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国内国际十大新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7039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势与政策国内国际十大新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形势与政策国内国际十大新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形势与政策国内国际十大新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形势与政策国内国际十大新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形势与政策国内国际十大新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形势与政策国内国际十大新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形势与政策国内国际十大新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形势与政策国内国际十大新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形势与政策国内国际十大新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形势与政策国内国际十大新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形势与政策国内国际十大新闻.docx

《形势与政策国内国际十大新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势与政策国内国际十大新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形势与政策国内国际十大新闻.docx

形势与政策国内国际十大新闻

  2010年形势与政策国内国际十大新闻(参考资料)

  常红利  整理

  第一节  国内十大新闻

  一、新华社评出2010年国内十大新闻

  1.上海世界博览会成功举行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5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

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在184天时间里,来自246个国家、国际组织的参展方,通过展示、论坛、表演等形式,共同谱写了一曲人类文明和谐共生的激情乐章。

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达到7308万人次,创造了世博会历史上的新纪录。

  2.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6月29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重庆举行第五次领导人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推进了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进程,明确了两岸经济往来自由化目标,构建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平台。

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又一重大进展,也是两岸关系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3.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实施

  新华社7月29日受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纲要明确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提出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根据纲要,我国将推进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扩大教育开放。

  4.隆重庆祝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9月6日举行。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关怀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随后又兴办海南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力印证。

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

  5.战胜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当地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强烈地震;8月7日23时40分,一场特大泥石流灾害袭击甘肃舟曲……2010年,我国地震、洪涝、干旱、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异常严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顽强拼搏,奋力夺取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谱写了中国防灾减灾史上新的篇章。

  6.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谋划“十二五”发展蓝图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7.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11月12日至27日在广州举行。

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运动员刷新3项世界纪录、15项亚洲纪录和27项亚运会纪录。

29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亚运会金牌,36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亚运会奖牌。

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199枚金牌、416枚奖牌,连续八届名列亚运会金牌榜首位。

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12月12日至12月19日举行。

这是亚洲残疾人体育组织重组后举办的首届亚洲残疾人综合性运动会。

  8.天河一号成为全球最快计算机

  11月17日,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

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世界第一,实现了中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的历史性突破。

  9.我国粮食连续第七年增产

  国家统计局12月3日发布公告,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4641万吨(10928亿斤),比上年增产2.9%。

这是我国粮食连续第七年增产,是战胜严峻自然灾害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

我国粮食总产已连续4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水平。

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10.中央提出“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取向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坚持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适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经济社会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

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进一步为宏观经济政策定调。

  二、人民日报评选出2010年国内十大新闻

  1.调控房价政府连出“重拳”

  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出台,多管齐下、多措并举调控房地产市场,被称为“国11条”;4月17日,《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正式出台,从坚决遏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增加住房有效供给等多方面遏制房价,被称为“新国10条”;9月,多部门分别出台措施,再次打出房地产调控“组合拳”。

房价调控“重拳”贯穿全年,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有效抑制了投机性需求。

  2.中国高铁里程跃居全球第一

  1月7日,铁道部首次对外发布消息:

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今年以来,我国高铁一再刷新世界纪录:

京沪高铁全线贯通,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铁;国产“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最高运行时速达486.1公里,创造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度。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发展最快、运营里程最长、运营时速最高、在建规模最大、拥有系统技术最全的国家。

  3.人大代表选举实现城乡“同票同权”

  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根据修改后的选举法,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这一规定被形象地称为“同票同权”,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我国农村和城市每1名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如今1∶1的变化。

“同票同权”,有利于更好地保证城乡人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表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4.上海世界博览会成功举行

  5月1日至10月3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成功举行,被誉为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界性盛会”。

这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在184天时间里,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参观人数达到7308万人次,成为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届博览会。

  5.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拍回月球影像数据,完成了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直接地月转移、成功环月等既定的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

这标志中国探月工程迈出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为月球“软着陆”和更远的深空探测活动奠定基础。

  6.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

  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

全会指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着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7.第六次人口普查进行

  11月1日零时,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启动,涉及约13亿人口,共有600多万普查人员参与。

这是近年来经济社会领域的一件大事,是掌握国情国力的重要手段。

这次普查首次把在境内的港澳台同胞、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

11月15日,人口普查顺利完成入户登记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预计到2011年4月,这次人口普查将公布主要数据。

  8.“天河一号”运算速度世界第一

  11月17日,第三十六届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发布,我国首次有两台超级计算机位列前三。

其中,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二期系统以实测运算速度每秒2566万亿次位居榜首,成为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实现了中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的历史性突破,对提升我国自主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9.“国16条”稳物价保民生

  面对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11月19日,《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发布,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这16项措施,包括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等。

随着这个被群众称为“国16条”政策的贯彻落实,各地菜价应声回落,社会情绪逐渐稳定。

  10.我国粮食产量“七连增”

  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0928亿斤,比上年增长2.9%,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七年增产,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

“七连增”对保供给、保物价、保民生和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较快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圆满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和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国际十大新闻

  一、新华社评出2010年国际十大新闻

  1.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

  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

这是目前全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贸区,涵盖19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6万亿美元,贸易额4.5万亿美元。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使双方资金、资源、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效率显着提高,为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海地发生强烈地震重建艰难

  1月12日,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粗略估计造成20多万人死亡,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为海地200年来最严重灾害。

灾后重建进展缓慢,至今仍有约130万灾民住在临时帐篷里。

10月,海地又暴发霍乱疫情,数周内蔓延全国。

截至12月22日,霍乱疫情已导致近2600人死亡,超过12万人接受治疗。

地震、飓风、霍乱以及政局动荡,使海地人道主义局势日益严峻。

  3.东北亚安全局势持续紧张

  3月26日,韩国“天安”号警戒舰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黄海)爆炸沉没,104名官兵仅58人生还。

5月20日,韩国公布调查结果称,“天安”号遭到朝鲜小型潜艇鱼雷攻击而沉没,朝方称其与这一事件毫无关系。

11月23日,朝韩在有争议的“北方界线”附近相互炮击,造成韩方4人死亡。

朝方称,交火事件由韩国向朝鲜领海发射炮弹而引起。

11月28日至12月1日,韩美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举行联合军演,美国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参加。

12月3日,为期8天的日美史上最大规模联合军演又在日本周边海域展开,东北亚安全局势一年来持续紧张。

  4.冰岛火山灰致欧洲航空瘫痪

  4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一座火山喷发,火山灰在高空向东向南飘散,在挪威、波兰、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以及俄罗斯等多国上空聚积,导致欧洲空中交通一度瘫痪,波及全球空运。

火山喷发一周内,欧洲取消约10万架次航班,经济损失达数十亿欧元。

持续约40天的火山喷发还对冰岛畜牧业和旅游业造成严重影响。

  5.美墨西哥湾漏油酿生态灾难

  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附近的墨西哥湾水域爆炸起火并最终沉没,导致11人死亡和大量原油外泄。

事故发生后,堵漏工作一波三折,不断受挫。

9月19日,美国政府宣布漏油钻井被永久性封堵。

其间,400多万桶原油流入大海,酿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件,对墨西哥湾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6.新兴国家全球经济地位上升

  4月25日,世界银行决策机构发展委员会表决同意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重,使发展中国家整体投票权重提高到47.19%。

11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通过份额改革方案。

2012年前,IMF将向包括新兴国家在内的代表性不足的国家转移超过6%的份额。

世行和IMF在治理改革上相继取得突破,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中国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和IMF第三大份额贡献国,在两大机构中获得更多话语权,国际地位进一步上升。

  7.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

  4月27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再次下调希腊信用评级。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信用评级也先后被下调,去年年底在希腊首先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呈蔓延之势,严重冲击欧元稳定和欧元区经济复苏。

5月2日,欧元区启动希腊救助机制;11月,债台高筑的爱尔兰也不得不接受外部援助;市场还担心葡萄牙、西班牙和比利时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为应对债务危机,欧元区多国被迫采取财政紧缩政策,引发民众强烈不满。

这是11月22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一名男子离开爱尔兰中央银行。

  4月27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再次下调希腊信用评级。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信用评级也先后被下调,去年年底在希腊首先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呈蔓延之势,严重冲击欧元稳定和欧元区经济复苏。

5月2日,欧元区启动希腊救助机制;11月,债台高筑的爱尔兰也不得不接受外部援助;市场还担心葡萄牙、西班牙和比利时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为应对债务危机,欧元区多国被迫采取财政紧缩政策,引发民众强烈不满。

  8.全球首个人造单细胞生物诞生

  5月20日,美国基因专家克雷格·文特尔领导的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培育出了全球第一个完全由人造基因组控制的单细胞细菌。

这一成果向人为创造简单生命形式迈出关键一步,并有助于推动新型生物燃料合成工艺的研究。

这一成果有望开启基因工程新纪元。

  9.智利矿难救援创造奇迹

  8月5日,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事故,33名矿工被困井下700米深处,在艰难的条件下团结自救,顽强求生。

智利举全国之力,在国际社会帮助下展开救援行动。

经过两个多月努力,于10月13日将被困矿工全部救出。

此次救援规模和难度之大、矿工井下生存时间之长,世所罕见,创造了世界矿难救援史上的奇迹。

  10.美量化宽松政策引发他国质疑

  11月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在2011年6月底前购买6000亿美元美国长期国债,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这项政策在全球引发广泛质疑与批评。

批评者认为,美联储“大印钞票”以刺激经济复苏,实际效果难以预料,并将导致美元流动性泛滥和贬值、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热钱”涌向其他国家,危及国际经济和金融稳定以及全球经济复苏。

  二、人民日报评选出2010国际十大新闻

  1.上海世博会精彩纷呈 文明大展示美轮美奂

  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

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创造了多项世博会纪录:

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境内外参观游客逾7308万人次,单日最大客流量达103.28万人次。

上海世博会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探讨城乡互动发展。

这场被誉为“成功、精彩、难忘”的世界性盛会,不仅传播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也是一场精彩纷呈、美轮美奂的世界文明大展示。

  点评:

2010年,行进在中国最浩大的人流,当属进出上海世博园的7000多万人次。

历史上的世博会,教育和启蒙了几代率先睁眼看世界的国人,它曾是中国眺望西方的望远镜,感受现代文明的力量,目测与世界的遥远距离。

如今,当中国人热诚为世界博览会贡献美轮美奂的一轴四馆、出色的协调能力与建设速度、空前的参展与参观规模时,中国已经天翻地覆。

面对世博,中国如饥似渴。

国人排七八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队,不为果腹和物质欲求,只为看一场10来分钟的影片或半个多小时的展览,令参展方感动不已。

在这个课堂上,城市学习如何低碳,国家学习如何开放,政府学习包容精神和法治观念,国民学习反省意识和互尊互谅,孩子们学习创新、突破和成长。

通过世博,国人的视野跨越千山万水,接纳五湖四海,经历了一次醍醐灌顶般的思想洗礼。

  2.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 亚洲区域合作有突破

  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该自贸区涵盖19亿人口、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以及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是全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贸区。

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后,中国与东盟之间90%的贸易产品可享受零关税待遇。

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9.8%降至0.1%,东盟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也从12.8%降至0.6%。

自贸区启动以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大幅提升,1月至9月,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43.7%,全年贸易额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

  点评:

中国与东盟10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度高,全球经济的变动会对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和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东盟自贸区应运而生。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也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扩大双方贸易和投资规模,促进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区域市场的发展,提高本地区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东盟经济一体化,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率先建立,还促进了日本、韩国与东盟之间的自贸区建设进程。

  3.天安号与炮击掀风浪 半岛安全局势弦紧绷

  3月26日,韩国“天安”号警戒舰爆炸沉没,46名船员遇难。

韩方称该舰遭到朝鲜鱼雷攻击,但朝方予以坚决否认。

双方你来我往,剑拔弩张,半岛局势骤然升温。

11月23日,朝鲜和韩国在半岛西部海域有争议的“北方界线”附近发生相互炮击事件。

11月底至12月初,韩美在韩国西部海域(黄海)举行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

12月16日,韩方宣布将在延坪岛海域举行海上实弹射击训练,朝方随即发出反击警告,高度敏感复杂的半岛局势呈千钧一发之势。

尽管在中国、俄罗斯等多方积极斡旋下进一步升级的危险得以避免,但半岛持续紧张的局势不仅对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安全格局产生影响,也牵动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点评:

在迎接2011年到来的时候,人们庆幸2010年朝鲜半岛没有爆发大规模冲突,祈愿在新的一年里半岛局势朝着和平、安宁的方向发展。

今年的半岛局势可以用一个关键词形容,那就是“紧张”。

面对紧张的半岛局势,美国成功地展示和强化了韩国“安全保护人”的形象,继续掌控着韩国战时军事指挥权,并且趁机搞定日本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加强其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存在。

韩国借此加强韩美同盟,“矫正”了10年左派政府的对朝政策。

中国、俄罗斯则与国际社会一道,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斡旋,做了大量劝和促谈的工作,避免了局势的失控,为半岛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4.IMF世行改革获进展 发展中国家分量加重

  世界银行投票权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4月,世界银行决策机构表决同意,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投票权整体增加3.13个百分点,将其投票权提高到47.19%。

发展中国家在这两大国际金融机构中的代表性显着增加。

根据IMF执行董事会11月通过的份额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将向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超过6%的份额,其中,中国的份额从3.72%上升到6.39%,名列美、日之后,位居第三。

同时,欧洲国家同意在IMF执行董事会中让出两个席位给发展中国家。

这是65年来拥有187个成员的IMF最具根本性的治理改革,也是针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大的份额转移方案。

  点评:

作为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的两大国际金融机构,IMF和世行的改革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这是两大机构60多年来首次以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为主要改革目标,反映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上在世界经济版图中分量加重这一现实。

但是,改革力度依然不够,美国在IMF和世行重大决策中仍拥有“一票否决权”,而且两大机构的领导职务依然由欧洲人和美国人担任。

因此,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和投票权改革还只是一个起点,还将经历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

国际金融机构在完善自身职能、采取公平择优原则选择管理层、推进内部工作人员多样化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5.欧债危机现蔓延之势,救助计划保欧元稳定

  4月27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再次调低希腊信用评级,随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信用评级也相继被下调,2009年底在希腊首先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呈蔓延之势。

5月2日,欧盟启动希腊救助机制,由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联合向希腊提供1100亿欧元援助。

5月10日,欧盟决定与IMF共同设立一项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以保欧元稳定。

10月,爱尔兰也申请援助。

11月28日,欧盟批准了总计850亿欧元的对爱援助方案。

为应对债务危机,欧元区多国被迫采取财政紧缩政策,引发民众强烈不满和抗议。

  点评:

欧债危机发端于希腊,后向爱尔兰蔓延,并有向其他国家扩大之势。

这场危机真正的导火线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深层原因则是欧盟成员国发展参差不齐和结构性矛盾凸显以及欧元区的体制性缺陷,加之美国评级机构推波助澜,连连调降债务国的信用评级。

为制止危机蔓延,欧洲打响了欧元保卫战,建立稳定机制,修改《里斯本条约》,急推财政紧缩政策,加强泛欧金融监管,建立了应对债务危机的永久机制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机制。

事实上,欧债危机是私人债务向主权债务蔓延的次生危机,还只是发达国家整体债务链的冰山一角。

西方债务危机,尤其是美国债台高筑,是一颗巨大的“定时炸弹”,一旦引爆,全球债权人的财富将被吞噬。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凤英)

  6.南非世界杯成功举办 非洲赢尊重意义深远

  6月11日至7月11日,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在有“彩虹之国”美誉的南非共和国举行,西班牙首次夺冠,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第八支冠军球队。

南非优美的环境、热情的百姓、独特的文化,与世界杯赛融为一体,深深地印入全球观众的脑海。

第一次在非洲大陆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不仅为全世界提供了一场盛况空前的竞技盛宴,更打开了一扇窗口,让世界重新认识一个和平、友好、开放的非洲,将非洲推上了世界文化大融合的中心舞台。

成功而精彩的南非世界杯,不仅为南非赢得了国际声誉,而且也为整个非洲赢得了尊重,被认为是非洲走向复兴的标志。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认为,南非世界杯必将成为非洲大陆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点评:

与一些国际事务中的争吵、摩擦相比,南非世界杯足球赛给世人带来的是更多的愉悦。

没有人认为这种兴奋是持久的,可是,人类太需要和平、文明,太盼望远离贫穷、悲伤。

现实生活决定了全球民众的理想和追求,南非球场上一阵阵呜呜祖拉的鸣响,释放出郁闷和压抑。

不管是不是喜爱足球,不管是不是推崇西班牙队的拉丁踢法,要的就是那种欢乐的感觉。

世界杯赛使数十亿人得到了满足。

同时,尽快走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困境,不仅需要智慧和主观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