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2094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

《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化学高考文档格式.docx

 D.由0.1mol·

L-1一元碱HA溶液的pH=3,可推知NaA溶液存在A-+H2O

HA+OH-

6、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

Pb+PbO2+2H2SO4=2PbSO4+2H2O,研读右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K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

Pb+PbO2+2H2SO4=2PbSO4+2H2O-2e-=PbO2+4H++SO42-

 B.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I中消耗的H2SO4为0.2mol

 C.K闭合时,II中SO42-向c电极迁移

 D.K闭合一段时间后,II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

7、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计算反应4~8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min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A.2.5μmol·

L-1·

min-1和2.0μmol·

L-1     B.2.5μmol·

min-1和2.5μmol·

 C.3.0μmol·

min-1和3.0μmol·

L-1     D.5.0μmol·

8、J、L、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

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J

R

(1)M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

元素T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族。

(2)J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有6个原子,其结构简式为______。

(3)M和T形成的化合物在潮湿的空气中冒白色烟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L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

①在微电子工业中,甲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H2O2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甲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H>0)并达平衡后,仅改变下表中反应条件x,该平衡体系中随x递增y递减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

a

b

c

d

x

温度

加入H2的物质的量

加入甲的物质的量

y

甲的物质的量

平衡常数K

甲的转化率

生成物物质的量总和

(5)由J、R形成的液态化合物JR20.2mol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气态氧化物,298K时放出热量215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9、硫酸锌可作为食品锌强化剂的原料。

工业上常用菱锌矿生产硫酸锌,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CO3,并含少量的Fe2O3、FeCO3 

MgO、CaO等,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1)将菱锌矿研磨成粉的目的是_____。

(2)完成“氧化除铁”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OH)2+□____+□_____==□Fe(OH)3+□Cl-

(3)针铁矿(Goethite)是以德国诗人歌德(Goethe)名字命名的,组成元素是Fe、O和H,化学式量为89,化学式是_______。

(4)根据下表数据,调节“滤液2”的ph时,理论上可选用的最大区间为______。

Mg(OH)2

Zn(OH)2

MgCO3

CaCO3

开始沉淀的pH

10.4

6.4

沉淀完全的pH

12.4

8.0

开始溶解的pH

10.5

Ksp

5.6×

10-12

6.8×

10-6

2.8×

10-9

(5)工业上从“滤液3”制取MgO过程中,合适的反应物是______(选填序号)。

a.大理石粉 

b.石灰乳 

c.纯碱溶液 

d.烧碱溶液

(6)“滤液4”之后的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7)分析图中数据,菱锌矿粉中ZnCO3的质量分数不低于________。

10、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

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人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2)另称取铁钉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

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先用 

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

SO2+Br2+2H2O=2HBr+H2SO4

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

由于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H2和Q气体。

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状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4)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 

(选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7)若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Y中H2的含量(标准状况下约有28mlH2),除可用测量H2体积的方法外,可否选用质量称量的方法?

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11、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它的爆炸反应为:

2KNO3+3C+S

A+N2↑+3CO2↑(已配平)

①除S外,上列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 

②在生成物中,A的晶体类型为 

,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 

③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推算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 

 

(2)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多2。

T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为 

,Q2+的未成对电子数是 

(3)在CrCl3的水溶液中,一定条件下存在组成为[CrCln(H2O)6-n]x+(n和x均为正整数)的配离子,将其通过氢离子交换树脂(R-H),可发生离子交换反应:

[CrCln(H2O)6-n]x++xR-H→Rx[CrCln(H2O)6-n]x++xH+

交换出来的H+经中和滴定,即可求出x和n,确定配离子的组成。

将含0.0015mol[CrCln(H2O)6-n]x+的溶液,与R-H完全交换后,中和生成的H+需浓度为0.1200mol·

L-1NaOH溶液25.00ml,可知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12、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丙三种成分:

(1)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

其中反应Ⅰ的反应类型为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反应条件)。

(3)已知:

由乙制丙的一种合成路线图如下(A~F均为有机物,图中Mr表示相对分子质量):

①下列物质不能与C反应的是 

(选填序号)

  a. 

金属钠 

b.HBr   c.Na2CO3溶液d.乙酸

②写出F的结构简式 

③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任写其中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异构体结构简式 

苯环上连接着三种不同官能团b.能发生银镜反应

  c.能与Br2/CCl4发生加成反应 

d。

遇FeCl3溶液显示特征颜色

④综上分析,丙的结构简式为 

《2010年高考理综(福建卷)》参考答案

1.D2.A3.B4.C5.D6.C7.B

8.

(1)

VⅡA

(2)CH2=CH2

(3)AlCl3+3H2O=Al(OH)3+3HCl↑(或其他合理答案)

(4)①2NH3·

H2O+3H2O2=N2↑+8H2O或2NH3+3H2O2=N2↑+6H2O

②a和c;

a或c

(5)CS2(l)+3O2(g)=CO2(g)+2SO2(g) 

ΔH=-1075kJ/mol

9.

(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或增大反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

(2)2Fe(OH)2+ClO-+H2O===2Fe(OH)3+Cl-

(3)FeO(OH)(或其它合理答案)

(4)8.0≤pH<10.4(或其它合理答案)

(5)b或(b和d);

(6)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或其它合理答案)

(7)125m2/81m1(或其它合理答案)

10.

(1)铁锭表面被钝化(或其它合理答案)

(2)①d 

②66.7%(或其它合理答案)

(3)检验SO2是否除尽

(4)C+H2SO4(浓)

CO2↑+SO2↑+2H2O

(5)c

(6)D中固体由黑变红和E中固体由白变蓝

(7)否 ,用托盘天平无法称量D或E的差量,可用分析天平称量D或E的差量

11.

(1)①O>N>C>K

②离子晶体;

sp

③1:

1

(2)3d84s2;

4

(3)[CrCl(H2O)5]2+

12.

(1)羟基

(2)加成反应;

(3)①c

(或其它合理答案)

2009福建化学高考

1.(2009福建高考)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2009福建高考)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A.硅 

B.硫 

C.铜 

D.铁

3.(2009福建高考)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的原子量最外层电子数为NA 

B.1L0.1mol·

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

 C.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A

4.(2009福建高考)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5.(2009福建高考)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

CO32-+H2O

HCO3-+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通入CO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

减小 

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6.(2009福建高考)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

2Fe2++I2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定,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7.(2009福建高考)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

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

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初始浓度c/mol·

L—1

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t/s

CH3COCH3

HC1

Br3

0.80

1.60

0.20

0.40

0.0010

0.0020

290

145

580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 

B.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

 C.增大c(HCl)v(Br2)增大 

D.增大c(Br2),v(Br2)增大

8.(2009福建高考)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期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2)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

Q______W(填“强于”或“弱于”)。

(3) 

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是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氯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6)在298K下,Q、T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KJ和bKJ。

又知一定条件下,T的单质能将Q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此置换反应生成3molQ的单质,则该反应在298K下的ΔH=________(注:

题中所设单质均为最稳定单质)

9.(2009福建高考)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两种工艺品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Al3+的方程式为_________.

(2)流程乙加入烧碱后生成SiO3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验证滤液B含Fe3+,可取少量滤液并加入________(填试剂名称)。

(4)滤液E、K中溶质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该溶液的一种用途________

(5)已知298K时,Mg(OH)2的容度积常数Ksp=5.6×

10-12,取适量的滤液B,加入一定量的烧碱达到沉淀溶液平衡,测得pH=13.00,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c(Mg2+)=_______.

10.(2009福建高考)某研究性小组借助A-D的仪器装置完成有关实验

【实验一】收集NO气体。

(1)用装置A收集NO气体,正确的操作上 

(填序号)。

a.从①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b.从①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c.从②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d..从②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实验二】为了探究镀锌薄铁板上的锌的质量分数w(Zn)和镀层厚度,查询得知锌易溶于碱:

Zn+2NaOH=Na2ZnO3+H2↑据此,截取面积为S的双面镀锌薄铁板试样,剪碎、称得质量为m1g。

用固体烧碱和水作试剂,拟出下列实验方案并进行相关实验。

方案甲:

通过测量试样与碱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来实现探究木目标。

(2)选用B和 

(填仪器标号)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3)测得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L(标准状况),w(Zn)= 

(4)计算镀层厚度,还需要检索的一个物理量是 

(5)若装置B中的恒压分液漏斗改为普通分液漏斗,测量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乙:

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

选用仪器C做实验,试样经充分反应,滤出不溶物、洗涤、烘干,称得其质量为m2g。

(6)w(Zn)= 

方案丙:

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仪器、试样和试剂的总质量(其差值即为H2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

实验同样使用仪器C。

(7)从实验误差角度分析,方案丙 

方案乙(填“优于”、“劣于”或“等同于”)。

11.(2009福建高考)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已知:

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snmpn 

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

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1)Z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在[Z(NH3)4]2+离子中,Z2+的空间轨道受NH3分子提供的 

形成配位键。

(3)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稳定性:

甲>

乙,沸点:

乙 

b.稳定性:

甲<乙

c.稳定性:

甲<

d.稳定性:

(4)Q、R、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作答)

(5)Q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中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 

(6)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 

12.(2009福建高考)有机物A是最常用的食用油氧化剂,分子式为C10H12O5,可发生如下转化:

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分子中只含一个甲基。

C的结构可表示为:

(其是:

-X、-Y均为官能团)。

(1)根据系统命名法,B的名称为 

(2)官能团-X的名称为 

,高聚物E的链节为 

(3)A的结构简式为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5)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期中2种符合下列要求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i.含有苯环 

ii.能发生银镜反应 

iii.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6)从分子结构上看,A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含有苯环 

b.含有羰基 

c.含有酚羟基

《2009年高考(福建理综卷)》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B

6.D

7.D

8.答案

(1)

(2)弱于

(3)S+2H2SO4(浓)

3SO2↑+2H2O

(4)2H2O2MnO22H2O+O2↑(或其他合理答案)

(5)NaNO2

(6)(3a–4b)KJ/mol

【解析】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性质,涉及化学用语、方程式书写、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热化学的知识。

从给出的表,结合T在周期表的位置与族数相等这一条件,不难得出T为Al,Q为C,R为N,W为S。

(1)T为Al,13号元素。

(2)S、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酸为硫酸强于碳酸,则可得非金属性S强于C。

(3)S与H2SO4发生归中反应,从元素守恒看,肯定有水生成,另外为一气体,从化合价看,只能是SO2。

(4)比R质子数多1的元素为O,存在H2O2转化为H2O的反应。

(5)N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为NO,2NO+O2=2NO2,显然NO过量1L,同时生成1L的NO2,再用NaOH吸收,从氧化还原角度看,+2价N的NO与+4价N的NO2,应归中生成+3N的化合物NaNO2。

(6)C+O2=CO2 

H=-aKj/mol①,4Al+3O2=2Al2O3H=-4bKj/mol②。

Al与CO2的置换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为:

4Al+3CO2=3C+2Al2O3,此反应的H为可由②-①×

3得,H=-4b-(-3a)=(3a-4b)Kj/mol.

9.答案

(1)Al2O3+6H+=2Al3++3H2O

(2)SiO2+2OH-=SiO32-+H2O

(3)硫氰化钾(或硫氰酸钾、苯酚溶液等合理答案)

(4)NaHCO3;

制纯碱或做发酵粉等合理答案

(5)5.6×

10-10mol/L

【解析】本题考查铝土矿中氧化铝提取的工艺流程。

(1)与HCl反应生成Al3+,应为铝土矿中Al2O3。

(2)SiO2可以溶于NaOH中生成Na2SiO3。

(3)检验Fe3+的特征反应很多,如与KSCN显血红色,与苯酚显紫色,与OH-显红褐色沉淀等。

(4)生成E、K时,CO2均是过量的,故应生成NaHCO3。

(5)Ksp=c(Mg2+)•c2(OH-),c(Mg2+)==5.6×

10-12/(0.1)2=5.6×

10-10。

10.

(1)C 

(2)D 

(3)

(或

等其他合理答案)

(4)金属锌的密度(或其他合理答案)

(5)偏大

(6)

(或其他合理答案)

(7)劣于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的探究,涉及NO气体的收集,混合物中金属含量的计算等。

(1)NO遇空气立即被氧化,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排水时应用短进长出。

(2)方案甲:

Zn和Fe中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