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经济背景下烟台滨海旅游发展对策浅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5590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色经济背景下烟台滨海旅游发展对策浅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蓝色经济背景下烟台滨海旅游发展对策浅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蓝色经济背景下烟台滨海旅游发展对策浅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蓝色经济背景下烟台滨海旅游发展对策浅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蓝色经济背景下烟台滨海旅游发展对策浅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蓝色经济背景下烟台滨海旅游发展对策浅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蓝色经济背景下烟台滨海旅游发展对策浅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蓝色经济背景下烟台滨海旅游发展对策浅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蓝色经济背景下烟台滨海旅游发展对策浅析.docx

《蓝色经济背景下烟台滨海旅游发展对策浅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色经济背景下烟台滨海旅游发展对策浅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蓝色经济背景下烟台滨海旅游发展对策浅析.docx

蓝色经济背景下烟台滨海旅游发展对策浅析

 

山东工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本科专业学年论文

 

 

  

题目:

蓝色经济背景下烟台滨海旅游发展对策浅析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082                  

指导教师:

   柳敏             

学生姓名:

   张良学               

学号:

   08075233            

日期:

    2011.4.15                  

 

蓝色经济背景下烟台滨海旅游发展对策浅析

摘要: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的发展背景下,滨海旅游发展过程中,珍惜蓝色经济的有利机遇,处理好滨海旅游自身与蓝色经济的关系,服从并服务于蓝色经济。

正确认识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存在各种矛盾,本文旨在分析烟台滨海旅游业的现状及问题,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不成熟的情况,并提出相应必要的对策。

关键词:

蓝色经济;滨海旅游;烟台

 

ThebluebackgroundofYantaiEconomicDevelopmentStrategyofCoastalTourism

Abstract:

UnderShandongPeninsulablueeconomy'sdevelopmentbackground,coastaltourismthedevelopmenttoraisethestateeconomystrategyprogram.Intheseashoretravelingdevelopingprocess,treasurestheblueeconomytheadvantageousopportunity,processestheseashoretotraveloneselfwiththeblueeconomyrelations,obeysandservesthebluecoloreconomy.Incorrectunderstandingtravelingdevelopingprocess'sexistenceeachkindofcontradiction,thisarticleisforthepurposeofanalyzingtheYantaicoastaltourismthepresentsituationandthequestion,thecoastaltourismdevelopmentnotmaturesituation,andproposesthecorrespondingessentialcountermeasure.

朗读

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Keywords:

Blueeconomy;Coastaltourism;Yantai

朗读

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字典

 

一、背景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加强海洋资源利用与开发,大力发展蓝色经济,是当前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海洋经济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海洋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指出:

“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山东省委随即提出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

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

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发展海洋油气、运输、渔业等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强渔港建设,保护海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

突出蓝色经济、发展海洋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给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机遇。

蓝色经济区是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纵观加快山东省蓝色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其一便是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海洋三次产业。

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会影响资源的持续利用能力,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从而导致海洋经济效益的低下。

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助推力,对山东省海洋经济的产业结构进行大力调整,优化海洋区域的经济布局,是山东经济当前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前,山东省的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为“二、三、一”,面对这一现实,必须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加大对新兴海洋产业的投入,加快海洋产业向“三、二、一”的结构转变。

以港口建设为重点,开创出具有山东省品牌的海洋旅游产业;以科学技术建立集约型的渔业经济,打造休闲渔业,从而达到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的目的。

要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高,表示产业结构相对越合理,海洋经济第三产业的兴盛也同样表明产业结构的优化。

因此,要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其中重点是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

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强大背景下,烟台的滨海旅游恰逢了很好的机遇。

同时也出现了巨大的挑战。

二、蓝色经济、滨海旅游理论概述

(一)蓝色经济的含义

蓝色经济也叫(蓝色)海洋经济,是指以蓝色海洋或蓝色国土的开发利用为基础的海洋经济,即开发利用海洋及滨海资源的各类产业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

可以说,蓝色经济就是多方面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经济功能的一种经济形式,本质上属于海洋经济的范畴。

在传统理论与相关文献中,海洋经济这一概念的使用十分普遍,蓝色经济基本上都以海洋经济的形式出现,理论界对海洋经济的研究也日趋成熟。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海洋经济进行了研究与界定。

美国学者C.S.Colgan认为,海洋经济是将海洋资源作为一种投入的经济活动。

美国学者JudithKildow提出,海洋经济是指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而这些产品和服务的部分价值是由海洋或其资源决定的。

国内学者王长征、刘毅认为,海洋经济是以海洋为空间活动场所,且以海洋资源和海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目标,是海洋产业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

陈可文认为,海洋经济是以海洋空间为活动场所或以海洋资源为利用对象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称,其本质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利用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通过劳动获取物质产品的生产活动。

(二)滨海旅游含义

滨海旅游(coastaltourism)的概念包含在海岸、离岸水面上发生的全面的旅游、休闲娱乐活动(HallandPage,2006),包括海岸上住宿、餐饮、食品工业、第二住宅的发展,基础设施支撑的海岸发展和旅游活动,例如休闲游船、依托海岸的生态旅游、豪华游船、游泳、休闲渔业、浮潜和潜水。

与滨海旅游很相似的概念有海岸旅游,二者的英文都是coastaltourism,都是研究海岸带内的旅游活动。

但二者适用于不同的研究角度。

当从产业角度研究海岸带的旅游活动时,通常使用滨海旅游的概念,即滨海旅游业是海洋产业中一种新兴的综合性经济产业。

当侧重研究旅游活动给海岸所带来的资源环境影响、各海洋部门资源与环境使用冲突或海岸带管理时,多采用海岸旅游的概念。

三、蓝色经济与滨海旅游关系分析

(一)蓝色经济的发展是沿海地区滨海旅游发展的基础

烟台地区发达的经济可为滨海旅游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资金、技术支持,并决定着滨海旅游的生产规模及滨海旅游的运行效率。

烟台地区的各种经济制度、经济的运行机制也可为滨海旅游在烟台地区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制度基础。

同时,发达的蓝色经济是滨海旅游发展的物质平台。

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滨海旅游的发展规模。

蓝色经济不断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可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闲暇时间和可用于旅游消费的收人,这些是决定滨海旅游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

(二)滨海旅游的发展能推动烟台地区经济的持续前进 

滨海旅游的发展是蓝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旅游活动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对旅游的投资能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状况,因此滨海旅游的发展对蓝色经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由于旅游服务业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不但有利于增加本行业的就业岗位,还能带动相关行业就业人数的增长。

滨海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市民的旅游素质和生活质量。

滨海旅游的繁荣发展标示着旅游产品体系的丰富和创新,它直接服务于人们精神层次的享受和发展。

它在满足烟台地区居民旅游需求的同时,还能为烟台地区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为社会的协调与进步发挥有力的促进作用。

发达的滨海旅游还有利于形成烟台地区的特色,扩大烟台地区的影响。

滨海旅游的发展有利于蓝色经济经济结构的优化。

发达的滨海旅游是烟台地区投资、居住环境好坏的重要指标,也是烟台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不仅能改善烟台地区的人文环境,也能改善烟台地区的产业结构,促进烟台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

(三)滨海旅游产业能推动烟台地区蓝色经济的发展

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富有旅游意味的观赏要素,同时也能为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提供更多的旅游选择。

旅游产业的继承性和动态性决定了它既能给旅游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历史观赏元素,又能根据旅游时尚的变化进行调整,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旅游休闲方式,这对于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然,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是一种具有传递性的消费形式,它不仅能带给旅游者以愉快的消费经历,还能通过旅游实物的流动来传递旅游城市的旅游品牌,从而有助于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这又能在更深的层面上推动烟台地区蓝色经济的发展。

四、烟台滨海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滨海旅游基础设施初步具备

滨海休闲旅游吸引游客的关键在于目的地是否能提供高质量的休闲旅游服务,而这与目的地的旅游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有很大关系。

一个发展较好的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能提供游客旅游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因此与滨海休闲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滨海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滨海休闲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烟台市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和滨海生态环境与滨海休闲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很好地改善和提升了烟台滨海休闲旅游的服务功能。

交通建设方面,有烟威、青威、潍莱、绕城等高速公路及多条国道、省道。

铁路方面有烟(台)大(连)铁路轮渡的运营、蓝(村)烟(台)复线的开通及德(州)龙(口)烟(台)的建设。

这些便利的交通条件都将使作为山东半岛终点的烟台铁路站成为国内重要的铁路枢纽。

烟台芝罘区火车站的顺利建成,莱山区的主街道迎春大街的工程改造,以及对市区公交线路进行全面调整,特设多条旅游专线,主要线路尤其是到各滨海旅游区的车辆全部改成豪华观光巴士,这些都既方便了游客又改善了滨海城市形象。

接待娱乐设施方面,随着滨海观光大道的修建,滨海各景区(点)的旅游娱乐、旅游餐饮、旅游厕所、停车场、环卫设施、中英文对照的交通指示牌等服务设施配备基本完善;一个集旅游推广、展示、服务、购物、娱乐、餐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服务接待载体—烟台旅游大世界已基本建成,滨海旅游环境也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

1、滨海城市旅游形象初步确立

旅游形象是市场促销的关键,一个准确鲜明的富有感染力的旅游形象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目前烟台市针对国内市场及海内外华人的旅游形象宣传口号是“山海仙境·葡萄酒城一魅力烟台”。

该旅游形象已在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且已为众多游客接受,对烟台旅游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滨海旅游宣传促销取得一定成效

烟台坚持以细分市场为基础、以定向促销为重点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宣传促销。

入境市场上,重点突破韩、日、东南亚和俄罗斯。

针对烟台第一大入境客源市场韩国,在推广金沙滩、高尔夫之旅的基础上,专门开发了周末游、修学游、宗教文化游产品,组织赴首尔、仁川、釜山等重点城市进行促销,使烟台旅游在韩国引起强烈反响。

同时,通过建立完善旅游网站、滨海路旅游宣传区、电子屏幕、机场、高速路广告牌、海内外重点市场电视台、报纸等多种传媒进行大密度宣传,编印了旅游指南、观光图、DVD等宣传材料,积极打造“山海仙境·葡萄酒城一魅力烟台”品牌。

五、烟台滨海旅游的问题

(一)政府的主导作用不突出,宏观管理和调控不利

政府参与企业营销机制的主导意识不强没有为整体宣传实施必要的措施,提升城市形象。

政府在滨海休闲主题形象打造中的职责与功能不明确,向社会发布信息的管理机制不完善,还不能将烟台滨海各种市场信息和社会资源信息及时汇总,各种新闻媒体、互联网络、查询系统利用不充分。

(二)滨海旅游的低质低效、产品粗放和低水平盲目重复建设问题突出

决策失误造成的“破坏性建设”,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会极大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知识或考虑不周,许多开发未经详细论证,因而经常会进行一些不适当的工程,造成了对旅游环境的破坏。

如紧临滨海修建大体量、外形呆板的旅游接待设施破坏了滨海风光。

(三)滨海旅游产品单一,海洋特色不突出,吸引力不大,市场竞争力较弱;休闲渔业、滨海休闲体育、休闲健身都很匮乏(标题太长)

休闲渔业(Leisurefishery)主要形式有养殖垂钓、海上垂钓、潮间带采集、渔区生产体验、涉海食品加工与品尝、观赏鱼类养殖、渔村休闲居住等。

滨海休闲体育是一种在滨海地区开展的集休闲、娱乐与体育运动为一体的活动,主要包括沙滩项目水上和水下项目、海上空中项目等。

休闲健身主要是在滨海地带和海岛上建设具有健身设施和疗养功能的度假村。

烟台的滨海旅游产品单一,海洋特色不突出,吸引力不大,市场竞争力较弱;休闲渔业、滨海休闲体育、休闲健身都很匮乏。

(四)缺乏能够带动滨海旅游业整体发展,集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为一体的、具有轰动效应的大型旅游项目(标题太长)

大型旅游项目、节庆活动是突出城市形象的强化剂。

一方面它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另一方面它展示的城市最好的一面,给人们留下极好的印象。

而烟台却没有加强滨海主题活动的举办强化其滨海休闲形象的强力举措。

(五)沿海旅游开发仍停留在陆域和岸上开发阶段,以海洋和海岛为中心的旅游开发尚未形成规模;海上交通发展滞后,运力不足,设施落后,缺乏集运输、游览观光、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大中型游船;海上观光线路和游船旅游项目开发少。

(太长)

海上观光和海上游船旅游是滨海观光旅游的一大特色,由近岸观光向中远程海上观光、休闲、娱乐、探险旅游发展是世界沿海旅游国家普遍发展趋势。

目前山东省沿海的海上旅游线路尚未连点成线,航程和时间短,船舶小,设施陈旧,安全性差,缺乏新型旅游船舶和旅游专用码头,严重影响着海上和海岛观光项目的发展。

(六)某些海域水质和沙滩污染严重,旺季时过于拥挤,滨海旅游岸段和海域被占现象严重(太长)

旅游业并非“无烟工业”,旅游饭店的废水、废物数量极为可观,时常会危及地表水及滨海水质。

饭店绿化尤其是高尔夫球场为维护草坪而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对周围环境特别是水质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对高尔夫球场的兴建采取了严格限制。

旅游船只对旅游水域的影响除废油渗漏污染外,其激起的波浪对海岸线也会造成冲刷破坏。

旅游“超载”及部分游人的不文明行为:

任何旅游区都有一个旅游容量的问题,并非接待的旅游者越多越好,但这在实际上很难做到,很多旅游地都是人满为患;再加上许多游人的不文明行为,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废物等,这些废物不加处理地排入海中,更会加剧滨海环境的破坏。

(七)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

目前,烟台地区的海洋科技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成果产业化的程度偏低,项目产业化的速度较慢,同时在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方面力度不足,在海洋领域科研与市场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问题。

六、蓝色经济形势下烟台滨海旅游的发展对策

(一)实施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营销机制,调控蓝色经济全局规划

针对政府的主导作用不突出,宏观管理和调控不利的问题。

烟台滨海要发展休闲旅游,必须要实施整体宣传,提升城市形象。

明确政府在滨海休闲主题形象打造中的职责与功能,要建立面向社会的信息发布机制,将烟台滨海各种市场信息和社会资源信息及时汇总,通过各种新闻媒体、互联网络、查询系统向社会发布。

(二)深化滨海旅游发展规划,并将其并入蓝色经济规划中

提升烟台地区旅游发展定位要以发展的全新理念,依据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烟台地区滨海的发展规划,会同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深化细化滨海旅游发展规划。

进一步明确烟台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目标,优化烟台地区旅游产业的要素结构和空间布局,探索滨海旅游经济的创新发展模式。

着眼于把烟台滨海打造成东北亚一流水准的滨海旅游休闲目的地,环渤海独具特色的现代滨海休闲产业集合带。

 

(三)加快旅游服务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服从蓝色经济全局规划

健全烟台地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调动和鼓励各方面力量,参与烟台地区宾馆、车船、餐饮、康体等旅游休闲设施的开发建设,提升烟台地区综合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明确主题,丰富度假旅游产品内涵,增强蓝色经济发展理念

主题是度假区发展的主要理念和核心内容。

在我国滨海度假旅游区区位条件、自然环境背景相似的情况下,明确主题是形成差异、营造特色、增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随着滨海度假旅游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具有特定主题和专门内容的度假区必将迅速发展。

为此,烟台的滨海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必须深入挖掘烟台丰富的滨海度假旅游产品内涵,营造度假区特色,大力开发与滨海密切联系的海滩文化、海岛文化、渔家文化等,增加产品的趣味性和游客的体验感,超越季节限制,减少烟台旅游季节性过强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五)创新旅游合作机制,促进蓝色经济发展创新

充分发挥横向沟通、纵向沟通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各个层面的多边合作,形成多类别的旅游专业联合体,共同打造环渤海金项链旅游圈。

中日韩三国推进交流机构旅游分会行动计划框架内进一步强化旅游合作交流,促建高级别、多方位、紧密型的东北亚旅游合作分会。

形成官民互动、内外对接、互利多赢的多边合作机制。

通过城市联姻、产品联线、营销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拓、产业共兴。

实施科教兴旅,加强对蓝色经济人才的培养,加强旅游人才和旅游智力开发,与国际旅游机构合作在烟台地区筹建“世界旅游大学”和“旅游研究中心”的前期工作,搭建世界级旅游智力高端平台。

吸收国内外的专业机构,参与烟台地区旅游业的研究、规划、设计和运营,提升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文化品位和商业价值,加快烟台地区旅游业国际化、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努力在新起点上实现旅游业新跨越。

(六)发展新兴蓝色海洋产业,打造烟台品牌滨海旅游业

滨海旅游业虽然不是一个新兴的海洋产业,但是,山东省目前的滨海旅游业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经营状态。

当前,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烟台应当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强力打造成为山东滨海旅游业的品牌。

1、要努力培植旅游产业,打造集观光、娱乐、避暑、康复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市场。

将海洋生态和海洋文化特色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滨海旅游的内涵,将科普教育与绿色海洋相融合,做成生态旅游品牌,进而推动烟台滨海旅游业的振兴与发展。

2、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既可以凸显各滨海风光,又可以让游客充分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提升旅游观光的社会价值。

加强滨海旅游景点基础设施与滨海城镇建设,进一步提高滨海旅游服务业的综合功能。

在此,既要搞好设施建设,又要保护滨海旅游生态环境,以实现烟台滨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开发其它专项旅游产品,满足蓝色经济发展需要

1、自驾车度假旅游开发

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国对汽车的需求及拥有量出现了加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世界上的比较研究,与其人均GDP和购买力相比,中国目前的汽车的拥有量还相当低。

越来越多的国内旅游者将自己驾车周末度假。

烟台位于京津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两大较为成熟、收入较高的国内市场之间,近期内该旅游产品的开发将吸引中产阶级家庭、丁克家庭和外国务工人员来烟台周末度假,中远期将吸引他们驾车来进行较长时间的度假。

主题旅游产品可包括自然风光、沙滩、文化、烹饪和户外活动组合性产品。

2、高尔夫旅游开发

目前烟台是中国高尔夫球洞最多的城市之一,在山东省建成使用的7个球场中,烟台拥有4座。

高尔夫、温泉、海岛度假等游客增幅较大,特别是韩国高尔夫市场拓展成效显著,烟台海峡国旅、海景国旅等国际社组织韩国高尔夫游客包机明显增多。

山东省旅游局正在向韩国推销其高尔夫旅游产品。

经调查显示,日本的公司会议和奖励旅游主要与高尔夫旅游和文化旅游结合在一起,这就给烟台的高尔夫旅游专业开发提供了启示。

 

参考文献

[1]刘曙光,赵明,王百峰.青岛市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4:

18-20

[2]徐敬俊,韩立民.“海洋经济”基本概念解析.太平洋学报,2007,11:

82(79-85)

[3]田克勤.山东滨海旅游项目开发的研究.海岸工程,1999,6

[4]刘占平.加快山东省蓝色经济发展对策研究.研究生毕业论文2010,4

[5]李平.海洋文化与山东海洋旅游开发[J].中国海洋文化研究,2007,4:

22

[6]王学文.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全方位发展蓝色经济.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3-1

[7]2010年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烟台市统计局2011.1

[8]刘筏筏.大连滨海度假旅游创新对策[N].大连日报,2009-06-17

[9]梁保尔.中国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科学,2006(6).

[10]张开城.滨海休闲旅游的认识和框架.经济研究导刊,2009(59-21)

[11]吴必虎,黄琢玮,马小萌.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2004,24(6)

(757一760)

 

(页码都要用括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