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整理后.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5961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整理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整理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整理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整理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整理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整理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整理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整理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整理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整理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整理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整理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整理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整理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整理后.docx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整理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整理后.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整理后.docx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整理后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

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

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工具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中小学住处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

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各地区可根据教学目的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两类模快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

  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考试实行等级制。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由教育部门组织信息技术的等级考试的试点工作。

在条件成熟时,也可考虑作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

评价建议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应围绕信息技术课程规定的培养目标和内容标准评价学习情况。

一方面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水平,并在评价改革的理念、方法和体制等方面继续做出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评价应坚持过程性、发展性、多元化、客观性、可操作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要以学生已有的发展为评价基础。

要注意体现评价对教学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在发挥教师在评价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1)评价内容多样化

评价内容要体现科学性,要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特别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实践能力的考查。

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公正的评价标准,通过笔试、口试、上机操作、作品展示、参加竞赛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要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创新发展,要有利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2)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可以在单机、局域网或互联网上进行,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自身的帮助系统或互联网上寻求帮助,可以用多媒体电子作品等形式作为评价依据。

要努力创造条件实现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六、课程教学内容安排

  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

  

(1)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计算机、雷达、电视、电话等。

  

(2)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3)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

  (4)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

  

(1)汉字输入。

  

(2)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

  (3)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

  

(1)绘图工具的使用。

  

(2)图形的制作。

  (3)图形的着色。

  (4)图形的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

  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

  

(1)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

  

(2)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

  *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

  

(1)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

  

(2)学会使用电子邮件。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多媒体作品的简单介绍。

  

(2)多媒体作品的编辑。

(3)多媒体作品的展示。

七、课程性质(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基本学习领域之一。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促进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增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八、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强调基本功,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二)注重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使学生在学习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重在实践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应与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学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并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九、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生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十、教育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教育目标为:

1、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

2、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3、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4、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十一、内容设置和选择的原则

1.以培养学生必备的知识与技术设置内容

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规定的小学阶段内容为基础,同时注意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有关规定的衔接,为学生在初、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2.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地设置内容

以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组织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信息技术内容。

淡化学科体系,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机融合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活动的不同技术要求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必要的软件操作。

3.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

从各学科学习任务中设计活动主题,引导学生以学科学习任务为载体探究和掌握信息技术;同时,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价值的理解,推动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解决研究性学习问题,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4.适应地区差异、体现地域特色

各省在确定地方课时、界定课程内容、教材呈现方式上有一定的自主权。

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各地在内容选择及其难度设置上,应适应本地设备、师资及学生的现状;活动选题要体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地域特色,鼓励多样化的选题——立足地方现实;体现地方特色;反哺地区经济;融入地方文化

5.体现个别差异,鼓励技术创新

学习内容应丰富多样,要求要分水平,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殊发展需求;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讨论确定合适的活动方式,活动空间要打破教室和书本的局限,鼓励更自主的技术实践与更开放的科技探究与技术创新。

十二、教育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教育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

基础性内容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要基础,是必修内容;拓展性内容是针对信息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及在信息技术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选择性学习内容,以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发展。

学会设计和制作简易机器人,体验“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控制动作”的基本过程

(二)教育目标要求:

1.形成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①能识别计算机的外观和常用输入(如鼠标、键盘)、输出设备(如监视器、打印机)及其他常用外接设备(如:

音箱、耳机、话筒等);

②能通过动手组装或观看组装示范,探究计算机的基本构成,认识不同部件的基本功能;

③通过打字任务或简单的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练操作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④能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利用计算机输入、存储、加工、输出信息的基本流程;

⑤借助自己获取、加工信息的经验,体验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方面的优势,知道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2.树立与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意识,形成积极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养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①结合生活和学习经验,体验信息在生活、学习、科研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形成理性认识信息价值、敏锐捕捉有用信息、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甄别筛选正确信息、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信息意识;

②初步形成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

③能讨论每个个体在创作和共享有益信息方面的责任。

④通过身边的事例或观看案例,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在获取、加工、存储、表达和交流信息方面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是人的信息加工器官的延伸,讨论人类发明创造信息技术的基本历程,形成乐于学习、勤于操作、敢于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树立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技术操作能力,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的志愿。

⑤观察和列举日常生活、学科学习和其他综合实践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常见应用,能讨论这些技术应用带来的利弊。

⑥能讨论应用信息、信息产品、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时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和道德问题,能描述不恰当应用带来的后果;知道如何负责地使用技术设备和信息资料,在引用他人的观点、成果和信息时,知道如何注明出处和给予恰当的致谢;

⑦养成保护自己信息安全的意识,学会防查杀病毒、简单的文件加密(如设置使用口令)等信息保护方法。

3.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与处理信息,以支持学习、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①能根据学科学习和其他活动需要,分析所需的信息及其类型,讨论确定合适的信息来源(如他人、书籍、报刊杂志、光盘、录像、电视、因特网等),学会从不同信息来源搜集资料的方法(如实验、调查、访谈等)。

对信息搜集过程进行一定的规划,初步形成信息需求分析的意识和习惯。

②学会利用常用设备(如数码相机、探测器、扫描仪、录音机等)获取第一手的数字化信息,或利用常见信息技术设备对传统介质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数字化转换。

③学会利用计算机输入和存储资料;

④学会利用计算机的资源管理功能对文件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类整理、建立以及重命名文件(夹)文件、保存文件等,能迅速查找和提取自己计算机内存储的信息;

⑤通过比较和实际体验,感受对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存储和管理的优势,认识到数字化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

⑥能熟练有效地运用远程通讯工具和在线资源(如:

E-mail、因特网等),浏览、查找、下载和保存远程信息,以支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其他问题解决需要。

⑦能评价根据任务需要评价信息的相关性、准确性、相关性、适切性和可能存在的偏差,甄别和选用有价值的信息。

4.学会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和软件,开展写作、绘画等活动,制作电脑作品

①学会使用一种计算机画图软件,设计并绘制图形。

例如,根据表达意图确定图画的主题和大体构思;能设置背景颜色和图画的颜色;能使用常用的电脑绘画工具画出点、线、面;能通过剪切、复制、粘贴等电脑特用的功能对点、线、面进行组合、编辑,构成符合表达意图的完整图画;能给图画上色;能对图画的整体或某个部分进行修改,或设置必要的效果。

②学会使用一种文字处理软件处理文字信息,开展写作,在学会常用文字处理功能的基础上,学会通过文字编辑、版面设置、剪贴画、艺术字、绘制图形、插入图片、制作文字表格等方式,增加文档的表现力。

③熟悉信息处理软件的界面和常用工具,比较不同软件界面的异同,总结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操作方式和技术经验。

5.学会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运用文字、图画、声音等多种方式,灵活地表达想法、创意和研究结果

①能根据内容的特点和表达的需要,思考并确定表达意图和作品风格;进而根据表达意图,比较图画、文字、表格、声音等不同信息表达形式的优缺点,选择(或组合)合适的表达方式,对作品的制作过程进行初步的思考和规划。

②学会运用合适的信息处理工具或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画图或图形处理软件、计算机录音软件等),导入/插入图画、文字、表格和声音,并进行必要的编辑或修改,设置图像和文字效果;制作或插入表格;录制或截取一段声音等。

③学会使用一种简单的多媒体制作软件,集成文字、图画、声音等信息,制作简单的多媒体演示文稿。

④能根据作品特点和受众的需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方式演示或发布电脑作品,表达主题和创意。

⑤能对自己和他人的电脑作品进行评议,并在评议的基础上对电脑作品进行必要的优化以增强表现力。

⑥比较利用电脑作品与传统制作过程和传统作品的异同。

⑦讨论所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优缺点,提出可能的技术改进建议,形成初步的技术创新意识。

6.学会运用常用远程通讯工具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

①学会使用电子邮件与他人共享信息、获取支持、表达观点或开展合作。

②学会使用在线讨论工具或已有学习网站,讨论课程相关问题或开展持续深入的主题研讨。

③学会使用网页制作软件,规划、设计、制作、发布简单的网站,通过网站共享信息、发表看法、发布成果、交流思想,支持合作探究或其他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④能观察和讨论网络交往中产生的法律、法规和道德问题,在使用网络与人交往时,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网络礼仪;

⑤能结合实例,讨论网络应用对个人信息资料与身心安全的潜在威胁,形成网络交往中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知道不恰当的网络应用和网络交往用可能产生的后果。

*7.学会设计和制作简易机器人,体验“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控制动作”的基本过程

①能识别简易机器人的基本构造;

②说出各类传感器(如声音、光敏、红外、温度、触摸)的功能及其对人类功能的模拟。

③能描述机器人各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如通过传感器搜集信息、通过程序来判断处理信息、控制外部动作等

④研究和了解现代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讨论机器人与人类在解决相关问题上的优缺点,

例如,机器人对复杂情况的反应;机器人可以完成哪些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等。

⑤学会根据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需要,设计、动手制作或组装简单的实物机器人(如:

机器人导盲,机器人迎宾,机器人灭火,机器人踢足球,机器人走迷宫等),将编制好的控制程序(使用流程图方式)导出到实物机器人,运行机器人并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程序做出必要的调试和修改。

或使用简单易学的程序语言(如LOGO)编制简单的程序控制机器人做出简单动作或解决简单问题。

⑥在不具备实物机器人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机器人仿真环境来模拟机器人的运动和调试使用流程图编制的简单的控制程序;初步感受利用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十三、课程实施

1.课堂教学策略

(1)转变师生角色,突出主动创新。

(2)尊重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灵活选用教学方法,科学设计和运用教学模式。

(4)突出信息处理与交流的主线,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文化价值的理解。

(5)注重培养学生对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6)正确处理基本操作技能、获取信息与游戏关系。

避免出现游戏课、自由课和放羊课的不良局面。

2、教学设计理念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几下几点:

(1)、学习环境的创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也就是说,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学习环境的创设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部分。

在“硬环境”上,首先要把计算机房做成一个小型的局域网,教师机上要安装网络教室管理软件,便于教师控制和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把“广播教学”变为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

在“软环境”上,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因此在教学中,应当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采用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要为“技术”找个“载体”,为学生创设一个“练兵”的机会,促成学生对知识真正有意义的建构。

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时,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做成一份图文并茂的作品。

(2)、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

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目标分解为一个个“任务”,而且这“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

如在学习word2000中的修改文章时,教师可以请语文老师提供一篇习作,在课上分发给大家进行修改,既学会了用word2000修改文章的技术,又对作文修改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要改变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如在学习网络的搜索引擎时,可让学生做一个导游,把自己最喜欢的旅游景点介绍给别人,也可以小组合作做一个关于家乡的专题报告。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对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还不是一个专业,也不是一种理论课程,而是一种工具,一种技能”。

所以“应当提倡学以致用”,“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特别是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习者的兴趣,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

在活动过程中,伴随着问题的产生与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的具体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不可能预先准备,甚至对学习者来说会十分陌生。

为了尽快的解决问题,就需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尽快搜寻与问题解决相关的信息。

事实上,学生在信息资源的拥有上非常有限,必须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支撑。

所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提供了保障,研究性学习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搭建了舞台。

那我们又如何来进行整合呢?

一方面,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指导小组中安排一个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的信息技术顾问。

当学生在开展活动中有技术需求时,可以进行信息技术的专题培训。

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课上设计了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应用技术来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主题可以来源于各学科的课程中与生活中。

主题化教学是一种在学习资源环境下的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的主题活动中,缺少知识性资源,教师比较难达成因材施教的目标,很难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很难应用技术进行表达与学习。

为此,可以制作一些主题学习活动网站,如webquest,以此为学习阵地,让信息技术课的技术性和文化性相结合,在信息技术课中构建一种学习实践的环境。

3.评价建议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应围绕信息技术课程规定的培养目标和内容标准评价学习情况。

一方面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水平,并在评价改革的理念、方法和体制等方面继续做出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客观性、激励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要以学生已有的发展为评价基础。

要注意体现评价对教学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在发挥教师在评价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1)评价内容多样化

评价内容要体现科学性,要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特别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实践能力的考查。

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公正的评价标准,通过笔试、口试、上机操作、作品展示、参加竞赛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要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创新发展,要有利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2)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可以在单机、局域网或互联网上进行,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自身的帮助系统或互联网上寻求帮助,可以用多媒体电子作品等形式作为评价依据。

要努力创造条件实现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