地立法的基本问题

一、   我国土地立法的本质

二、我国土地立法的任务

三、我国土地立法的基本原则

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原则;经济、合理、充分地利用土地的原则;禁止侵占、变相买卖和擅自转让土地的原则;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土地法律保护

一、   土地是法律保护的客体

二、保护土地资源的法律规定

关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法律规定;关于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法律规定;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规定;关于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的法律规定;关于建设用地的法律规定;关于防止水土流失的法律规定;关于防止采矿多占土地和对土地造成破坏的法律规定;关于保护和合理使用土地的国家监督的法律规定;关于违犯保护和合理使用土地立法责任的法律规定。

第五节       土地权利的法律管理

一、   物和物权

二、物权的定义

三、物权与债权

在权利性质上的区别;在权利发生上的区别;在权利效力所及的范围上的区别;在权利效力上的区别;在权利有无存在期限上的区别。

四、物权的种类

所有权与定限物权;动产物权、不动产物权与权利物权;主物权与从物权;意定物权与法定物权;登记物权与非登记物权;有期限物权与无期很物权;普通物权与特别物权。

第六节       土地所有权的私法和公法限制

土地所有权的上下范围;土地的相邻关系(相邻权);土地所有权的公法限制;土地所有权的法律限制;土地使用权的法律限制。

第七节       土地与建筑物的权利关系

第八节       各国(地区)土地权利的设置

第九节       土地监察管理

一、   土地监察概念及法律依据

土地监察是土地管理部门为了实现其行政管理职能,依法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一切机关、团体、单位和个人遵守土地管理法规、法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者实施行政制裁的行政执法活动。

二、土地监察的性质和特征

土地监察的性质

土地监察的特征:

对象广泛性;内容专项性;主体双重性;处罚严重性;查处及时性;工作社会性。

三、土地监察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基本原则;基本任务。

四、土地监察的形式和方法

土地监察的形式:

事先监察、事中监察、事后监察;普遍监察与专门监察;内部监察与外部监察;自力监察与他力监察;守法监察与执行监察;一般职能监察与专门职能监察。

土地监察的方法:

超前控制方法;跟踪检查方法;目标管理法;土地违法案件处理的特殊方法。

考核要求:

了解:

土地法律管理的概念;法理学基本知识。

理解:

我国土地立法的本质和任务;我国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保护土地资源的法律规定。

掌握:

从私法和公法角度阐述土地所有权的法律限制;土地与建筑物之间存在的权利关系。

 

第九章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利用计划的含义及管理的相关内容.熟悉掌握中期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土地复垦开发与管理;掌握土地用途管制的相关内容.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土地利用计划及其管理

一、   土地利用计划的含义

二、土地利用计划的内容和类型

三、土地利用的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

四、土地计划与土地市场

土地计划与土地市场结合的必要性;我国土地利用计划与土地市场的现状;土地计划与土地市场相结合的途径。

第二节  中期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

一、   中期土地利用计划

根据五年内人口变化趋势,预测粮棉等主要农产品总需求量;预测计划期主要粮食、经济作物单产和耕地复种指数,控制基本农田需求总量;对比分析计算结果;预测五年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建设用地供需平衡。

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

三、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的指标体系

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的内容;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的管理形式。

四、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程序和方法

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程序;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方法。

五、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的实施和检查

用地计划的实施;用地计划的检查;用地计划的调整。

第三节  土地复垦开发管理

一、   土地后备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数量与分布的调查;复垦开发前景的调查;复垦开发后适宜性的调查;土地后备资源调查方法。

二、土地复垦开发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编制

土地复垦开发规划和计划的内容;编制土地复垦开发规划和计划的原则;编制土地复垦开发规划的计划的步骤与方法。

三、土地复垦开发项目的管理

土地复垦开发立项的程序和原则;土地复垦开发项目资金的管理;土地复垦开发项目的验收和效益评价;土地复垦开发项目的跟踪管理;土地复垦开发项目的档案管理。

第四节  土地用途管制

土地用途管制的目标;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土地用途分区管制规划;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管理。

考核要求

了解:

土地利用计划的含义。

理解:

土地利用计划的类型和内容;土地复垦开发管理的内容。

掌握:

如何编制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土地用途管制的概念。

 

第十章 土地出让和转让管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概念,熟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及程序。

熟悉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相关要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租与抵压。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管理

一、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概念

土地使用权出让又称土地批租,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分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二、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

协议出让;招标出让;拍卖出让。

三、土地使用权出让程序

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的程序;招标出让土地使用权的程序;拍卖出让土地使用权的程序。

四、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回

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期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的;根据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收回;受让人违背出让合同,情节严重的,可由土地管理部门无偿收回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