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二关于设计审核的工作流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9981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T二关于设计审核的工作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QT二关于设计审核的工作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QT二关于设计审核的工作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QT二关于设计审核的工作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QT二关于设计审核的工作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QT二关于设计审核的工作流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QT二关于设计审核的工作流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QT二关于设计审核的工作流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T二关于设计审核的工作流程.docx

《QT二关于设计审核的工作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T二关于设计审核的工作流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QT二关于设计审核的工作流程.docx

QT二关于设计审核的工作流程

 

关于设计审核的工作流程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网优规划中心

2008年2月

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审核的流程

摘要:

本报告主要针对设计审核的工作流程做了基本说明,同时增加了室内覆盖设计的要求、容量配置和分区方法,方便工作需要。

修订记录:

日期

修订版本

描述

作者

2008-2-13

V1.0

修订输出

范政

目录

1.设计审核的工作流程4

2.分区和容量配置原则6

3.室内覆盖设计的基本原则10

1.设计审核的工作流程

设计审核的工作流程分为内外2部分,外部流程包括:

工建中心、设计所、网优规划中心、爱立信。

内部流程主要在网优中心内部循环,由规划中心将审核结果反馈各区域,再将区域的反馈结果传给爱立信。

具体流程如下:

外部流程:

为了确保容量和分区的准确性,容量和分区的审核分别在设计所和爱立信各自进行,如果设计所认为容量和分区不满足现有原则,可以在出设计之前要求容量和分区的变更。

爱立信对所有的设计,包括容量和分区将再审核一遍。

内部流程:

爱立信将不满足容量和分区原则的站点,写清楚不满足的原因和新的建议,提交到规划中心,由规划中心下发到各区域,各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反馈,同时修改EPM的建议,最后由规划中心将反馈结果送至爱立信。

反馈时间:

反馈时间控制在5天之内,根据工程进度的要求,对于紧急的站点,要求2天之内反馈。

反馈以表格的形式提交。

 

外部流程:

根据建筑图纸预设计

设计所

 

内部流程:

根据爱立信的容量审核结果

规划中心

2.分区和容量配置原则

a)写字楼的分区和配置原则

在北京写字楼众多,档次参差不齐,话务量分布也很不均匀,按照档次可分为甲、乙、丙;按照功能分,可以分为纯写字楼、单位办公楼、带底商的写字楼等,为了规范写字楼的覆盖建议,我们总结如下: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需要分区:

1、覆盖面积大于或等于5万平米以上的独立楼宇,需要分区覆盖。

2、容量大于8载频的需要分区覆盖。

3、写字楼高于20层需要分区,按照人流量分区。

4、多台干放的引入必然会对基站造成上行底噪的干扰,因此为了提高基站的性能,单个基站的干放数量超过6台(5W)需要分区。

●分区方法:

1、在容量允许的范围内,如果平层面积较大(大于2万,比如百荣世贸)或建筑物内明显有独立区域的(比如东直门移动大楼),可以按照竖切的原则分区,比如:

以下写字楼,按照竖切的原则,可以避免电梯内的切换,而且上下走线比水平走线路径短。

2、如果平层面积小,且都是办公区域,当容量不足时,按照横切的方式分区,比如国贸1座等,但是需要注意电梯的切换问题。

3、包含商场的写字楼,如果商场面积超过5000平米,写字楼与商场分区覆盖,小于5000平米的商场,可以与写字楼一起覆盖。

 

●容量配置

容量计算如下:

以建筑面积3万平米写字楼计算,办公区域占总面积的60%,人均办公10平米,按照70%的市场渗透率和每用户0.016ERL的话务可以计算得到话务量,对照爱尔兰B表,容量可以按照O6设计。

我们将写字楼定义为普通写字楼和高级写字楼,以下是定义:

普通写字楼:

包括国企单位办公楼、乙级写字楼、丙级写字楼等。

高级写字楼:

包括甲级写字楼、外企办公楼等。

根据以上容量的计算和写字楼的定义,考虑到现网实际情况,我们对高级写字楼的配置适当增加,具体如下表:

2<面积=<5万

5<面积=<10万

普通写字楼

高级写字楼

普通写字楼

高级写字楼

3~7

6~8

4+4~6+6

6+6~8+8

注:

超过10万的大型写字楼或国际知名大公司的办公楼,请与规划中心协商覆盖和容量方案,以上配置含EDGE的载频

●机房

1、如果覆盖分区等于2,需要在每个覆盖小区内各选1个机房或者在整个小区的中心位置选择1个机房。

2、如果覆盖分区大于2,需要在每个覆盖小区内各选1个机房。

 

b)住宅小区类微蜂窝载频配置和分区原则

住宅小区存在楼宇多、面积大的特点,很多住宅小区和办公、超市混合在一起,存在着话务上升的可能,为了将来扩容方便,也为了减少干放的使用,提高基站的性能,方便后期维护,特制定以下住宅小区类微蜂窝载频配置和分区原则:

一、话务量的计算:

对于住宅小区类微蜂窝,主要根据覆盖面积配置载频,根据覆盖面积,按照每户100平米计算得到小区的户数,按照每户2人计算人数,按照70%的市场渗透率和每用户0.016ERL的话务可以计算得到话务量,考虑Micro吸收居民区70%的话务量。

二、干放数量的控制:

多台干放的引入必然会对基站造成上行底噪的干扰,因此为了提高基站的性能,室内覆盖的基站所带干放数量不超过10台(10W),小区分布和别墅的基站所带干放数量不超过10台(10W)。

三、分区原则:

单个基站的覆盖面积不超过10万且干放数量不超过10台(10W)。

四、载频配置:

东西区:

面积

Micro所需载频

小区分布所需载频

50000

3~5

3~6

100000

4~7

4~8

注:

以上配置已经考虑EDGE的需求

别墅区的容量计算:

1、独栋别墅:

占地面积×40%×2×0.016/300=总ERL

2、联体别墅:

占地面积×70%×2×0.016/300=总ERL

可以参考呼损1%查爱尔兰B表,计算信道数。

由于别墅的情况比较复杂,价格和地理环境相差很大,下表仅作为参考,最终配置以实际计算结果为准。

面积

载频数

15万平米

3~5

30万平米

4~6

50万平米

5~8

注:

以上配置没有考虑EDGE的需求

●满足以下条件需要分区:

1、覆盖面积大于或等于10万平米以上的楼宇,需要分区覆盖。

2、单个基站的干放数量超过10台需要分区。

室内覆盖的干放超过10台(10W),小区分布和别墅的干放超过10台(10W)需要分区。

3、容量大于8载频的建议分区覆盖(也适用于写字楼和商场等其他地方)。

●分区方法:

1、满足条件1的,每10万平米分1个小区,比如16万平米可分为2个小区(每个区8万平米),依次类推。

2、满足条件2的,超过10台干放需要分区,比如15台干放可分2个小区。

3、新建微蜂窝的单小区配置最大为8载频,比如容量需要10载频,可以分为6+6。

●机房

1、如果覆盖分区等于2,需要在每个覆盖小区内各选1个机房或者在整个小区的中心位置选择1个机房。

1、如果覆盖分区大于2,需要在每个覆盖小区内各选1个机房。

c)重点工程

1、重点工程比如:

T3航站楼、北京南站等大型建筑,且载频数超过100TRX,设计审核需要公司内部汇审。

2、重点工程比如:

金源购物中心、七星摩根等建筑,且载频数在50-100之间,设计审核需要网优内部汇审,即区域、规划、设计联合汇审。

3.室内覆盖设计的基本原则

工程设计是整个室内覆盖系统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室内分布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为了保证设计满足覆盖需求,特制定以下原则。

●天线点的设计

随着技术的发展,室分系统将承担更多的网络接入,各种频段的系统存

在着损耗差异(包括线损、空中损耗),因此天线点的设计采用天线阵的方式,天线的设计具体如下:

1、在开阔空间,模测以WLAN的频段进行,开阔空间指开放式写字间、会议室、商场等,天线点可以直接覆盖用户群,没有墙壁阻挡。

但是不包括车库、人防

2、开阔空间天线口的功率根据不同频段可以不同,GSM的天线口功率控制在5-8dBm,TD的天线口功率控制在0-8dBm,DCS/WLAN的天线口功率控制在10-15dBm。

3、在封闭空间,比如酒店客房、公寓等,天线安装在走廊,需要穿透墙壁覆盖用户群,由于本身结构复杂,2G的覆盖存在困难,采用尽量覆盖的原则,放弃以前的奇偶层对角覆盖的方式。

4、封闭空间天线口的功率参照模测结果,天线模测以DCS的频段进行。

5、天线距离地面超过4米以上,需要根据实际模测结果设计天线功率,比如展馆、酒店大堂等。

6、高层建筑(6层以上,含6层)的天线点在开阔空间,尽量安放在玻璃窗边,降低周边大站信号对微蜂窝的影响。

7、车库出入口安装定向天线覆盖车道,保证足够的重叠覆盖区,满足切换。

●2G覆盖要求

1、室内覆盖系统的场强不低于室外场强,能保证95%(主要活动区域)以上设计区域下行信号强度≥-80dBm,电梯、地下等其它区域信号强度≥-85dBm。

2、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不过度覆盖室外,保证覆盖建筑物10-15米外室内覆盖系统电平低于室外15dBm。

室外道路上(除入口的道路外)的室内覆盖系统电平≤-90dBm。

3、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内,为防止信号过度泄漏:

✧5层以下可以采用定向吸顶天线;

✧如果楼宇周边有立交桥、过街天桥,可以根据桥的高度适当增加定向吸顶天线的使用楼层;

✧由不同基站覆盖的相邻楼宇,如果距离小于等于20米,需要增加定向吸顶天线,防止泄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