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7024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docx

历史第一分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

第一分册教学目标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

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阅读指南

关于《贝希斯顿铭文》和罗林生

1835年,英国学者罗林生在今伊朗西部发现刻在古都埃克巴坦那西南的贝希斯顿(Behistun或Bisutun)大崖石上的铭文。

用古波斯文、新埃兰文和巴比伦文三种楔形文字刻写。

铭文右上方刻有波斯国王大流士和他打败的九个被缚的反叛首领的浮雕。

罗林生把它制成拓本,仔细研究。

1847年,他译解了其中的古波斯文,后与巴比伦文相对照,又读通了亚述、巴比伦的楔形文字。

原来,这是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建立的记功石刻。

碑上记载大流士镇压贵族高墨达政变和各地暴动,以及他夺得王位的经过事迹。

罗林生的发现不仅证实了古代波斯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使人们读懂了楔形文字,从此获得解开两河流域历史之谜的钥匙。

(二)练习与测评

1.两河流域早期国家产生于什么时候?

主要是哪些古代民族建立了这些国家?

产生时间:

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7世纪

主要古代民族:

建立早期国家的古代民族先后有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迦勒底人等。

(说明:

本题的“早期”界定为两河流域被波斯统治之前的历史。

2.为什么说《汉穆拉比法典》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汉穆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汉穆拉比法典》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宝贵的第一手文献。

(三)探索与争鸣

通过阅读《汉穆拉比法典》片段,结合课文相关内容,你对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有了哪些了解?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阶级关系:

当时的巴比伦王国已形成自由民与奴隶的阶级对立,自由民中又形成平民与贵族的等级区分。

古代巴比伦已确立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存在奴隶反抗逃亡等现象。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阶级特征:

巴比伦国家运用国家权力维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一再强调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严禁奴隶逃亡及藏匿奴隶、盗卖奴隶的行为;对不同人量刑程度不一,明显保护贵族利益。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处于文明早期的时代特征:

法典对犯罪行为惩罚严酷;保留了诸如同态复仇等原始习惯法的部分内容,带有“以牙还牙”报复原则的遗痕。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程度:

从法典本身来分析,法律条文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并否定血亲复仇等原始风俗的合法性等特征,说明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平。

第2课古代埃及

(一)读图学史

观察地图,你发现古代埃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特征?

这些特征对埃及早期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特征:

①自然条件优越,尼罗河自南而北流经埃及全境,形成狭长的尼罗河下游河谷地带,其北端为低平的尼罗河三角洲,是沙漠里的一块绿洲;②相对封闭,仅有东北方向的苏伊士地峡与西亚地区相连,是极其难得的对外交往通道。

影响: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带来了充沛的水量,使得地处亚非大干旱区的古代埃及成了适于发展农业生产和人类的居住。

尼罗河水泛滥后形成的沼泽,使大规模的排水灌溉工程成为埃及人生存的必须,在一定意义上促成国家的产生。

古代埃及的居民成份相对稳定,没有受到更多外来人口冲击的影响。

农业生产的发展与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古代埃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又一发祥地。

(二)知识链接

木乃伊是怎样制作的?

制作木乃伊反映了埃及人的什么观念?

历史学家又用了哪些方法对其进行研究?

木乃伊(mummy)源于阿拉伯文mumiyah,意为“沥青”,即为干尸。

古代埃及人把尸体挖去内脏,浸过盐水,涂以防腐的香料、膏油,再用麻布裹紧,如此殓藏尸体,年久干瘪,即为木乃伊。

在埃及干燥的气候下,在不透风的墓穴内,可历久而不腐。

制作木乃伊反映了埃及人灵魂不灭、来世信仰的观念。

根据网上信息介绍,为了确认1903年发现的木乃伊的真实身份,历史学家根据历史常识(该木乃伊安放地是小型王室陵园,木乃伊的右手放置胸前是王室成员的标记),确定其为王室成员;又根据CT扫描(确定一枚装在一个写有哈特谢普苏特名字的盒子里的牙齿与木乃伊的牙臼完全吻合),DNA对比等技术,最后验证其身份。

2007年6月,埃及考古学界最后宣布1903年发现的木乃伊是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

(三)练习与测评

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

“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希罗多德强调了以尼罗河为代表的自然环境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

2、为什么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未能流传后世?

其一,文字本身缺乏普及性。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复杂难懂,只有祭司、书吏、官员和一些大商人掌握读写能力。

其二,受到强势文化的冲击。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埃及受到了强势的希腊文化的冲击,到公元3世纪时,埃及人只能用希腊字母拼写自己的语言了。

从公元639年被阿拉伯帝国征服起,埃及被迅速“阿拉伯化”,象形文字逐渐被人们忘却。

第3课古代印度

(一)练习与测评

1.比较印度国家与埃及国家、两河流域国家建立的异同点。

相同点: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化的加剧,部落首领将氏族公社管理机构转变为国家机构,用暴力手段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国家建立。

大河流域农业生产中,管理公共事务(比如,水利设施建设)的需要加速国家产生。

不同点:

埃及国家和两河流域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因素比较突出,而印度国家运用国家机器实行阶级统治的因素比较突出。

2.为什么佛教能得到迅速传播?

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政局动荡,社会关系急剧变化。

代表世俗统治者的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社会经济地位明显上升,他们对婆罗门的宗教和种姓特权多有微辞。

佛教创立者即为刹帝利种姓。

早期佛教倡导宗教领域内的“众生平等”,因此获得较为广泛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得到受婆罗门教排斥的首陀罗和贱民的拥护,传播迅速。

﹡佛教教义“四谛”中所包含的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对饱受艰难的民众具有心灵慰籍的作用。

﹡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政府大力推崇佛教。

所以佛教得到迅速传播。

(二)探索与争鸣

种姓制度有什么特点?

从《摩诃婆罗多》片段中,你对印度种姓制度和社会生活有哪些更深入的了解?

你认为这一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1)种姓制度特点:

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种姓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2)更深入的了解:

(本题开放,言之有理即可。

但是,必须从材料中找出依据)

《摩诃婆罗多》带有神话色彩,用神的旨意维护种姓制度。

(毗湿摩是福身王和恒河女神之子)。

四大种姓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不同。

(从娶妻人数看)

种姓制度强调种姓内通婚,但是,并不绝对。

各种姓男子可以娶与自己种姓相同或低于本种姓的女子为妻,而女子不能嫁给比自己种姓低的男子(从“在刹帝利家庭中,出身于刹帝利种姓的妻子是最高的”中可获得此信息)。

首陀罗受明显歧视,各种姓不能娶出身首陀罗的女子为妻。

……

(3)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

本题开放,言之有据即可。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分析问题,注意用历史的眼光分析问题,从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影响、同一历史时期时正面与负面双重影响等多角度考虑。

特别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提示“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进行符合逻辑的推理。

以下分析谨供参考。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民族文化、民族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

种姓制度把印度人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

一方面使下层劳动群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缺乏创造性,缺乏民族凝聚力,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

另一方面,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古代,使印度人产生安于现状的平和心态,有利于维持统治,维持社会安定。

印度的文学作品,如《摩诃婆罗多》,也反映了种姓制度对文化的影响。

﹡印度最盛行的宗教印度教反映了种姓制度对社会的影响。

在农业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缓慢的,因此,种姓制度的消极作用影响比较小,相对安定的印度依然是世界上具有优秀文化成就的农业大国。

进入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进步迅速,种姓制度的负面作用使印度社会发展明显落后于世界大潮,19世纪中期,终于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第4课美洲印第安文明

(一)读图学史

1、观察美洲的地理位置。

这种地理位置的特征对印第安文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美洲位于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远离欧亚大陆。

印第安文明的发展长期处于独立形成、独立发展,与外界尤其是与文明发展较早的欧亚大陆缺乏交流的状况。

﹡美洲三大文明中心大多处于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的高原地带,三大文明之间也没有交流。

因此印第安文明发展相对缓慢。

2、玛雅人的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的功能相同吗?

请查阅资料后说明。

不一样。

玛雅人的金字塔是宗教建筑,塔呈阶梯形,塔顶有庙宇。

美洲现存最大的太阳金字塔边长210米,高约64米,始建于公元1世纪。

(二)练习与测评

填写下表,梳理知识。

美洲印第安文明一览表

名称

区域范围

存在时间

主要成果(举典型例子)

玛雅文化

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一带。

公元前2500年开始,15世纪中叶急剧衰落,16世纪上半叶毁灭。

从野生植物中培育了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建立金字塔式神庙

阿兹特克文化

今墨西哥一带

12世纪开始,15世纪强盛

建立特诺奇蒂特兰城、建立金字塔式神庙、使用奎宁等

印加文化

安第斯高原

15世纪向外扩张16世纪30年代消亡

印第安文明集大成者

(三)探索与争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农作物是印第安人首先培植的?

印第安文明的成果对现代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都是印第安人从野生植物中首先培育的。

玉米是重要的高产粮食作物,马铃薯、西红柿是常用蔬菜,可可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烟草目前还拥有广泛的消费人群。

奎宁、毛第黄等药物为各国医药界普遍使用。

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人类物质生活,今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物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此外,印第安人修筑的神庙、道路、城墙、城市等建筑物遗址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

第5课古代非洲

(一)读图学史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黑非洲”可以通过哪些地方与外界交往?

这种地理环境对其文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仅在东北角上,通过尼罗河、或通过红海与外界有所联系。

这种闭塞的环境使黑非洲文明大部分处于封闭状态下独立发展,因此文明发展进程缓慢。

位于红海边的阿克苏姆文明相对发展快一些。

(二)文献选读

铭文中的“他们”指什么国家?

指库施王国。

(三)练习与测评

1.列举古代“黑非洲”两个主要文明区域及其重要文明成果。

(1)位于东北非前后相继的麦罗埃与阿克苏姆文化。

麦罗埃的冶铁业发达,采金、制作陶器、种植棉花等都是重要文明成果。

有象形文字,已失传。

阿克苏姆文化兼收并蓄各国、各地区文化,拥有广泛的贸易往来,自己铸金币,巨石建筑等。

(2)位于南非的大津巴布韦文化,石头城。

2.阿克苏姆文明的特征是什么?

这一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特征:

是一种在多种文明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混合型文明,与阿克苏姆王国的兴衰相始终。

原因:

阿克苏姆王国地处连接地中海与印度洋水路的交通要冲,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和商旅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融。

阿克苏姆文明正是在各种文明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四)探索与争鸣

用这个观点(弗朗兹·博厄斯《种族的纯洁》中关于文化交流的言论,略)考察非洲,尤其是撒哈拉大沙漠以南非洲的历史,你有什么体会?

这段言论符合历史史实。

从黑非洲与其他大洲对比考察,封闭的环境使其文明发展缓慢(参见“读图学史”)。

从黑非洲内部考察,地处东北红海沿岸,与外界有广泛联系的阿克苏姆文明发展相对比较快,对后世影响也是积极的。

而其他地区始终处于原始状态。

即使是曾经发展到比较高水平的南非的大津巴布韦,后来也不知所终。

这段言论具有现实意义。

在当今世界,文化的交流依然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该主动开放,学习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先进的文化和技术,适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第6课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一)读图学史

仔细观察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联系第一单元的内容,你认为希腊的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

这种环境对于古代希腊文明的发展具有什么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古代希腊除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之外,还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

境内多山,多岛屿,土壤贫瘠,淡水缺乏,海岸线长而曲折,﹡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人文地理环境特点:

古代希腊与埃及、巴比伦、波斯等亚非文明古国相毗邻。

这种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文明产生深刻的影响:

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比较发达;地小人多,向海外大规模移民;本土和殖民地建立起一批城邦,形成城邦政治;通过海外贸易等途径,吸纳亚非文明古国的文化成果,又向外传播希腊文化。

(二)练习与测评

1.古代希腊为什么会形成众多城邦?

(提示:

本题需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希腊为什么形成国家?

二是为什么形成以“小国寡民”为特点的城邦制国家。

古代希腊形成数以百计的城邦,是当时希腊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结果,也是希腊地理环境影响与制约的结果。

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希腊生产力进步,铁制工具广泛应用,手工业中铁器、铜器、陶器、纺织业和造船业都有了长足发展。

在对外贸易中,金属货币出现。

希腊字母创制。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阶级分化加剧,人口流动增加,血缘关系的纽带渐趋松弛,氏族社会组织日趋解体,在希腊本土和海外殖民地,以地域为基础的国家应运而生。

由于希腊的地理环境山地多,岛屿多等特点,希腊形成了200余个以某一建立于高阜附近的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部分乡村地区的“城邦”。

2.雅典的民主政治是怎样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全体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

它是在广大平民与氏族贵族长达100多年的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是平民在斗争中逐渐战胜氏族贵族的结果。

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削弱了贵族会议的权力,扩大了城邦政治的社会基础,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

公元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彻底扫除了氏族制度的残余,基本上清除了全体公民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障碍,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希波战争之后,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伯里克利连续当选为雅典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对雅典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补充调整,保证全体公民的直接参与政治,开创了雅典历史上的“伯里克利时代”。

雅典的古代民主政治迎来了全盛时期。

(三)探索与争鸣

请你联系雅典民主政治的史实,评价伯里克利和柏拉图的观点。

伯里克利和柏拉图的观点都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某一方面做了评价,有事实依据,但是有一定的片面性。

伯里克利全面肯定了雅典民主政治,强调它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如实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进步的基本面。

柏拉图则强调了雅典民主政治不成熟的一面,值得重视,但是比较偏激。

伯里克利和柏拉图的观点都是站在雅典奴隶主阶级立场上发表意见,具有阶级局限性。

雅典民主政治毕竟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而且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和外邦人则都被排斥在外。

对此,两位历史人物都未加任何质疑。

是不可取的。

第7课希腊古典文化

(一)练习与测评

1.结合史实,分析古代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

希腊古典文化的高度繁荣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充分发展的产物。

在城邦制度下,人们普遍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思想活跃,重视个性发展,从而营造了一种有利于精神文化自由发展的社会氛围。

活跃的哲学论战、丰富的戏剧表演都是这种文化氛围的产物。

城邦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精致的神庙建筑如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等,既是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雅典社会财富的象征。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则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专业人员基础。

古代雅典出现了一系列文化巨匠。

如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文学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和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等。

2.制作一个双向表格,列举古代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

历史年代

代表性人物

代表作

代表性成果

影响和评价

史诗

相传公元前9世纪创作

传说中的盲诗人荷马

荷马史诗

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戏剧

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起,公元前5世纪鼎盛

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等

代表了古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

建筑

艺术

建成于伯利克里时代

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

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哲学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理想国》、《政治学》等

古代希腊是欧洲哲学的发源地。

苏格拉底等被誉为“三大哲人”

史学

古典时代,

希罗多德

修昔底德

《历史》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欧洲历史的源头。

希罗多德被誉为“西方历史学之父”

(二)探索与争鸣

按照希腊文对“历史”的定义,《荷马史诗》是不是历史书?

如何理解它的史料价值?

(提示:

本题实际上涉及历史、历史学、史料等概念,教师应帮助学生做简要辨析。

历史,通常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有了人就有了历史。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是史学研究的对象。

历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

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是人类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解释,继起于文字的发明。

本课希腊文的“历史”实际上是指历史学。

史料,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所保存的印记,是研究和编纂历史所用的资料。

主要来源有:

实物的(如考古遗迹、遗物)、文字的(如铭刻、文书和著述)和口传的(如民间诗歌、传说)等。

各类史料具有不同的价值,需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甄别。

本课中,《荷马史诗》属口传史料,帕特农神庙属实物史料,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属文字史料。

希腊文对“历史”的定义为“经过调查研究的纪事”。

《荷马史诗》不是历史书。

它最初是由民间艺人吟唱,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补充和修改,最后整理加工而定型的口头文学作品。

但是,《荷马史诗》所叙述的关于特洛伊战争的故事,以及史诗中穿插的许多希腊神话和传说的内容,反映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之间古代希腊的社会状况,还涉及迈锡尼时代的一些社会风尚。

对于研究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代,这种口传史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第8课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一)读图学史

罗马帝国的疆域包括哪些古代文明区域?

古代东方埃及、巴比伦、波斯;古代希腊以及爱琴海文明、古代罗马(早期)等文明区域……

(二)练习与测评

1.古代罗马为什么会从一小城邦发展为地跨、亚、非的大国?

不断改善的内部优势。

罗马共和国时期,通过平民与贵族的不断斗争,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使罗马公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平民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共和国的统治基础不断扩大,从统治集团到普通平民都热衷于扩张战争。

随着版图的扩大,罗马统治集团开始推行高度集权化的军事强人政治,适时改变统治形式,有效控制统治区域。

优越的军事组织以及严格的军事纪律。

灵活有效的外交策略。

强盛的综合国力。

政治上的统一和稳定,经济上的繁荣和发展,文化的昌盛和发达,城市的涌现和繁荣,为战争胜利奠定基础。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罗马的军事扩张节节胜利,从一蕞尔小邦壮大成为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2.公元前后,罗马为什么从共和制发展为帝制?

随着统治版图持续不断的扩大,区域内民族成份和人数的增多,奴隶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罗马共和国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也日益复杂地相互交织在一起,并逐渐演变到危机四伏的程度。

原来建立在城邦基础上的共和制度已经越来越难以应对这种局面,于是罗马统治集团开始推行高度集权化的军事强人政治,其结果是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三)探索与争鸣

有人认为,古代罗马由共和制改变为帝制,是民主制度的毁灭;也有人认为,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进步。

你怎样看待这一历史现象?

(提示:

本题开放,言之有理者,应予鼓励。

教师应启发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初步学会运用从政治形态、社会生活、时代特征等视角,比较全面解释与评价历史事件的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从顺应历史潮流的大视野考察问题。

以下答案供参考。

古代罗马由共和制改变为帝制,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进步。

从现象上看,共和制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民主政体,而帝制则是以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个人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体制。

从共和制到君主制,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不复存在,似乎是一种倒退。

事实并非如此。

罗马的共和制是建立在城邦基础上的共和制,它的民主权力只授于罗马公民——原罗马氏族成员以及不断吸收进来的部分外邦自由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随着版图的扩大,区域内民族成份和人数的增多,奴隶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罗马共和国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也日益复杂地相互交织在一起,并逐渐演变到危机四伏的程度。

虽然,统治集团曾一再通过扩大公民权的办法来缓和罗马人与非罗马人的矛盾,都收效不大。

推行高度集权化的军事强人政治,建立罗马帝国,是突破城邦狭小的统治基础,吸纳广大被征服地区的上层贵族参加各级官僚机构,扩大统治基础的现实选择,是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

第9课罗马法体系

(一)练习与测评

罗马法体系是怎样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对罗马国家和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形成:

公元前451年至公元前450年,罗马共和国政府制定“十二铜表法”。

它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它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

随着古代罗马国家的壮大和发展,为了进一步有效地维护罗马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维系罗马社会的稳定和团结,罗马政府在不同时期制定或颁布了一系列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的法规和文献。

被统称为“公民法”。

从公元前4世纪征服意大利半岛开始,直至进入帝国时期以后,罗马国家为了调整和处理罗马人与非罗马人、以及非罗马人之间的权利关系,相继通过和颁布了一系列决议或法令。

逐渐形成为一种适用于境内各民族的共同法律,因而被统称为“万民法”。

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敕令授予帝国全体自由民以公民权,罗马人与境内外邦人在法律上的差别逐步消失,于是“公民法”和“万民法”逐渐统一起来。

完善:

历代罗马帝国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对国家法律的整理和研究,推动了罗马法典的编纂,造就了一批法学家,促进了各种法律学说和学派的兴起,充实了罗马法的内容。

﹡公元6世纪中叶,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了罗马帝国的法律大全——《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标志着对罗马法的整理和编纂工作的完成,为保存和研究罗马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影响:

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

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则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二)探索与争鸣

西塞罗的这段话(略)表达了古代罗马人的什么精神?

你是怎样评价这种精神的?

表达了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

(本题开放,言之有理即应鼓励。

以下评价仅供参考。

充分肯定。

这种精神深刻影响古代罗马的政治统治,有效协调罗马人之间关系,调动境内各民族的积极性,使罗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都达到了时代的顶峰。

这种精神在世界近代史上得到发扬光大,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