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8077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docx

《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docx

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课题:

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

专业班级:

电信本

学生姓名:

学  号:

  46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01/05

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锯齿波函数转换器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

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0.02KHz~20kHz且连续可调;

2、?

正弦波幅值为±2V;

3、?

方波幅值为2V;

4、?

三角波峰-峰值为2V,占空比可调;

5、?

分别用三个发光二极管显示三种波形输出;?

?

6、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12V)。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设计要求产生三种不同的波形分别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正弦波可以通过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

正弦波通过滞回比较器可以转换成方波,方波通过一个积分电路可以转换成三角波,只要调节三角波的占空比就可以得到锯齿波。

各个芯片的电源可用直流电源提供。

方案一

1、直流电源部分

电路图如图1所示

图1直流电源

2、波形产生部分

方案一:

LC正弦波振荡电路与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原则在本质上是相似的,只是选频网络采用LC电路。

在LC振荡电路中,当f=f0时,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数值最大,而其余频率的信号均被衰减到零;引入正反馈后,使反馈电压作为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以维持输出电压,从而形成正弦波振荡。

方案二

1、直流电源部分同上

2、电路图如图2所示

图2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电路

方案论证

LC正弦波振荡电路特别是方案一所采取的电感反馈式振荡电路中N1与N2之间耦合紧密,振幅大;当C采用可变电容时,可以获得调节范围较宽的振荡频率,最高频率可达几十兆赫兹。

由于反馈电压取自电感,对高频信号具有较大的电抗,输出电压波形中常含有高次谐波。

因此,电感反馈式振荡电路常用在对波形要求不高的设备之中,如高频加热器、接受机的本机振荡电路等。

另外由于L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较高,所以放大电路多采用分立元件电路,必要时还应采用共基电路。

因此对于器材的选择及焊接的要求提高了。

相反,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较低,一般在1MHz以下,它是以RC串并联网络为选频网络和正反馈网络,以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为放大环节,具有振荡频率稳定,带负载能力强,输出电压失真小等优点,因此获得相当广泛的应用。

另外对于器材的要求也不高,都是写常见的的集成块、电容、电位器等。

在布局方面,简单,清晰!

综合对比两种方案,我选择第二种方案。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1、直流电源

(1)、整流电路

设变压器副边电压U2=

U2为其有效值。

则:

输出电压的平均值

输出电流的平均值

IO(AV)=0.9U2/RL

脉动系数

S=

=2/3=0.67

二极管的选择

最大镇流电流IF>1.1

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M>1.1

(2)、滤波电路

UO(AV)=

U2(1-T/4RLC)

当RLC=(3~5)T/2时,UO(AV)=1.2U2

脉动系数为

S=

滤波后的电压:

(3)、稳压电路

在稳压二极管所组成的稳压电路中,利用稳压管所起的电流调节作用,通过限流电阻R上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进行补偿,来达到稳压的目的。

限流电阻R是必不可少的元件,它既限制稳压管中的电流使其正常工作,又与稳压管相配合以达到稳压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在电路中如果有稳压管存在,就必然有与之匹配的限流电阻。

1)稳压电路输入电压UI的选择:

根据经验,一般选取UI=(2~3)UO

UI确定后,就可以根据此值选择整流滤波电路的元件参数。

2)稳压管的选择:

UZ=UO;

IZmax-IZmin>ILmax-ILmin;

稳压管最大稳定电流IZM>=ILmax+ILmin

3)限流电阻R的选择:

通过查手册可知:

IZMIN<=IDZ<=IZMAX;

计算可知:

=(UImin-UZ)/(IZ+ILmax)

Rmin=(UImax-UZ)/(IZM+ILmin)

其中变压器用220V~15V规格的选的三端稳压器为:

LM7812、LM7912,整流用的二极管可用1N4007,电解电容用3300ufC7与C8可用220Uf电容C3与C3可用0.3322UfC5与C6可用0.1uF,发光二极管上的R用1KΩ。

2、波形转换部分

(1)、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参数设计

RC正弦波振荡电路图如图3所示

令R2=R’=R

图3RC正弦波振荡电路

F=Uf\Uo=

整理可得F=

令W。

=1/RC,则f。

=1/2ПRC,

根据起振条件和幅值平衡条件Au=U。

/Up=1+Rf/R1≥3,整理得:

Rf≥2R1

因为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0.02KHz-20KHz,取C=0.22Uf,故R=(0.02K-3.6K),用5K的电位器去调,且正弦波的幅值为2V,故R1用10K的电位器,Rf用50K的电位器。

正弦波发生器仿真电路图如图4所示

图4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仿真电路图

正弦波——方波转换器实验原理如图5所示

图5正弦波—方波转换器实验原理方框图

滞回比较器如图6所示,其电压传输特性如图7所示

图6滞回比较器图7电压传输特性

电路组成:

集成运放uA741,R5,R6

图6为一种电压比较器电路,双稳压管用于输出电压限幅,R3起限流作用,R1和R2构成正反馈,运算放大器当Up>Uc时工作在正饱和区,而当Uc>Up时工作在负饱和区。

从电路结构可知,当输入电压Uⅰ小于某一负值电压时,输出电压U。

=-UZ;当输入电压Uⅰ大于某一电压时,uo=+UZ。

又由于“虚断”、“虚短”Up=Uc=0,由此可确定出翻转时的输入电压。

up用ui和uo表示,有

=un=0

得此时的输入电压

Uth称为阈值电压。

滞回电压比较器的直流传递特性如图7所示。

设输入电压初始值小于-Uth,此时uo=-UZ;增大ui,当ui=Uth时,运放输出状态翻转,进入正饱和区。

如果初始时刻运放工作在正饱和区,减小ui,当ui=-Uth时,运放则开始进入负饱和区。

由于是正弦波—方波转换电路,输出端加一个限流电阻R7=2K,根据设计要求方波幅值为2V,因此选择的稳压二极管可选用稳压为3.3V的,共两个。

正弦波——方波转换仿真电路图如图8所示

图8正弦波——方波转换仿真电路图

方波——锯齿波转换器实验原理如图9所示

图9方波——锯齿波转换器实验原理

电路组成:

(1)积分运算电路

积分运算电路如图10所示

图10积分运算电路

由于“虚地”,U-=0,故:

Uo=-Uc

由于“虚断”,i1=iC,故:

Ui=i1R=icR

得:

;τ=RC(积分时间常数)

由上式可知,利用积分电路可以实现方波——三角波的波形变换。

(2)占空比可调电路

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仿真图如图11所示

图11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仿真图

由于是方波—三角波波转换电路,因此在第二个集成块的输出端加上个限流阻R5=2K,根据设计要求三角波的峰—峰值为2V,且占空比可调。

Uo=-

Uz(t1-t0)+UO(t0)当Uo=

Uz(t2-t1)+UO(t1)

T=

取R9、R5为10K的电位器,R8为50K电位器。

解之可得:

R6=282/T=282f=0.0968K~9.68K,因此取R6=10K,积分电路中C=220nf,改变占空比的二极管可选用2个1N4007,补偿电阻R12可选取10K,以保证集成运放输入级差分放大电路的对称性。

四、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1、总原理图

(1)、直流电流如图12所示

图12直流电源

(2)、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电路如图13所示

图13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电路

3、元件清单

元件清单如表1所示

元件序号

型号

主要参数

数量

备注(价钱)

变压器

15V

1

9元

三端稳压器

LM7812

1

1.2元

三端稳压器

LM7912

1

1.2元

电阻

68Ω、2K、10K

15K、1K

3、1、3

1、2

0.1元

芯片

Ua741

3

1.5元

电位器

5K、50K

2、1

0.5元

电位器

10K

4

0.5元

电容

0.22uf

3

0.5元

二极管

1N4007

8

0.1元

发光二极管

5

0.3元

稳压管

3.3V

2

0.25元

大号焊接板

1

2.0元

大电容

耐压35V以上

3300uf、220uf

2、2

0.5元

小电容

0.1uf、0.33uf

2、2

0.3元

导线

1

3元

表1元件清单

5、安装与调试

1、直流稳压电源

(1)、按所设计得电路图在电路板上做好布局,准备焊接电路板。

(2)、用万用表测得输出为+11.9V和-12.1V,与理论值有一定的误差;并且测出7812、7912输入与输出的压差分别为+9.2和-9.2,并记录。

2、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波形转换

(1)、按照设计好的电路图正确地布局好电路,焊接电路板.

(2)、经“起振”调试后用示波器可测得各输出端的波形,并记录。

(3)、用示波器读出格数,计算峰—峰值;然后用数字毫伏表读出其有效值,并记录。

(4)、调节各个电位器,用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测出各个波形的频率范围,并记录。

6、性能测试与分析

1、直流电源部分

输出:

+11.9V,-12.1V。

稳压块电势差:

LM7812为9.2V,LM7912为9.2V。

误差分析:

LM7812端的输出:

(11.9-12)/12

100%=0.83%。

LM7912端的输出:

(12.1-12)/12

100%=0.83%。

2、波形转换部分

经“起振”调试后用示波器可测得各输出端的波形,并记录。

用示波器读出格数,计算峰—峰值;然后用数字毫伏表读出其有效值,并记录。

调节各个电位器,用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测出各个波形的频率范围,并记录。

数据记录:

(1)、正弦波(幅值可调、频率可调)

峰-峰值:

Up-p=2

2=4V有效值为:

U=4/2

=1.41V

频率调节范围为:

187.6HZ—12.67KHZ

相对误差:

(1.4144-1.41)/1.41

100%=0.31%

(2)、方波

峰-峰值:

Up-p=2.5

2V=5V有效值为:

U=5/2

=1.768V

相对误差:

|2.5-2|/2

100%=25%

(3)、三角波

峰-峰值:

Up-p=2

2V=4V有效值为:

U=4/2

=1.414V

相对误差:

|2-2|/2

100%=0

误差分析:

1、电路参数选择不合理

2、焊电路板的时候,焊点时间太长了,影响了器件的阻值

3、焊点不紧凑

4、直流电源输出的信号不是标准的±12V

5、读数时未正视

6、电位器太多了,不便于调节

七.结论与心得

实验结果:

1、若正弦波失真,可调电位器R1,若不能稳幅,则调电位器Rf。

2、调节电位器的滑动端可以改变占空比。

3、调节RC串并联网络的电位器可改变正弦波的频率。

心得:

这次的课程设计的方案很快就出来了,可是,由于电位器太多了,特别不好调试。

调了一天才终于调试出来,虽然久,但是心里还是有一点的成就感,因为从小就对电有种恐惧感。

这次的课程设计我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课内的知识,比如,我们必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同客观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的学好!

而且,团队合作在试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

8、参考文献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与华成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二版)谢自美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3、《模拟电子技术》王港元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4、《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毕满清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6、《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四版)》谢嘉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电子实验与课程设计》——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班级:

电信本学号:

46姓名:

课题名称

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锯齿波函数转换器

设计任务与要求

①?

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0.02KHz~20kHz且连续可调;

②?

正弦波幅值为±2V,;

③?

方波幅值为2V;

④?

锯齿波峰-峰值为2V,占空比可调;

⑤?

分别用三个发光二极管显示三种波形输出;?

?

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12V)。

设计报告成绩

评分标准:

有合理的方案设计和论证、电路参数的计算、总原理图和清单。

(0-20分)

电路板制作、调试规范,有详细制作和调试过程。

(0-10分)

电路板测试合理,对性能指标测试数据完整,正确;进行数据处理规范,进行了误差计算和误差分析。

(0-15分)

对课程设计进行了总结,有体会,并能提出设计的改进、建设性意见。

(0-5分)

设计报告成绩:

电子

作品成绩

评分标准:

电路正确,能完成设计要求提出的基本功能。

(0-30分)

电路板焊接工艺规范,焊点均匀,布局合理。

(0-20分)

(其中直流电源部分占20%,功能部分80%)

电子作品成绩:

课程设计成绩

总成绩:

指导教师:

                      1月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