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5670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docx

《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docx

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

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

摘要:

月,对中华民族来说不仅是一种自然物象,更是一种文化意象。

“月”是苏轼词中一个鲜明而又重要的意象,他对月的着意描写以及独特感受足以说明“月”意象并非苏轼刹那间审美感受所得到的心灵对应物,而是一个具有精神原型性质的意象,它承载着苏轼自身所积淀的文化信息、生命信息和美学追求。

本文试从分析苏轼词中“月”意象的现象与成因角度,阐述对苏轼词“月”意象的见解。

关键词:

苏轼月哲学思考审美人生

一、苏轼之前文学作品中“月”意象的特点

中国传统的审美心态赋予了月亮深厚的文化意蕴,承载着几千年来中国文人雅客的情致,出现了大量的咏月诗。

据笔者的统计,《唐宋词鉴赏辞典》后面附录的名句索引里共收录名句1921句,其中与月有关的183句,占9.6%左右。

而《唐诗鉴赏辞典》里的名句索引共收名句954句,有97句与月有关,约占10%左右。

也就是说,我们常见的唐诗宋词的名句约略10句里就有1句与月有关。

而在谢枋得辑录的通行(千家诗)里,这个比率则占得更高,它选录了各朝七言绝句共94首,有20首与月有关,占21%左右。

由刘乃昌、崔海正选注的(东坡词)一书,本着“希望能大体反映出苏词的总体成就和风格韵致的丰富性、多样性”的宗旨而选注了苏词124首,与月有关的词章竟多达36首,所占比例达到29%左右,月的意象出现频率之高简直达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

中国历史上无数的诗人、词人、文人墨客们都如醉如痴地写下了大量咏月抒怀的华章,随便翻开一本诗集、词集,都会有许多咏月的诗篇涌入你的眼帘。

在苏轼之前,“月”意象在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中主要有以下类型:

(一)以月相思:

古典诗词的“月”意象常常象征着团聚,无论亲朋,好友,抑或恋人。

在最初的《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写道: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转。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在这里,明月成为了相思的化身,承载着诗人的离愁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月亮之上。

(二)以月喻人:

这里的人专指美人。

月亮作为意象在诗中出现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无数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咏月抒怀的篇章。

《诗经·陈风·月出》最先以明月比喻佳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如果把这里的人理解为审美的人,把这里的月理解为审美对象的月,那么,是谁第一个用温情的目光关照着月亮,又是谁第一个在无边无涯的夜空中发现了月亮温情的诗意,那个把远在天边的月亮拉到近在眼前贴近人心灵的是谁?

那么,作为审美意识的载体和先河的文学作品,应当就是这首《月出》的作者。

每首诗都有自己的意境,自己的情调,自己的心声,可谓“千山有水千江月”,中国古典咏月诗数不胜数,无论他们变换着怎样的格调,怎样的情致,似乎都在诉说着同一种幽愁,但是若要追溯起来,这种情致与格调就要当属《月出》了。

诗人通过皎洁明亮的月光表达了对美人的爱慕,情思婉转,节奏优美。

其后宋玉也用明月来形容神女之美“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用夜月之美来比喻佳人的阴柔之美,共同构成了女性与月的稳定联系。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也用月来喻人,白皙、空明、幽静,与美人交相辉印。

(三)以月怀乡:

明月万古垂照,千江共有,相聚的日子,离别的游子,月亮自然而然就成了故乡的象征。

天上只有一轮明月,独在异乡为异客,看见的虽是同一个月亮,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心情,不同时代的诗人,都对故乡有着无限的深情。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白居易《长安正月十五》)“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曹丕《燕歌行》)

2、苏轼词中的“月”意象

(一)“月”意象的文化内涵

(1)托意怀人

苏轼词中之“月”,大多出现在苏轼被贬之后的创作中。

最著名也最让人销魂的是那首让中秋词“余词尽废”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在序中开篇写道:

“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一个“兼”字体现了他托意怀人的主题。

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心理产生的审美情绪,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由于现实人生的不如意,仕宦之缺和别亲之恨。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说不应有恨,却是“此恨绵绵无绝期”,所谓“月如无恨月长圆”。

千百年来,月亮正如天空一样见证了人世间的离愁别恨,盈亏圆缺,天如果有情的话也会老去,更何况人呢?

月亮如果没有离恨的话应该永远是不会消去的吧!

人与月同样会感伤,同样期待相聚的到来。

所谓“月亏盈,海枯石烂古今情”。

同样另外一首咏中秋的词《念奴娇·中秋》,是苏轼于1083年到黄州第三个年头的中秋节,写下这首名作的。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冀”,“水晶宫里,一声吹断长笛。

”“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

”“玉宇琼楼”的盛景之下,虽是“我醉拍手狂歌”的热闹,却分明品到一丝浓得化不开的愁绪。

前人将之归为“每逢佳节倍思亲”(不是“兼怀子由”吗?

)的惆怅,或为仕途多舛,找不到出路(出世?

人世?

)的困惑。

这么理解其实未免肤浅。

我以为词人对人生盛境不长在的领悟才是他永恒的悲哀。

通过对中秋月的咏叹,他把一种无法解脱的伤感传递给了后人。

月这盈亏是自然现象,从来“此事古难全”,“在永恒的自然面前,只见肝肠寸断的词人,不见君临一国的帝王。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西江月·黄州中秋》),这首词反映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充满了对人生变幻的深沉喟叹。

既有对人世炎凉的愤恨,又有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深意,又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渴望,也有难忍的孤寂落寞和不被理解的痛苦凄凉。

但更多的时候,苏轼是将内心的愁绪含蓄地托意于天上的一轮明月。

月下思亲怀人,本就是一个文学母题。

苏轼是一位感受力极强的诗人,但也常常陷入一种逃避与向往的矛盾困苦中。

(2)审美的人生境界

苏轼借月抒怀,除了托意怀人之外,同样借月亮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诗意的人生境界。

苏轼词中的“月”,往往与“水”有不解之缘。

出任杭州有西湖,被贬黄州有长江畔,再贬惠州、儋州更是面朝浩瀚的大海。

因此他笔下的“月”就出现了“溪月”、“湖月”、“江月”、“海月”等多种月的类型。

“景疏楼上、明月如水”(《永遇乐》),“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木兰花·次欧公西湖韵》),“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永遇乐》),“但空江,月明千里”(《水龙吟》),“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水调歌头》),“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二更山吐月,幽人方独夜!

可怜人与月,夜夜江楼下”(《江月五首》其二)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无论是西湖波底月还是江月海月,苏轼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静而达的世界。

面对江天一色的天地,所有的郁结或许都烟消云散了。

好风如水,顿时神清气爽,面对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所有的一切都有了大海般开阔的气魄与胸怀。

(3)人生哲理的思考

苏轼词中的“月”,常常作为寻找解脱后的一种生命映照物,“月”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与苏轼自身的文化阅历和文化积累所生发的“兼济天下”的理性追求有其相似之处。

在苏轼的生命人格构成中,儒、释、道三家对其都有影响,“从佛家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混合的人生观”。

那么,“明月”在苏轼的词中往往就寄托着生命和宇宙永恒的哲理。

无论是对生命短暂的叹息还是对欢聚不再的憾意,在苏词的吟唱里,纵然也有道不尽的红尘暗恋。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中秋月》),“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

憔悴去年人,卧病破窗中。

……余年知几何,佳月岂屡逢!

……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

回顾坐上人,聚散如流萍。

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

天公自著意,此会那可轻。

明年各相望,俯仰古今情。

”(《中秋月三首》)《阳关曲》记叙的是与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乐事,同时也抒发了不久也将会离散的哀伤与感慨。

此生此夜,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有聚散离合。

不能不令词人感到此生此夜之短,明月明年何处看呢?

人生本来不长好,命运本来多艰,在短暂的旅程中,在古老的明月下,人生瞬息即逝:

“去岁游新堂,春风雪消后。

池中半篙水,池上千尺柳。

佳人如桃李,胡蝶入衫袖。

山川今何许,疆野已分宿。

岁月不可思,驶若船放溜。

繁华真一梦,寂寞两荣朽。

惟有当时月,依然照杯酒。

应怜船上人,坐稳不知漏。

明月入华池,反照池上堂。

堂中隐几人,心与水月凉。

风萤已无迹,露草时有光。

起观河汉流,步屐响长廓。

名都信繁会,千指调丝簧。

先生病不饮,童子为烧香。

独作五字诗,清卓如韦郎。

诗成月渐侧,皎皎两相望。

(2)“月”意象的人生探寻

(1)借“月”思考个体存在的价值

“明月几时有?

”作者把酒问月表达心中对个体存在的疑问。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抒写词人由于政治失意想要超脱尘世但又热爱人间、眷恋人生的矛盾心态。

“当月成为了东坡精神家园的一种象征后,高处不胜寒就成为他矛盾情怀的一种凝缩。

”举杯问月,苏轼在月亮这里找到了安慰,但很多时候天不遂人愿,“十分好月,不照人圆”,只有初将明月比佳期罢了。

东坡问月,将人类关于存在层面的自由命题进行了一次艰难的自我推演,展示出了东坡深邃的精神与奇崛的智慧,既有对个体存在的体验又形成了“怀月”的层面,借助对“月”之孤独的主观怀想,表达着一种与豁达相互矛盾的人生观念。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念奴娇》),“月”无论阴晴圆缺,总是静默地悬挂在高空之上,词人的心境无论欢畅还是惆怅,“月”都是如霜的,空旷的。

“至今清夜月,依前过缭墙”(《华清引》)皎皎空中孤月轮,正是词人心中真实自我的观照,词中之月乃心中之月,俯仰之间已然发现自己是孤身一人,而这种深层次的孤独又与苏轼的人生经历与儒、释、道三者的人生观有着必然的联系。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

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2)借“月”构想人生出路

苏轼的人生经历十分复杂,“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他的人生时常出现严重的憾恨感,因此在被流放的岁月里,他时常想寻找自己的人生出路,“归”似乎成了一种逃遁,但是“高处不胜寒”,出与入,进与退,仕与隐就成了萦绕苏轼一生的困惑与抉择。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影响古代文人仕途进取的重要思想。

李泽厚先生在阐述苏轼诗文的美学观时说:

“苏轼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变质点”,“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但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以前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透过词人笔下的“月”意象,我们看到了苏东坡人生观的矛盾之处,儒家的积极入世,使他居庙堂之高忧其民,佛家的不计得失使他常常超然物外,道家的齐万物、一死生使他在追问人生出路之后构想的最终归宿。

“月”是苏轼人生失意时灵魂的抚慰与关爱,苏轼又赋予其深刻的思想与人格意识,将“月”意象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审美层次。

3、苏轼词中“月”意象的成因

(一)月亮的原型特征

“月”作为一种情感符号,历来为文人们所偏爱,从《诗经·陈风》里的《月出》到谢庄的《月赋》,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到李白的《把酒问月》,都是咏月诗的佳作。

“诗只能从别的诗中产生,小说只能从别的小说中产生”,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传统的产物,诗词也不例外。

月亮本身有圆有缺,这自然会引起有心的诗人联想。

“原型是一些联想群。

……在既定的语境之中,它们常常有大量特别的已知联想物,这些联想物都是可交际传播的,因为特定文化中的大多数人都很熟悉它们。

”由于“月”具有了原型意义,那么它就会使人想起月宫里的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那么闺怨和思乡便由此而发。

“荣格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揭示原型的意义,他认为:

伟大的艺术之所以感人就在于能藉激活的古老原型而发出一千个人的声音,而艺术的社会功能也就是从无意识的深渊中把浸透着远古人类深沉情感的原型重新发掘出来。

这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人有了某种情感体验,需要通过一个人们熟悉的意象,来作为这种特殊情感体验的“能指”,以便用经济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情感内容。

由于“月”的原型特征,寂寞的嫦娥在诗词中便不再寂寞。

谢庄的《月赋》:

“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

”李白的《把酒问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杜甫《月夜忆舍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到了苏轼就有“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需要指出的是:

“月”意象在不断被运用的过程中其内涵也在不断地增殖,度过了唐宋繁华一梦的时空,“月”不再只具有原型的特征而超越了历史时空升华到了哲学层次抒发兴亡之叹。

(二)月亮的哲学体系

苏轼的一生是充满坷坎的一生,才华出众却屡遭打击,读他的诗要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在被贬之后,苏词越发成熟起来。

“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的光线射向黄州。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诚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这种境界之下,我们可以感觉到他把人生中的不如意、兴辱、得失、懊恼、悲伤引向了辨证的高远之处,他通过“月”给自己心中留下了一片旷达的天地。

“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洞仙歌》),悲欢离合,人世变幻,天地间的任何一切都不能长存不变,知道变是宇宙的长态,就不会对变产生悲伤,例如: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尊”你就不会认为它是消极的人生观,而是对人生的执着追求与主动把握。

(三)佛禅思想对“月”的影响

苏轼的文学思想受到了儒释道三家的影响,被贬黄州之后的咏月诗更多的带有禅学的意味。

因为禅的世界是一个纯净忘我的世界:

“佛真法身,犹如虚空。

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金光明经》卷二)在这一境地,水无心以含月,月亦无心以映水,水月相忘。

“宝月流辉,澄潭布影。

水无蘸月之意,月无分照之心。

水月两忘,方可称断。

”(《五灯会元》卷十四)

苏轼仕途屡遭挫折,现实的不如意使他只能折返到禅宗的世界里去寻求心灵的安静。

正如苏轼自己所说:

“学佛老者,本期如静而达”。

禅宗呈现出的是“随缘任运日用是道、触目菩提水月相忘和自信无求雄猛奔放”的美感特质。

其中“触目菩提、水月相忘”的感悟就是用“月”的意境进行禅学感悟和阐述的,即是对自然山水的感悟,认为自然万物都是可以“参禅妙悟,彻见本心,契证至理。

”另外,禅宗还有“心月孤圆,光吞万象”来形容人归复本觉之心。

这是“一种精神的绝对自由和心理感觉的至高愉悦,是审美的最高生成和自我价值的终极实现,是诗意与美学的哲学性的“孤独个体”的升华”。

禅宗与明月的这些千丝万缕关系必然会影响着对禅学研究颇深的苏轼的诗歌创作。

“明月入华池,反照池上堂。

堂中隐几人,心与水月凉。

风萤已无迹,露草时有光。

起观河汉流,步履响长廊。

名都信繁会,千指调笙簧。

先生病不饮,童子为烧香。

独作五字诗,清绝如韦郎。

诗成月渐侧,皎皎两相望。

”(《郓州亲堂步月》其一)明月入池塘,寂静的水月独自凉,风中的萤火已悄无声迹,微微的露光伴着步履响彻长廊,繁华的都会,憔悴的诗人,只与明月皎皎两相望。

传统诗学常认为“悲愤出诗人”、“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强调现实的残酷环境带给诗人毁灭性的打击,那么禅宗的终极关怀便是“回到人类的精神家园”。

此诗中的“月”便是宇宙本体之月,给予了苏轼最大的精神安慰,达到了至空至澄的境界。

在诗人宦海浮沉的政治生涯中,在自己的理想抱负无法施展时,也许被迫进入禅宗的世界是最好的选择,超脱人伦和回归自然。

“这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群体及知识分子群体的一种稳定的历史性追求与历史性心态。

这种追求和心态与他们的投身人伦,渴求仕途进取的功利追求与心态正成互补,这构成他们的两面人格及自我圆通的人格保护。

这已经成为他们无可或缺的生存方式,这里有很深厚的文化内涵,既历史地展示着他们的文化时间,又现实地允填他们的生命文化空间,他们在这里追求与实现着历史限定的人生价值,并以此为价值标准厘定自己的现实生存状况。

所以,中国古人超脱人伦回归自然的追求,主要的并不是标榜与表现,而是一种生存的文化必然性,这已经很充分地转化为他们的文化序位感,并确定着他们的现实文化序位……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群体的人伦投入的热情与功利追求愈是受到压抑,他们便愈是活跃着超脱人伦回归自然的心态;而他们受到的人伦压抑在由帝王意志决定的封建专制制度下又是必然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过是把这种心态限定在精神活动中,是对于人伦欲求的精神性补充。

苏轼的回归自然也是在精神活动中,他一生从未真正隐居,所谓“大隐隐于市”,他并未真正的归隐或归田。

苏轼的作品给我们提供了可感可知的真实人生,表达了他深邃的人生体验和哲学思考。

“月”意象贯穿于苏轼一生的创作,无论是他的托意怀人,抑或是审美情致,还是人生哲理,都体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和睿智的思想,这不仅体现了他的爱“月”,更是来自于人生宦海沉浮后超脱的胸襟和对现世人生的思考,苏轼的一生从未真正隐居,他像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月亮是他永恒的伴侣。

参考文献:

[1]刘乃昌,崔海正.东坡词[M].浙江:

古籍出版社,1992年.

[2]林语堂.苏东坡传[M].湖南:

文艺出版社,2012年.

[3]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M].上海:

三联书店出版社,1984年.

[4](加)弗莱.批评的解剖[M].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

[5]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M].北京:

中华书局,2001年.

[6]高楠.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学阐释[M].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7]陈迎辉.千江有水千江月—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04).

[8]寇鹏程.月,中国诗词的一种象征意象[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2).

[9]胡朝雯.月光辉映下的宋词——谈宋词里“月”的意象[J].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02).

[10]刘松梅.浅谈苏轼词作中“月”意象[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

[11]王早娟.明月禅心两相辉——咏月诗与禅[J].中国宗教,2009(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