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6160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x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

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与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风”“雅”以后有李杜

苏渊雷

李白和杜甫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他们继承了诗三百篇以来美刺①比兴的形式,楚骚一派芬芳悱恻的风格,汉魏乐府抑扬顿挫的章法,以及六朝民歌清新婉丽的语调,而加以变化运用,又继承又创新,写出了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不但丰富了古典诗歌的宝库,而且也树立起一块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风”“雅”以后有李杜。

“风”偏于反映民情,是抒情的;“雅”偏于批评时政,是讽喻的。

换一句话说,“风”大体是一种民歌,其中浪漫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雅”大体是一种叙事诗,其中现实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

因此,外国文学史上的理论(指“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搬到来,虽然也可以适用,但总觉得没有“风”“雅”两个字来得集中概括。

而“骚”则兼有“风”“雅”之长,也就是兼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长。

李杜作品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但李偏于“风骚”,而杜则偏于“骚雅”。

李杜风格形成流派之后,即取“风”“雅”二字而代之。

从此,诗人由于性格和学识关系,不免有所偏向。

其间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

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

就此点论,则“风雅”﹣﹣李杜这条线,始终贯串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而未尝间断。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恰恰是那个充实而光辉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

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着沉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

一句话,弥漫着当时整个诗坛的是一派积极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而李白和杜甫又恰恰是通过复杂的生活遭遇,各以特异的风格,在最大的一致上,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

这就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为什么能够在悠久的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始终站在诗歌艺术的最高峰,以全力陶铸灵魂、鼓舞人心的缘故。

注:

①美刺:

实质上是对诗歌内容或赞美或讽刺。

1、下列对“蔚为一代的‘新声’”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指李白和杜甫创作的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

B.指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既反映民情又批评时政的诗篇。

C.指李白和杜甫之后,那些号称大家的诗人所创作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互结合、相得益彰的作品。

D.指李白和杜甫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

2、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虽然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的,但李诗偏于“风骚”,而杜诗则偏于“骚雅”;“风雅”﹣﹣李杜这条线,贯串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

B.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用“风”“雅”两个字来代表,比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来得集中概括。

C.“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之所以成为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是因为他俩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而且各以“风骚”和“骚雅”见长。

D.李白和杜甫继承了风、雅、离骚、汉魏乐府以及六朝声律的优良传统,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成为“风”“雅”之后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并峙的高峰。

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白和杜甫都运用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都创作了能体现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命运和动荡灵魂的作品。

B.李白和杜甫既继承过去,又融合时代,为诗歌开辟了一条宽广而坦荡的道路: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C.在李白和杜甫风格形成流派之后的诗人,一般诗人或沿着李白流派的方向发展,或沿着杜甫流派的方向发展,而一些“大家”则沿着兼具李杜之长的方向发展。

D.李白总是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而杜甫则总是以诗人特别的敏锐,挟着沉郁顿挫的感情,预感到盛极而衰的苦难,并且寄予深切的同情,充分显示了各自特异的风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

玩 家聂鑫森

吴昌开着崭新的宝马车,行驶在铺满晨光的乡村公路上。

此行去青山桥杨家村,那里新建了一个钓鱼基地。

昨晚睡前,他习惯性地翻翻报纸,副刊上有一篇散文写到它,那些美丽的文字把吴昌的心挠得痒痒的。

在古城私企老板中,40岁出头的吴昌还算不得头面人物,尽管他拥有一家两千人的服装制造厂。

但在玩家圈子里他名声很响,因为他是个正经的玩家。

吴昌玩得很雅,其一是玩瓷,也就是专项收藏古瓷器。

唐盆宋碗、明壶清瓶,竟收了上百件,或从拍卖场拍得,或从古玩店淘来。

他当然吃过亏,吃一堑长一智,慢慢摸出门路,眼力自然练出来了。

谈起四大名窑、釉上彩、釉下彩、斗彩,他口若悬河,当行本色。

他曾请城中古玩店“好古斋”的当家人袁清来家鉴赏,袁清的目光冷冷地扫视一遍,说:

“不错啊……都是真货。

”能得到袁清这句赞语,不容易!

玩瓷之外,吴昌还喜欢钓鱼。

古城郊外大小钓鱼基地他都光顾过。

什么鱼用什么竿,下什么饵,他如数家珍,而且手感极好,浮子稍一颤动,他的手就会闪电般扬起,刚吞钩的鱼也就成了俘虏。

他钓鱼,心里还有个小九九:

顺带在附近的农家转一转,说不定哪天会发现一件“老器”。

这就叫“捡漏儿”。

一个小时后,汽车停在杨家村的一口大水塘边。

水塘的左侧只有一栋青砖大瓦屋,是水塘主人的家。

一个60来岁的老人飞快地来到汽车前,对刚下车的吴昌说:

“先生,欢迎你来钓鱼。

请先到堂屋里歇口气,喝杯茶。

”吴昌说:

“好。

好。

”堂屋很宽敞,正面墙上挂着一个神龛,里面立着一尊白瓷观音像,造型极其优美;神龛下面摆着一张古旧的八仙桌,一边搁着一把上了年岁的太师椅。

吴昌想:

这户人家应该是有些来头的,一般农家不会有这样的家具。

老人送来一壶茶和一个小茶杯。

茶壶和茶杯都是瓷的,似乎还很“老器”。

吴昌的心突突跳。

他提起茶壶给小茶杯斟上茶,迅速地把壶扫视一番。

壶是平常式样,上面有明人唐伯虎的一幅仕女图,笔墨很见功夫,题款是两句诗:

“屈指三春是嫁期,几多欢喜更猜疑。

”他记起这两句诗是清人黄遵宪的。

明人唐伯虎的画怎么会题上清代人的诗?

他笑了,这壶顶多是个民国时的仿品。

吴昌端起茶杯,啜了一口茶,呀,这竟是一只斗彩杯!

造型轻灵俊秀,胎质细腻纯洁,白釉莹润如脂,色彩柔和,上面画着栩栩如生的牡丹和蝴蝶。

这样一只杯子,目前市场上的价格已逾20万,想不到,竟让他遇着了!

吴昌说:

“这把壶不错,有些年岁。

”老人笑了:

“当然。

是祖传的,传了多少代就弄不明白了。

这只杯子,是挖菜窖时,从土里偶然发现的,看着入眼,权用它盛茶。

”吴昌放下茶杯,随意说:

“老人家,给我找根钓竿,我钓鱼去。

”老人说:

“好。

吴昌在塘边勉强坐了两小时,一条鱼也没钓着,他脑子里想着那只斗彩杯。

近午时他回到堂屋里,对老人说:

“你给我用网打20斤鱼吧,空手而返,老婆会笑话。

”老人忙安排人去打鱼。

“先生,你喝茶。

”“谢谢。

老人家,我很喜欢这把壶,你愿意出让吗?

”“祖传之物,舍不得。

”“我愿意出高价购买,你开个价!

”老人似乎心动,犹豫了好一阵才说:

“不能少于12万!

”吴昌差点要喊起来:

“土老帽儿,这壶是民国的仿品呀,顶多值两千元!

”但他没喊出来,装出痛苦的神情,说:

“太高了,太高了,8万!

”“你真心要,10万,再不能少了。

”吴昌咬咬牙,说:

“10万就10万,不过,你得搭上这个小杯子,让我早晚配着对儿喝茶。

”老人说:

“这个杯子反正是白捡的,你喜欢就拿走。

”吴昌从内衣口袋里飞快地掏出一张支票,签好名,交给老人。

吴昌开着车喜洋洋地回到城里。

今天捡漏儿,应该是他玩瓷史上最辉煌的一笔。

声东击西,暗度陈仓,妙不可言。

他不想告诉城里任何人﹣﹣包括袁清。

过了半月,他去省城博物馆,托朋友找瓷器专家“掌眼”。

他没想到,“成化斗彩杯”是当今的仿品,只值几十块钱!

吴昌傻眼了,谁给他下的饵呢?

他后来打听清楚,报纸上那篇介绍青山桥杨家村钓鱼基地的散文,是袁清化名写的。

那一刻,他什么都明白了,他去钓鱼,其实自己也成了一条被钓的鱼。

(选自杨晓敏《名家名篇笔记体小小说欣赏》,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吴昌开着宝马行驶在乡村公路上,来到杨家村大水塘边的青砖大瓦屋,走进厅堂看到古色古香的陈设,这些环境描写为吴昌与主人公老人活动提供了真实背景。

B.吴昌在古城私企老板中是出名的玩家,专门收藏古瓷器且很有眼力,他爱钓鱼的动机之一就是到乡下农家“捡漏儿”,这些介绍为下文描写吴昌受骗上当做铺垫。

C.小说情节设置悬念首现、引人入胜,叙述深得古典小说的趣味,尤其末尾处发现成化斗彩杯是仿品的描写虽出人意料但合乎情理,有凸显小说主题作用。

D.小说语言通俗自然,虽没有华丽辞藻点缀,但写人叙事却很形象生动,如吴昌和老人做交易一段就综合运用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手法,收惟妙惟肖之效。

5、小说结尾吴昌最终被“好古斋”当家人袁清算计,文中有哪些伏笔暗示?

(4分)

6、探究小说的主题,并至少从两个角度阐明你的理由。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3分)

材料一:

【本报讯(记者于明山)】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天下午共同发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6)》.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年末,国务院共公布了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民间文学类项目为155项,占总数的11.3%,在十大非遗门类中排第5位。

文化部共认定了198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民间文学类共计77人,占总数的3.88%.民间文学还面临着继承人高龄化和法律保护缺失等问题。

曲艺有127项,曲艺类传承人有151人,仍有40余项曲艺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没有国家级继承人,显示出曲种传承的不均衡和保护传承人的紧迫性。

2015年,包括河南坠子国家级传承人刘宗琴、相声国家级传承人常宝霆等20名曲艺类项目国家级传承人离世,更是给非遗传承带来了巨大损失。

2015年,、、山西、山东等8个省市公布了新一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其中,传统音乐新增项目共计28项,包含民间音乐23项、宗教音乐3项和人文音乐2项,表明民间音乐仍是传统音乐类名录建设的主体。

“申遗热”推动了传统音乐的发展,2009年,有5个传统音乐项目类型同时被选为“世遗”;在前两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传统音乐分别入选72项和67项,在十大非遗门类中位居前列。

2015年,传统音乐诸多新增赛事尤其是原生态赛事的举办,网络歌坛的迅速发展,观看民歌实景演出以及近几年的民歌民乐进校园等,都显示出传统音乐在全民参与的“后申遗时代”更加欣欣向荣。

2015年,我国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工作延续了以往良好的势头。

名录建设方面,在历年公布的各级非遗名单中,传统技艺都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重。

2015年各省公布了新的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其中传统技艺类非遗共136项,约占总数的34%.2015年新增传统技艺项目中,和陕西分别占比16%和22%,领先于其他省市。

各项传统技艺中,有一部分适合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如酿酒类、制瓷类非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不能回避的是,一部分传统技艺因创新设计不足,难以跟上市场的步伐。

随着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2015年传统医药立法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传统医药逐渐被世界认知。

2015年,、安徽等地公布了省级非遗项目代表传承人名单,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达到了43人。

尽管传统医药发展势头迅速,但传统医药类项目的新增代表项目和扩展项目数目甚少。

(选自《新民晚报》2016年11月29日,有删改)

材料二:

【济南6月8日讯(记者尹延杰)】记者今天从邮政公司了解到,为进一步增强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邮政定于2016年6月11日发行《文化遗产日》纪念邮票1套2枚,两枚邮票采取连印形式,分别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和文化遗产标志为中心,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项目,用线描的表现形式环绕展示在周围,以宣纸的纹理和残破的边框形式作为背景,整体风格古朴、简洁,主题明确。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项目为:

昆曲、珠算、剪纸、端午节、古琴;文化遗产表现项目为:

长城、福建土楼、敦煌莫高窟、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

材料三:

文化部社图司巡视员周小璞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确定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一些专家认为,相当大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无形或隐形,是人的精神创造,更凸显了对其保护抢救的重要性。

它可以暂时没有任何意义,可要可不要,但如果因此而不重视,让其自生自灭,将给人类、国家、民族造成精神和情感上的断裂。

(选自《人民日报》2007年4月28日,有删改)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则材料来源不同,内容各有侧重,材料一从总体上介绍2016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情况,材料二着重介绍具体保护措施。

B.材料二表明,“物质性”的文化遗产指的是自然景观,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C.从材料二可知,设立“文化遗产日”、发行纪念邮票也是保护非遗的措施,它可以强化民众对非遗的价值和保护非遗的意义的认知。

D.材料三认为,“非物质”的属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精神创造,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否则将给人类、国家、民族造成精神和情感上的断裂。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以民间文学、相声为例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保护不能故步自封,抱残守缺,而要与时代同步,否则就有可能失传。

B.酿酒类、制瓷类非遗项目因为能够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发展得比较好,因此,如何提高非遗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C.材料二中的纪念邮票以宣纸的纹理和残破的边框形式作为背景,选取的都是文化遗产中的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体现出鲜明的保护文化遗产的设计理念。

D.国家之所以将“抢救第一”作为保护非遗的方针之一,是因为一些非遗项目并没有系统的文字和影像资料,主要依靠师傅口传心授来传承,很容易失传。

E.材料三强调,与有形的物质性文化遗产不同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如果任其自生自灭,人们可能丧失自己的精神家园。

9、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

(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文言文阅读(19分)

马亨,字大用,刑州南和人。

宪宗三年,世祖征云南,留亨为京兆榷课所长官。

京兆乃世祖封藩,亨以宽简治之,不事掊克,莅政五年,民安而课裕。

宪宗遣阿蓝答儿等核京兆钱谷,亨辇岁办课银五百锭输之藩府,道出平阳,与之遇。

亨策曰:

“见之则银必拘留,不见则必以罪加我,与其银弗达王府,宁获罪焉。

”避而过之。

阿蓝答儿果怒,遣使逮之。

既至,究治百端,竟无所得。

世祖知其诬,更赐银三十二锭。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陕西四川立宣抚司,诏亨议陕西宣抚司事。

寻赐金符,迁陕西、四川规措军储转运使。

寻建行省,命亨兼陕西行省左司郎中。

时兴元粮五万石欲转饷太安军,计佣值万缗,众推亨往。

时丁内艰,以摄省府事强起之。

至则以兵官丁产均其役,不阅月而事集。

元判官费正寅狡悍不法,亨白省府,欲以法绳之,反诬构行省前在关中有异谋。

诏左丞粘合圭谳之,亨力辩,其冤始释。

四年,迁陕西五路、西蜀四川廉访都转运使。

未几朝廷以考课,檄诸路转运使至京师,并转运司入总管府,授亨工部侍郎、解盐副使。

亨上言:

“以考课定赏罚,其人甫集,而一切罢之,则是非安在?

宜还其命书,俾仕者有所劝勉。

”从之。

有贾胡恃制国用使阿合马,欲贸交钞本,私平准之利,以增岁课为辞。

帝以问,亨对曰:

“交钞可以权万货者,法使然也。

法者,主上之柄。

今使一贾擅之,废法从私,将何以令天下。

”事遂寝。

亨又建言立常平、义仓,谓备荒之具,而时以财用不足,止设义仓。

七年,立尚书省,仍以亨为尚书,领左部。

寻为平章阿合马所忌以诬免官会大兵围襄樊廷议河南行省调发军饷诏以阿里为右丞姚枢为左丞亨为佥省任其事十年,还京师,以病请告。

十四年卒,年七十一。

(选自《元史•马亨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寻为平章/阿合马所忌/以诬免官/会大兵围襄樊廷议/河南行省调发军饷/诏以阿里为右丞/姚枢为左丞/亨为佥省任其事

B.寻为平章阿合马所忌/以诬免官/会大兵围襄樊/廷议河南行省/调发军饷/诏以阿里为右丞/姚枢为左丞/亨为佥省/任其事

C.寻为平章/阿合马所忌/以诬免官/会大兵围襄樊/廷议河南行省/调发军饷诏/以阿里为右丞/姚枢为左丞/亨为佥省/任其事

D.寻为平章阿合马所忌/以诬免官/会大兵围襄樊/廷议河南行省调发军饷/诏以阿里为右丞/姚枢为左丞/亨为佥省/任其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考课,国家依照法令和行政规则,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现,予以升降赏罚。

B.行中书省,元朝(中统、至元年间)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民间简称“行省”。

C.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置尚书一人,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D.古代的退休制度仅仅限于官吏,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

请告,官员辞官回家的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亨才华出众,为政有方。

在京兆任职期间,他简政宽刑,使百姓安居乐业;到任摄省府事后,不足一月即将军饷督运完成。

B.马亨正直,不畏强权。

阿蓝答儿等核实世祖藩府的钱谷,他故意避开阿蓝答儿,宁愿自己获罪;行省被诬在关中有异谋,马亨极力辩白,弄清冤情。

C.马亨思虑周全,有远见。

西域商人想要买下交钞的发行权,以从中谋取更多的利益,马亨考虑到这本身是对皇权的侵害,并且会产生很多恶果,最终拒绝了西域商人的请求。

D.马亨为人正直,敢议国事。

兴元判官费寅,为人狡猾强悍不法,马亨请求省府对他绳之以法;他指出朝廷以考课为由而罢免诸转运使一事,不利于勉励官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宪宗遣阿蓝答儿等核京兆钱谷,亨辇岁办课银五百锭输之藩府,道出平阳,与之遇。

②亨又建言立常平、义仓,谓备荒之具,而时以财用不足,止设义仓。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别元九后咏所怀

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注】①悰:

欢乐,乐趣。

②青门:

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为“青门”。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感伤之外还可以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等。

B.开篇写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同时也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

C.“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两句紧承上几句的伤秋之情,写出了诗人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情景交融,十分感人。

D.友人问诗人“为何不相送”,而诗人以“心到青门东”回答友人,寥寥数笔,勾勒出离别时的大致场景。

E.最后四句写朋友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知心,知心人不在,心如空城般孤寂,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

15、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中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

①、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

②、《劝学》中强调君子“广泛学习和反思省察”重要作用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优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不敢越雷也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想让传统戏曲煥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A.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

B.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

C.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D.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故步自封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电视剧《于成龙》以层层递进的叙事节奏,紧紧围绕于成龙从七品芝麻官做到两江总督,表现他从处理芝麻小事到主理国家人事的浩然正气.

B.新春佳节期间,广东社会消费由生存向发展、由物质向服务、由传统向新型升级,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生活理念的更新,也折射出别样年昧.

C.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近日完成超大容量光传输实验,其传输量是单模光纤最大传输量的5倍,可满足一根光纤上67.5亿对人同时通话实现了.

D.为方便患者就医,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分级诊疗改革,将大医院不低于20%的专家号源留在社区,由基层医院帮助患者进行预约转诊.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鲁迅先生确乎不是个“冷静”的人,他的憎正由于他的爱;______.这是“理智”的结晶,可是不结晶在冥想里,而结晶在经验里;经验是“有情”的,所以这结晶是有“理趣”的。

开始读他的《随感录》的时候,_______.他所指出的“症结”,自己没有犯过吗?

不在犯着吗?

可还是常常翻翻看看,________。

①他的“热讽”其实是“冷嘲”

②他的“冷嘲”其实是“热讽”

③一面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一面却又往往觉得毛骨悚然

④一面觉得毛骨悚然,一面却又往往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

⑤吸引我的是那笑,也是那“笑中的泪”吧

⑥吸引我的是那“笑中的泪”,也是那笑吧。

A.①③⑥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⑥

2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6分)

马云说:

“如果你到35岁还很穷,那你只能怪你自己!

”他在演讲时分享成功的秘诀:

面对新事物,要看得见机会、看得起机会;充分理解新事物;快速决定,抢先行动。

因此,我们如果看得起新事物,就肯定能实现理想。

野心宏大,未来就一定很宽广。

抓住先机立即行动,就能创造别人不敢、也不能的奇迹。

①看得起新事物,不一定能实现梦想。

②  

③ 

21以《寡人之于国也》所表现的“爱民”思想为话题,仿照示例中的句式特点续写句子,填在横线处。

(5分)

屈原流落汨罗江,心怀楚国,吟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颠沛流离,心忧苍生,高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先秦诸子的犀利论辩、深沉哲思,引领我们走进先贤圣人,领略了这些思想家不朽的风采。

通过学习,我们增长了见识,开启了智慧,涵养了德行,砥砺了人格。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一句话打动了你,或者你对哪一句话产生了感触,请以“走进先贤,聆听慧语”为中心立意,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答案

1、C2、C3、D4、B 

5、①吴昌并非真正的收藏家,只是业余玩家;②袁清来吴昌家鉴赏瓷器时眼光冷冷扫视;③大水塘边只有一栋青砖大瓦屋且堂内陈设古色古香;④老人将破绽明显的茶壶与不易鉴别的茶杯一同献上;⑤老人做交易时很爽快地奉送小茶杯.(5分,答对任一点给1分,给满5分为止)

6、做人不要自以为是(或:

刚愎自用、盲目自信、自作聪明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