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9078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5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 走进社会.docx

高考语文热门材料作文示例走进社会

走进社会

“好人法”给好人一颗“定心丸”

街头有人突发疾病摔倒,到底扶不扶?

首次提交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20次会议审议的《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草案)》让好心人服下了“定心丸”:

今后遇街头突发病症,好心人再也不用担心出手相救反遭诬陷了,患者及其家属如捏造事实向提供帮助者恶意索赔,将承担法律责任。

在“救人反被诬”的社会现象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在“到底扶不扶”的社会心态纠结中,出台一部“好人法”,为好人服下“定心丸”,让好人不再难当,免除其做好事的后顾之忧,可谓下了一场“及时雨”。

经历过彭宇案的悲怆和小悦悦事件的无奈,以及举不胜举的“不扶老人”和“老人讹人”案例,“冷漠”已经成为广大国人挥之不去的道德雾霾。

而这些负能量的存在,必定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此时,我们尤为需要用法治来驱赶负能量,驱赶道德雾霾,还社会一片蓝天。

少年抢劫团伙的覆灭

2017年3月25日,桂林市公安局通过缜密侦查,打掉一个在市区疯狂实施抢劫、抢夺、盗窃的8人犯罪团伙,令人震惊的是,这8人团伙里,年龄最大的才17岁,最小的仅15岁,他们不但盗窃摩托车、抢夺手机、砸车窗盗窃财物,还吸食冰毒、踩踏警车,公然挑衅警方。

警方在联系他们家人时发现,这些孩子要么是家长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要么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每天奔波劳累,根本无暇教育子女。

警方在随后的审讯中发现,这些少年在拦路抢劫时,脑子里没有什么后果严重不严重的想法,只想着把钱抢到手就行。

一个办案民警感叹道:

“他们完全不懂法律,在指认现场时还问我,他们今年能不能回家过年。

【运用方向】十几岁的年龄,本应是在学校发愤学习的黄金时代,可这群少年却铤而走险,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好逸恶劳,不懂法律,不计后果;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

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法制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本素材还适用于“无规矩不成方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关爱留守儿童”“如何正确地爱孩子”“爱就是陪伴”等话题。

夏威夷为一道菜立法

美国夏威夷州的瓦胡岛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让世界各地的游客流连忘返。

最让游客们喜欢的是瓦胡岛上一道独特的菜品——夏威夷风情沙拉。

在夏风吹拂的沙滩上,吃上一口冰凉爽口的水果什锦沙拉,会立刻觉得爽口爽心。

那独特的甜美、清爽的滋味,会让人忍不住称赞:

这简直是与美景完美搭配的食品。

有很多人不知道,在这道甜品背后有一项专门的法律在规范。

原来,随着瓦胡岛上游客的增多,风情沙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供不应求。

于是,一些商人便开始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慢慢地,风情沙拉的销量开始下降,甚至严重影响了瓦胡岛的声誉。

瓦胡岛当局负责人了解到此事,紧急召开了会议,决定为这道甜品专门制定一项法律规则。

在规则中,详细规定了风情沙拉的水果品种、切块数目,甚至连水果块的大小以及拌料的稀稠都有严格规定。

一旦发现不合格的情况,立刻按照法律规定予以严惩、绝不姑息。

此举一出,风情沙拉迅速恢复了原来甜美爽口的味道。

石头·剪子·布

石头到处砸东西,这引起了许多东西的惶恐和不满。

各种东西纷纷要求布出面制止石头。

布警告石头说,如果它再到处砸东西,就对它实行严厉的惩罚。

石头心里虽然不服,但自知不是布的对手,如果贸然前去砸布,不但不能把布砸碎,反而自己会被布包起来、关押起来,让自己永无出头之日。

怎样来对付布呢,石头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石头找来了剪子,要剪子去威胁布,叫布今后别再管闲事了。

一开始,但最后迫于石头的淫威,只得委曲求全。

从此,石头变本加厉,更加疯狂地砸东西,而布也只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因为剪子对它有言在先,如果它再去管制石头,就会把它剪成碎片。

就这样,石头在日复一日的砸东西中,也把自己消磨得越来越小,最终成为几块碎石子。

手表定律,束缚身心

森林里有一群猴子,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外出觅食,太阳落山的时候休息,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有一次,一名游客把手表落在了森林里,被猴子伶俐拾到了。

伶俐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于是,每只猴子都向它请教确切的时间,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由它来规划。

伶俐逐渐树立起威望,当上了猴王。

做了猴王的伶俐认为是手表给自己带来了好运,于是它每天在森林里巡查,希望能够拾到更多的手表。

功夫不负有心人,伶俐又拥有了第二块、第三块表。

但伶俐却有了无法解决的麻烦:

几块表指示的时间都不一样,哪一个才是确切的时间呢?

伶俐为难了,当有猴子来问时间时,伶俐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猴群的作息时间也因此变得混乱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猴子们起来造反,把伶俐推下了猴王的宝座。

人生的很多苦恼都来自于太多的标准,就如拥有太多的“手表”,这些“手表”会让情况变得复杂,让人无所适从。

【运用方向】一个人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那个人的行为将陷于混乱;一个单位或组织也不能出台两套相互矛盾的标准或规则,否则这个单位或组织也将陷入混乱。

本素材还适用于“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定标准与实施标准”等话题。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对公众上网账号名称进行规范,明确机构或个人在微博、论坛、贴吧等互联网信息服务中注册或使用账号应一律遵循“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网民规模世界第一,用户账号数量巨大,账号乱象日益突出。

有的假冒党政机关误导公众;有的假冒媒体发布虚假新闻;有的冒用他人身份,侵害个人合法权益;有的假冒名人包括外国元首;有的假冒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发布虚假信息;有的名称和头像包含淫秽色情内容;有的在简介中传播暴恐、聚赌、涉毒等违法信息;有的违背社会公德,宣扬低俗文化;有的公然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有的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这“十大乱象”污染网络生态,侵害公众利益,已成社会公害,整治行动已迫在眉睫。

【运用方向】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包罗万象的网络生活纳入法律规范范畴,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网络虽然有其虚拟性、自由性,但任何自由都有边界,这个边界就是法律。

网络世界如果没有法律来加以规范,就没有秩序可言,人们的权利和自由最终也不会有任何保障。

本素材还适用于“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和权利”等话题。

关于规则和法律的名言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2、德施于未然之前,法行于已然之后。

——司马迁

3、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淮南子》

4、悬衡而知平,没规而知圆。

——韩非子

5、文无法则文亡,国无法则国乱。

——王夫之

6、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万方。

——葛洪

7、唯有服从人们为自己制定的法律才是自由。

——卢梭

8、法律并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平等,但是所有的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

——波洛克

9、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

——李普曼

10、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

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

11、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

——拜伦

12、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秩序。

——亚里士多德

13、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莱蒙特

14、世界上如果真有所谓的天堂和地狱,那么天堂的规则应该比地狱的规则更详细。

——张丽钧

15、未来的社会是规则性的社会,对于规则,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学会尊重规则,自觉遵守规则,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合理运用规则,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为少数人的利益改变规则。

——辛向阳

1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

——伯克

17、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

——罗伯斯庇尔

18、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

——爱·科克

19、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

——爱迪生

20、对于一个艺术爱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

——卓别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楼(哈佛大学的图书馆珍藏馆)。

在大火前,一名学生违反规则把一本书带出了馆外,打算在宿舍阅读。

第二天,当他意识到自己从珍藏馆带出的那本书,已是珍藏馆唯一存世的书的时候,他陷入了纠结之中。

最终,他敲开了校长霍里厄克办公室的门。

霍里厄克校长收下书,感谢了他,然后下令把他开除出校。

理由是:

这名学生违反了校规,

“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

”这是哈佛的行事态度。

要求:

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言论:

或许有人认为霍里厄克校长的做法太过刻板,太不近人情。

但是,人应该在规则的框架里,再谈美德,否则,一切公正、公平亦将不复存在。

“让校规规看守哈佛的一切”体现了哈佛对规则的恪守和扞卫。

【模板示例】

规则,造就美丽

当向日葵迎着阳光绽开笑脸,当河流奔腾不息地流向大海,当一枝寒梅孤芳自赏地开于冬日……你能想到这一切令人惊叹的美,都是自然规则的杰作吗?

规则看似束缚了美,实际上却创造了美。

规则,美化了自然。

……

……

规则,规范了社会。

……

……

规则,促进了文明。

……

……

规则看似是一种束缚,阻止了更多美丽产生,实则创造了一种不同的井然有序的美。

世界无声,只以它的美与规则来证明:

规则,造就美丽。

【点拨】

用醒目标题点明主旨。

开篇可直奔主题,引人思考规则的重要性。

文章主体部分,可围绕三个分论点展开,采用经典的并列式结构。

 

结尾要有气势,并与文章开始相照应,点明主旨。

可以适当结合当下,谈“规则”的重要性,收束全文。

【佳作展台】

规则,造就美丽

当向日葵迎着阳光绽开笑脸,当河流奔腾不息地流向大海,当一枝寒梅孤芳自赏地开于冬日……你能想到这一切令人惊叹的美,都是自然规则的杰作吗?

规则看似束缚了美,实际上却创造了美。

规则,美化了自然。

春天有着一抹新绿的欢欣,夏天沉醉在芙蕖的浅笑里,秋天有着漫天落叶的忧伤,冬天惊异于素裹中梅花一点红的孤傲。

日月轮回,大自然用它的规则,一遍又一遍地给人们讲述动人的故事。

也许有人说,若是这一切的美都可以发生在每一天,新绿、芙蕖,落叶和梅花可以同时出现该有多美!

其实不然,若是打破了自然的规则,哪来那“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欢欣?

哪来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陶醉?

哪来那“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忧伤?

哪来那“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惊叹?

自然的规则给予世界丰富多彩的美丽。

规则,规范了社会。

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交警与车辆、行人共同构成了规则的美;熙熙攘攘的超市,排队付款的人们形成了规则的美;整洁的街道上,将垃圾扔进垃圾箱的人们形成了规则的美……规则,让社会井井有条,赋予社会安全、宁静、文雅的美。

如果大家都像“中国式过马路”那样,不管红灯绿灯,凑够些人就横穿马路,那不仅会给他人造成不便,也是对自身安全的不负责任。

我们的“中国梦”就是建设美丽中国,美在山水,美在人伦,美在和谐社会。

我们要谨记规则于心间,让我们的社会达到“不治而治”的境界,这样我们的祖国才会春光明媚,云蒸霞蔚。

规则,促进了文明。

在遥远的蛮荒年代,当部落首领将有限的食物按照年龄长幼在部族中进行分配时,文明与规则就携手走进了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当古巴比伦竖起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时,就开启了人类文明之光。

当战乱的阴霾遮蔽了文明的光辉,当人类从战争与失序再次走向和平与安宁时,规则始终贯穿其中,从不曾因为野蛮的攻击而被摧毁,规则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是文明的体现,是对人性最温和的关怀。

规则随文明孕育而生并将与其携手共进,文明永存而规则不灭!

规则看似是一种束缚,阻止了更多美丽产生,实则创造了一种不同的井然有序的美。

世界无声,只以它的美与规则来证明:

规则,造就美丽。

【按模板填素材】

参照给出的模板,选择合适的素材,组织精当的语言,填在省略部分,将文章补充完整,使之成为有机整体。

分论点一:

规则,美化了自然。

应用诗词名句点出四季美景背后的“规则”,自然的角度讲述规则的重要性。

分论点二:

规则,规范了社会。

列举常见的社会现象,正反对比论证从“规则”对营造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分论点三:

规则,促进了文明。

从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的角度,谈规则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结尾段落再次点题,照应题目。

【2015年新课标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接电话,这是一种不懂得珍爱生命的表现。

而女儿的举报,则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

警方将这一事件晒在微博上,赢得了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了一些质疑。

这样,在具体构思立意时,就可以根据材料内容,确立“珍惜生命”“‘大义灭亲’该不该”等立意方向,或对警方晒微博举报的行为表达自己的看法。

【佳作欣赏】

给陈叔叔的一封信

陈叔叔:

您好!

读了您的女儿举报您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接手机的消息,真的为她这种精神所感动。

相信,这一刻,她不仅不是在“大义灭亲”,而且是在用最佳的方式呵护亲情。

陈叔叔,您知道吗?

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上便开始了一次幸运的旅程。

没有尊卑贵贱,没有大小高低,都以自己的方式展示着生命的意义。

即使是一棵小草,一只小的蜜蜂,也不会亵渎自己的生命。

只有懂得珍爱生命,懂得尊重生命,我们自己的生命才能绽放出精彩魅力。

每一个人,每一种事物,都应该在相互珍爱中体验生命的过程。

陈叔叔,您听说过吗?

曾经,也是在高速路上,有人随手扔出车窗一个易拉罐,后面的车在躲避时便导致了一场两死一伤的悲剧。

试想,如果您在接电话时出现突发情况,又怎能应对呢?

那时,后悔还来得及吗?

生命需要珍惜,而一些不良习惯就一定要改正。

只有将安全放在首位,才能使每一个宝贵的生命得到珍惜。

还有一件事,不知陈叔叔您听说过没有?

一位司机习惯在夜晚使用远光灯。

有一次,刺眼的远光灯使一辆对面来的车一下子开进了路旁的河中,一家三口全部身亡。

看到那辆车坠落的一瞬,听到坠入河中时那一声巨响,这位习惯开远光灯的司机后悔莫及。

陈叔叔,一起起交通事故的发生,真的没有为您敲响警钟吗?

“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论断。

其实,这里所说的敬畏,指的就是生命的自觉性,是不能超越的道德底线。

常怀敬畏之心,严格约束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我们才可以展示出生命的最高境界。

心中常怀敬畏,便会坚守住生命的准则。

明朝时,在朱元璋面前,万钢以一句“畏法度者快活”获得赏识,这让我们对敬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孔子曾说: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具体而言,其实就是告诫我们要在内心深处充满敬畏,要在准则和规范内行事,这样才能端正生命的态度。

如果不能以敬畏和自觉约束自己,一味地去做出格越轨勾当,就一定会受到惩罚。

心中常怀敬畏,是一个人对自己生命的承诺,也是一个人对纷繁社会的承诺。

陈叔叔,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其他人的生命安全,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一份敬畏之心呢?

尊重人的生命,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强化责任意识,减少事故发生,是每个人的职责所在。

此致

敬礼!

明华

某年某月某日

【佳作点评】

本文采用了一种书信文体,读来亲切自然。

文章主体部分以一种充满深情的笔法,对老陈进行了诚恳的劝告,表达了对“珍爱生命,心怀敬畏”这一写作中心的深刻认识。

具体写作时,作者先以材料中的事件为依托,对老陈提出了建议。

然后,以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故事,表达了对开车不良习惯的反思,从而增加了劝告的说服力。

接着,引出心怀敬畏这一观点,并以万钢的事迹及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引申,升华了文章主题。

结尾则进一步点题。

整篇文章内容充实,结构清晰,情感丰富,堪称考场佳作。

林丹VS李宗伟:

一辈子对手,一辈子朋友

相信真正懂林丹的人中,李宗伟绝对应该算一个。

一个强大的对手,往往也会是你最珍贵的朋友。

因为有资格做你对手的人,才有资格做你的知己。

李宗伟曾长期在世界羽坛男单排名第一,却没有一个世界冠军(指奥运会、世界杯及世锦赛冠军)头衔,而林丹却是集所有顶尖赛事桂冠于一身的大满贯冠军球员。

对于李宗伟而言,林丹是他永远追赶的目标。

而对于林丹来说,没有李宗伟,赛场也永远不会完美。

相信当林丹想偷懒不去训练时,脑海里一定会浮现李宗伟那张颧骨高凸、汗流满面的脸。

在长期的竞争比拼中,二人的实力也都越来越强。

在别人眼中,林丹与李宗伟,只是对手,可是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能明白,这样的对手竟比朋友还要难得,这样的对手终是可遇而不可求。

赛场下,林丹与李宗伟彼此无言,他们只在场上见,他们只用球拍对话。

大爱看他们之间的比赛,但大家关注过程远胜于结果。

因为胜负已经不重要,大家看到的是高手的过招,分分紧逼的刺激。

鲜活的鳗鱼

日本北海道出产一种味道鲜美的鳗鱼,海边渔村的许多渔民都以捕捞鳗鱼为生。

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不到半天就会全部死亡。

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返回岸边后,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的。

而其他几家捕捞鳗鱼的渔户,无论如何处置捕捞到的鳗鱼,回岸后全是死的。

由于鲜活的鳗鱼价格要比死亡的鳗鱼几乎贵出一倍,所以没几年工夫,老渔民一家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

周围的渔民做着同样的营生,却一直只能维持简单的温饱。

老渔民在临终之时,把秘诀传授给了儿子。

原来,老渔民使鳗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整舱的鳗鱼中,放进几条叫狗鱼的杂鱼。

狗鱼与鳗鱼是出名的“对头”。

几条势单力薄的狗鱼遇到成舱的对手,便惊慌地在鳗鱼堆里四处乱窜,这样一来,反倒把满满一舱死气沉沉的鳗鱼全给激活了。

【运用方向】许多人都把对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其实反过来仔细一想,拥有一个强大的对手不失为一件幸事。

有强大的对手才会让人时刻有危机四伏的感觉,从而激发起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

本素材还适用于“环境”“生态平衡”“适者生存”等话题。

乔丹的飞跃

早期的乔丹是一个在场上态去突出个人、表现自我,尽情发挥个人英雄主义的人,每场球赛他都能得到几十分。

精明的杰克逊做了公牛队的教练后,开始耐心地说服乔丹,让乔丹与其他队员合作。

在一段时间的适应后,乔丹慢慢重视集体的配合,意识上也产生占尽风头到重视集体力量的飞跃。

他由个人主义的英雄变成了一个英雄集体的核心,由行空的天马变成了群马奔腾的龙头,一次次的妙传,使公牛队的比分明显增加了。

以前,乔丹一场球赛能得五六十分,公牛队还是常常会输掉比赛。

后来,虽然乔丹的个人得分少了,但公牛队变成了一个更为强大的胜利者。

【运用方向】一名伟大的球员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员变得更好,乔丹做到了。

同理,一个人没有团队精神就难成大事,一个集体没有团队精神就将成为一盘散沙。

本素材还适用于“个人与集体”“成功”等话题。

蜜獾与向蜜鸟

在南非的森林中,有一种叫蜜獾的动物和一种叫向蜜鸟的小鸟生活在一起。

早先的时候,向蜜鸟把巢安在树上,由于不断受到天敌的攻击,它就把巢安在了蜜獾的洞穴里。

起初,蜜獾并不甘心自己的地盘被占,双方也进行了斗争。

斗来斗去,向蜜鸟还是入住了,蜜獾也只好忍气退让。

不过,在蜜獾万分不愿容忍这个霸道的房客时,它们发现了一个意外的情况:

蜜獾喜欢吃野蜂和蜂蜜,但它发现蜂巢的本领欠佳;向蜜鸟喜欢吃野蜂幼虫和组成蜂房的蜂蜡,它虽然善于发现蜂巢,但必须把蜂巢弄碎后,才能吃到要吃的东西,而要把蜂巢弄碎,它的力气不够。

于是,这一对飞禽走兽开始搭档起来,当向蜜鸟发现树上的蜂巢后,立即飞到蜜獾身边,蜜獾得到“情报”后,就随向蜜乌来到筑有蜂巢的树下。

蜜獾爬上去将蜂巢咬碎,美美地吃上一顿大餐。

待蜜獾饱餐离去后,向蜜鸟就飞过去,独享被蜜獾咬碎的蜂蜡和野蜂幼虫。

关于竞争与合作的名言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2、人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便要奋斗。

——孙中山

3、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

——闻一多

4、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雷锋

5、发令枪一响,你没时间去看你的对手夫么跑的。

只有明天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马云

6、只有积极主动的人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赢得成功,只有善于展示自己的人才能在工作获得真正的机会。

——李开复

7、尊重学生是一种常识;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竞争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的人是一种教养。

——金正昆

8、巨大的成功靠的不是气力是韧性。

社会竞争经常是持久力的竞争,有恒心和毅力的成功者往往成为笑到最后、笑得最好的人。

作者:

比尔盖茨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

——拉封丹

9、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达尔文

10、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

——奥斯特洛夫斯基

11、一匹马如果没有另一匹马紧紧追赶并要超过它,它就永远不会疾驰飞奔。

——奥维德

12、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

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歌德

13、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

——歌德

14、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马克思

15、若能借竞争刺激彼此进步,那么好的竞争对手是非常需要的。

——松下幸之助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在一处并不热闹的区域建了一所超水准的剧场,没想到,剧场开业之后,附近的餐馆一家接一家地开设,百货商店和咖啡厅也纷纷跟进。

没过几年,那片区域竟然发展得非常繁荣,剧场的卖座率屡创新高。

“你有这么大的地,却只有一点儿剧场收入,岂不是太吃亏了?

”那人的妻子对他抱怨,“我们何不将剧场改建为商业大厦,分租出去,单租金就比剧场的收入多几倍!

”那人想想确实如此,于是拆除了剧场,改建商业大楼。

怎料楼还没有竣工,邻近的店铺就纷纷迁走,房价下跌,往日的繁华不复存在。

那人终于明白,是他的剧场为附近带来了繁荣,也是由于他的改变,又使当地失去了繁华。

要求:

①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②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明确;③不得少于800字。

言论:

共赢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策略。

人们常因建设自己而造就别人,又因别人的造就而改变自己。

【模板示例】

合作双赢,星月同辉

有月无星,是孤冷;有星无月,是微明;星月同辉,是双赢。

——题记

蓝天容纳了白云,才有了祥和曼妙的柔美;大海接受了波涛,才有了汹涌澎湃的壮阔;大地承载了万物,才有了草长莺飞的和乐——合作创造美丽,合作催生双赢。

实现双赢,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

……

……

实现双赢,需要舍我其谁的勇气。

……

……

实现双赢,需要同舟共济的精神。

……

……

天空包容了游荡的白云,白云映衬了天空的美丽;大海接纳了激荡的河流,河流为大海扩充了广阔的胸怀;大地承载了世间万物,万物为大地增添了生机。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让我们携起手来,打造双赢的美好明天。

【点拨】

标题彰显文章主旨。

文章可采取典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