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9615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docx

面试技能培训个人精心编制212517版teli

面试技能培训

一、面试概述1

(一)面试的定义及目的1

(二)面试的过去与未来1

(三)面试的类别概述2

(四)面试官的素质要求3

二、面试的误区与原则3

(一)误区3

(二)原则4

三、素质模型及面试问题5

(一)素质模型5

(二)面试问题7

四、面试的过程及技巧11

(一)面试前11

(二)面试中12

(二)面试后14

一、面试概述

(一)面试的定义及目的

常言道:

“百闻不如一见”,就是说,即使你听人家一直讲,也不如你亲眼看到一次体会更深或更加现实。

判断一件事物时,亲身体会是非常重要的,同样,一个企业在招聘新职员时,通过面试作出的判断最直观。

面试(Interview)是一种面试人与求职者之间相互交流信息的有目的的会谈,它使招聘方和受聘方都能得到充分的信息,以作出正确的决定,是一个双方彼此考量和认知的过程。

面试是一种人才测评工具,面试时面试考官向求职者提供企业的概况、应聘岗位的情况及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等信息,并从求职者那里获取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非智力素质等信息,以确定求职者能否成为公司的一员,最后,基于双方的相互适合作出聘用的决定。

(二)面试的过去与未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考试制度的国家,《礼记》上记载,西周时即“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能者”。

面试的源头可追朔到公元前21世纪,中国的尧运用面试的形式对舜的德才进行考查,实际是一种模拟测评。

汉代称面试为接问。

隋唐时以策问的形式,普遍应用于科举。

19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借鉴中国的考试制度,并加以完善。

【我国古代有名的面试例子】

✧公元前21世纪,尧对舜的面试;

✧周文王对姜子牙的面试;

✧公元前7世纪,齐桓公对管仲的面试;

✧宋太祖对寇准的面试;

✧朱元璋对解缙的面试;

面试的发展趋势:

①面试形式丰富多样;②结构化面试成为面试的主流;③提问的弹性化;④面试测评的内容不断扩展;⑤面试考官的专业化;⑥面试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

(三)面试的类别概述

1、按面试的标准化程度来分类

按面试的标准化程度,面试可分为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和半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就是面试题目、面试实施程序、面试评价、考官构成等方面都有统一明确的规范进行的面试;半结构化面试是指只对面试的部分因素有统一要求的面试,如规定有统一的程序和评价标准,但面试题目可以根据面试对象而随意变化;非结构化面试则是对与面试有关的因素不作任何限定的面试,也就是通常没有任何规范的随意性面试。

结构化面试是目前使用最为常见的人事评价手段之一。

结构化面试从面试程序、面试内容、评价标准及面试时间等方面都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可以说是流程清晰、内容严密。

结构化面试根据胜任力模型中选人标准的通用六个维度来设计面试问题。

因此,结构化面试中提出的问题仅与工作的要求有关,客观地收集并评价候选人的信息,尽量避免了由于各种评价误差,如:

主观印象、第一印象和随机性等结果产生的偏差。

2、按面试实施的方式来分类

一对一

能够给应聘者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使面试能进行得比较深入

耗时间,评价角度单一

多对一

耗时间,且应聘者压力大

一对多

效率高,便于同时对不同的应聘者进行比较

评价角度单一,应聘者相互影响;且对面试官技能要求较高,对于较隐私的问题不便询问

多对多

效率高

应聘者相互影响,成本高,对于较隐私的问题不便询问

3、按面试的进程来分

按面试的进程来分,可以将面试分为一次性面试和分阶段面试。

分阶段面试一般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

初试由人事经理或招聘经理进行面试,主要是对应聘者的综合素质进行把关,看是否与公司的企业文化合拍;复试由用人部门负责人进行面试,主要是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含实践经验、管理能力等)。

当应聘人员为部门主管级以上人员(含主管级)及特殊岗位人员(如技术、财务、法务等)时,由用人部门的主管副总/总经理与用人部门负责人一同复试。

复试可以隔天再安排,也可以紧接着就进行安排。

为了尽快抢到人才,我们建议缩短面试流程,尽量将初试、复试安排在同一天完成。

4、按面试题目的内容来分

按面试题目的内容来分,面试可分为经验性面试和情景性面试。

在经验性面试中,主要提问一些应聘者过去的工作经验的相关问题。

在情景性面试中,面试题目主要是一些情景性的问题,即给定一个情景,看应聘者在特定的情景中是如何反应的。

比如,面试官会讲述一些关于公司的信息,同时提出一个公司面临的问题或者所处的两难困境。

情景可以仅仅是口头上的表达,当然也可以是书面形式的。

公司和事件可以是真实的事例,也可以是虚构的。

面试者对根据该情境性问题给出一些答案或者建议。

(四)面试官的素质要求

选拔面试是最常用的甄选工具之一,并行之有效。

是否能发挥优势,关键在于面试官本身的素质和能力。

许多招聘负责人的年龄都较小,面试经验也少,往往只能通过候选人以往的经验来判断这个人适不适合岗位要求。

特别是许多年轻的HR,他们最头痛的一件事就是面试管理层的人,面试到最后反被对方控制住了,也就没办法客观准确地鉴别对方。

因此,面试不能仅凭感觉。

面试官必须参加面试技能的培训,比如,如何通过特定的问题挖掘自己想了解的信息,如何观察候选人,如何判断候选人所反馈信息的真伪等等。

在掌握了面试的技能之后才有资格参与面试工作,就像上岗需要合格证一样。

对面试官的主要要求有:

✓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

✓掌握面试知识和技能、熟悉面试实施流程;

✓熟知待招聘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熟悉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制度;

✓亲和、友善、坦诚、公正,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

✓自信、稳定的情绪,拥有驾驭面试过程和时间控制的能力;

✓拥有爱才惜才之心,能够深入挖掘应聘者的价值,让应聘者充分自我展示。

二、面试的误区与原则

(一)误区

自古以来,识人是一件很难的事儿。

诸葛亮还要“挥泪斩马谡”呢,何况你我凡人,更何况仅仅通过一两次面试就要做出判断?

因此,面试是一个技术活儿。

如果未能掌握面试的技能,我们很可能会出现下面这些误区,看看您有没有这些情况?

1、疏于准备,仓促上阵。

既不了解待招聘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或也没有提前(至少15分钟)看阅应聘者简历或准备面试问题。

不了解岗位要求的面试者则只能选出他/她自己认为合适的人,而不是真正适合于招聘岗位的人。

2、不懂得胜任素质模型及相应的面试问题,提问缺乏针对性,或没有做任何面试记录,面试后对应聘者的印象很快就忘记了。

3、角色模糊,说得太多,成为了“自我秀”的舞台,或过度渲染工作以吸引应聘者。

4、不能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求职者,面谈变质询;或面试时,坐姿不正(如后仰型),显得不尊重应聘者。

面试官即公司的品牌形象,面试过程即体现了公司的文化氛围,如果是前者这样的面试方式,试想,还有人敢来公司吗?

5、“像我”的偏见。

倾向于过高评价与自己相似的人。

当我们赞扬与我们相似的人时,实际是在强调自身的价值。

(例如,一个北大MBA毕业的管理者可能倾向于选择拥有同样证书的人。

6、反弹效应。

如同人的第二次婚姻一样,人们倾向于寻找一个与过去不满意的人的特点相反的人;或寻找一个与过去满意的人的特点完全一致的人。

7、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环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8、以貌取人。

《三国演义》中曾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去拜见孙权,“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庞统又见刘备,“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不悦”。

孙权和刘备都认为庞统这样面貌丑陋之人不会有什么才能,因而产生不悦情绪,这实际上也是刻板效应的负面影响在发生作用。

9、草草做出决策或轻易给予薪酬/福利承诺。

面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排除”的过程。

这很像是一次相亲或者初次约会,我们可以很容易在第一眼“淘汰”掉对方,因为你自己知道你永远不会与这种人结婚,相反,我们却很难在第一次就做出嫁给/迎娶对方的决定。

10、过分依赖他方推荐。

这种推荐其实很多时候是不可靠的。

11、寻找超人。

要求太高,不切实际。

(二)原则

基于以上的一些误区,我们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并结合所学,总结出如下的一些面试原则或注意要点:

①要充分尊重求职者。

尊重求职者是起码的职业操守,对别人的不尊重就是不专业!

面试是两个人的对话,不是一场拷问,公司面试应聘者,应聘者也在面试公司。

主试人必须给予应聘者良好而深刻的影响,才能实现面试的目的。

因此,要充分尊重求职者,给予亲切的关怀和真诚的问候,态度要谦和有礼,万不可给人盛气凌人的感觉。

②必须要充分准备、准时开始、规范操作。

这样,一是做足了准备工作,知己(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知彼(应聘者的简历),才能按既定的标准去选人,并按照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去测试候选人,这样才有效。

同时,面试过程的规范性,也是体现公司的管理规范性,才能吸引求职者。

③要营造“自然、融洽”的面试氛围,帮助求职者放松,让求职者放开包袱,客观、轻松地展示自己,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④不可离开面试主题。

面试的话题很容易失控,尤其是在应聘者经验丰富的时候,面试官要坚定而委婉地将出格地话题拉回来。

⑤面试要专心。

应聘者对你任何一丝心不在焉的迹象都特别敏感,尽量使应聘者感觉是受到真心的礼遇。

⑥要对应聘者的求职动机、意愿和个性特征做出深入挖掘,尽量少用封闭式问题(以是或否回答)。

一般来说,企业的招聘人员注重应聘者“能做”什么和将要做什么,易忽视应聘者“愿意做”什么。

“能做”是应聘者的知识和技能决定的,而“愿意做”的因素包括动机、兴趣和其他个性特征。

有能力而没动力的员工比缺乏能力的员工好不到那里。

这就需要招聘者依靠面试中的一些提问来判断、推断。

还有一个需要在决策时引起重视的是应聘者的价值观:

他是看重收入待遇?

社会地位?

职位的安稳?

自我价值的实现?

如果应聘者的价值观在以后的工作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他的积极性就不能充分发挥。

⑦不要过早谈论薪酬。

初试绝不适合谈这个问题,必须等到有决定性的选择时,才可以涉及。

如果应聘者直截了当地希望较高的待遇,应聘者条件又相当不错,你可以说再作考虑之后再答复。

事后,你可以维持原议,而对方也可能改变想法,接受你的条件。

也不要对公司的实际情况夸大其词。

特别是不能对薪酬方面给予任何自己无法做主或不能实现的承诺。

原则应该是对公司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甚至略为差一点。

如果只为招进人而不切实际,人来了发现情况不属实最后走人,造成的成本会更高。

⑧面试结束时,要对求职者做出真诚地感谢和鼓励。

面试后立即作面试评价,做好面试记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的记忆力不足以让我们记住所有候选人的所有信息,你必须把它写下来,面试笔记实际上是可以有效地避免很多误区。

所以越是面试关键的职位笔记就应该记得越清楚。

三、素质模型及面试问题

(一)素质模型

请试着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①校园招聘:

候选人从来没有工作经验,您从哪里“推算”出他日后在您公司会成功?

②社会招聘:

候选人就算有5年工作经验,那也是在别的公司的经验,您从哪里“推算”出他日后在您公司会成功?

1、任职资格(Qualification)

什么样的人来做最适合?

这就是任职资格。

任职资格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任职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等方面的要求,它常常以胜任职位所需的学历、专业、工作经验、工作技能、能力等加以表达,也称胜任素质(Competency)。

一般的招聘广告中,对每一个岗位都会有非常清晰的任职资格描述。

符合任职资格的标准,我们才能有初步的录用意向。

但是,经验仅仅只是证明了你过去做过了这件事情,拥有相关的经历或阅历,但不能够证明你就胜任未来的工作。

盖洛普咨询公司通过调查26万职业经理之后,得到如下观点:

“具有天生的才干是选拔的核心要点”。

另外,微软的观点是:

微软员工所取得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先天智慧而不是经验积累。

因此,微软注重招聘时的慧眼识真珠而不是后来的经验。

无论是“天生的才干”,还是“先天的智慧”,我们可以用“素质”来概括其含义。

2、素质(Competency)

1)素质的定义

企业的任职资格通常在岗位说明书中以胜任素质模型的形式体现。

我们先来看一看什么叫做素质。

素质,又称“能力”、“资质”、“才干”等,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是有卓越成就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深层次特征的集合,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

素质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好坏差异的个人特征。

2)素质的特征

素质是由先天的秉赋发展而来的。

素质的形成以秉赋为前提和基础,但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成长的积淀。

如果说秉赋是潜在的自我,那么素质则是现实的自我。

素质具有稳定性,素质并不只存在于一时一事中,而是表现为一个人某种经常和一贯性的特点。

因此,我们通过胜任素质模型来选人是可靠的。

但素质也具有可塑性,个体的素质是在遗传、环境和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可变的。

因此,我们选人时,也要关注候选人的发展潜力,而不能局限于其现有的素质表现。

3)素质判断的难度

素质比工作业绩抽象,更不容易把握;

素质是人所共知但又难于说清楚的,因此对其判断的主观性很大;

个人在自我讲述中容易夸大自己的优点、有选择地述说,或者将自己的理想和希望与实际工作相混淆。

4)怎样了解素质

通过关键工作事件了解员工的素质,包括事件背景、个人的行动以及业绩成果等;

了解应聘者在特定工作情境中的思想、感受和愿望尤其是其在那个情景中究竟是如何做的;

尽可能让应聘者详细而具体地描述自己的行为和想法而不要依赖他们自己的总结。

3、胜任素质模型(CompetencyModel)

1)胜任素质模型的定义

胜任素质模型就是某具体岗位所要求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

素质模型中各要素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性分别有两种典型的模型可形象地表现出来。

即“素质的冰山模型”或“素质的洋葱头模型”,但无论是哪一种模型,从表层到深层或从外到内都依次包含“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动机”等因素。

这些因素综合概括为任职资格或选人标准的通用六个维度:

专业知识(k)、专业技能(S)、综合能力/通用能力(A)、个性特征(P)、求职动机(M)、价值观(V)(注:

价值观即决定态度)。

2)选择什么类型的人

我们面试的方法,技巧再好,如果不清楚要什么样的人,也是白搭。

这里列举一些我们认为应该选择的人和应该放弃的人。

虽然不同公司招聘不同类型的人,但以下几点恐怕具有普遍性。

①内层特征更重要

无论是“素质的冰山模型”还是“素质的洋葱头模型”,外层或表层是外显的特征,内层或深层是内在的特征,其重要是后者大于前者。

我们往往迫于时间压力,在选人时不一定会坚持选人标准,很多时候会被候选人丰富的工作背景、知名企业的光环等给蒙蔽,而不做更多深层次的考察就决定录用。

其实选适合的人,最重要的是要看文化,看价值观,看求职动机。

注意:

这并不是说,外层特征不重要,我们可以用“外层特征是底线,内层特征是根本”来概括二者之间重要性的区别。

②有亮点好过万金油

有的应聘者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

而有的应聘者虽然有很多地方不如他人,但在某些点上有过人之处。

如果此人在某点上可以比他人做得更好,更透,说明此人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或见解,在其它事情上同样可以做的更好,更透。

那么,我们一般宁可选择后者。

从求职的角度来讲,这也就是所谓“千招会不如一招精”的道理,当然了,作为面试官,我们要能够擅长去去发现这个闪光的亮点。

③缺点与信心并存

众所周知,人无完人,如果一个人自信心过度膨胀,认为自己没有缺点,或谈不出自己的缺点,这种人要慎重对待。

如果其信心爆棚,这种人可能受挫折太少,不利于应付未来工作中的复杂局面;如果一个人谈不出自己的缺点,可能这个人缺乏对自己的规划和反思,一个未能正确认识自我的人,怕也是难以摆正自己的心态。

因此,那种承认并了解自己的缺点,但充满信心的人,才是我们要选择的人。

④潜力股

有的应聘者虽然有一定的能力和经验,但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进步了。

这种人在环境比较好的外企和国企比较多。

由于环境舒适,便安于现状,逐渐失去了进取精神和学习动力。

他们虽然有能力,但潜力不大了,最好还是留在原地不动,一动反而会出问题。

而有的应聘者,我们能够明显地看出他在过去的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一般来讲,善于从工作中学习的人会有很大的潜力。

我们显然更欢迎这种人。

(二)面试问题

所谓面试,自然要出一些题目考考面试者。

面试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和了解求职者的素质、能力和经验与岗位的要求是否匹配,以及求职者对这份工作的态度。

面试官所做的就是从求职者的各种陈述和行为中鉴别求职者的真实表现。

因此,不仅仅是面试的流程,面试的题目设计也非常重要。

不同的公司为不同职位的候选人准备了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题代表了不同公司的不同用人需求和用人的逻辑,也代表着不同岗位的不同标准。

那么,面试的问题从哪里来呢?

通常来说,首先可以谈谈应聘者的职业发展情况:

在各阶段工作时间,行业及职业工作的连贯性、职务及承担职责的变化情况等;其次可以从应聘者的业绩点提出问题:

有哪些信息表明应聘者具备相应能力,是提供一般性的描述还是量化具体的信息;再次可以从简历上的疑惑点中发问:

不清楚或有意回避的信息。

以上是我们通常的面试问题来源,而更为专业化的面试测评,还需要根据胜任素质模型来考察应聘者。

那么,我们就可以按照胜任素质模型的六个维度(所谓维度,简单地说,就是需要考核候选人哪些主要方面的内容)来设计面试题目(如下面的1-6),这些题目可先通过笔试进行初步测试,面试时,可以在笔试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

以下的这些题目仅为举例,当然也会随着本课程的完善过程逐步一同完善。

1、专业知识(k)

人力资源

请问该如何评估培训的效果?

对培训知识的掌握程度

胜任素质模型的六个通用维度是什么?

专业术语

2、专业技能(S)

各岗通用

请谈谈你从事该工作的优势是什么?

挖掘应聘者的专业技能

你曾受过与本工作有关的训练吗?

是什么?

销售类

请向我推销一下这支铅笔。

销售技能直观展现

你在拜访客户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客户拜访技能

一般而言,从和客户接触到最终销售的完成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时间周期怎样才能缩短?

销售全过程

你是否有超额完成销售目标的时候,你是怎样取得这样的业绩的?

业绩达成能力

在你的前任工作中,你用什么方法来发展并维持业已存在的客户的?

客户维护

请讲讲你遇到的最困难的销售经历,你是怎样劝说客户购买你的产品的?

销售说服力

3、综合能力/通用能力(A)

表达能力

请用两分钟的时间介绍一下你自己

考察其语言概括能力

抗压力等

目前你工作上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你是如何应付的?

抗压力、解决问题能力

请举例说明,领导布置了一项你以前从未触及过的任务,你是怎样应对的,结果怎样?

抗压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潜力

潜力

你有继续进修的计划吗?

通常下班后的时间,你都做些什么?

通过对对成长进步的态度来判断未来的潜力

讲一个这样的经历:

发生了一件对你来说很糟糕的事情,但后来证明,你从这个糟糕的事件中学到了很多。

通过对学习能力来判断潜力

领导/管理能力

请你举例说明你曾经使某人做他并不喜欢做的事情。

说服力、影响力

描述一下这样一种经历:

你手下有一位表现平平的员工。

你采用了什么办法来提高他的工作效率?

培养下属的能力

你采取什么办法来鼓励你的下属培养他们的能力?

你用什么方法来监督你负责项目的工作进程的?

监督能力

情绪管理

你的下属不同意你的观点,并当众同你发生争执,你如何对待这种事件?

情绪控制及管理能力

4、个性特征(P)

性格等

在你的同事(朋友)眼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是怎样评价自己的?

语言概括及表达能力,并可以通过对个性的概述来与胜任素质相比较

最近一年,你做了哪些事情来提高自己

是否爱学习?

保持持续进步

修养

你对原来的单位和上司的看法如何?

大骂原来单位及同事的应聘者绝非一名有修养的员工。

5、求职动机(M)

离职原因

为什么想离开原来的工作,为什么想换个工作?

通过离职原因判断求职动机

求职目标

什么样的单位是你求职的第一选择?

定位及动机

发展目标

你最近五年的规划是什么?

你准备怎样实现它?

通过人生规划判断求职动机

6、态度/价值观(V)

人生观

有没有座右铭或者比较喜欢的格言?

您最喜欢那一本书?

您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

应聘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职业观

工作中,什么会令你感到沮丧?

具体事例?

通过正反两个方面来判断应聘者的职业观

你最满意的工作经验,为什么满意?

7、综合问题

岗位理解

你是怎样理解你所应聘的岗位的?

其主要职责是什么?

通过其对岗位的理解来判断是否的确有相关经验

综合胜任力

你认为自己在这个岗位上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将应聘者所述与其面试中反应出来的情况进行对比

聘用价值

为什么要聘用你?

如果你被录用,你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自信、自我认知、岗位能力匹配度

8、面试经典六问

此“面试经典六问”的资料来源于网络,本人根据实际操作过程的经验,将顺序和内容均略作调整,特此说明。

1)引入式问题:

渐入佳境

询问一些应聘者熟悉、简单的问题,让面试人和应聘人切入面试话题,获取基本信息。

一些对专业或岗位看法的问题亦属此类问题。

其目的是建立良好的面试气氛,令应聘者放松,面试人猎取应聘者的初步信息以供后续挖掘。

如与个人信息有关的问题,与公司信息有关的问题,与行业/专业有关的问题,与招聘广告有关的问题。

2)动机式问题:

意欲何为

了解应聘者为何要变换工作,以及在工作中看重什么,以及应聘者价值观、职业发展规划的想法。

其目的是了解其求职的真实动因,以及相应的价值观、职业发展目标与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及企业人才建设目标的匹配度。

如,你为什么离开上一家公司?

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

3)行为式问题:

穷追猛打

通过对应聘者实际工作事例或参与活动的询问和挖掘,了解其行为特征、能力水平及素质状况。

其目的是通过过去的行为表现,判断其是否具备相应的工作经验与工作能力,以及相关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据此判定与目标岗位要求的匹配度。

主要以开放式问题为主,只有开放式问题,才有助于让应聘者多说,提供更充足的信息。

设计行为式问题一般要符合STAR原则,(既:

S是Situation,当时的情景;T是Target,目标;A是Action,行动,你采取了哪些行动;R是Result结果,最终的结果如何?

)也就是说,你自己问一道题,如果对方能答出这四个角度来,你的问题就是一个好问题。

同时,我们就可以根据应聘者从这四个角度的回答,来判断其答案的可信度。

看下面这些问题,如“你是一个好的领导吗?

”“你能承受压力吗?

”“你团队协作能力如何”这些问题能引出这四个角吗?

不能。

这种问题我们把它叫CloseQuestion,就是封闭式的问题。

如果人们只能用“是”或“不是”来回答,就不是一个好问题。

可以这么问:

“请你给我举一个过去跟客户打交道最困难的例子,好吗?

”候选人收到这个问题,他肯定会说:

“让我想想,在我上一家公司有一个客户,当时客户是什么情况,我为了赢得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