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4934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案 人民版Word文件下载.docx

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波旁王朝专制统治的腐朽;

法国国内矛盾的激化;

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目的

限制王权,提高议会权利

为北美独立提供合法的理论依据

为了确定宪法基本的政治原则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民族解放,反对殖民统治的性质

内容

法律高于王权;

从立法、财政、军事等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力;

确立议会在选举、辩论等方面的权力

表述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的思想;

列举英国的殖民暴行;

正式宣布美国的独立

宣称人生而自由与平等;

规定资产阶级法制原则;

提出“主权在民”的原则;

高度重视和保障人的自由

基本思想(原则)

“限制王权、议会权利至上”原则

“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思想

“天赋人权”“最高权力属于人民”,自由,法律平等原则。

评价

极大的限制了国王的权利,提高了议会的作用,强调了“议会至上”的宪法原则,它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框架形成了。

继承了启蒙思想家的天赋人权等思想;

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把天赋人权载入法律文献,开辟了美国民主化道路,对法国大革命产程了积极影响。

局限性:

真正实施“主权在民”的人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穷人,妇女,黑奴被排除在外

体现了启蒙思想的精华;

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纲领性文献;

但具有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

它所规定的平等是建立在财产不平基础上的平等,是用来代替旧的封建等级制的新的不平等。

(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出身的不平等)

三、法国启蒙思想家从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那里继承那些主张?

又有怎样的发展?

1.继承:

(1)宗教问题:

反宗教(霍布斯、伏尔泰)。

(2)国家起源:

否认君权神授、社会契约(霍布斯、洛克、卢梭)

(3)国家政权:

分权学说(洛克、卢梭)

2.发展

(1)分权学说:

洛克——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2)社会契约论:

霍布斯——卢梭(人民主权说)

①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传播了启蒙思想家自由、平等、民主的精神;

1787年美国根据三权分立学说确立了共和政体,实践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②在法国,1789年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人民在先哲的思想影响下,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③孟德斯鸠的学说对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也发生过影响。

1904—1909年,严复将《论法的精神》一书,以《法意》为名译成中文出版。

孟德斯鸠的学说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对于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民主共和的观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四、对比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异同

1.相同点:

两者都是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

《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妥协;

美国《1787年宪法》则是大、小州之间以及蓄奴州与非蓄奴州之间的妥协。

两者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政治。

两者都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都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人民一定的民主权利,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主性与进步性。

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2.不同点:

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证。

但反封建不够彻底,存在一定程度的保守性。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

它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明显体现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特点。

但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广大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

五、康梁维新思想与孙中山民主思想之异同

都主张挽救民族危亡,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

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1)政体不同:

康梁主张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孙中山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2)手段或道路不同:

康梁主张实行变法,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

孙中山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

(3)作用不同:

康梁维新思想的传播,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孙中山民主思想的传播,指导了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六、英国、法国、美国、中国四国政体比较表

英国

法国

美国

中国

不同点

政体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半总统半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

议会

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

议会只是立法机关,对政府的监督虽有弹劾和倒阁权,但受较多限制

议会负责立法,独立行使立法权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有立法权、监督权、任免权和决定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立法机关

政府及首脑

作为政府的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是国家权力中心

政府由议会多数党派联合组建。

总理与总统分享行政权力

政府由总统组建,独立行使行政权,负责法律的实施。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

我国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政府首脑是国务院总理。

国家元首

作为国家元首的君主是世袭而来的,职权多是礼仪性的

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权力很大,但受到议会和总理的较多限制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独揽行政权,由他组建政府,是整个国家的权力中心

国家主席是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和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结合集体行使权力。

政党制度

两党制,政党上台执政的关键是夺取议会选举的胜利。

由议会多数党组阁。

多党制,往往是多党联合组成多党联合政府。

“左右共治”是其独特的现象

两党制,政党上台执政的关键是夺取总统大选的胜利。

议会多数党不一定是执政党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共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亲密友党。

相同点

①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三国的政体都是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三国的政权都是资产阶级专政,执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资产阶级服务。

②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

三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都体现了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③国家权力运行方式:

三国都采用三权分立制度,权力机关的变化趋势相近,都出现了议会权力萎缩、行政权力加强的趋势

④现状:

就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而言,三国的政体都渐趋成熟,但它们都同样面临着困扰,存在着弊端,这是无法通过调节政体而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的

①政体与国体:

我国的政体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是人民民主专政,执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执政党:

中共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人代会制度有强大生命

七、 

比较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异同

1.相同:

(1)原因相同:

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都是为了掌握政权,为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革命。

(2)领导阶级:

三国的革命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3)革命动力:

人民群众在三国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

(4)结果相同:

三国的资产阶级都取得胜利,掌握了政权,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美各国革命都有很大影响。

(1)原因不完全相同:

英国革命为了要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美国革命是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法国革命是要推翻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

(2)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

除了资产阶级领导革命以外,英国还有新贵族;

美国还有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阶级;

法国还有自由派贵族参加对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

(3)特点:

英国是建立了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度;

美国独立战争不仅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法国革命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4)意义不同:

英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美国摧毁了英国殖民枷锁,赢得国家独立;

法国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反封建方面的比较

①都利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

②都侧重于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响进行彻底批判。

①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

等命派则直接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②在对待清政府的态度上,维新变法思想要求维护清朝的统治,改变的只是专制主义;

而民主革命思想则不仅是要改变封建主义而且还要推翻清王朝统治。

③在斗争方式和具体目标上有差别:

维新变法思想用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而民主革命思想则是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九、《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

1.内容:

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2.作用:

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由此确立了民主共和的代议制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它带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其中,参议院有权弹劾临时大总统的规定,内阁制中内阁总理对于临时大总统权力的制约规定等等,均明显具有维护共和制度的色彩和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的目的。

但是,这部宪法后来没有发挥制定者设想的那种作用,窃取临时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为实现其独裁统治,两年以后便废除了这部宪法。

十、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斗争的主要史实

1.1940年3月,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实行普选制。

“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三三制”政权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

重庆谈判的主要成果是迫使国民政府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这样,再要发动内战者,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了。

3.1946年1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又一次确立了《和平建国纲领》,有利于实施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

政协决议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民的和民主党派的意愿,冲破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4.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在北平召开。

大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

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还规定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政策的总原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5.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建立,使中国历史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十一、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主要异同比较

(1)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2)都是国际性的工人组织,马克思,恩格斯都进行了领导和指导,都对工人运动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国际工人运动在经历低潮后,走向高潮的重要表现。

(4)内部都经历尖锐的矛盾和斗争。

(1)由各国工人团体组成.在英国伦敦成立,当时的英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心。

第二国际由欧美各国工人政党和组织组成.在法国巴黎成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心正从法国移到德国。

(2)第一国际有统一的领导机构,是各国工人团体的上级组织.第二国际是松散的形式,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它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指出行动方向。

(3)第一国际活动范围仅限于欧洲;

第二国际扩大到欧美国家。

(4)第一国际成立前夕,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第二国际是在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发展时期进行活动的。

(5)第一国际时期,工人运动往往以暴力形式出现;

第二国际时期的工人运动主要从事合法斗争。

(6)第一国际更注重政治斗争,使工人“做好向资本进行革命进攻的准备”。

第二国际在进行政治斗争的同时更注重经济利益的斗争。

十二、英国宪章运动

1.早期工人运动兴起的原因与条件

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工人阶级经历深重苦难,纷纷起来反抗。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英国宪章运动

(1)原因:

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

具体原因是一是1832年的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但无产阶级被排斥在外;

另外一方面是工人阶级身受压迫,为争取改善生活条件和争取民主自由权利而起来斗争。

(2)领导机构和行动纲领:

伦敦工人协会成为领导机构,《人民宪章》是行动纲领。

(3)过程(分三个阶段):

1836—1839年为第一阶段,事件有:

1836年组织协会,开展合法斗争;

1837年起草《人民宪章》;

1839年宪章派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提交请愿书。

1840—1842年为第二阶段,事件有:

1840年在曼彻斯特成立“全国宪章协会”;

同时宪章派发起抗议和营救活动,使被逮捕的宪章派领袖相继获救,宪章运动重新活跃起来;

1842年宪章派向议会提交新的请愿书,表明宪章派已经与资产阶级激进派划清了界限,宪章运动已发展成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运动;

新请愿书再次遭到否决,激起了工人阶级的强烈抗议,罢工浪潮席卷全国。

1848—19世纪50年代末为第三阶段,事件有:

1848年,受法国二月革命影响,开展大规模群众集会;

宪章派再次提交请愿书;

宪章派最后分裂。

(4)反映早期工人运动的特点:

自发斗争、暴力斗争、以政治斗争为主。

(5)意义:

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普选权利的全国性政治运动。

列宁评价:

“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对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对欧洲工人运动产生积极影响,推动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十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比较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起止时间

及标志

开始:

1640议会召开

结束:

1688年光荣革命

1775来克星顿枪声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

高潮过去:

1794年雅各宾派专政结束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严重阻碍

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

导火线

苏格兰人民起义

任务

推翻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领导阶级

及代表人物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克伦威尔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华盛顿)

资产阶级

经过

1.开始标志: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2.内战:

克伦威尔领导议会军;

3.1649,处死查理一世;

建立共和国,4.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统治;

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6.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

1、开始标志:

1775来克星顿枪声2、建军:

1775第二届大陆会议,建大陆军,华盛顿总司令3、建国:

1776.7.4《独立宣言》—美国(国庆日)4、转折:

1777萨拉托加大捷5、胜利:

1781英军投降6.独立:

1783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国庆)2、1789《人权宣言》3、推翻封建专制,成立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4、雅各宾派专政把革命推向高潮,使之成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5、1794年“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专政,革命结束。

巩固:

拿破仑帝国:

1、上台—1799“雾月政变”;

2、内外措施:

对内改革;

对外战争(前期正义—巩固革命成果、打击封建势力;

后期侵略、掠夺、争霸—灭亡。

)3、灭亡:

1814年滑铁卢决战。

重要文献

1689《权利法案》(议会通过

目的:

限制王权。

内容:

确定议会为最高权利机关;

国王征税须经议会同意。

意义:

限制了王权,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政权

1776.7.4《独立宣言》(大陆会议发表)

自由、民主、平等;

2宣告北美13州独立,标志美国诞生—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1.1789《人权宣言》(制宪会议通过)

自由、平等、主权在民、;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影响:

成为革命纲领,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

2.《法国民法典》──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资产阶级革命

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运动

结果

建立君主立宪制

建立联邦制的共和国

建立共和制

特点

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

1.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地位,并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英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宣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洲和拉丁美洲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震撼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

【思想方法】

1.本模块复习备考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西方民主思想家的主要主张及其对以后民主进程的影响,二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内容、特点和实践效果,三是要有从新情境、新材料中认识民主思想的准备。

东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实践过程与效果,知识相对琐碎、杂乱。

对照课标,《考试大纲》中知识的考查范围比较笼统,表述也有很大不同,如,考纲没有单列“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专题,也删去了课标中的一些内容,如《权利请愿书》等。

2.本模块复习备考还要从四个角度准备:

一是以某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进程为考查的主体内容,如以法国社会的民主化改造为例,认识民主化的进程及影响。

二是以民主思想在不同国家的实践为考查的主体内容,如“主权在民”在英、法、美、中国等国是如何体现的。

三是史论结合的考查民主思想与实践,如,以中国为例,说明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艰难与曲折。

四是中外历史的结合考查,侧重西方民主思想与实践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和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应对。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一古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古代史阶段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xx·

绍兴学业水平交流)“其一为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与小贵族,但不得买卖,百姓黎民更不得私有。

其二是居统治阶层的贵族实行世袭制,黎民百姓不能进入统治阶层。

”材料描绘的是(  )

A.王位世袭制B.封邦建国制

C.郡县制D.礼乐制

答案 B

解析 王位世袭制是针对国王的王位继承,与贵族世袭无关,故A项错误;

分封制是周王将土地、人口分封给诸侯,是贵族世袭,符合材料内容,故B项正确;

郡县制长官由皇帝任免,不是世袭,故C项错误;

材料与礼乐制无关,故D项错误。

2.(xx·

宁波学业水平检测)祖先祭祀是古代社会与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宗庙活动只有“宗子”才有主祭的资格。

此规定源于(  )

A.宗法制B.分封制

C.“推恩令”D.郡县制

答案 A

解析 “宗庙活动只有‘宗子’才有主祭的资格”,体现了浓厚的血缘关系色彩,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故A项正确;

分封制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权利的分配,“推恩令”和郡县制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都与材料中体现的浓厚的血缘关系无直接联系,故B、C、D项错误。

3.(xx·

衢州学业水平加餐练)《史记》记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A.天子至尊,皇权至上B.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C.收藏玉玺,皇帝喜好D.皇帝防范丞相擅权

解析 “天子独以印称玺”“群臣莫敢用”反映了秦以来皇权独尊、皇权至上的特点,故A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君权神授的问题,故B项错误;

收藏玉玺,皇帝喜好是表面现象,故C项错误;

玉玺为皇帝所专用,反映的是皇权至高无上,与防范丞相擅权无关,故D项错误。

4.(xx·

温岭学业水平交流)“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

”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

A.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