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6917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docx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

物业环境管理培训教材

目录:

1物业环境管理内涵

1.1环境管理定义

1.2环境管理的分类

1.3环境管理的任务

1.4环境管理的内容

1.5环境管理的原则

1.6环境管理的基本要求

1.7环境管理机构

1.8环境管理的措施

 

1.1物业环境管理定义

环境就是指周围的地方或者周围内的情况和条件。

物业环境就是指物业周围公共使用的地方。

从广义上讲,它是指楼宇住宅以外的周围环境及公共设施;从狭义上讲,它是指使用者占用、所有、租赁的房间之外的一切公共场所,包括过道、扶梯、公用厕所、电梯以及楼宇住宅外的附属公共场所。

物业环境与城市公共场所与公用地方有明显区别,它是指楼宇住宅周围的明确征用、占用和租用地域,有的用围墙作为明显标志。

因此说物业环境管理就是指在上述特定范围、区域内的环境清洁卫生和环境绿化的管理服务。

1.2物业环境的分类

物业环境按物业的不同,可以与原生活居住环境、生产环境、商业环境、投资环境等。

1.2..1生活居住环境

生活居住环境包括内部居住环境和外部居住环境两个方面。

内部居住环境是指居住建筑的内部环境。

外部居住环境是指住宅和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公共建筑、公用设施、绿化、院落和室外场地等,它与内部居住环境有机的组成完整的生活居住环境。

1.2.2影响住宅区内部居住环境的因素

①住宅标准:

住宅面积和质量标准,面积标准一般指平均每户建筑面积和平均每人居住面积的大小。

质量标准是指设备的完善程度,如卫生、煤气、供电、供热、电话等设备。

②住宅类型。

住宅高度和层高,一般底层或多层居住方便,高层因室内容量大居住舒服一些。

③隔声。

上下、前后、左右、及对电梯、管道、外部噪声的防护。

④隔热保湿。

夏天隔热,冬天保湿是居住环境良好的重要条件。

⑤光照。

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

⑥日照。

室内获得太阳的直接照射。

⑦通风。

自然通风。

⑧室内小气候。

室内的气温、相对湿度和空气流动的速度。

⑨室内空气量和二氧化碳含量。

1.2.3

①居住密度.单位用地面积上居住和建筑的密集程度。

密度越低居住越舒适。

②公共建筑。

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各类公共建筑。

如中小学、幼托、医院、商店、银行等。

③市政公共设施。

如道路、公共交通等。

④绿化。

指绿地面积。

⑤室外庭院和各类活动场所。

儿童游戏和成年人,老年人休息活动的场地。

⑥室外环境小品。

建筑、装饰小品、公共标志、公用的设施等。

⑦大气环境。

⑧声环境和视环境。

噪声强度和住宅相互间视线的干扰程度。

⑨小气候环境。

居住环境的气温、日照、防晒、通风、防风等状况。

⑩邻里和社会环境。

居住环境内的社会风尚、治安、邻里关系、居民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等。

环境卫生状况。

指清洁状况。

1.3物业环境管理的任务

物业环境管理(即物业服务企业对所管物业区域内环境的管理)和城市环境管理(城市环保部门对整个城市范围内环境的管理)由于管理范围及目的的不同,因而有不同的管理任务。

城市环境管理的任务是维护和保持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而物业环境管理的任务则是保护和维持物业区域内的容貌。

防止人为破坏和减缓自然损坏,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保持外观和整体形象。

1.4物业环境管理的内容

以人类为主体的环境主要包括:

第一环境(自然环境),第二环境(次生环境),第三环境(又叫人工环境),第四环境(又叫社会环境)。

二物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次生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

1.4..1次生环境的主要内容

1.治理空气污染。

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有:

直接燃煤、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气体、机动车排放尾气,经强紫外线照射形成的光源烟雾污染。

据研究表明,在采暖期间大气中的尘以烟尘为主,约占2/3。

2.治理水体污染。

3.治理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扔弃的固体物质。

固体废弃物一般包括垃圾、粪便和沟泥等。

垃圾又分无机垃圾(包括砖瓦碎石、炉灰、渣土等)和有机垃圾(包括动植物尸体、废纸、塑料、碎布等)。

4.治理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主要指交通噪声、生产噪声、生活噪声等。

5.治理电磁污染。

6.做好绿化和卫生清洁工作。

它即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一个措施,也是提高环境质量的一个途径。

1.4.2人工环境的主要内容。

1.清理物业区域内的违章搭建。

2.加强物业区域内公用设施的管理。

3.建设各种环境小品。

1.4.3社会环境的主要内容。

1.抓好治安管理工作。

2.建设新型的宜居人文环境。

1.5物业环境管理的原则。

1.5.1环境具有价值的原则。

1.5.2全局和整体效益最优的原则。

1.5.3综合平衡的原则。

1.5.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要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

对于居住类物业来说,环境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舒适、宁静、高雅、安逸的高质量生活环境。

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功能完善的物业管理是以“物业”为中心的一个“微型社会”,通过良好的物业环境管理形成一个“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精神”的小社会。

因此,良好的物业环境管理在充分保障居民合法权益的同时,达到改善居住条件,提高居住水平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1.5.5用户参与的原则。

在环境管理中,要通过宣传教育方式引导居民提高环境管理意识,注意物业的清洁,不乱丢垃圾,不随意乱画,爱护绿化等。

1.6环境管理的基本要求。

序号

项目

要求

1

环境整洁

无乱张贴、无鼠害、无蚊蝇滋生,无乱搭建、无黄土裸露

2

环境绿化

鼓动家庭绿化、倡导主体绿化

3

环境的安静

控制区内喧哗、施工噪声、交通噪声;噪声值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白天低于55分贝,夜间低于45分贝

4

公共设施管理

公共设施由专人清洁巡视和检查

5

给排、水管理

排水、污水管道分流;每年对储水池进行两次专业清洁,并送检合格。

6

垃圾分类处理

垃圾投放袋装化;具有充足、标准的垃圾分类投放投放箱和投放点。

垃圾分类日清两次。

7

装修管理

严格审批、加强监管、控制施工时间,装修垃圾日产日清。

8

车场管理

严禁区内试车、洗车,严禁跑、冒、滴、漏车辆停放。

9

节约能源

在满足住户需求的基础上,采用节能措施,合理运行电梯、空调、给排、水等设施。

表1——1

1.7环境管理机构。

这是搞好环境管理的基础。

物业管理公司应设立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

负责环境管理工作。

环境管理部门的工作应包括:

①根据本物业区域的实际情况;拟定环境管理的标准和规范。

②掌握所服务物业区域内的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③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所服务物业区域内的环境教育;④负责具体的环境管理实施工作,如环境的净化、美化、绿化等。

1.8环境管理的措施

1.8.1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物业用户的环保意识,同时使用户信赖物业公司的服务,提升品牌物业的信誉和知名度。

1.8.2告知物业用户垃圾分类处理的益处和具体实施方法,营造“环保小区、绿化家园”的良好氛围。

1.8.3定期在宣传栏上安排环保专刊,宣传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益处。

1.8.4开展环境保护知识讲座,提高业主环境保护意识。

1.8.5注重小区形象建设,形成强烈的视觉形象效果。

1.8.6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时制止,并对其进行教育。

1.8.7号召住户使用垃圾袋,并将垃圾投入指定地点,不可将垃圾随处乱丢。

1.8.8号召住户养成节水、节电、节约资源的良好生活习惯。

1.8.9加强绿化管理及养护工作,减少地面裸露,有效减少扬尘,积极向用户推荐使用诸如无磷洗衣粉、无氟冰箱、环保空调、节水马桶等,减少对周围环境承载的压力。

1.8.10与城市绿化执法局和派出所、居委会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同时对绿化维护人员,环境维护人员设定具体管理目标。

加强巡查和清洁,杜绝居住区内的“乱张贴、乱摆卖、乱停放、乱搭建、乱堆放、乱占用、乱种地、乱拉挂现象,为住户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1.8.11在物业区域内摆放功能小品和装饰小品,小品具有方便实用、美化环境、优化空间的功效。

1.9噪声管理

1.9.1噪声的定义

当声音妨碍人们的生活和活动,甚至影响人体的健康,使人烦躁,难受或受害,我们把这种声音成为噪声。

噪声污染的程度用分贝(dB)进行衡量,适合人生活的环境声音在15分贝到45分贝之间,超过就构成污染。

1.9.2噪声的分类

1.9.2.1根据噪声表现形式的不同有以下几类。

a.过响声。

过响声是指很响的声音,如喷气飞机发动机的声音,汽笛声,汽车喇叭声,材料切割声等。

过响声会导致附近居民及从事各种活动的人员不得安宁,甚至引起头痛恶心,听力衰退,工作失误和效率低下等不良后果。

b.妨碍声.有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妨碍人们交谈、学习、思考、睡眠和休息。

c.不愉快声。

有的声音是突发性的,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使人听到后感到刺耳,精神紧张或不愉快。

1.9.2.2根据噪声的来源有以下几类。

a.交通噪声。

大量的噪声来源于物业区域以外的城市道路。

机动车进小区也会带来噪声。

b.生产噪声。

如施工现场打桩机、搅拌机、切割机、振动泵、生产车间冲压、锻造等。

c.生活噪声。

生活噪声主要包括商业噪声、保育教育噪声和日常生活噪声三类。

1.9.3噪声的危害。

1.9.3.1有损人体健康。

超过90分贝的噪声对人体构成极大危害甚至可以致人死亡。

首先,噪声直接损害人的听觉系统。

科学实验表明,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一半人的瞳孔会放大,视线模糊;达到100分贝则几乎所有人的眼球对光亮的适应力都会下降。

其次,噪声与心脏病的发展和恶化有密切的联系。

噪声会引起人体紧张的反应,使肾上腺素增加,引起心率改变和血压升高。

另外,噪声还能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及失眠、疲劳、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超过140分贝的噪声甚至会引起眼球振动,视觉模糊,呼吸、脉搏、血压都发生明显和强烈的波动,全身血管收缩,使供血减少,严重的还会使说话能力受到影响。

1.9.3.2对睡眠的干扰。

噪声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

一般来说,40分贝的连续噪声可使10%的人受到影响;70分贝即可影响50%的人;突发性的噪声在40分贝时,可使10%的人惊醒;到60分贝时,可使70%的人惊醒。

1.9.3.3对人心理的影响。

噪声使人心烦意乱和心神不宁。

噪声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振动,地面、楼体和物体的振动,对人精神的集中影响很大。

噪声使人精力不易集中,影响工作效率和休息。

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往往使人不易察觉一些危险信号,容易造成工伤事故。

1.9.4噪声的控制。

1.9.4.1加强绿化。

绿化植物不但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温度与湿度,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而且可以消声防噪,因此,在物业区域内应当种植树木、花草、以达到消声防噪的目的。

1.9.4.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制定必要的管理办法。

对生活噪声来讲,加强精神文明教育和建设,让住户和受益人懂得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道理,尽量减少生活噪声。

同时,还应根据物业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和噪声来源制定必要的管理办法,以作为防治噪声的辅助措施,例如装修时间的控制、设立禁止鸣笛标志等。

2.绿化管理。

2.1绿化管理概念。

物业绿化是指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种植树木花草进行绿化美化,为业主、使用人创造清新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

联合国确定的城市人均绿地指标为50-60平方米。

唯有此才能达到保证人类健康的正常标准。

因为绿化是有生命的,绿化在人的生命过程中能为人类改善环境、平衡生态、延年益寿、美化生活、陶冶情操。

因此,在物业管理中,通过行使绿化养护职能,加强绿化管理,创造清洁、安静、舒适、优美的生态小区,极大的提高环境效益,成为物业公司的重要课题。

2.2绿化的作用。

2.2.1绿化具有防风防尘,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绿化和树木能够发挥降低风速、阻挡风沙、吸附尘埃的作用。

据研究表明,冬季绿化地区风速可降低20%,夏季浓密的树冠能削弱风速50%;绿叶表面不平,多绒毛,会分泌粘液和油脂,吸附大气中的降尘和飘尘。

据研究,树木下含尘可比露天广场低42.2%。

2.2.2绿化具有净化空气、降低噪声、改善环境的作用。

绿色植物能够吸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释放氧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灌木和乔木的搭配种植可以形成绿色“声屏”吸收和隔挡噪声。

2.2.3绿化具有改善小气候调节温度的作用。

绿色植物在吸水,蒸发过程中,能够增加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吸收热量,降低气温。

对于缓解人造热源过多、人口、车辆密集,建筑物集中等原因造成的“热岛效应”具有一定作用。

2.2.4绿化具有杀菌、产生负离子的作用

绿色植物能分泌杀菌物质,有效的降低大气中细菌含量。

有绿化地带,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比无绿化地带少85%以上,一亩松柏能分泌2公斤杀菌素,可以杀死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

负离子又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2.2.5绿化具有防止自然灾害的作用。

绿化能防风灾、旱灾、水灾,如一公顷小树林能吸蓄水3000吨。

2.2.6绿化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园林绿化是美化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根据乔、灌木、花卉、草地的不同颜色、形状、风格因地制宜的配置色彩丰富、绿地成荫、万紫千红、鸟语花香的园林绿化,不仅使城市披上绿装,充满生机,而且能够为业主或使用人的工作、生活、学习创造清新、优美、舒适的环境。

2.2.7绿化能陶冶人的情操,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绿化是小区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居民对它的依赖性最大且无法代替,含金量最发。

绿化是儿童游戏,成人娱乐、休闲,老人健身的场所,能够起到丰富生活,清除疲劳,陶冶情操,令人身心愉悦和增进人们彼此联系与交往的作用。

2.3绿化系统的组成。

绿化系统是指不同规模,不同种类的绿地,按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组成的相互协调的有机体系。

就城市而言,指城市范围内的绿地系统。

从物业管理的角度说,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绿地可以称为物业环境绿化系统,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业环境绿化系统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公告绿地是指物业范围内公共使用的绿化用地.

(2)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绿地.

(3)住宅旁呵庭院绿地.

(4)住宅区内干道、步道两旁种植的绿地。

(5)竖向绿地,如屋顶、墙面、阳台等处的绿地。

2.4绿化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责划分。

2.4.1绿化管理机构的设置

环境绿化管理机构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若承包给专业的绿化维护公司,则只需几个管理人员。

若是自己完成,可设立专门的部门,即绿化部。

一般至少下设一个养护部,如需要也可设置花圃组呵服务组,花圃组和服务组均可对外直接经营,为公司创收。

2.4.2绿化管理的职责划分。

1.绿化部主管岗位职责

(1)熟悉物业绿地布局及各区域绿化养护现状。

(2)做好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合同管理和工程材料的档案管理工作。

(3)安排绿化工的工作,定期检查,督促养护。

(4)定期巡查、记录、报告绿地及物业卫生现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严重不能立即解决的,向上级报告。

(5)设专业人员负责绿地设施及工具的养护。

(6)做好绿地工的考勤工作。

(7)认真组织绿化工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2.一般绿化工岗位职责。

(1)绿化工要熟悉物业的绿化布局和个人包干地区的职责范围;以及花草树木的品种数量,并逐步掌握花草树木的种植季节、生长特性、培植管理方法等。

(2)对花草树木要定期清除杂草、防治病虫害、松土、施肥,并修理枯病枝、伤害枝等,更换死亡苗木,浇水。

(3)绿化有接受专业培训呵学习的义务,须虚心学习,努力工作,提高自身素质。

(4)要保证绿化场地不留杂物、不缺水、不死苗,遇到有违章违法行为要及时加以劝阻,不听劝阻的要及时报告主管人员,协助对其劝阻呵处置。

(5)绿化工在物业内发现有下列行为,要及时加以劝阻和报告。

1未经许可,随意侵占绿地;

2攀折、损坏花草树木、园林小品;

3在绿地上停放、行驶各类车辆或堆放杂物。

(6)绿化工要维护和保养好自己的各种工具和公用设施,如:

三轮车,喷淋设备,割草机,橡皮管等,如有遗失或损坏须照价赔偿。

(7)及时做好每天的工作记录,并及时记录下违章情况以及解决办法。

(8)绿地工必须服从主管人员的工作安排和调动,并做好整个环境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工作.

(9)绿化工要接受主管人员和各级领导对绿化工作的巡视检查.

(10)绿化工必须认真负责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主管人员将是其工作给与奖惩。

2.5绿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绿化管理的内容一般包括物业内所有花木、草坪、乔木、灌木的种植、养护、修剪、松土、除草、浇水、施肥、整形、病虫害防治等,还要防止人为的损坏。

在做好日常性管理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花草树木的品种,不同习性、不同季节、不同生长期对生存的客观条件的要求,进行针对性和动态性的管理。

做到树木生长茂盛无枯枝,树形美观完整无倾斜,花坛土壤疏松无垃圾,草坪平整清洁无杂草。

2.6绿化管理的标准。

在制定绿化管理标准时,首先要根据物业内具体情况明确绿化管理的标准,下面是绿化管理中的普通标准,大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6.1绿化养护的标准

(1)新种树苗:

本地苗成活率达95%以上,外地苗成活率达85%以上;

(2)虫害的数目不超过2%;

(3)绿地更新及时率达到98%;

(4)绿地存活率达到98%以上;

(5)残枝断叶空置率达98%;

(6)有专业人员实施绿化养护管理;

(7)及时修剪和补栽补种,无杂草、杂物;

(8)花卉、绿篱、树木根据品种和生长情况,及时修剪整形,保持观赏效果;

(9)定期组织浇灌、施肥和松土,做好防涝、防冻工作;

(10)绿化建筑小品无损害;

(11)保持绿地土壤疏松、无积水,合理有效施肥,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状。

2.6.2绿化面貌的标准。

(1)绿地内清洁整齐;

(2)无明显病虫害,无药害;

(3)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养护、补种计划,并按期实施。

2.6.3景观效果的标准。

(1)根据管理区域绿地植物分布状况及生长的各个阶段,对植物群落合理养护、保持植物季相分明、色彩丰富、群落完整、层次得当,生长茂盛,营造管理区域优美的整体景观效果。

(2)群落结构。

群落合理完整,层次丰富,黄土不裸露,树木种间,株间生长空间与层次处理得当,整体观赏效果好;

(3)树木生长。

乔灌木树干挺立,树形完整优美,枝叶茂盛,季相明显;针叶树应保持明显的顶端优势;整形树木应按观赏要求养护成一定形态;花灌木按时开花结果,绿篱连续、无空档、无死树枯枝、地被植物应为四季常绿的观花或观叶品种;

(4)花卉布置。

花卉健壮,始花期方可种植,株行距适宜,花期整齐,图案美观,按时开花;

(5)草坪铺植。

草坪纯,生长茂盛,无空秃;

(6)杂草控制。

无大型野草,无缠绕性、攀援性杂草,基本无杂草;

(7)设备设施。

建筑小品,辅助设施完好无损;

(8)环境卫生。

绿地整洁,无垃圾。

2.6.4病虫害防治的标准

(1)应采取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性应控制在不影响观赏效果的指标之内;

(2)病虫害危害程度,基本无危害迹象;

(3)食叶性害虫为害率小于5%;

(4)刺叶性害虫为害率小于10%;

(5)蛀干性害虫为害率小于3%;

2.7绿化植物的养护

2.7.1绿化植物的养护内容

物业绿地的施工种植完成后,要达到长期满意的效果,必须及时进行养护工作,保证花木生长旺盛、花红草绿。

同时要保证良好的绿化效果,养护工作必须长期不断的进行。

绿化植物的养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浇水

根据季节、气候、地域条件决定浇水量;根据绿地、花木品种、生长期限等决定浇水量。

(2)施肥

根据土质、花木生长期和培植需要,决定施肥的种类和数量。

(3)整形、修剪

树木的形态、观赏效果、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都需要通过整形修剪来解决或调节.绿化部应先根据树木分枝的习性、观赏功能的需要以及自然条件等因素来综合考虑,然后对树木进行整形和修剪。

(4)除草、松土

除草是将树冠下非人植的草类清除,以减少杂草与树木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松土是把土壤表面松动,使之疏松透气,达到保水、透气、增温的目的。

(5)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

根据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实施预防措施和综合治理,创造有利于花木生长的良好环境,提高花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6)花草树木技术管理

如冬季对树干涂白,对临街临路得树木花草加以围护,对树木和空间植物立柱保护,对花草树木的叶片进行喷洗以清除灰尘。

(7)绿化植物的分阶段养护

由于不同绿化植物的生长周期以及生长季节不同,在进行绿化植物养护的时候,要注重绿化植物的分阶段养护。

下面以草坪为例,讲述绿化植物的分阶段养护。

草地的养护原则是:

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

在一般管理水平情况下绿化草地(台湾草)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一年或全覆盖(100%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

二是旺长阶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长期。

三是缓长阶段,指植后6-10年,也叫缓长期。

四是退化阶段,指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

(1)恢复长满阶段的管理。

以草籽种植草坪方法为例:

按设计和工艺要求,新种植草坪时应先浇水浸地,保持土壤湿润,稍干后将表层耙平,用园林耙将种子渗入到地表下约0.3厘米深处的土壤中,如种入过深的土壤中,种籽将不会发芽,用草坪滚压器滚压实地,以确保土壤和种籽之间接触良好,在养护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一般种草后一周内早晚各喷水一次,顶层土壤应保持平坦和潮湿,种后两周内每天傍晚喷水,应用细孔喷雾器或花洒状喷水器浇水,防止因直接浇水将种籽冲走,四周后视季节和天气情况一般两天喷水一次,以保湿为主,直到幼苗足够强壮,能承受正常喷水为止。

施肥从出苗到四个月内,每月施肥一次,用1%-3%的尿素液或专用肥结合浇水喷施,前稀后浓,两天干施,晴天液施,待草坪全部长满草高8-10厘米时,用剪草机剪草。

2)旺长阶段的管理。

草地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是旺盛生长阶段,观赏草地以绿化为主,所以重在保绿。

水分管理以翻开草茎客土干而不白、湿而不渍,一年中春夏干、秋冬湿为原则。

施肥轻施薄施,一年中4-9月少,两头多,每次剪草后每亩用2-4斤尿素。

剪草,是本阶段的工作重点,剪草次数多少和剪草质量的好坏与草地退化和养护成本有关。

剪草次数一年控制在8-10次为宜,2-9月平均每月剪一次,10月至下年1月每2月剪一次。

(3)缓长阶段的管理。

植后6-10年的草地,生长速度有所下降,枯叶枯茎逐年增多,在高温多湿的季节易发生根腐病,秋冬易受地志虎(剃枝虫)危害,工作重点是注意防治病虫害。

据观察,台湾草连续渍水三天开始烂根,排干渍水后仍有生机,连续渍水七天,90%以上烂根,几乎无生机,需重新贴草皮。

渍水1-2天烂根虽少,但排水后遇高温多湿有利病菌繁殖,导致根腐病发生。

用托布津或多菌灵,喷施病区2-3次(10天喷一次),防治根腐病效果好。

高龄地老虎(又叫剃枝虫)在地表把草的基部剪断,形成块状干枯,面积逐日扩大,为害迅速,造成大片干枯。

检查时需拨开草丛才才能发现幼虫。

(4)退化阶段的管理。

植后10年的草地开始逐年退化,植后15年严重退化。

水分管理,干湿交替,严谨渍水,否则加剧烂根枯死,加强病虫害的检查防治。

除正常施肥外,每10-15天用1%尿素、磷二钾混合液根外施肥,或者用商品叶面保、叶面肥如大丰田等根外喷施,效果很好。

对局部完全枯死处可进行全贴补植。

退化草地剪后复青次数不宜超过6次。

另外,由于主草稀,易长杂草,需及时挖除。

此期需全面加强管理,才能有效延缓草地的退化。

2.7.2绿化植物的修剪

1.绿化植物的修剪方法

绿化植物的整形修剪是保证树木形成良好树形,提高观赏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养护工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