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楼大体积混凝土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5869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楼大体积混凝土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4#楼大体积混凝土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4#楼大体积混凝土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4#楼大体积混凝土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4#楼大体积混凝土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14#楼大体积混凝土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14#楼大体积混凝土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14#楼大体积混凝土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14#楼大体积混凝土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14#楼大体积混凝土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14#楼大体积混凝土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14#楼大体积混凝土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14#楼大体积混凝土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14#楼大体积混凝土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楼大体积混凝土方案.docx

《14#楼大体积混凝土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楼大体积混凝土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4#楼大体积混凝土方案.docx

14#楼大体积混凝土方案

1工程概况

中鼎花园二期14#楼建筑面积为15400.36m2。

地下一层,地上17层。

地下一层为车库,1层为商铺,层高5.07m,2-16层为住宅,层高2.8m,总建筑高度为49.6m,室内外高差为0.3m。

人防地下车库,位于地下一层,平时为汽车库,战时为物资库,人防设计等级为甲类核6级,常6级。

建筑结构形式:

主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1层转换层为框支结构,2~16层为剪力墙结构。

配套用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住宅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平板式筏形基础,筏形基础厚度1.0m,属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等级C40P6。

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建筑场地,场地特征周期为0.35s。

设计合理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

抗震等级二级。

主楼中间位置设置一条伸缩后浇带,南侧与裙房连接处设置一条沉降后浇带。

2编制依据

2.1设计文件及其变更单;

2.2审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

2.3《筏形基础》(04G101-3);

2.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5《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2.6《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8);

2.7《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2.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2.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2.10《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2.11《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

2.1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10);

2.13《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

2.1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2.1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16《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10-2011);

2.1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2.18《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方案》。

3施工流程

钢筋、模板工程报验合格取得混凝土浇筑令→(预拌)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泵送至浇筑地点→浇筑与捣实→混凝土表面找平压光→混凝土养护。

4施工方法

4.1施工准备

4.1.1材料准备

(1)水泥:

混凝土宜采用32.5级以上低碱性、低水化热水泥。

其质量、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产品必须有合格证,并经取样试验合格。

(2)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

(3)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比不大于1:

2.5,含泥量不大于1%,针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0%,混凝土骨料级配良好。

(4)砂采用细度模数为2.5-3.2中砂,平均粒径大于0.5mm,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少于15%,含泥量不大于3%,同时具有良好的级配。

(5)外加剂和掺和料使用前进行检验,保证混凝土质量,同时掺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等和关环境保护的规定要求。

(6)坍落度:

泵送混凝土入泵坍落度控制在160±20mm,入泵前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大于3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大于60mm。

防水混凝土在运输途中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要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7)地泵浇筑的混凝土水灰比为0.4-0.5,砂率为38%-45%,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加入的引气型减水剂的含量不应大于3%。

(8)搅拌站必须根据工程的需要,配备足够的运输能力,保证供应的连续性。

混凝土运输要控制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不发生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并能保证施工所必须的稠度。

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和管道必须不吸水、不漏浆,并保证卸料及运输通畅,运输车应随车带有减水剂。

对于到达现场而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已超过初凝时间、和易性差的混凝土拒绝使用,予以退回,并做退场记录。

4.1.2机具的准备

混凝土浇注所配施工机具

机具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振捣棒

6

Ф50型

地泵

1

地膜

m2

500

塑料布

m2

500

草帘

m2

1000

温度计

20

碘钨灯

12

用于夜间照明

混凝土搅拌车

8

试模

12

坍落度筒

2

对讲机

4

4.1.3人员准备。

(1)成立施工领导小组进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以刘树利为组长,王公利为副组长,并下设四个职能小组。

在混凝土浇注时,分班轮流跟班作业,主要处理混凝土运输衔接情况、现场浇注工艺把关情况、施工质量及安全、成品保护及其它应急措施等,并不定时到混凝土搅拌站检查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及生产情况。

职能小组

成员

职责

质量监控组

陈树礼

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及操作方法。

检查监控模板及操作方法,检查监控模板及浇灌振捣顺序,控制配合比,原材质量及试块制作。

材料设备

供应组

孙海林

负责材料供应,及时提供所需其它与施工有关的机具材料,保证质量、数量,并提供材质单及各种材料合格证,搞好材料的保管及发放,负责签收商品混凝土到场小票。

现场管理组

方海利

负责现场管理与组织工作,负责与商混凝土站的联络,保证商品混凝土的及时供应。

安全后勤组

田全林

负责安全施工管理,保证安全文明施工,检查门口道路的疏通及电路的安全可靠性,保证做好后勤保障、食堂管理。

(2)作业人员分为二个浇筑小组,交替作业,每个小组成员如下:

混凝土浇注所配人员准备如下:

工种

人数

工种

人数

工种

人数

工种

人数

混凝土工

10

木工

2

振捣手

6

放料

2

钢筋工

2

临电

1

找平

2

养护

1

临水

1

现场清理

2

指挥

2

4.1.4其它准备

(1)电气专业人员要保证临电的使用及安全,保证不因为停电影响混凝土的浇筑,备用2盏镝灯和6盏碘钨灯。

(2)木抹子20把。

(3)开盘前要对施工队进行施工方案交底、技术质量交底、安全生产交底。

(4)停电应急准备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一周与供电部门联系,了解工地附近混凝土浇注期间有无停电安排,以使混凝土浇注避开停电时间。

另外,在施工现场附近联系一家租赁站,备用两台发电机,保证一旦工地停电,两台备用发电机半小时内能够到达施工现场,确保不因停电影响混凝土浇注。

4.2作业条件

4.2.1钢筋经过设计、监理、业主、监督站等验收合格,墙体、柱插筋预留及预留孔洞并办完隐检手续。

4.2.2测量员放出50㎝标高线和墙体、门洞边线。

4.2.3基底、模内清理干净,无积水、木屑、铁丝等杂物。

4.2.4浇筑混凝土时,应提前把混凝土泵位置定好,并安装就位混凝土泵输送管。

4.3混凝土施工

4.3.1为了控制结构的内外温度差,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需要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做好混凝土试配工作,采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水泥和一级磨细粉煤灰,降低水化热。

现场做好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测温、混凝土养护等方面的工作,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混凝土表面与大气之间、混凝土中心与混凝土表面之间温度差,防止温度裂缝发生。

4.3.2施工缝留设

外墙施工缝留设:

外墙水平施工缝不能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应留在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根据设计要求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上300mm的墙体上。

施工缝处采用20×30mm厚橡胶膨胀止水条,安装在墙体中间。

4.3.3混凝土配置

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抗渗等级P6,混凝土配合比按现行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JGJ55执行,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有关规定。

根据所使用的原材料,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各种材料的用量,包括其它外掺剂的用量,如粉煤灰、减水剂、缓凝剂,确保混凝土的可泵送性,现场坍落度控制在180±20mm之间,初凝时间4.5小时。

4.3.4浇筑方法

4.3.3.1为了确保底板混凝土不出现施工冷缝,经计算确定筏板混凝土由西端依次倒退作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备用一台地泵,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筑、循序退打、一次到顶”的方法连续浇筑施工,做法见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灌方式的示意图,形成阶段式分层退打的局面,以达到提高泵送工效,简化混凝土泌水处理,确保混凝土上下层的结合。

4.3.3.2根据混凝土泵送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每层混凝土厚度应不超过振捣棒有效长度(35mm-38.5mm)的1.25倍;在每个浇筑带的前、中、后布置两道振动器。

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第二道设置在混凝土的中间部位,保证混凝土中部的密实度;第三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

随着混凝土工作的向前推进,振动器也相应跟上,以确保整个混凝土的浇注质量。

如下图:

4.3.3.3混凝土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将振捣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

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为宜,但还应视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无气泡产生且混凝土表面有均匀的水泥浆泛出为准。

振点间距50cm,梅花型布置。

振捣时禁止碰到钢筋、模板、预留管道和埋件等。

振捣完一段,即用铁锹摊平拍实。

4.3.3.4底板泵送混凝土,其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要认真处理。

经3~4小时左右,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木抹子拍压两遍,搓成麻面,以闭合收水裂缝,然后用铁抹子压光,紧根着用塑料扫帚沿短向(南北向)扫出细麻面,施工时用刮杠按毛刷宽度靠线,保证一行压一行且相互平行。

4.3.4混凝土供应及输送能力计算

4.3.4.1混凝土地泵的泵送实际能力约40m3/h,底板混凝土施工不宜留设施工缝,控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为4小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上层混凝土已经浇筑完毕,不会产生施工冷缝。

4.3.5振捣

4.3.5.1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流淌斜坡度,在每条浇筑带前、中、后各布置3道振动器。

4.3.5.2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振捣手负责出管混凝土的振捣,使之顺利通过面筋流入底层。

4.3.5.3第二道设置在混凝土的中间部位,振捣手负责混凝土的密实度。

4.3.5.4第三道设置在坡角及底层钢筋处,因底层钢筋间距较密,振捣手负责混凝土流入下层钢筋底部,确保钢筋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

4.3.5.5振捣方向为:

下层垂直于浇筑方向自下而上,上层振捣自上而下。

同时采用二次振捣工艺,二次振捣时间控制在浇筑后的2-3h,对混凝土初凝时间做好控制,保证在下层混凝土部初凝前,上层混凝土能覆盖。

4.3.6泌水处理

在混凝土垫层施工时,使其施工成一定的坡度,通过后浇带使大量的泌水顺垫层流入到端部的泌水坑,另外同商品混凝土站联系,调整水泥水灰比,进一步减少用水量。

泌水处理如下图:

4.3.7表面处理

混凝土浇筑后至初凝前,按初步标高进行拍打振实后,用长木尺刮平,用木抹子第一次压实,初凝前用木抹子第二次压实、搓毛,待混凝土终凝前,即脚踩上去稍有脚印时,用木抹子第三次搓毛,在第二次压实、搓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木抹子的运行规律,只能是前后推拉,然后用铁抹子压光,紧跟着用塑料扫帚沿短向(南北向)扫出细麻面,施工时用刮杠按毛刷宽度靠线,保证一行压一行且相互平行。

即刷纹方向一致,使混凝土表面毛糙但不凌乱。

有钢筋的墙柱在混凝土浇筑时用竹胶板进行遮挡,并在浮浆凝结前及时剔除,清洗干净。

4.3.8养护

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基础底板混凝土采用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和减慢降温速度来达到降低块体自约束应力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以承受外约束应力时的抗裂能力。

即混凝土浇筑完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两层阻燃草帘(根据需要增减)进行养护,草帘覆盖要严密防止混凝土暴露,确保混凝土和环境温差不大于25℃,养护过程由混凝土工长派专人负责,养护时间不小于14天,每天不间断浇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4.3.9混凝土试块留置

试块现场取样,现场制作。

按100m3取一组,由监理人员见证下制作。

拆模后及时送标养室。

同时混凝土搅拌站亦留置与现场同样组数的试块,以便检测及查找问题。

5质量保证措施

5.1水化热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5.1.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由于水泥水化热作用所放出的热量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不断上升,三天时混凝土水化热值最大,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最大,表面与内部混凝土收缩不一致,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很低,因此极易出现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必须认真严格落实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措施,混凝土配合比适当增加粉煤灰掺量。

5.2水化热处理

5.2.1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品种(强度等级为42.5的矿渣水泥)。

5.2.2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前提下,使用适当的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以减少水化热。

(由试验室出配合比单)

5.2.3掺入适量粉煤灰(由试验室出配合比单),但不能超过水泥用量的30%。

5.2.4混凝土斜面自流浇筑,以加快热量散发,并使温度分布较均匀,同时也便于振捣密实。

上层混凝土覆盖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5.3成立质量检查小组,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牵头质量总监、专业技术人员及施工队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共同组成。

5.4严格检查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提供的原材试验单和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塌落度必须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160±20mm),每班至少检查三次,严格检查预拌混凝土的出场时间与到场时间、离析程度,发现超过初凝时间的混凝土与发生离析的混凝土禁止入场使用,必须退场处理。

5.5前台浇筑及振捣设班长及质量检查员跟班作业,掌握混凝土接茬时间,振捣方式及抄平、扶筋工作,保证墙筋不移位和不出现施工冷缝。

5.6质检部门对浇筑部位有按施工方案指挥的权利。

停止浇筑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

对停电、混凝土收口、人工振捣等组织工作都要负责。

对塌落度、配合比不符合要求,观察出后有权停止供料,提出查找原因的请求,在质检组查清后及领导小组有关人员解决完毕后方可继续开盘。

任何人不得干扰,否则由责任者负全部责任,并可根据影响工程质量程度,向有关领导反映,建议停止其工作,以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5.7底板混凝土测温

5.7.1为了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升温和降温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种材料在各种条件下的温度影响,需进行对混凝土温度监测控制。

设专职的测温员按照测温图进行测温,并做好测温记录,将测温记录及时准确的反映到项目技术负责人处,以便及时了解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技术处理措施。

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

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5.7.2测温点的布置:

测点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

测温管用DN20铁管制作,底部用铁板封死,埋入混凝土内。

待底板钢筋绑扎好后,将测温孔的铁管点焊在钢筋上,上部管口用塑料袋包住以防灌进混凝土。

测温管口在测温和不测温时,都要用棉花堵紧,测温仪在测温孔停留时间应在大于3分钟时进行读数,并作好记录。

注意:

一个测温孔只能反映一个点的数据,不能采取通过沿孔洞高度变动测温探头的方法来测孔中不同高度位置的温度。

测温孔采用立体布置,平面上设测温孔,垂直方向在三个位置布置,1400mm厚底板分别为1300mm、700mm、150mm;电梯基坑4400mm最厚处测温管分别为4200mm、2100mm、150mm。

测温管上部外露50mm。

平面测点间距为约10m,距边角不大于1.5米。

5.7.3测温制度:

在混凝土温度上升阶段每2-4小时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每8小时测一次,同时测大气温度。

所有测孔均编号,进行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的测量。

当中心温度接近大气温度时方可停止测温并逐步去掉保温材料。

5.7.4混凝土测温工作完成后把测温管露出混凝土面的部分割断,再用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砂浆灌满。

 

底板混凝土测温孔布置图

5.7.5测温过程中发现温差超过25℃时,应及时加强保温,以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和裂缝。

5.7.6混凝土中掺入微膨胀剂,以解决混凝土温度收缩产生的裂缝及抗渗。

5.7.7建立测温领导小组,由试验员专门负责测温工作,配备温度计,专门用于测温,每个测温孔测定温度后对数据进行及时整理并填写测温整理记录。

6安全文明施工

6.1由于工程量大,人员多、时间长,且在深基坑下施工,必须注意施工安全。

6.2由专职安全员和工长作好安全技术交底,作到人人心中有数,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6.3由临电负责人对电线、电器设备和电动工具进行检查,防漏电装置要确实可靠,定期维修检查,非专业人员不得私自动电及机械设备,所设临时设施必须符合用电安全要求,未经同意不得私拉乱接。

6.4禁止在边坡上口进行有坠落物的施工以及堆放重物,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

7成品保护

7.1浇筑混凝土时,泵管布置不得直接放在钢筋上面,要用钢管支撑。

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不用重物冲击模板。

不在模板吊帮上蹬踩,该部位搭设跳板。

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己浇筑混凝土要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准在混凝土上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

7.2各专业的预埋管线,预埋铁件,避雷装置等不得随意移位或剪除。

预埋管严防混凝土堵塞,应加保护套,用胶带裹牢。

7.3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模。

7.4模板拆模时禁止用撬棍在混凝土上撬模板,以防损伤混凝土及构件棱角。

混凝土拆模后,阳角处用废竹胶板钉成50mm宽直角模保护好。

附录:

保温法温度控制计算书

依据<<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朱伯芳著,<<建筑物的裂缝控制>>王铁梦著。

1.计算公式:

保温材料所需厚度计算公式:

式中:

δi--保温材料所需厚度(m);

H--结构厚度(m);

λi--结构材料导热系数(W/m.K);

λ--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W/m.k;

Tmax--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

Tb--混凝土表面温度(℃);

Ta--空气平均温度(℃);

K--透风系数。

2.计算参数:

1)混凝土的导热系数λ=2.3(W/m.k);

2)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λi=0.14(W/m.k);

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度h=1.20(m);

4)混凝土表面温度Tb=30.00(℃);

5)混凝土中心温度Tmax=55.00(℃);

6)空气平均温度Ta=0.00(℃);

7)透风系数K=1.40。

3.计算结果:

保温材料所需厚度δi=0.061(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