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0043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D.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减缓温室效应

7.(2分)如图是四种物质a、b、c、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中c与d的分子个数比为1:

2

B.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

D.物质c可能是一氧化碳

8.(2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

4

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9.(2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总结的规律正确的是(  )

A.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C.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D.酸、碱、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

10.(2分)如图是小凡用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2O2、O2)则物质X一定不是下列物质中的(  )

A.H2 B.H2CO3 C.CH4 D.KOH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3分)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锰钢B.红磷C.硝酸钾D.      .

12.(3分)下列基本营养素中能给人提供能量的是      

A.水B.维生素C.油脂D.      .

13.(3分)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中,保存较好的玉器非常罕见.对玉石主要成分(化学式为NaAlSi2O6)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含有3个氧分子B.钠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23:

27

C.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4%D.相对分子质量为      .

14.(3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分离食盐和泥沙﹣﹣蒸发结晶

B.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高温煅烧

C.检验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滴入无色酚酞

D.鉴别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

15.(3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

B.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D.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则物质X可能是      .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6.成语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成语相关内容中带点的字:

(1)如胶似漆:

胶中含有碳、氢、钙等元素,写出其中一种      ;

(2)争风吃醋:

醋酸溶液中含有      ;

(3)信口雌黄:

雌黄即三硫化二砷(砷元素符号As),      .

17.化学式造福人类的科学.

(1)能源化学﹣﹣使用新能源的汽车可节约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      ;

(2)农业化学﹣﹣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尿素属于      (填“氮”、“磷”或“钾”)肥;

(3)医药化学﹣﹣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由青蒿酸(C15H22O2)合成青蒿素(C15H22O5)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材料化学﹣﹣为防止食品变质常采用真空包装,目的是隔绝      ;

检验塑料包装袋是否为热塑性塑料的方法(包括操作、现象)      .

18.南昌大学研发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技术”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如图乙原子结构示意图所对应的元素与镓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序号);

(2)氮化镓(GaN)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3)传统制备氮化镓的化学原理是:

GaCl3+NH3GaN+3X,其中X的化学式为      .

19.高锰酸钾是常用的氧化剂.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制备高锰酸钾晶体的操作流程:

(1)完成操作③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填一种即可);

实验中通过操作②所析出高锰酸钾晶体,说明高锰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

(2)操作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3)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煅烧,生成锰酸钾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赣南的客家围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敌入侵.现有五种物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作为围屋的守护“卫士”,只有相邻物质间能发生反应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如右图所示).其中物质A常用于铅酸蓄电池中,其浓溶液有脱水性;

物质C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提示:

碳酸钡不溶于水)

(1)A物质是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与E反应时的实验现象为      ;

(3)现有下列物质作为“外敌”分别对围屋发起进攻,若该物质与两位相邻的守护“卫士”都能发生反应才能攻破防线,那么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      (填序号).

①铁②氧化铁③二氧化碳④氢氧化钡.

四、实验与探究题

21.请你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中仪器B的名称是      ;

(2)实验室欲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需在图一中选用A、B与      (填序号)组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二是两套干燥气体装置,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的是      (填“甲”或“乙”),不能选择另一套的原因是      .

22.如图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加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甲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后产生黑色的氧化铜.

【乙组】为寻找实验中没有产生氧化铜的原因,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6NaOH+4CuSO4═3Na2SO4+Cu4(OH)6SO4↓,生成的碱式硫酸铜是不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加热不易发生分解.

【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分析,同学们针对试管中溶液呈酸性的原因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Ⅰ:

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猜想Ⅱ:

生成的硫酸钠使溶液呈酸性.

【实验与结论】

实验①:

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得出其pH      (填“>”、“<”或“﹦”),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Ⅰ成立.

实验②:

向盛有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显紫色,硫酸钠溶液呈      (填“酸”、“中”或“碱”)性,猜想Ⅱ不成立.

【交流和反思】

(1)乙组同学认真分析甲组实验后,一致认为不需要通过实验就能判断猜想Ⅱ不成立,理由是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蓝白色沉淀;

(2)在化学反应中,相同的反应物因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导致生成物不同,请另举一列      (写出反应物即可).

23.央视频道《是真的吗?

》栏目中有一段视频:

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小晟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了探究:

(1)“锡纸”燃烧的原因:

“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

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      (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

“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

“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Ⅱ:

“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

可知猜想      (填“Ⅰ”或“Ⅱ”)

成立;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3.

[交流讨论】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      ;

②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      (填序号).

A.氯化铜B.硝酸银C.硫酸钠D.硫酸亚铁

[拓展应用】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如果电器着火应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

五、计算题

24.小新用20g含碳酸钠53%的天然碱制取氢氧化钠用于制作“叶脉书签”(杂质不参加反应).操作过程如下:

请计算:

(1)2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g;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D

4.C

5.A

6.C

7.A

8.A

9.B

10.C

二、选择填充题

11.A,D补充:

空气.

12.C;

糖类(或蛋白质).

13.B;

202.

14.B;

取样,加水测温度/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闻气味等.

15.C,稀盐酸或稀硫酸.

三、填空与说明题

16.

(1)C;

(2)H+;

(3)As2S3.

17.

(1)石油.

(2)氮.

(3)化学.

(4)取样,灼烧,看塑料是否熔化.

18.

(1)69.72;

B;

(2)﹣3;

(3)HCl.

19.

(1)玻璃棒(或烧杯等);

增大;

(2)二氧化锰;

(3)4KOH+2MnO2+O22K2MnO4+2H2O.

20.

(1)H2SO4;

(2)NaOH+HCl=NaCl+H2O;

产生白色沉淀;

(3)④.

21.

(1)试管;

(2)D、F,CaCO3+HCl=CaCl2+H2O+CO2↑;

(3)甲,碱石灰中的氢氧化钠以及氧化钙吸水后会与二氧化碳反应.

22.

解:

【实验与结论】pH<7

(1)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可发生反应会生成不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碱式硫酸铜,所以乙组同学认真分析甲组实验后,一致认为不需要通过实验就能判断猜想Ⅱ不成立;

(2)

【甲组】2NaOH+CuSO4=Na2SO4+Cu(OH)2↓;

【实验与结论】实验①<;

中;

(1)甲组实验生成了Na2SO4,若它显酸性,在此条件下;

(2)碳与氧气.

23.

(1)温度达到着火点;

Ⅱ成立;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ZnCl2=3Zn+2AlCl3.

①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②D;

24.

(1)10.6;

(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