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2016)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2029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2016)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2016)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2016)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2016)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2016)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2016)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2016)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2016)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2016)Word文档格式.doc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2016)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2016)Word文档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2016)Word文档格式.doc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4.人口增长过多产生的负面影响:

人均粮食、布匹减少,医院就医困难,给国家、学校、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居世界后列,全国每年新增财富大部分北新增人口消耗掉,用来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财富就减少了

1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1)自然原因,东部耕地多,气候好,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

(2)社会经济方面,东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西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落后,城镇少;

(3)开发历史原因:

东部开发较早,西部开发较晚

1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的92%,其余55个民族占8%,称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

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500万的有9个,(记忆口诀:

西北蒙、回、维,东北满族乡,西南苗、彝、壮,土家、藏族广)

17.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个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18.汉族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

19.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20少数民族风情: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族的泼水节、孔雀舞,

(藏族)族的集体舞、藏历年,(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21.个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大杂居”有利于民族的交流,促进各民族经济的共同繁荣;

“小聚居”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文化传统

本章重点地图:

图1.3图1.7图1.11图1.13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1.地势特征:

西部高,东部低,呈阶梯状。

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第一级阶梯雄踞西南,主要是青藏高原。

2.阶梯分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极阶梯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地33%、高原26%、盆地19%、丘陵10%、平原12%)

4.主要地形区:

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原、盆地、平原顺序为从大到小)

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5.山脉走向:

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较多,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

东西走向:

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大别山

东北——西南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小兴安岭(以上为主要的)

6.各山脉两侧的主要地形区: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北侧

南侧

天山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

祁连山

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

7.要想充分合理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应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坚决杜绝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禁止乱开矿,滥采矿,以及过量捕杀野生资源。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山区资源。

8.受纬度位置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7月份(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其他地方普遍高温,均在20摄氏度以上。

1月份零摄氏度等温线——秦岭——淮河

9.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

“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10.根据活动积温,我国划分五个温度带,从北到南依次是: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青藏高原位于高原气候区,是高原山地气候

11.受海陆位置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多在1600mm以上,而西北内陆有大片地区年降水量在50mm以下。

12.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13.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

湿润地区(降水量>

800mm)、半湿润地区(400mm<

降水量<

800mm)、半干旱地区(200mm<

400mm)、干旱地区(降水量<

200mm),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在西北地区。

14.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共同影响,我国形成了显著的季风气候

15.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季风区,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16.夏季风和冬季风的特点比较

形成原地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

夏季风

海洋(太平洋、印度洋)

偏南

温暖湿润

冬季风

陆地(西伯利亚、蒙古)

偏北

寒冷干燥

17.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锋面雨又称梅雨18.季风区的气候特点:

雨热同期

20.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21.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22.内流河内流区内流湖咸水湖(青海湖、纳木错)

23.外流河外流区外流湖淡水湖(五大淡水湖: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24.额尔齐斯河(西北)流入北冰洋,雅鲁藏布江(西南)流入印度洋,长江、黄河流入太平洋;

我国没有河流流入大西洋。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

25.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季风区内

26.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1.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2.水量较小,3.汛期短,4.流程短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河流

水量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秦岭—淮河以北

特征

原因

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

雨季持续时间短

河流上、中游植被覆盖少

冬季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

秦岭—淮河以南

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

雨季持续时间长

植被保护较好

冬季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

27.黄河和长江的概况:

源头

注入海洋

流经主要地形区

河段划分

主要支流

灾害/资源

治理/开发措施

黄河

巴颜喀拉山

渤海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河口孟津

渭河、汾河

上游:

荒漠化、凌汛,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下游:

地上河、凌汛、断流;

上游水能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灌溉

上游修水库、水电站;

中游开展保持水土工作;

下游加固大堤、建立分洪区;

壶口瀑布(旅游资源)

长江

唐古拉山

东海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宜昌湖口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乌江、湘江、赣江

上游水土流失,中下游洪水灾害;

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航运发达

上游植树造林,中下游疏浚河道,平垸行洪,裁弯取直、退田还湖、加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

自古黄河称"

三善"

,善淤善决善搬迁。

如果要把黄河治,三游方法不一般。

上修水库调水量,中保水土是关键,下游固堤分洪流,淤灌也能夺高产。

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

28.长江频发洪灾原因:

1.流域内支流多,暴雨时同时涨水;

2.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蓄作用减弱;

3.上游植被遭坏,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河道弯曲,不利水流下行

29.如何更好的利用长江的水运价值?

1.平垸行洪;

2.裁弯取直;

3.退田还湖;

4.疏浚河道;

5.加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

30.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它的综合效益:

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等

31.长江的两个称号:

“水能宝库”、“黄金水道”

32.课本图2.2图2.3图2.6图2.9图2.10图2.13图2.18图2.20图2.24图2.34图2.35图2.40

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1.自然资源的定义:

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水能,都是自然资源。

可再生资源:

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可以更新,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

土地、水、水能、森林、太阳能、潮汐能、动物

非(不)可再生资源:

在较短时间内不可再生、不可更新、不能循环使用的,

用一点就少一点

石油、煤、天然气、金属矿产

2.自然资源的分类

3.可再生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虽然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更新或循环使用,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注意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这样才能在一定意义上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利用不合理,不注意保护和培育,开发速度大于其再生速度,一味的浪费,那么就会使可再生资源失去其可再生性,变成为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总有一天会枯竭,逐渐“取之用尽”。

4.我国自然资源特点: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地大物博”中的“物博”的含义:

总量大,种类多。

1.人口因素(随着人口的增长,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势必还会减少)

2.人为因素(人为的利用不当,浪费,不注意保护,管理不善)

3.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然资源

的需求越来越大)

6.导致我国自然资源形势

逐渐恶化的因素

7.解决这种趋势的措施: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加强保护、节约意识;

3.节约资源,开发新能源。

8.对资源的循环使用有效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拒绝贺卡都从源头和去路上保护了环境,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垃圾。

耕地---东部季风区---平原、低缓丘陵

林地---东部季风区---山地

草地---西北内陆非季风区---高原、山地

农业用地

非农业用地------建设用地

9.土地资源的分类

东部季风区,气候相同,气候湿润,在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耕地),在山地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林地),这说明地形对土地类型分布的影响;

林地和草地的主要地形都有山地,那么为什么会有林地和草地之分,原因是草地在西北内陆,气候不受季风影响,是大陆性气候,而林地是在东部季风区,这说明在地形相同的时候,气候也影响土地类型的分布。

10.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等边远地区。

11.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土地沙漠化严重;

2.水土流失严重;

3.乱占耕地

12.针对我国不容乐观的土地资源国情,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如:

《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

基本国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3.保护耕地的措施:

1.依法用地,规划用地;

2.因地制宜,合理利用;

3.开展宣传活动;

4.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和环境治理的投入;

5.禁止乱占耕地

总量丰富

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

类型齐全

优点(优势)

缺点(劣势)

1.人均占有量小

2.比例构成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

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分布不均匀(见知识点9)

4.各类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14.我国土地资源

的主要特点

15.“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1.1月份零摄氏度等温线;

2.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3.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5.800mm年等降水量线;

6.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7.以这条线为界,以南,冬天河流无结冰期,以北,冬天河流有结冰期;

8.水田旱田分界线

16.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指:

江河湖泊的水和浅层地下水,占淡水资源的0.3%,其余为两极和高山冰川和深层地下水。

17.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1.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2.水污染、水浪费现象严重;

看出我国水资源短缺:

3.我国水资源从总量上丰富,但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时间上:

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兴修水库:

三峡水库,小浪底水利枢纽

空间上:

南丰北缺跨流域调水:

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

解决措施

18.我国水资源的

分布特点

水库的重要的功能:

调控径流和水量,它的综合效益:

防洪、发电、灌溉、城市供水

南水北调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中线、东线把水调到华北地区。

19.水资源南多北少:

主要是因为南方河流多,水量大,汛期长,水资源丰富;

北方河流少,水量小,汛期短,水资源短缺

季节分布不均匀:

主要是因为夏秋季节受夏季风影响,受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吹来的温暖湿润的气流影响,夏秋季节降水多,水资源丰富;

冬春季节受冬季风影响,受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来的寒冷干燥的气流影响,冬春季节降水少,水资源短缺(缺乏)。

20.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

华北、西北地区

寓意: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

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节水措施:

农业:

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

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作物;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工业:

工业用水重复使用,提高利用效率;

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家庭: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推广节水器具;

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21.

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1.交通运输的概念:

利用交通工具把人和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飞机航空运输

火车铁路运输

汽车公路运输

轮船水路运输

管道管道运输(这种方式只运物)

2.现代交通运输工具/方式

交通:

沿江沿湖,有便利的水路运输

气候:

雨热同期,适于水稻生长

市场:

人口稠密,有巨大俄消费市场

3.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4.四大“米市”成名的原因:

5.从总体情况看,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西部密度较小6.铁路运输时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1.两个简称:

京沪线,湘黔线,浙赣线,青藏线

2.一个简称,一个京广线,京九线,沪杭线,兰新线,京包线

城市名中取一字:

3.两个城市中个取一字:

南昆线,成昆线,贵昆线,宝成线,焦柳线,包兰线

4.地理位置(所在区域):

南疆线,北疆线

7.铁路线的命名方法

三横:

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五纵:

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包成—成昆线

8.铁路干线:

9.以北京为起点开出的列车编为单次,驶向北京的方向的列车编为双次;

其他铁路线始发站的列车,远离北京方向的编为单次,驶近北京方向的列车编为双次,Z—直达列车,T—特快列车,D—动车组,K—快车,开头无字母列车的为普快列车,车次一般大于1000

10.若干条(同类型)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喂旅客和货物办理发送、中转、到达等业务

11.交通运输枢纽类型:

单一交通运输枢纽,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12.经过下列城市的铁路干线:

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京通线郑州——陇海线,京广线

徐州——陇海线,京沪线株洲——浙赣线,湘黔线,京广线

兰州——陇海线,包兰线,兰新线,兰青线成都——宝成线,成昆线,成渝线

13.武汉和青岛作为交通运输枢纽的区别:

武汉市湖北省的省会,又位于我国的中南部,说以必然是人流、货流的聚集地,再加上长江从这里经过,因此成为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枢纽;

而青岛则是由于它是沿海城市,不仅可以发展海上运输,而且有着优美的风光,所以尽管它在我国大陆的东部沿海地带,但仍然成为铁路、航空和水运的交通枢纽

14.选择客运或货运需要考虑的因素:

1.运费2.速度3.运量4.目的5.(货物)性质和数量6.距离

15.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优点

缺点

航空运输

速度最快

运量小,运费最高,受天气影响大

铁路运输

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好

灵活性差,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速度较快,机动,灵活,方便

运费高,运量小

水路运输

费用最低,运量最大

速度最慢,受天气影响大

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

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运输;

种植业:

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农作物。

林业:

对森林的种植、养育、保护、采伐以及对林木产品的采集和加工。

畜牧业:

牧民靠放牧牲畜而取得产品;

在农耕区,农民靠饲养牲畜来获得产品

渔业:

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

副业:

一般指主业以外的生产事业

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路或铁路运输

16.农业的分类: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17.农业的定义:

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畜牧业:

四大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西部

种植业:

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绿洲

分界线: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种植业: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

东部林业:

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和东南的人工林区

渔业:

东部沿海—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

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18.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

粮食作物南稻北麦

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

糖料作物南甘北甜

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1.农作物包括

地形和地势宜林则林

自然条件气候(降水)宜粮宜粮

水源(河湖)因地制宜宜牧则牧

土壤与城市和工矿区距离宜渔则渔

地理位置交通运输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量

农业技术装备确定发展哪个农业部门后,

农民技术文化水平如何进一步发展,提高

2.影响农业

发展的因素:

321.97页活动

A地以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的生产为主,因为A地位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