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1162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摄影技巧人像篇.docx

摄影技巧人像篇

人像摄影

一、什么是人物摄影?

人物摄影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人物摄影是以静态或动态人物为被摄对象,着重描绘其外貌和精神面貌,从而直接表现人的一种摄影。

凡是内容涉及人物而以人物为主体的各种题材,都属于人物摄影的范畴。

诸如:

人像、家庭生活、亲朋欢聚、情侣相悦、婚寿礼仪、童年纪实、校园动态、老人晚景、旅游揽胜、时装穿戴、舞台演出、体育活动、工作现场、佳节盛会、风土人情、社会新闻、人体艺术等,广泛多样,到处可选。

总的来说,摄影艺术领域里,与此相应的具体门类,除人像摄影外,更有家庭、儿童、旅游、婚礼,以及体育、舞台、社会纪实乃至人体等多种摄影,各具特色,相互关联,又常兼归于人物摄影系列之内,统称为人物摄影。

  自从1839年摄影术诞生迄今为止,人物一直就是摄影艺术中常拍常新的主要课题,而归纳人物摄影成功的关键,在于“形神兼备”。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各不相同,精神面貌和更是知识界千变万化。

一幅人物照片,如果抓住了被摄对象的神态和情感,但外貌没有表现好,就经不起细看,缺乏应有的艺术表现力;反之,如果外貌酷似,而神态和情感未经刻划,则人物表现势必呆板,没有韵味。

因此,人物摄影不能限于拍像,而是应当根据主题,对人物的外貌扬长避短,突出美感,以便通过外貌,能更好地传达和刻划人物的精神面貌,从而使照片中的人物看起来比真实的被摄对象更美、更生动、更有精神。

只有首先作到“形似”,才能传神。

  为使人物摄影符合“形神兼备”的要求,摄影者除正确掌握照相机使用技术外,还要在观摩优秀摄影作品和学习有关摄影知识的基础上,经常对生活中的各种人物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养成敏捷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以便在人物摄影实践中,能别具慧眼,刻意求新,不失时机地选取题材,并抓住被摄对象典型而生动的瞬间,拍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照片来。

二、人物摄影有哪几种拍摄方式?

  人物摄影的拍摄方式,不外乎摆拍、抓拍和摆\抓结合三种。

各有特点和要求,又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分别构成人物摄影所不可缺少的造型手法。

1、摆拍

  即整个摄影过程中,始终让被摄对象完全知道有人在为自己拍照,从而使摄影者可有较充分时间,在做好拍摄准备并对被摄对象加以摆布后,完成拍摄。

因此,这种拍摄方式也称为摆布,或者可以叫做主体全知的拍摄方式,为肖像照、团体照、纪念照、广告照等所采用。

但在摆布的情况下,摄影者应多方设法,使被摄者思想放松,以便配合拍摄。

2、抓拍

  即整个摄影师过程中,根本不让被摄对象知道有人在为自己拍照,就由摄影者地直接摄取人物活动中的典型而生动瞬间。

因此,也可以叫做主体不知的拍摄方式。

采用这种方式拍摄,也许构图、用光不尽人意,而被摄影对象却处于无拘无束的活动状态,神情举止都较自然。

但被摄者需要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敏锐的眼力,在转瞬即逝的各种人物活动中,善于抓取被摄对象最典型、最完美、最耐看的时刻,及时按下快门。

3、摆抓结合

  即整个摄影过程中,虽然让被摄对象知道有人在为自己拍照,但并不告知确切的拍摄时间,以便使被摄对象的注意力仍集中于所从事的事物,而摄影者得以有一定的时间,选择最佳角度和光线,并经过较小范围的调整和摆布,在适当时间按下快门。

这种拍摄方式,兼采摆拍和抓拍两者的长处,做到抓中有摆,摆\中有抓取。

因此,又称为摆摆\抓抓,也可以叫做主体半知的拍摄方式。

三、人物摄影应选购哪种相机?

  一般照相机虽都能用于人物摄影,但因型号和结构有所不同,性能和特点各有差异。

人物摄影究竟怎样选购照相机为好,通常可从摄影用途、个人爱好和经济条件三方面来考虑。

1、摄影用途

  这是指照相机的使用范围。

初学者如果仅是拍摄家庭合影、个人留念的全身和大半身等照片,选购一架普通小型DC,即可应付自如;这类照相机一般装有标准镜头,既可以拍摄黑白人像,也可拍摄彩色人像。

或者可选购一架卡片相机;它体积小,构造简单,而且附带闪光装置,不仅使用方便,拿起来就可以拍照,又不需要另外单独购置闪光灯。

如果拟将照相机用于人物题材艺术创作,就要考虑选购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这类照相机一般可以更换不同焦距镜头,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能用来拍摄全身、半身和头像特定等各种体裁人物照片。

2、经济条件

  市场上,照相机型号较多,功能各异,结构不同,虽基本性能大体相似,但彼此价格却相差悬殊。

征购照相机时,须考虑它的价格适应本人的经济条件。

一般情况下,选购一架中档偏上的照相机,便可适用于各种人物摄影。

必须认识到,照相机档次高低与人物照片质量并无必然的联系。

使用高档照相机,并不能保证每幅照片质量都好;使用普通照相机,也能拍摄出高质量的人物照片。

重要的问题在于必须熟悉照相机的结构性能,并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四、人物摄影应选择哪种镜头?

  照相机的各种镜头,虽都能用于人物摄影,但严格说来,人物摄影的镜头应有以下一些选择性:

1、成像

  人物摄影的镜头成像质量,既要结像清晰,又要有一定的柔和效果。

因为人物摄影一般以表现脸部为主,镜头成像质量就应能达到层次丰富、质感真实、细节毕露、肤质滋润的要求。

2、焦距

  一般照相机上都装有标准镜头,即战焦距近似所摄底片画幅对角线的长度。

这种镜头,只宜拍摄全身或大半身人物照片。

若用于拍摄半身人物或头像特写由于距离太近,往往引起人物影像透视变形,而且有的镜头如果在近于规定的最近摄影距离拍摄,就不能聚成清晰的焦点。

所以,拍摄头像或特写人物,就要使用中焦或长焦镜头,其焦距一般需要越过标准镜头1—2倍,以135照相机为例,镜头的焦距需在105豪米以上,这样,照相机与人物距离,可保持1.5米以上,既能使焦点清晰,又可避免产生鼻大耳小等变形现象。

在室内拍摄小合影照片,如果遇到缺少退步的情况,就需要使用短焦距镜头(即广角镜头),但容易出现近大远小和两边人物稍有变形的缺陷。

3、口径

  拍摄半身人物和头像特写,镜头的有效口径以大为宜,以便使主体清晰,背景略呈模糊,增强远近空间透视感,从而突出主体。

另外,镜头的有效口径大,在光线略暗而又没有闪光灯的情况下,拍摄动态人物,仍可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

五、旅游拍摄人物,要携带哪些摄影器材和附件?

1、摄影器材

旅游拍摄人物所要携带的摄影器材,一般以轻便为宜。

通常,拍摄游览纪念照,持有一架普通DC或卡片相机,就可以应用。

假如准备进一步从事人物摄影创作,例如拍摄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等,最好携带一架可互换镜头的单反相机,并配上28—80毫米变焦距镜头一个,既便于适应摄影需要,又可缩小装备体积;或者,也可在使用该照相机原有标准镜头的同时,再配置24—28毫米广角镜头和85—105毫米中焦镜头各一个,以便选用。

2、附件

  不论携带什么照相机,镜头遮光罩和二号黄滤光镜都宜置备。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带上彩色和黑白摄影常用的各种主要滤光镜(包括UV镜、天光镜、偏振镜等)以及黑白摄影用的黄、红、绿等滤光镜。

还可携带一只小型电子闪光灯或自制的反光板,以供辅助照明。

为了随时保持照相机和镜头的清洁,要带上镜头纸和镜头刷,如果能带一个吹气球则更理想。

旅游拍摄人物时,由于手持拍摄可较自由选择角度,所以,三角架使用次数不多,不必携带;但如能带一独脚架,以备不时之需,当然更好。

六、黑白人物摄影常用哪些附加镜?

  黑白人物摄影中,照相机镜头前常用的附加镜,包括改变色光性质和改变成像结影两个系列。

前者例如各种带色滤光镜、天空滤光镜、UV镜和天光镜等,后者例如柔光镜、晕化镜和近摄镜等,分述如下:

(一)、改变色光性质常用附加镜

1、各种带色滤光镜

  这类滤光镜是由带颜色和光学玻璃精制而成,有黄、绿、红、橙、蓝等多种,分别以各种颜色命名。

其作用是阻止或减少不需要的色光,相对地增多所需色光的通光量,以更改感光片的感色性。

黑白人物摄影中,黄滤光镜最为常用,例如,在蓝天白云的情况下,拍摄室外人物,一经加用,就能吸收部分蓝色光线,使胶片上蓝天感光少些,从而在照片上出现天空略暗,而朵朵白云明显突出的效果;否则,蓝天白云会混为一色。

成为白茫茫的天空,索然无味。

黄滤光镜又能增强人物质感层次,并表现细腻逼真的肤色。

它还具有透光范围大、阻光率低的特点,因此,加用浅黄滤光镜,只需开大半档光圈,而加用中黄滤光镜,也只需开大一档光圈。

2、天空滤光镜

  这是一半淡黄或浅灰、一半透明无色的附加镜。

由于它的有色部分边缘由深至浅,逐渐过度到无色透明,因此,又称为渐变滤光镜。

其作用是调节天空与地面的反差。

具体地说,有色部分能吸收天空的紫蓝光或减弱天空光亮的强度,限制天空部分在胶片上的曝光量,使地面部分在胶片上曝光量多些。

使用时,有色部分应朝上,不需要增加曝光量。

在逆光下拍摄人物时,加用天空滤光镜,效果更为理想。

3、UV镜和天光镜

  UV镜多数是无色的,也有略带微黄色的;天光镜则接近无色或略带微红色。

它们的作用主要都是吸收大气中的紫外线。

紫外线对高山地区摄影的影响比较严重,常有碍于影像的清晰度。

加用UV镜或天光镜后,就可以消除紫外线对感光片的影响,提高影像清晰度,特别是对远处景物的作用更为明显。

由于UV镜和天光镜为无色或接近无色,不需要增加曝光量,对任何情况下摄影又没有副作用,因此,常被加戴在镜头上,用来保护镜头。

(二)、改变成像结影常用附加镜

1、柔光镜

  柔光镜的作用,是对通过镜头的光线进行部分折射,使所摄影像既可保持一定的清晰度,而影调反差又能更为柔和自然。

柔光镜的构造形式多样,一般是在透明玻璃上制有疏密不同的圆形波纹,或者是采用尼龙丝或其它纤维所织成的网片,从而达到使入射光分割折射的目的。

加戴柔光镜后,拍摄妇女与儿童特写照片,能使影像获得柔润悦目的效果。

2、晕化镜

  晕化镜的外形结构,是玻璃镜片中间开一个圆孔,四周呈砂粒状。

因为中间镂空,加戴在镜头前,不会影响主体影像聚焦。

拍摄人物时,将脸部安排在圆孔的位置处,可以得到正常的清晰度,而脸部以外四周的影像,由于镜片上砂粒状的影响,则呈现朦胧晕化的效果。

加戴晕化镜拍摄人物,以使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为宜,因为摄影者可以通过照相机的取景器,直接观察到影像晕化情况。

3、近摄镜

  近摄镜又称为半身镜,是一种凸形的正透镜,加戴后,可以缩短镜头焦距,也从而缩短最近摄影距离,使人物影像扩大,充分利用感光片的面积。

拍摄时,一般不需要增加曝光量,但要使用小光圈,以便增加暗深,防止底片四角虚松。

在摄影实践中,近摄镜不宜拍摄人物特写镜头,因为摄影距离较近,容易产生变形缺陷。

除上述常用附加镜外,还有多影镜、星光镜、中灰镜等多种特殊效果附加镜,经加用后,前两者可分别获得多影像和不同放射形光芒的效果,后者则能起到减少光线通光量的作用,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七、彩色人物摄影常用哪些附加镜?

  彩色人物摄影,为了正确再现人物原有色彩,在正确色温光线照明下,一般只使用无色、中性灰或很浅色的附加镜,不宜在镜头前加戴黑白人物摄影使用的带色滤光镜。

由于UV镜、天光镜、柔光镜、晕化镜、近摄镜以及其它各种特殊效果附加镜都是无色、浅色或接近无色的,因此,既被黑白人物摄影所使用,也适用于彩色人物摄影。

八、人物摄影怎样布局?

 八、 人物摄影的布局,要根据主题要求,简化和排除与主题无关的一切东西,将主体人物安排在主导位置。

这个主导位置,不宜处于画面的中央,因为这样似乎使画面分为两半,显得呆板、生硬、缺乏艺术表现力。

通常,主体人物可安排在黄金分割美感点上。

所谓黄金分割,是造型艺术构图法则之一,即将一个线段分成两部分,使较大部分与整体之比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

1.618。

该法则应用于摄影构图,就是采用这个比值,将摄影画面横直各画两条直线,使画面大约平均分成九格,取这四条直线在画面中形成的四个交叉点,定为黄金分割。

一般地说,这四个交叉点公认为有美学价值,不论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是安排主体人物的理想位置,因为这个位置既有变化,又有稳定和舒畅的感觉,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

此外,还须注意,人物和其它景物的安排,要主次分明、疏密有致,不可堆积充塞。

有时,除了对主体人物的位置作适当安排外,往往还要通过另一此人物和景物,起到培衬或均衡的作用。

关于动态人物照片,例如幼儿学步、自行车比赛等,则要在动态人物的前方,多留些空白部位,以便可有向前伸展的余地,从而符合平时观察事物的习惯。

九、人物摄影怎样掌握画面均衡?

  均衡,是力学上的一个概念,应用于人物摄影构图,就是指画面中的被摄对象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从而使人物照片能在视觉上产生稳定感、舒适感。

为了掌握人物摄影画面均衡,一般要注意安排以下几个方面:

1、人物头脸方面

  人物摄影的头脸,在视觉上,脸部为重,后脑较轻。

因此,拍摄侧面像时,影像需偏后一些,甚至后脑的后面可不留空间,使脸部前方空间大于后脑。

这样,既可给脸部的视线以伸展余地,又能保持画面的轻重平衡。

但也有些表现“冲力”情节的题材,人物脸部前方空间小于后脑,以致画面有失重之感,这是根据主题需要而作的特殊位置安排。

2、主体方面

  人物摄影不等式画面结构形式中,被摄对象俯、仰或倾斜等姿势,往往导致失重不稳的感觉。

为此,可通过主体自身的肩头可自身的手以及与主题有关的书、花、茶杯、扇子等陪衬物体作“衬垫”,就能使失重的主体起到稳重作用。

3、主体与陪衬方面

  有景物作陪衬的人物摄影题材,在视觉上,人物为重,景物较轻。

为此,可将人物所占空间的面积安排得小些,而对景物占有的空间则安排得大些,以取得画面均衡。

例如,拍摄人物写字的半身场景,其中较大面积的人物,可安排偏于一边,与此相应,在桌子的另一边,可放置墨水瓶或砚台等对象,使画面得以保持均衡。

4、明暗深淡方面

  人物摄影构图中,对于明暗深淡,视觉上的轻重也有所不同,一般以深色为重,淡色较轻。

通常,可用小面积的深色块面与大面积的灰色或淡色块面进行平衡。

如遇某一部位太深或太浅,轻重不够协调,可在太深的部位选择淡色的景物作“衬垫”;也可在太淡的部位选择深色的景物作“衬垫”。

但要严格注意,深底淡景与淡底深景,都要有一定的对比度,才能起到增减重量、平衡画面的作用。

5、色彩方面

不同的色彩,视觉分量也不同。

通常,暖色、艳色为重,冷色、晦色较轻。

其平衡的规律,也要以小块面的暖色或艳色对应大块面的冷色或晦色。

例如,人物脸部小块面的暖色周围,可安排块面较大的冷色;当拍摄暖调人物照片时,应尽可能使脸部肤色鲜艳,而将周围的暖色处理得晦暗些,既便于突出主体,又可使画面得到色彩均衡。

拍人像之器材

1、长焦距

什么镜头拍肖像最好?

一只中等望远的变焦或定焦镜头就能胜任,如85至135毫米焦距的镜头。

因较短的焦距(50毫米以下)拍肖像常常会夸张人物面部的特征,有时会使鼻子显得比实际的大,你会因此而让朋友们扫兴。

  使用经常被称为人像镜头的85至135毫米的较长镜头时,透视则有所压缩,这样面部特征就会表现出正确的比例。

而若要使用200毫米以上长焦距镜头的话,则会使面孔显得太平。

用中等望远镜头来拍摄肖像效果比较好。

用35毫米广角镜头靠近拍摄的面容太难看。

而用105毫米长焦距镜头拍摄的肖像压缩了透视和面部特征,把被摄者表现得自然悦目。

2、靠近点

  没有经验的人像摄影师拍摄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在拍摄时没有尽可能地靠近。

如果你拍摄的人物在画面上太小,以至于其面容和表情不能成为照片上一目了然的表现中心,那么效果就差了。

解决的办法就是再靠近一些拍摄。

你可以走上前去靠近被摄者,或者是使用较长焦距的镜头拍摄。

近产生美。

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说,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

对人像照片来说这当然是对的。

上边的照片是在15英尺距离上拍摄的,既算不上肖像,也算不上是市容照片。

在下图中,由于靠近了被摄者,其效果没人怀疑它是肖像,而且是一幅成功的肖像。

顺便说一下,上图还存在另一个常见的问题,即人物的头部处在画面中央。

在人像构图时,要尽量使关部处在画面的上半部分。

3、使用大光圈

  你在起居室里建立了一个小摄影室,你肯定能为孩子们拍出比超市中设立的自拍摄影摊更好的照片。

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应避免使用f/11到f/22的小光圈。

用小光圈对于在强光下拍风光是好的,但是对于拍摄人像则会出问题。

小光圈能使背景显得相当清晰,会转移对被摄者的注意。

f/1.8至f/4的大光圈能使背景虚化,使之处于焦点之外,而让母亲和孩子成为母子照片中唯一让人关注的目标。

不过,大光圈有可能使景深太浅,如果被摄者的一只眼睛比另一只离相机更远,那么距离较远的那只眼睛也许会处在焦点之外。

补救的办法是在取景时舍弃背景,这样就可以使用较小一挡的光圈,或者是调整被报者的头部位置,使其双眼与相机的距离相等。

你所要展示的是你的被摄者而非背景。

在上边这幅用f/16拍摄的人像上背景相当清晰。

人们就会试图分辨那是什么或那是哪里。

而在下边这幅用f/2.8拍摄的更为有力的人像上就根本不存在背景会分散注意力的问题。

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摄影师所希望的地方:

被摄者身上。

然而虚化背景并不总是必须的。

你不妨试拍一种环境人像,为此,你需要保持周围背景清晰,通过环境特点和细节来对被摄者加以介绍。

4、试用竖画面构图

  人像摄影新手常犯的错误之一是把人像拍成横画面。

这种横画面的构图对于群像来说是好的、但当你拍摄单人时就要把相机转到竖画面的位置。

坚画幅取景比较适合单人肖像,因为这种画幅与头部本身或头与上身的立式长方形造型相对应。

立式结构也适合干拍夫妻照片,特别是当他们拥抱的时候。

能让两口子亲密无间的浪漫情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采用横画幅时要注意一些问题。

例如,上图的横幅人像虽然不错,但是请注意作者采取的从胸部剪裁的方式使画面显得生硬而不自然。

对人物最自然的剪裁要选择在身上最窄的部位,如脖子和腰。

下图对被摄者的竖画面取景采用了这样的部位剪裁,就取得相对平衡而令人满意的构图。

5、要避免刺目的光线

  拍人像最忌讳的就是使用从头顶上直射下来的阳光。

它将在眼窝、鼻子周围和下巴底下造成黑影。

为了避免这种破坏性的光线效果,职业人像摄影师喜欢选用开阔的荫凉场地,如晴天时大树底下,四周有大量的反射光可以对局部阴影进行补光,在人物脸上形成流畅的没有阴影的照明。

  如果你不得不在正午时分抓拍人像,你可以很容易地自己创造一个开阔的背荫条件,即让被摄者把背对着太阳,从技术上说这叫逆光。

这对于你的相机测光表会形成一种挑战,下面介绍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改善上图用直射阳光拍摄的效果,可用一把半透明的白伞遮挡中午的阳光。

另一种办法就是采用这光照明来解决问题,不过被摄者周围的强光会干扰你的测光表而造成人物曝光不足。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你应靠近被摄者直接从其面部测取曝光读数。

或者如果你的相机带点测光劝能,那么就用它测取被摄者面部的反射光好了。

6、选择简单的衣着

  令人目不暇接的彩色服装只会转移观众对被摄者的注意。

要采用朴素的设计和沉静的色彩。

如果你打算拍摄有些随意的肖像,手头上可以常备一件简单的汗衫。

若为大土拍照,把一块红色或蓝色的绸缎料子围搭在她的上身用别外固定,能够代替露肩的或敞领夜礼服。

如果你在拍摄时遇到被摄者身着不台时宜的服装,则要想方设法改变这一点。

可以在构图上把画面处理得紧凑些,从而避开那件华而不实的衬衫,或在布光时把那件衬衫部位留在阴影里,并使面部相对更亮一些。

人物的着装要保持简单。

花哨的着装会使人们把对被摄者五官的注意力转移到人物身上(上图)。

在色彩方面,保持简单的着装通常是行之有效的。

鲜艳的原色能为人像增添生气(下图)。

但要注意选择能与被摄者的本色般配的服装。

如果可能的话,让被摄者自己选择衣服颜色,这效果会最理想。

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什么颜色会让他们最好看。

如果他或她身着颜色匹配的服装的话,被摄者的天蓝或采色眼睛将会更加明显。

(红、绿、蓝的补色是黄、品红、青)

室外人像拍摄技巧

一、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8LPvb#9=

  美眉人像的拍摄在时间、地点的选择上比较讲究。

通常情况下,晴天的上午9点到11点和下午3点到5点都不错。

选择拍摄时间,是因为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个是光线,太阳在斜射时亮度适中,不像中午的烈日下容易产生难看的阴影,也不像阴天那样显得平淡,缺乏主光来造型;另外,柔和的阳光下美眉的表现也相对好一些,眼睛也不容易受强光影响,拍摄出来的照片显得更自然。

VB}4#-dG?

  这里我们只介绍室外拍摄,摄影室拍摄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

公园、植物园是比较常见也比较好的选择,一些简单、风格独特的建筑、场景也是不错的地方,如果碰上花季,就来个“人面桃花相映红”吧!

g"KH~bN

二、前期工作],W/IDv

1.器材的选择和准备1Zr

J7a7=

  人像拍摄有多种风格,比较受欢迎的是小景深、虚化背景的风格。

这种风格对数码相机有一定的要求——就是大光圈。

因此,如果你的数码相机有F2.0左右的最大光圈,虚化背景就比较容易实现。

不过如果没有大光圈的数码相机,也并非不能拍出好的人像作品。

实际上,虚化背景的目的只是突出主体,是突出主体的一种方法,并非不可改变的原则,你同样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突出主体。

拍无定法,充分利用手中现有的资源,发挥出数码相机最大的潜能吧。

Ic

m9Pzy^g1

U!

TSAg21P

[(

O*W

图片:

1.jpg

((AsZ$[S

室外人像拍摄技巧

  反光板是比较常用的光线辅助工具,补光、消除阴影、突出眼神等都全靠它的帮助,有了它,拍出来的照片效果大不相同。

三脚架也是较为常用的工具,在光线稍暗,快门较慢的时候,有脚架比没脚架的拍摄成功率要高得多。

+YX

*.dW

2.化妆、发型和服装iVU

k

M3

  化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适的妆容可以掩盖一些细节、局部的缺陷,让平淡的五官和轮廓显得更加鲜明,摄影化妆和日常化妆略有差异,限于篇幅,这里就不细说了。

W,D$=Bg

o4U[;.?

c

  如果模特不是短发,就可以在拍摄时选择将头发放松下垂、扎紧或者盘起来,做出不同的造型,以得到不同的效果。

服装最好多带两套,以适应不同的场景。

比如在一片绿色的背景下,就可以考虑来个“红花还需绿叶扶”,这样不但画面色彩搭配漂亮,而且人物主题非常突出。

|eu:

qn8

3.与模特的交流@p\te7(P%

  拍摄美眉与拍摄风景和花鸟虫鱼不同,拍摄者可以充分与其进行交流,得到最大程度上的配合。

尽量在拍摄前和模特做一些适当交流。

比如在前往拍摄地点的途中,或是者在拍摄前准备器材的时候,了解对方是否有过相关的拍摄经验。

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模特的形体特征,同时拟订一个简单的拍摄计划。

如果模特有良好的身材和体态,那么拍摄全身的效果会不错。

如果个头、身材方面不是特别突出,可以考虑多拍半身或脸部特写。

好的交流,会让模特放松心情,拍摄时表情和动作也会自然很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一点:

绝大部分美眉都有比较美的角度,要看你能不能发现并将其表达出来。

拍不出好照片,不要怪美眉不够漂亮,只能怪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拍摄技巧不济。

PF+SHT'4}#

L7rEMq

RAs5

三、拍摄技法D|gI3i

1.常用道具和场景选择C4h4W3w

  常用的道具有太阳镜、太阳帽、纱巾、毛公仔、花、手机、椅子和沙发,当然石头、树枝、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甚至灯杆也可以利用。

场景的选择方面,类似有柳树、草坪、花丛、走廊、墙壁以及柱子的场景也容易得到好照片。

道具和环境的配合,应根据模特的性格和打扮来处理,选择更能发挥出美眉最美一面的道具进行组合。

9^zA(

2.用光和补光3;F+.{Icc

  比较保险的是前侧光,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