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7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57449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2017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2017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

《北京市海淀区2017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2017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海淀区2017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

A.铁B.钙C.碘D.锌

10.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A.2O2 B.2O C.2CO2D.H2O2

11.下列方法可用于除去污水中可溶性有色物质的是

A.沉淀B.过滤C.吸附D.静置

32Ge

72.64

12.锗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在元素周期表中,锗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

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32B.元素名称为锗

C.元素符号为GeD.相对原子质量为32

13.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铝AlClB.氧化钠NaOC.硫酸铁FeSO4 D.硝酸镁Mg(NO3)2

14.下列二氧化碳的性质中,与其“可用于灭火”这一用途无关的是

A.密度比空气大B.不可燃

高温

C.不支持燃烧D.常温下是气体

15.下列关于C+H2O====X+H2的说法正确的是

A.X是单质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为1:

1

C.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证明CaO能与水反应

加入水,测温度

B

证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C

除去CO2气体中的CO

通入氧气后,点燃

D

除去Na2CO3中NaOH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1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将t2℃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的方法

D.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一定大

18.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主要成分为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

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后,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主要反应原理为2NaClO3====2NaCl+3O2↑。

一根氧烛大约可以供100个人呼吸1小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烛是一种纯净物

B.NaClO3中Cl为+5价

C.氧烛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分解反应

D.在运输氧烛时,应避免其受到撞击

19.某小组同学分别完成了图1所示的3个实验(图中a处连接压强传感器)。

图2中的曲线1、2、3分别表示加入等体积相应液体后,烧瓶1、2、3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瓶1瓶2瓶3

图1图2

A.由于注入液体压缩了瓶内的气体,所以三个实验的起始阶段压强都快速增大

B.对比曲线1和2可知,二氧化碳和水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C.对比曲线1和3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对比曲线2和3可知,40%NaOH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

20.利用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可以测定发酵粉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现取一定量的发酵粉,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假设发酵粉中的其他物质都不与盐酸发生反应)。

下列曲线所表示的变化趋势不正确的是

二氧化碳质量

碳酸氢钠质量

氯化钠质量钠氯化钠氯化钠氯化钠质量

溶液质量

稀盐酸质量/g

ABC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生活现象解释〗

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离不开化学。

21.(2分)金鸡奖是中国大陆最权威、最专业的电影奖。

其奖杯铸型为铜质镀金金鸡,寓意金鸡啼晓,以鼓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起舞。

(1)制作奖杯的材料属于(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2)露置在空气中若干年后,奖杯表面依然金光熠熠。

请从物质化学性

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22.(2分)放爆竹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某种烟花爆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硝酸钾、硫磺、炭粉、镁粉等。

(1)燃放爆竹时,硫粉燃烧会产生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燃放爆竹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有(写出1条即可)。

人们的日常生活更离不开化学。

23.(2分)糖醋鱼是我国老百姓喜爱的家常菜,它肉质鲜美,酸甜可口,外焦里嫩。

制作糖醋鱼的主料是草鱼,所用配料包括白糖、食醋、淀粉、植物油等。

(1)下列主、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填字母序号)。

A.草鱼B.白糖C.淀粉D.植物油

(2)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C12H22O11)。

求算蔗糖中碳元

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24.(2分)宋朝医书中明确记载了通过银针遇砒霜是否变黑判断食物是否有毒的案例。

砒霜是一种砷(As)的氧化物,传统方法生产的砒霜中含有少量硫化物。

银虽然化学性质稳定,但容易与硫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Ag2S,这就是通过银针变黑验毒的原理。

(1)砒霜中砷元素(As)的化合价为+3,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银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

B.银针变黑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

C.Ag2S中银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是27:

4

25.(1分)除垢剂去垢原理是利用了盐酸与污垢中碳酸钙等物质的反应。

盐酸与碳酸钙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26.(2分)2017年1月《科学报告》一篇文章称,只需在普通口罩上添加氯化钠涂层,就能将其转化为“特效口罩”。

口罩使用过程中,涂层中的氯化钠在溶解于病毒自身携带的水中,形成溶液,杀死病毒;

杀死病毒后,水分蒸发,氯化钠会再次析出。

请从26-A或26-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26-A计分。

26-A

26-B

(1)钠原子转化为钠离子,其核外电子数

(填“变大”或“变小”)。

(2)常温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氯化钠与

水的质量比为。

(已知:

常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1)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Na+和

(填微粒符号)。

(2)口罩使用过程中,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改变”或“不变”)。

27.(1分)紫甘蓝中含有花青素。

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呈红色,遇碱性溶液呈蓝色。

在炒紫

甘蓝丝时,加入食醋后,观察到菜丝都变成了红色,其原因是。

28.(3分)生石灰、食盐、纯碱等物质是松花蛋料泥的主要原料。

作料泥时,将上述原料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即可。

(1)上述原料中,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有。

(2)制作料泥过程中,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制作料泥过程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在解决能源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9.(2分)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布了获取金属氢的相关报告。

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由氢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氢。

金属氢具有金属的性质,储藏着巨大的能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金属氢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同

C.金属氢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了改变

(2)实验室采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0.(3分)化石燃料不可再生,且其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

工程师们最近开发出一款太阳能板,它可以直接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其在光照、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和一氧化碳。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2)上述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反应中,吸收2.2kg二氧化碳时,产生一氧化碳的质量为kg。

〖科普阅读理解〗

31.(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红肉是指猪、牛、羊等哺乳动物的肌肉。

因为所含肌红蛋白较多,所以肉质鲜红。

红肉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红肉脂肪中含有的ω-3脂肪酸与人体内饱和脂肪酸相互作用,可以降低血栓的形成。

研究表明,饮食中适量摄入红肉可以帮助降低血压。

当然,关于红肉的致病风险也有许多研究。

有研究者对食用红肉及其加工品与患心脏病和糖尿病风险的关系进行了实验分析。

发生相应疾病的风险范围如下图所示。

患病风险

每天食用100g红肉

平均风险

每天食用50g红肉加工品

心脏病

糖尿病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对红肉和加工红肉的致癌性进行了评价,认为其致癌可能性较高。

还有研究者认为红肉的加工方式会导致致癌风险的增高。

加工红肉指经腌制、烟熏或其他工艺处理后的红肉类食品,如香肠,熏制火腿等。

在红肉加工过程中,会形成亚硝酸复合物、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

其中,由木材不完全燃烧产生多环芳烃类物质苯并芘(C20H12)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红肉加工工艺和苯并芘含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样品名称

苯并芘含量(ug/kg)

熏制温度(℃)

熏制时间(小时)

香肠

0.5

67

3

1.1

77

熏制火腿

65

14

1.3~1.5

35

500

虽然加工红肉中含有一定的致癌物质,但红肉中还有大量的保护因子(如叶酸、维生素A、硒等),因此,因噎废食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合理均衡膳食,维持人体的健康。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红肉肉质鲜红是因为。

(2)红肉中包含的营养素有(填字母序号,下同)。

A.蛋白质B.脂肪C.维生素

(3)推测熏制红肉所用木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4)从表中数据推测,影响加工红肉中苯并芘含量的因素可能包括。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血压患者一定不能食用红肉

B.加工红肉中的亚硝酸复合物是致癌物质

C.苯并芘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是5:

D.食用等量的红肉加工品,比食用红肉引发心脏病风险更低

〖生产实际分析〗

32.(3分)海水中含有NaCl、Na2CO3等物质。

海水脱硫技术是用海水吸收燃煤烟气中SO2。

(1)海水脱硫设备中,排出的海水呈碱性的是(填字母序号)。

A.海水泵B.吸收塔C.曝气池①D.曝气池②

(2)向曝气池①内通入空气后,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i.2H2SO3+O2====2H2SO4

ii.2Na2SO3+O2====2Na2SO4

反应i、ii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3)曝气池②排放的海水中不含H2SO4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3.(4分)矿山废水中含有大量的H2SO4和CuSO4,直接排放会影响水体酸碱性,并造成

重金属污染。

通过处理可以回收金属铜,并使废水pH和重金属含量达到排放标准。

已知:

步骤I无蓝色沉淀生成。

(1)步骤Ⅱ和步骤Ⅲ都需进行的操作是。

(2)步骤Ⅱ得到金属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入Ca(OH)2可以降低铁屑的消耗量,原因是(请用文字并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

(4)步骤Ⅲ需加入Na2S才能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由此推测废水③不达标的主要原因

是其中含有。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34.(5分)《神秘岛》是儒勒·

凡尔纳海洋三部曲的第三部,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被困在南军城中的几个北方人乘气球逃脱之后,飘落到“林肯岛”上求生的故事。

(1)将两片怀表上的玻璃合在一起,中部灌满水,边缘用泥粘合,制成凸透镜;

用透镜

集聚太阳光,照射下列物质,可以燃烧起来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晒干的草 B.贝壳C.赤铁矿石

(主要成分CaCO3) (主要成分Fe2O3)

(2)将岛上的水生植物晒干、焚烧后,可获得Na2CO3等。

Na2CO3中含有种

元素。

(3)将赤铁矿石和木炭一层又一层叠加起来,用鼓风机吹进空气,高温加热后可以获

得铁。

写出一氧化碳与赤铁矿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岛上的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在空气中高温加热时生成一种有激性气味的气

体,该气体可用来制造硫酸。

这种气体是。

A.O2 B.Fe C.SO2 D.NH3

(5)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部分物质有C、O2、Fe、CO、Fe2O3、H2SO4、CaCO3,其中

的某种物质至少能与其他3种物质反应。

找出该物质及能与其反应的另外3种物

质,填入下图中。

〖基本实验〗

35.(4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一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并选择相应的发生装置。

①化学方程式:

②发生装置:

(2)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用装置C而最好不用装置D的原因是。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

36.(3分)配制20%的NaCl溶液100g。

序号

操作

水BCDE

(1)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接下来的操作是(填

字母序号)。

A.继续添加氯化钠B.减少砝码

(2)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为mL(ρ水≈1g/cm3)。

(3)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数字序号)。

37.(3分)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两步实验。

铜丝

AgNO3溶液

第2步

溶液甲

铁片

铜片

第1步

(1)第1步实验的目的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第2步实验中,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溶液甲可以是(填字母序号)。

A.稀盐酸B.FeSO4溶液C.CuSO4溶液D.ZnSO4溶液

38.(2分)某同学利用如下实验研究酸的性质,并进行未知物检验。

实验

现象

红色固体消失,溶液变黄

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进行实验①、②的目的是。

(2)依据实验③、④的现象,可得出关于方解石和云白石成分的结论是。

〖实验原理分析〗

39.(4分)利用图1装置进行I、II两组实验,将滴管a中的液体滴入b中,待充分作用后,

打开止水夹d。

a、b、c中所加试剂如下表所示。

a中试剂

b中试剂

c中试剂

I

5%H2O2溶液

MnO2

80℃热水

II

石蕊溶液

HCl气体

图1

NaOH溶液

已知:

HCl气体极易溶解于水。

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实验I中,若在c中长导管口处放置一块白磷,当打开止水夹后,可观察到白磷燃烧,通过此实验能证明燃烧的条件是。

若要证明燃烧的另一条件,在对比实验中,需将c中盛放的试剂改为。

d

(2)实验II能证明NaOH与HCl发生了反应。

实验过程中,

打开止水夹d后,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3)若按图2所示连接装置,进行实验II,则会观察到c中

图2

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科学探究〗

40.(7分)某小组同学在查阅“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的原因”时,看到了以下资料。

【资料】

i.实验室所用酚酞溶液pH<

8。

溶液中,酚酞的分子结构会随着pH的改变而改变,

不同的结构在溶液中会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具体如下表所示。

溶液的pH

1≤pH<

8

8≤pH≤13

pH>

13

酚酞的分子结构

内酯式

醌式

羧酸式

酚酞溶液的颜色

无色

红色

ii.醌式结构的酚酞能与H2O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该物质在溶液中的颜

色不会随着pH的改变而改变。

iii.NaOH溶液浓度越大,溶液pH越高。

该小组同学对上述资料产生了兴趣,决定对酚酞溶液颜色的变化开展探究。

【进行实验】

组别

实验现象及数据

1-1:

配制pH为13的NaOH溶液,取5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后,分成两等份

1-2:

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溶液红色褪去

1-3: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2

2-1:

分别配制pH为8、10、11、13

的NaOH溶液,各取5mL分别

加入4支试管中,再分别向4支

试管中加入5滴30%H2O2溶

液,最后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每支试管中溶液都先变成红色,然后红色逐渐褪去,各支试管褪色时间如下图所示:

2-2:

配制pH为9的NaOH溶液,分别取5mL加入4支试管中,再向各试管加入5滴质量分数分别为0.5%、1%、2%、4%的H2O2溶液,最后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1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实验1-2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1-3的目的是验证“pH>

13时,红色酚酞溶液会变成无色”,请补全实验

操作。

(4)由实验2-1可以得到结论:

H2O2能使变红的酚酞褪色,。

(5)实验2-2的目的是。

【反思与评价】

(6)小组中某位同学在进行实验2-1时,滴加30%H2O2溶液,振荡、静置30min

后,才向溶液中加入2滴酚酞溶液。

静置过程中,他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加入

酚酞溶液后,他发现4支试管的褪色时间均长于原实验2-1。

导致酚酞褪色时

间变长的原因可能是。

(忽略NaOH与空气中CO2的反应)

(7)该小组同学欲继续探究导致红色酚酞溶液褪色的原因。

实验现象

配制pH为14的NaOH溶液,取5mL于试管中,加入5滴30%H2O2溶液,再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