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9814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灰椋鸟》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灰椋鸟》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灰椋鸟》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灰椋鸟》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灰椋鸟》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灰椋鸟》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docx

《《灰椋鸟》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灰椋鸟》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灰椋鸟》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docx

《灰椋鸟》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

《灰椋鸟》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重点学习描写灰椋鸟归林和闹林的句子,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条理清晰、点面结合的写作特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第四自然段。

 

3、在阅读理解的推进中,认识鸟、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对“美与和谐”有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言说“美”。

 

1、聊聊鸟——

 

话题:

在你见过的大大小小的鸟中,你觉得什么鸟最好看?

我所说的见过,可以是生活中、或动物园里见过,也可以是电视或书里看到。

 

二、复习导入,理清条理

 

1、大千世界,鸟类众多。

今天我们要跟随作者,走近——灰椋鸟

 

2、这篇课文,作者主要描写了两个场面——(板书:

归林、闹林)

 

三、精读入境,感受“归林的场面”

 

气势大

 

1.让我们先去欣赏百鸟归林的场面,快速浏览课文的第四小节,作者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各用一句话来概括。

 

2.让我们先来欣赏作者看到的,自由朗读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

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

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

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1)“排空而至”排:

推开密密麻麻的灰椋鸟似乎推开了空中的一切过来了。

真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

 

(2)整群整群: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现在是——可见鸟儿归林是由——少变多的(数量多)

 

数百米长的长队、巨大的椭圆形

 

一批一批:

看天空中飞来的这批是什么样子的?

那批是什么样子的?

又飞来一批什么样子的?

 

“大部队”、浩浩荡荡: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成千上万的鸟儿像千军万马奔腾而来,黑压压的一片,从我们头顶飞过,遮天蔽日,气势壮观。

 

(3)老远:

从很远的地方就听到了鸟叫。

 

3.灰椋鸟来势猛,数量多,声音响,归纳起来,就叫气势大(板书)!

谁能读出这种气势。

 

情意浓

 

1.过渡:

作者在描写归林的场面时,不光写了看到的,还写了听到的。

在作者眼里,鸟儿会说话了。

作者觉得:

(引读)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象互相——,又像在——。

 

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

 

2.“呼唤”和“应和”

 

鸟儿们会怎样的呼唤?

又怎样应和呢?

老师做先回来的鸟,你们做后回来的鸟,我呼你们,看你们能不能来和我:

 

我呼:

“喂——”,你们和“哎——”

 

“伙伴们,我在这儿哪,快来,快来””——

 

“哎,亲爱的,这儿有个大虫子,要来尝尝么?

”——

 

“孩子们,天黑了,快回来睡觉吧”,——

 

这些鸟儿就像老师和你们一样,你呼我和,和睦融洽。

灰椋鸟聚在了一起,会倾诉哪些见闻和收获,又会向谁倾诉呢?

同桌或四人小组合作演演说说。

 

3.说到这儿,老师有一个疑问:

在我们平常人的眼里,鸟叫就是叽叽喳喳地,作者怎么听出了如此丰富的语言?

 

4.引导注意句子中分号的用法。

 

作者先写了——先回来的鸟,再写了——后到的鸟,这是并列的关系,所以中间用了分号。

男女生对读。

 

5.学习写法: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灰椋鸟归林时的场面描写吧,作者从“一开始”写到——,从“先回来的鸟”写到——,先写看到的——再写听到的,这样的写作顺序多有条理啊。

(板书:

条理清晰)让我们按着顺序跟着老师试着背一背,再次感受鸟儿归林时的气势大、情意浓。

 

四.品味赏析,感受“闹林场面”

 

1.过渡:

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

归林后的灰椋鸟不愿过早地安眠,在林内起舞争鸣。

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第五自然段,找出你觉得写得特别好的句子,想想好在哪里。

 

姿态美

 

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扑棱棱地飞起。

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场面欢

 

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5、小结写法:

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于场面描写中,用上生动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既写了几只鸟的翩翩起舞的场面,又写了百鸟争鸣的场面,这种写法叫点面结合。

让我们再次欣赏这喧闹欢腾的闹林场面。

谁来美美地读读第5自然段(板书:

点面结合)

 

五.注重勾连,创生“美”。

 

1、作者不仅写了所见、所闻,还写了所想:

 

在回来的路上,我想:

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2、自己读读最后一小节,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林子的大、美,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小结:

人造了林,林养了鸟,鸟乐了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板书:

和谐)

 

六.读写结合,仿写片段

 

1.想象灰椋鸟早晨出林的场面呢?

请你模仿本文的写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个片段。

可以写听到的,也可以写看到的,按一定顺序写,也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

 

【板书设计】

 

归林气势大条理清晰

 

灰椋鸟情意浓

 

闹林姿态美点面结合

 

场面欢

 

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