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5504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Word下载.docx

把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放在桌面上,用磁铁的一端去吸,观察实验现象。

2.同极作用:

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塑料小车里,把另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另一辆塑料小车里,用磁铁的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南极(或磁铁的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北极),观察实验现象。

3.异极作用:

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塑料小车里,把另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另一辆塑料小车里,用磁铁的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北极(或磁铁的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南极),观察实验现象。

磁铁能吸铁;

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1.磁铁容易摔坏,要注意拿好拿稳磁铁。

2.做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3.整理仪器和实验桌。

4、用指南针定方向(三下4.6)

用指南针定方向

指南针

1.检查指南针是否完好。

2.把指南针盒放平,让指南针自由转动。

3.待指南针的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

4.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用指南针能确定东、西、南、北方向。

1.指南针要轻拿轻放。

2.指南针盒要放平。

5、高锰酸钾的溶解(四上1.2)

高锰酸钾的溶解

烧杯、玻璃棒、高锰酸钾、水

1.将烧杯装上水。

2.将高锰酸钾药品放入烧杯里。

3.用玻璃棒搅拌。

4.观察高锰酸钾药品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高锰酸钾能在水中溶解。

2.取水时,不要弄湿高锰酸钾药品。

6、声音的产生(四上1.1-2.2)

声音的产生

音叉、水槽、水

1.听:

敲击音叉,听音叉产生的声音。

2.摸:

敲击音叉后,马上用手去摸音叉,手有什么感觉?

3.看:

敲击音叉后,马上用音叉去接近水面,看到什么现象?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做实验时,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2.用音叉去接近水面时,注意不要把水溅出来。

3、实验完毕,要将音叉上的水擦干,以免音叉生锈。

7、串联电路(四下1.7)

串联电路

电池2节、电池盒2个、灯泡2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根。

1.检查:

看电池、电池盒、灯泡、开关、导线是否都有。

2.摆放:

将电池装入电池盒里,在实验桌上摆好电池盒(装好了电池)、灯泡、开关。

3.连线:

用导线把电池、灯泡、开关连接起来。

4.闭合:

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和灭情况。

串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

1.要注意检查电器元件是否完好。

2.要注意电池正负极的连接。

3.实验完毕,要将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以免损坏仪器。

8、并联电路(四下1.7)

并联电路

电池2节、电池盒2个、灯泡2个、开关2个、导线若干根。

2.摆放:

将电池装入电池盒里,在实验桌上摆好电池、灯泡、开关。

并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

9、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四下1.5)

检测导体和绝缘体

纸条、塑料片、铜片、竹片、木片、橡皮、钥匙、小灯泡、导线、电池、电池盒。

1.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

2.将实验材料分别放到“电路检测器”上去检测。

3.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

(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是导体;

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是绝缘体)

在我们选取的材料中,铜片、钥匙是导体;

纸条、塑料片、竹片、木片、橡皮是绝缘体。

1.组装电路检测器后,要先检测小灯泡是否发光。

2.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10、测量力的大小(五上4.4)

测量力的大小

测力计、木块。

1.检查测力计指针是否指在“0”处。

2.将木块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上。

3.观察:

用测力计提起木块时,用了多少牛顿的力?

提起木块时,用的力是 

牛顿。

1.要注意正确使用测力计。

11、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五上4.5)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测力计、木板、大木块、小木块。

1.检查测力计是否完好。

2.用测力计沿木板拉大木块,观察用力多少牛顿?

3.用测力计沿木板拉小木块,观察用力多少牛顿?

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

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12、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五下1.1)

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小石头、橡皮、泡沫块、回形针、蜡烛、水槽、水。

1.把实验材料分别放入水中。

2.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物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1.实验时,不要把水弄到桌面上。

2.实验完毕,要将实验材料上的水擦干。

13、液体的热胀冷缩(五下热单元第3课)

液体的热胀冷缩

烧瓶、橡胶塞、玻璃管、红墨水、小皮圈、烧杯(2个)、冷水、热水。

1.组装实验装置:

(将烧瓶装满红色的水并塞上橡胶塞,在玻璃管上用小皮圈做记号。

2.将实验装置放入热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3.将小皮圈移到玻璃管的红水处,将实验装置放入冷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使用热水时,小心烫伤自己和他人。

14、空气的热胀冷缩(五下热单元第4课)

空气的热胀冷缩

气球、烧瓶、烧杯(2个)、冷水、热水。

1.组装实验装置:

(将气球套在烧瓶口上。

2.将实验装置放入热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3.将实验装置放入冷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5、金属的热胀冷缩(五下热单元第5课)

金属的热胀冷缩

铜球、铁环、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1.在常温下,看铜球能否自由穿过铁环?

2.点燃酒精灯加热铜球。

3.加热后,看铜球能否穿过铁环?

4.冷却后,看铜球能否穿过铁环?

金属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正确操作。

2.禁止用手触摸加热后的铜球,以免烫伤自己。

16、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五下热单元第6课)

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酒精灯、火柴、支架、铜棒、凡士林。

1.把火柴棒用凡士林粘在铜棒下。

2.点燃酒精灯加热铜棒的一端。

3.观察实验现象。

4.灭火。

热总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向物体较冷的一端传递。

2.禁止用手触摸加热后的铜棒,以免烫伤自己。

17、定滑轮(六上1.5)

定滑轮

实验仪器:

盒底、立杆、杠杆尺、固定块、螺丝、滑轮、测力计、重物(钩码)。

实验步骤:

1.组装好定滑轮。

2.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重物用的力是( 

)N。

3.用测力计通过定滑轮拉重物用的力是( 

4.观察用力方向和省力的情况。

定滑轮的作用是:

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1.检查测力计是否完好。

2.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18、动滑轮(六上1.5)

动滑轮

盒底、立杆、杠杆尺、固定块、螺丝、动滑轮、测力计、重物(钩码)。

1.组装好动滑轮。

3.用测力计通过动滑轮提升重物用的力是( 

动滑轮的作用是:

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19、滑轮组(六上1.6)

滑轮组

盒底、立杆、杠杆尺、固定块、螺丝、定滑轮、动滑轮、测力计、重物(钩码)。

1.组装好滑轮组。

3.用测力计通过滑轮组提升重物用的力是( 

滑轮组的作用是:

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20、斜面的作用(六上1.7)

斜面的作用

盒底、立杆、铁杆、盒盖、重物(滚轮)、测力计。

1.组装好实验装置。

3.沿坡度大的斜面拉重物用的力是( 

4.沿坡度小的斜面拉重物用的力是(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21、制作铁钉电磁铁(六上3.2)

制作铁钉电磁铁

大铁钉、有绝缘外皮的导线、大头针、电池、电池盒

1.用导线在大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20—30圈。

2.把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的正负极上。

3.用大铁钉的钉尖或钉帽接近大头针。

4.断开电流,观察现象。

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2.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2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六上3.3)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

大铁钉、有绝缘外皮的导线、大头针、电池、电池盒。

1.用导线在大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30圈。

2.在导线两端连接一节电池,看电磁铁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3.在导线两端连接两节电池,看电磁铁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有关:

电池数量多,

磁力大;

电池数量少,磁力小。

23、研究杠杆的秘密(六上1.2)

研究杠杆的秘密

盒底、立杆、杠杆尺、螺丝、钩码

1.组装好杠杆。

2.做省力杠杆的实验。

(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

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是否省力?

3.做费力杠杆的实验。

(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

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是否费力?

4.做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的实验。

(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

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还是费力?

1.杠杆有三个作用点,分别是支点、阻力点和用力点。

2.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

省力;

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费

力;

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不

省力也不费力。

24、制作和观察洋葱切片(六下1.5)

制作和观察洋葱切片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小刀、洋葱、吸水纸、滴管、碘酒、清水

1.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上清水 

2.取一块洋葱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用吸水纸吸干多余的水分,把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4.用碘酒液给玻片标本染色,用吸水纸吸干多余的碘酒液。

观察结果:

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个“小格子”构成的。

观察到的这一个个

“小格子”就是洋葱内表皮的细胞。

25、用酒精灯加热物体 

1、讲述仪器用品的名称

①酒精灯②火柴③铁棒

2、点燃酒精灯

打开酒精灯灯帽,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动作准确熟练

3、加热铁棒:

用外焰加热

4、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5、整理仪器

仪器能清洁、整齐放回原处

26、温度计的使用

1、讲述仪器及物质的名称①烧杯②热水③温度计

2、量取热水

量取热水适量,动作正确熟练

3、拿温度计的方法①手拿温度计的上部②温度计垂直③温度计没有碰烧杯壁及碰烧杯底

4、温度计的读数

①温度计内液柱停止移动后读数②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③读数准确

仪器能清洁整齐放回原处

27、用天平测量不规则物体的质量

1、讲述仪器及物质的名称:

①天平;

②砝码;

③被测物体。

2、调节天平平衡:

①把天平轻放于水平桌面上[不轻放不给分];

②把标尺上的游码置于零刻度处;

③调节横梁两端螺母,使指针指正刻度盘中央,动作熟练。

[动作不够熟练扣分;

不能平衡不给分]

3、测量物体的质量

把被测物体放于左盘上,估计物体的值后用镊子把砝码放于右盘上,调整砝码质量,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动作熟练。

[物体与砝码放错位置或用手直接拿砝码不给分,估计值与物体质量相差过大扣分]

4、读数:

右盘砝码总数加游码读数的总和。

[读数错误扣分;

忘记加游码质量不给分]

5、整理仪器:

仪器整齐放回原处。

[不整齐扣分]

28、摩擦起电

①毛皮;

②橡胶棒;

③纸屑。

2、摩擦:

①一手握橡胶棒的一端,另一手拿毛皮;

[手握橡胶棒中央的扣分]②动作熟练)。

3、吸引:

用摩擦过的橡胶棒一端靠近纸屑,并把纸屑吸起。

[吸纸屑现象不明显扣分;

不能吸引纸屑不给分;

摩擦过的橡胶棒一端在吸引纸屑前碰到其他物体扣分]

4、整理仪器:

29、气温变化对岩石风化的模拟实验

操作过程:

操作一:

点燃酒精灯;

操作二:

酒精灯的使用应用外焰加热;

使用镊子时应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镊子,使镊子后柄位于掌心,视需要而加上中指。

(用镊子夹住岩石,将岩石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再将加热好的岩石放入装有冷水的塑料瓶中,反复进行几次此项操作,直到岩石出现裂缝;

操作三:

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整理仪器:

仪器清洁整齐放回原处

30、检验人体呼出的气体(人体呼出来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火柴、导气管、抹布。

1、将集气瓶集满水,用玻璃片盖好,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

2、用导气管向集气瓶里吹气,利用排水法将集气瓶里的水全部排出。

正立于桌面。

(用抹布擦干)

3、用火柴检测。

实验现象:

火柴慢慢的熄灭,说明里面的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人体呼出来的是二氧化碳气。

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将集气瓶从水槽中提出来时,玻璃片要盖好。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31、过滤

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面粉

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

(2)、过滤纸、剪刀、面粉、水槽。

1、将水和面粉放入烧杯,调制水和面粉混合物。

2、制作过滤纸:

(1)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按1、3层打开)。

(2)将过纸浸湿,放入漏斗中,再向漏斗中倒入清水。

(3)如有气泡,用手轻轻挤压空气排除。

3、组装器材:

将放有过滤纸的漏斗固定在铁架上,漏斗下端靠烧杯壁。

4、用玻璃棒将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引入漏斗中(做到一低二靠三紧贴:

液面低于过滤纸;

烧杯口靠玻璃棒,玻璃棒靠三层滤纸;

滤纸紧贴漏斗、漏斗紧贴烧杯壁、引流棒紧贴烧杯口。

将滤纸展开后有面粉的存在,下端烧杯的水较清澈。

面粉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2、搅拌棒轻轻搅拌,搅拌时不得接触杯子内壁。

3、让漏斗颈的低端紧贴烧杯的内壁。

4、过滤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入漏斗。

5、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6、用玻璃杯倒液体时应该紧靠玻璃棒。

7、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32、光的直线传播

手电筒、卡纸3张、白纸屏1个、支架4个。

1、将3张有孔卡纸和纸屏用支架固定,按顺序摆放好。

间距大约15厘米左右,摆放时有孔的3张卡纸必须放在同一直线上,纸屏放在最后。

2、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观察现象。

3、移动带孔卡纸的任何一个,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最近的一张卡纸上的小孔,观察现象。

有孔的3张卡纸在同一直线时,手电筒的能光透过3张卡纸上的小孔后射到纸屏上;

移动带孔卡纸,手电筒的光不能照射到最后的纸屏上。

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1、3张卡纸中间的孔必须是等高等大。

2、4个支架必须放在同一直线上,摆放顺序不要颠倒。

33、小孔成像

纸屏,蜡烛,硬纸片,火柴,缝衣针、支架2个。

1、用缝衣针将硬纸片的中间钻一个小孔。

2、将纸屏、硬纸片、纸屏用支架固定,把它放在蜡烛和纸屏之间。

发现纸屏上出现蜡烛火焰的像,并且像是倒立的。

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1、钻孔不要出现毛边,最好用打孔器。

2、蜡烛、纸屏、小孔要在一条直线上,中心高度要大致相同。

34、凸透镜成像

凸透镜、蜡烛、光屏、刻度尺、火柴、粉笔。

1、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2、调节使三者中心基本在同一高度上。

3、移动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像。

蜡烛到凸透镜距离大于2f,成缩小实像;

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等于2f,成等大实像;

蜡烛到凸透镜距离在f和 2f 之间,成放大实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蜡烛、凸透镜、小孔要在一条直线上,中心高度要大致相同。

2、顺序正确,不要颠倒。

3、光屏上的像要明亮、清晰。

4、像的性质填写正确完整;

结论准确完整。

5、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