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5355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8.3亿元。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建成高产农田22.9万亩,粮食总产达到413.1万吨,粮食和畜禽产品产量均创历史新高,烟叶、茶叶、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增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认证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标识69个。

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居全省第一位,11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25%。

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扩大到291个,13个村被评为首批“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农村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面达到80%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城中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

国内外贸易繁荣活跃。

全年完成出口额4.96亿美元,增长49%;

市区中心商业区建设取得新进展,银泰百货等一批城市大型商业店场、农贸市场和农家店相继建成,促进了城乡消费;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0.3亿元,增长24.8%。

开发区建设和发展实现新突破。

湖北深圳(襄樊)工业园和襄城、保康经济开发区获省政府批准设立,总投资15亿元的中国光彩事业襄樊工业园正式筹建,县市区一批特色工业园区开工建设,特别是湖北深圳(襄樊)工业园短短八个月就完成了一期工程的主要基础设施建设,18家企业达成入园协议,10个项目正式开工,一座现代化工业园区已具雏形。

市县开发区完成投资161.7亿元,工业增加值237.9亿元,分别增长74.5%和43.5%。

其中高新区完成投资80.2亿元,增长45.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0亿元,增长29%;

在全国54个高新区中的排名由上年的35位上升至34位。

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省考核的7个县市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7.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2.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3.26亿元,分别增长61.6%、47.1%和26.5%,为近五年来最高增幅,分别高于全市21、19和1.4个百分点。

南漳、保康一般预算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3.8亿元,增长40.6%,新开工项目1248个。

完成制造业投资162.4亿元,增长63.8%,新天籁轿车等200个项目建成投产。

10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68.4亿元,29个项目竣工。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全年签约招商项目1000多个,总投资1400多亿元。

新增注册招商项目95个,投资总额233.8亿元,大唐电力、东湖高新、冠良实业、广东力天、三特索道、武汉凯迪等一批知名企业相继落户;

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2家,实际利用外资1.69亿美元,增长58.2%;

同时,争取国家无偿投资11亿元,是上年的2倍。

金融支持发展力度加大。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79.5亿元,比年初增加53.1亿元,贷款净增量居全省第二位;

成功引进交通银行,争取建行、工行、交行授信268亿元。

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新进展,9家企业进入保荐程序,1家企业上市申请已由国家证券会正式受理。

(三)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争取实施国家和省科技项目72个;

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7家;

5个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195家;

风险投资机制初步建立,襄樊创新资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式运作;

我市还相继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全省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城市。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建成博士后产业基地2个,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45名。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2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8.6亿元,增长21.5%。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关闭小水泥企业3家,关停和搬迁改造市区化工企业11家,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5.2%和1.5%;

汉江水质继续保持二类标准。

严格保护耕地,促进集约用地,实现了占补平衡。

(四)民生建设力度明显加大

市政府年初向全市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全部完成,并于去年底将检查验收结果在媒体上进行了公示。

就业和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

培训转移农村劳力10.6万人,新增城镇就业9.3万人,其中安置城镇就业援助对象3070人,安置大中专毕业生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7%以内。

新增社会保险参保人员18万人;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完善,337万农民和78万城镇居民享受到了有效的医疗保障;

社会救助力度加大,提高了城区低保标准,新增农村低保人口1.35万人,新建、改建农村福利院18所,增加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对象1011人,解决了农村1万多极端贫困人口的温饱和4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住房保障措施加强,住房公积金制度进一步完善,改造农村危房3352户,新建城镇廉租住房5.84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27.25万平方米,对市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困难家庭发放了租金补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292元和4880元,分别增长12.7%和18.6%。

公共事业实现新发展。

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城区24所薄弱中小学改造全面启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书杂费和市区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

对各学段贫困生的资助实现全覆盖;

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扩大,襄樊五中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我市高考成绩居全省前列。

加大了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加强了中医药工作,有效控制了艾滋病、结核病、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

人口出生率低于省定指标,符合政策生育率高于省定指标,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合理。

应急管理加强,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力度加大。

尤其在冰冻灾害和市区特大洪涝灾害等重大事件中,应急指挥、抢险救灾、急救防疫、灾民转移安置等措施及时有力,筹措救灾专款7000多万元,重建受灾家园,保障了15万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汶川地震发生后,迅速组织全市上下捐资捐物,及时派出救援医疗队,扎实开展对口援建工作,目前我市已筹集援建资金和捐赠救灾物资总值5000多万元。

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措施加强,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分别下降21.4%和48.5%。

(五)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政府效能建设扎实推进,“阳光新政”初见成效。

以减程序、减时限、减收费为重点,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内外资工业项目申报资料217项,压缩工业项目审批时限70%以上,行政规费全部免除,服务效率显著提高。

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强化效能监察、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经济发展环境,评议政府部门工作,严肃处理了4起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案件及11名当事人,有力促进了政风好转。

基础设施改善,承载发展能力增强。

市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8亿元,160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

尤其是通过改造中心城区泥巴路、无灯街,新建停车场,延伸公交路线,更新公交车,实现中心城区供水管网和垃圾清运收集全覆盖,免费开放所有公厕,扩大城市绿地,改善了人居条件。

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交通物流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启动了市区内外环线建设,改造省际出口路、断头路和县乡公路370多公里,新建通村公路1400多公里;

新建的汽车物流中心成为国内功能最强的轻卡物流园。

(六)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

依法治市深入推进。

一年来,市政府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密切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完成了第三届城市社区居委会和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教育和引导政府执法机构强化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理念,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堵疏结合、宽严相济,初步形成了和谐、文明执法的新局面。

信访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促进了社会稳定。

以奥运安保为主线,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城市文明程度、行业文明水平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建成了一批规范化“农家书屋”、乡镇文化站和农村体育活动场所,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活动广泛开展,以迎奥运为主题的各种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精彩纷呈,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市荣获“全省文明城市”称号,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驻襄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投身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出色地完成了抗击冰冻灾害、抗洪抢险和入川抗震救灾任务,我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全市人民团结拼搏、扎实苦干、奋发进取的结果。

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驻市单位,向驻襄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襄樊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尽管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态势,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全球金融危机日益加深,导致外需下降,内需趋紧,尤其是与我市密切相关的汽车、纺织、电力等行业景气度明显下降,发展压力明显加大;

经济结构不够合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

农业基础设施仍较薄弱,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发展水平与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相比仍然滞后;

支撑发展的大项目不足,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力度有待加强;

经济下滑导致外出务工的城乡劳力返乡增多,城乡就业压力和居民增收难度加大;

关系民生的公共事业发展不够,社会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少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作风不实、效率不高、服务不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2009年政府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正逐步加深。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弱者看风险,强者看机遇。

我们既要充分认识严峻形势,增强忧患意识;

更要从危机中看到难得的机遇,坚定战胜困难、加快发展的勇气和信心。

从政策层面看,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把保增长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果断采取了力度空前的应对措施,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继出台了总投资4万亿元的十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三十条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意见和九大产业振兴规划,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和民生发展环境;

同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作为农业大市,我市迎来了重大发展契机;

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力度进一步加大,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两年投资1.5万亿的经济振兴计划,同时确定建设鄂西文化生态旅游圈,强调继续重视和加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形成了更加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小气候”。

从市场层面看,国家扩大内需措施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逐步显现;

外需严重萎缩,迫使大批以出口为主的沿海企业加速向成本较低、市场广阔的中西部地区转移,为我市扩大招商引资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市经济在不利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广大群众想发展、各级干部思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

这些都为我们克服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恶化的不利影响,加快发展步伐,创造了良好条件。

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坚定必胜的信心,抢抓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趋利避害,克难奋进,努力在战胜危机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内外宏观环境的新变化,抢抓国家强力促进经济增长和东部产业调整升级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目标,突出抓招商、抓项目,努力扩大投资规模,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三个百亿”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突出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构建和谐安定的新襄樊,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好势头。

按照上述思路,200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直接利用外资增长15%,外贸出口增长1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7%;

约束性目标是: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2%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5%和2.6%。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一)千方百计扩大投资,构建跨越式发展新支撑

深入落实市委关于“项目促进年”的重大部署,千方百计聚集大投资,建设大项目,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

把争取国家大投资、建设大项目作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抢抓近两年国家实施4万亿、湖北实施1.5万亿投资计划的重大机遇,超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储备一批符合国家投资方向的重大项目。

组建强有力的工作专班,争取一批项目列入国家和省投资计划。

重点争取襄樊机场改造工程、麻竹高速公路(襄樊段)建设、堤防标准化整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粮食增产工程、低产田和低产林改造工程、引丹入樊和“一洞一井”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投资计划。

突出抓好120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建设,争取当年完成投资260亿元以上;

大力推进大唐集团新集电站等19个投资过10亿元的重大项目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抓手。

完善招商工作机制,赋予所有政府部门和直属机构招商引资职能,一个单位组建一个招商专班,深入发达地区驻点招商;

将招商目标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强化奖惩措施,促进全市上下形成全员招商的新局面。

充分发挥发达地区襄樊商会、同乡会、外地在襄商会和外来投资企业的招商中介作用,拓宽招商渠道。

进一步完善招商优惠政策,加大投资环境宣传推介力度,扩大襄樊知名度,增强招商吸引力。

紧紧围绕做强产业链,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争取在引进大项目上取得新进展,在引进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项目上取得新成效,力争每个县市区引进一、两个5亿元左右的投资项目;

抓住国家推进军工企业整合的重大机遇,争取军工集团对我市军工企业实施战略重组,扩大战略投资,建设军民结合产业园;

抓住“家电下乡”的契机,争取国内知名家电企业在襄樊建设辐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市场的生产基地。

力争全年新增工商注册招商项目400个以上,合同投资总额450亿元以上。

把扩大信贷规模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力量。

抓住国家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大契机,策划一批优质项目,促进银企对接,争取金融机构全年贷款余额新增100亿元以上。

以建投公司为平台,整合政府相关资产,增强融资功能,创新筹资方式,扩大融资规模;

采取法人入股、财政注资、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措施,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增强实力;

力争在引进股份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上实现新的突破,优化金融市场结构;

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抓好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银行业试点工作,创办1-2家小额贷款公司,推广宜城“行业协会+联保基金+银行”的融资模式,切实解决“三农”融资难。

支持金融机构探索灵活多样的抵押方式,破解贷款抵押难题。

着力打造“信用襄樊”,积极培植信用企业,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银企合作双赢。

把促进全民创业作为激活民间投资、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

全面落实支持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突破。

从放宽准入条件、提供融资担保、强化财税扶持、减免行政规费、落实创业用地等方面,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突出抓好担保体系建设,增强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和农业产业化担保中心的贷款担保能力,大力支持全民创业;

实行以奖代补,扶持初始创业。

依托市县开发区建设创业孵化园,鼓励民间投资创办各类创业基地,搭建优越的创业平台。

充分发挥创业服务机构职能,设立创业服务热线,及时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融资辅导和用工信息等服务。

大张旗鼓地评选表彰“十大创业明星”和民营企业50强,营造全社会全力支持创业、全民踊跃参与创业的良好氛围。

力争全年新增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5000家以上。

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拉动投资增长、提升承载能力、促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着眼于提升城市功能,加大城市建设力度。

坚持以规划为先导,着力打造“数字襄樊”,坚决遏制违法建设,促进城市科学建设。

系统改造城市排水设施,基本解决市区内涝问题;

实施一批路网工程,重点推进内外环建设,着力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抓好城市绿化、城中村改造、天然气管道延伸、城市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在城市规划区内停批一户一宅,强力推进“村民公寓”建设,综合整治城市环境。

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扎实做好国家园林城市复查迎检工作,严格执行城市管理法规,巩固城市管理成果,提高管理水平。

抓好电力、交通和通讯设施建设。

完成207国道和316国道襄樊段改线和140公里省际出口路、断头路和县乡公路建设,做好福银高速公路谷城至竹溪连接线和麻竹高速公路襄樊段的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

支持襄樊机场改造,提升区域综合交通功能。

支持第三代数字通信设施建设,确保第三代数字通信网络尽快开通。

(二)强力推进“百亿工程”,带动经济发展新跨越

坚定不移地把培育百亿产业、打造百亿企业、建设百亿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支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力量。

着力促进百亿产业发展壮大。

紧紧围绕汽车产业过千亿的目标,强化服务和推进措施,大力支持东风公司襄樊基地加快建设和发展,促进湖北福田和江山重工做大做强,重点抓好东风股份A08轻型客车、江山重工特种车等16个投资过亿元的汽车及零部件项目建设,促进车桥、轴承、摩擦材料等特色零部件集群发展,增强汽车产业竞争力。

以完善产业链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为重点,着力振兴轻纺工业,重点建设冠良实业李宁运动鞋、力天鞋业工业园、宁波服装工业园等6个投资过亿元的新项目,拓展下游产业链。

突破性发展食品工业,提高粮油、肉食精深加工水平,推进白酒行业整合,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农副食品加工业,着力抓好襄樊烟厂、奥星粮油、龙建集团、雨润集团等10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建设。

加速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科学把握国家产业政策新导向和市场需求新变化,把磷化工、新型建材、冶金和绿色能源作为新的百亿产业来培育。

着力抓好泽东公司磷铵、龙蟒集团磷酸盐等6个投资过亿元的磷化工项目建设,在引进中化集团、兵器集团战略投资和争取兴发集团、天舜集团扩大投资上实现突破;

支持葛洲坝集团新型干法水泥等4个投资过亿元的新型建材项目建设;

尽快启动西部矿业铅锌冶炼和枣阳金红石矿开发,加快建设金洋公司再生铝、再生铅等3个投资过亿元的有色金属冶炼项目;

大力推进汉江梯级开发,启动大唐集团新集水电站建设,做好雅口电站前期工作,确保崔家营航电枢纽第一台机组发电,抓好凯迪、盛华、安能生物质能源和骆驼、润阳环保电池等投资过亿元的新能源项目建设,壮大绿色能源产业。

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农业机械、轨道交通设备、数控机床、螺旋杆空压机、矿山防爆发电机组和防爆车等特色装备制造业;

突破性发展航空航天装备、电子电器、节能环保设备、新材料等特色高新技术产业。

深入实施企业成长工程。

按照“做强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群中小企业,形成一个产业集群”的思路,大力推进企业成长工程。

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为重点,狠抓技改、狠抓大项目,促进上市公司做大做强,把争取股票上市、引进战略投资、实施并购扩张战略,作为促进龙头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以健全服务机制、完善服务体系为抓手,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以市场为纽带,建立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合作发展促进机制,扩大中小企业发展空间;

支持龙头企业整合行业资源,创办工业设计中心、印刷包装中心、模具中心、锻造中心和精密加工中心等公共基础平台,增强对中小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

实行财政贴息,提供贷款担保,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

集中使用科技“三项经费”等专项资金,扶持一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加速发展。

引导改制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全面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行政规费减免等政策,支持企业积极应对经济波动,帮助困难企业扭亏解困,稳定发展。

确保今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0户。

强力推进开发区建设。

多渠道投资30亿元左右,加大各级开发区建设力度。

促进高新区做大做强,昂起全市经济的龙头。

加快建设高新区台商园“七通一平”、东湖高新襄樊电子园标准厂房和汽车园综合服务区;

推进开发区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加强科技孵化器、知识产权试点园、公共技术平台等服务体系建设,高水平策划、建设和宣传高新区品牌形象,提升软实力,增强要素吸引力;

加快产业集聚步伐,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600亿元。

围绕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发展湖北深圳(襄樊)工业园,全面建成“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启动建设中心商务区,提升园区承载功能;

完成襄城经济开发区“五通一平”和樊城经济开发区广东轻纺工业园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樊西工业园基础设施。

支持县市经济开发区增强产业集聚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县域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促使襄阳、谷城、枣阳、老河口等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

(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突破口,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努力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大力推进“一县一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板块。

紧紧围绕满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深入实施“一县一品”战略,按照一个县市区突出发展1-2个主导产业的要求,加快建设一批优质特色农业板块基地。

以金华麦面集团、梨花湖食品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着力建设3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基地;

以万宝粮油、梅园米业等企业为龙头,着力建设200万亩优质水稻基地;

以奥星粮油、襄阳鲁花等企业为龙头,着力建设150万亩“双低油菜”、优质花生和芝麻等油料基地;

以际华三五四二、银河纺织等企业为龙头,着力建设50万亩优质棉花基地;

以祯德食品、丽波乳业等企业为龙头,着力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小区,创建畜牧水产大县、大镇,规模养殖量达到40%以上;

以大山现代农业公司、乾兴农业公司、光明集团茶叶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着力建设150万亩无公害蔬菜、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