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0821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文档格式.doc

D.

冬天,屋檐下的冰凌

液化及液化现象.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

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

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放吸热.

解:

A、雪是固态,温度升高时可以变成液态的水,发生的是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露珠是液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后形成的,符合题意.

C、霜是固体,是由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

D、冰是固体,它是由液态的水放热凝固后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要判断各选项的物态变化是否相对应,首先要弄清楚各选项的物态变化特点,然后根据变化前后的物态特征来判断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3.(3分)(2014•昆明)下列体育运动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

打习毛球时握紧球拍

对赛车的轴承添加润滑油

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往手上涂抹镁粉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重力、弹力、摩擦力.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力;

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

使接触面脱离;

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A、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不符合题意;

B、打习毛球时握紧球拍,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不合题意;

C、对赛车的轴承添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使接触面脱离,属于减小摩擦,符合题意.

D、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往手上涂抹镁粉,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4.(3分)(2014•昆明)如图是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其中表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比热容、热机、热值.

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压缩冲程:

A图:

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行,气缸容积减小,是压缩冲程,符合题意;

B图:

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吸气冲程,不符合题意;

C图:

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气缸容积减小,是排气冲程,不符合题意;

D图:

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做功冲程,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以及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是中考的热点内容.

5.(3分)(2014•昆明)草原发生大面积蝗灾时,农业部门利用飞机喷洒农药消灭蝗虫.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时,它的()

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动能减少,势能减少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机械能及其转化.

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据此结合题目描述可做出判断.

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时,其质量在不断减小,高度和速度不变,因此,由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可知,其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减少.故只有选项D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本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本题中注意飞行喷洒农药时其质量在不断减小是解答中的易错点.

6.(3分)(2014•昆明)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器中,利用电动机原理工作的是()

电炉

电风扇

电饭煲

电铃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电动机、磁生电.

解决本题应掌握:

常用家电的工作原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电风扇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运动而使扇叶转动的;

电炉、电饭煲均为利用电流的热效应;

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

本题考查家电的工作原理,在生活中应注意掌握.

7.(3分)(2014•昆明)当一个电阻的阻值为R时,将它接在电路中通电一段时间,产生的热量为Q.如果要使它产生的热量为2Q,下列办法中可行的是()

将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通电时间变为原来的

将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通电时间变为原来的

将电阻变为原来的,通电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

将电压变为原来的,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电与热、生活用电.

根据焦耳定律Q=I2Rt=分析答题.

A、将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通电时间变为原来的,由Q=可知,产生的热量变为2Q,故A正确;

B、将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通电时间变为原来的,由Q=可知,热量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故B错误;

C、将电阻变为原来的,通电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由Q=可知,热量变为原来的4倍,故C错误;

D、将电压变为原来的,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由Q=可知,热量变为原来的,故D错误;

本题考查了判断电阻产生热量的变化,根据题意,应用Q=即可正确解题.

8.(3分)(2014•昆明)某实验小组连接了如图所示的串联电路,电源电压为3V恒定不变.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他们用电压表先后测得Uab=Ubc=Ucd=0,Uad=3V.为进一步确认电路故障,他们先用导线将a、b连接起来,先后测得己Ubc=Ucd=0;

再用导线将b、c连接起来,先后测得Uab=0,Ucd近似等于3V;

最后用导线将c、d连接起来,先后测得Uab=0,Ubc近似等于3V.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灯Ll和灯L2都发生了断路

灯L2和开关S都发生了断路

灯Ll和开关S都发生了断路

灯Ll、灯L2和开关S都发生了断路

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

电路发生断路时,当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时,电压表有示数,否则无示数.

(1)由题意可知,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并且Uab=Ubc=Ucd=0,Uad=3V,说明电源有电压,则电路其它部分出现断路;

(2)用导线将a、b连接起来,先后测得己Ubc=Ucd=0,说明断路部分在bd之间;

用导线将b、c连接起来,先后测得Uab=0,Ucd近似等于3V,说明电压表并联在cd之间时,与电源两极相连,因此cd间存在断路;

用导线将c、d连接起来,先后测得Uab=0,Ubc近似等于3V,说明电压表并联在bc之间时,与电源两极相连,因此bc间也存在断路;

综合上述分析可得,灯L2和开关S都发生了断路.

本题考查了用电压表检测电路的故障.当电压表所测的那部分电路断路,电压表与电路串联,分担电源电压,要注意辨别.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考生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9.(2分)(2014•昆明)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通信英雄牛宝才,在电话线被炸飞一段而无法联络的紧要关头,他将电话线的一端咬在嘴里,另一端捏在手里,不惜将自己的身体作为导体(填“导体”或“绝缘体”)连接被炸断的电话线,保证了指挥联络关键的3分钟,谱写一曲英雄主义的诗篇.今天,我们随时随地要注意人身安全,如若遇到断落地面的电线,我们不能用手直接去捡拾(填“能”或“不能”).

安全用电原则.

(1)常见的导体包括:

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石墨等.常见的绝缘体包括:

橡胶、陶瓷、塑料、玻璃等;

(2)安全用电的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人体属于导体,所以可以连接被炸断的电话线;

用手捡拾断落到地面的电先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故答案为:

导体;

不能.

本题考查了人体属于导体和安全用电的原则.

10.(2分)(2014•昆明)冰的密度为0.9×

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是1m3的冰,质量为0.9×

103kg,那么体积为2m3的冰的质量为1800kg.

密度及其特性;

密度公式的应用.

密度及其应用.

(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冰的密度的意义根据密度的定义说明;

(2)已知冰的密度和体积,利用公式m=ρV得到冰的质量.

冰的密度是0.9×

103kg/m3,物理意义为:

体积是1m3的冰,质量为0.9×

103kg;

∵ρ=,

∴冰块的质量为:

m=ρV=0.9×

103kg/m3×

2m3=1800kg.

1800.

此题考查了密度的特点、物质密度数值的物理意义和密度公式变形的简单应用,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1.(3分)(2014•昆明)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声音的音色进行判断的;

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防治噪声的途径;

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音色.

应用题;

声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2)人耳朵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故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同时据课本可知,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

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音色;

20;

传播过程.

该题考查了声音的特性的理解、人耳朵听到频率范围的判断和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的应用.

12.(2分)(2014•昆明)端午节吃粽子,会闻到粽子的清香,说明分子发生了扩散现象;

两块表面干净的铅互相压紧能够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扩散现象;

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我们能闻到煮粽子时发出的阵阵清香,这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两块表面干净的铅互相压紧能够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扩散;

引力.

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原理与现象,属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3.(2分)(2014•昆明)小明带着弟弟去翠湖看海鸥,湖面如镜映出海鸥的虚像(填“虚”或“实”),随着海鸥飞离湖面,它们在湖中的像的大小将不变(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与距离无关.

水面上出现的海鸥的倒影就是海鸥在水面上成的虚像,随着海鸥飞离湖面,它们在湖中的像的大小将始终不改变,与海鸥大小相等.

虚;

不变.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和掌握,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做出解答,学生容易被“海鸥飞离湖面”迷惑,误认为像变小.

14.(2分)(2014•昆明)如图是昆明环湖路两侧安装的“风光互补”新能源景观节能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其中小风扇是一个小型风力发电机.它们都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原理是电磁感应.

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风能和太阳能是能量巨大的资源,风扇式发电机原理也是电磁感应,可以通过风吹动扇片转动,把风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小风扇是一个小型风力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工作的.

电;

电磁感应.

这套设备工作时,包括了两次能量转化:

发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然后电能转化为电池的化学能.

15.(2分)(2014•昆明)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O×

107J/m3,完全燃烧2.1m3的天然气可以获得8.4×

107J的热量,不计热量损失,这些热量可以使500kg的水,温度升高40℃.[c水=4.2×

103J/(kg•℃)].

热量的计算;

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1)根据Q=Vq求出完全燃烧2.1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

(2)不计热量损失,Q吸=Q放,根据Q=cm△t求出水升高的温度.

(1)完全燃烧2.1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Q放=Vq=2.1m3×

4.0×

107J/m3=8.4×

107J;

(2)不计热量损失,Q吸=Q放=8.4×

107J,

∵Q=cm△t,

∴水升高的温度△t===40℃.

8.4×

107;

40.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热量和热值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16.(3分)(2014•昆明)今年4月25日,浙江象山一收费站,一辆严重超载的大货车紧急刹车停车交费时,车厢内约70吨钢筋瞬间刺穿驾驶室并将其掀翻.这是因为紧急刹车后,车虽然停下来,但钢筋由于惯性仍然向前运动,才发生了事故.最终钢筋还是停了下来,这是在力的作用下,使钢筋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惯性;

力的作用效果.

运动和力.

一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由题意知,当紧急刹车时,车虽然停下来,但钢筋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因此才发生了事故.

最终钢筋还是停了下来,这是在力的作用下,使钢筋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停下来;

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了惯性现象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的实例,难度不大,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17.(2分)(2014•昆明)摄氏温度的规定: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将0~100℃之间划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华氏温度的规定: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32℉(℉,读作华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将32~212℉之间划分为18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l℉.则华氏度F与摄氏度t之间的关系是F=1.8t+32℉.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37℃.

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1)由题意可知:

摄氏温差100度等同华氏温差180度;

华氏温度起点为32度等于摄氏温度的0度,华氏温度的212度等于摄氏温度的100度;

据此即可求出2摄氏度等于多少华氏度;

最后即可求出摄氏度与华氏度之间的关系.

(2)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37℃.

(1)∵华氏温标规定:

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212华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32华氏度,中间分为180等分,每一等分代表1华氏度;

∴摄氏温差100度等同华氏温差180度;

即1摄氏度=华氏度=1.8华氏度;

又知:

华氏温度起点为32华氏度等于摄氏温度的0度;

所以,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为:

T=1.8t+32.

T=1.8t+32;

37.

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的关系T=t+273;

华氏温标跟它们的最大区别就是分度值不同.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4分).请考生用黑色碳索笔在答题卡上作图和解答,答题中需要文字说明的应简明扼要.

18.(4分)(2014•昆明)完成下列作图

(1)一个物体重10N,请在图1中作出该物体的重力的示意图;

(2)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请在图2中标出螺线管的北极和电源的正极.

重力示意图;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图像综合题.

(1)物体受重力作用点(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在重力的方向画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2)根据磁极间的作用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根据安培定则,由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判断电流方向,由电流方向判断电源的正极.

(1)过物体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G=10N,如图所示:

(2)如图,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

根据安培定则,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可以判断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所以,电源的右端是负极,左端是正极.如图.

(1)画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条带箭头线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所以要先正确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根据力的示意图的要求作出力的示意图.

(2)电流的方向、小磁针的磁极、螺线管的磁极,知道其中的一者,都能根据磁极间的作用和安培定则判断另外两者.

19.(4分)(2014•昆明)请记录下列量具所测物理量的数值

(1)如图1所示,所测物体的质量是104.5g.

(2)如图2所示,所测电流是1.4A.

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1)天平是测质量的仪器,在读数时应将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的示数相加.

(2)读取电流表的示数前,首先要认清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得出示数.

(1)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

图中的示数=50g+20g+20g+10g+4.5=104.5g;

(2)图中电流表接的是“﹣”和“3A”两个接线柱,量程为0~3A,应该看上方的刻度盘,分度值是0.1A,指针在1A后4格处,示数为1.4V;

(1)104.5;

(2)1.4.

本题考查常见测量仪器的读数,考查学生对实验仪器的熟悉程度,是一项技能的考查.

20.(8分)(2014•昆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调节平衡时,都应该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图示杠杆所处的位置,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整(填“右”或“左”).

(2)挂上钩码,正确调节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挂在杠杆上的钩码施加的动力、阻力方向恰好与杠杆垂直,挂钩码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力臂.

(3)某小组同学在杠杆左右两侧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同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平衡,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是错误.

(4)实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3

6

2

5

4

9

8

甲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乙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动力×

动力臀=阻力×

阻力臂

两个同学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误的.那么你认为他们中正确的应该是乙同学.原因是甲同学的结论部分仅从部分实验数据分析得到,不是所有实验数据都满足他总结的结论.

(5)下列正在使用中的杠杆:

用镊子取砝码、用扳手拧螺母、用钉捶拔钉子,属于费力的杠杆是镊子.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1)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4)实验结论必须要具有合理性、科学性,要符合物理规律;

同时要多做几次实验,合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根据杠杆的特点,结合力臂的概念分析解答,知道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步骤:

a.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把杠杆调节平衡;

b.把钩码挂在杠杆的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

c.记下两边的钩码的重,用尺量出它们的力臂,记下实验数据;

d.每次实验前,把杠杆调节平衡,改变力和力臂数值,做三次实验;

e.求出各次实验的动力乘以动力臂和阻力乘以阻力臂数值.

(5)联系生活经验,要判断杠杆的类型,可依据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大小关系:

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是省力杠杆;

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是费力杠杆;

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则为等臂杠杆.

(1)杠杆左端上翘,右端下倾,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左边移动一些,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挂上钩码,正确调节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挂在杠杆上的钩码施加的动力、阻力方向恰好与杠杆垂直,挂钩码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力臂.

(3)在做“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在杠杆O点位置两边分别挂上数目不等的钩码,通过移动悬挂钩码的滑片的位置,并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重新保持水平,是错误的,挂上钩码后,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